CN204530527U - 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30527U
CN204530527U CN201520236496.2U CN201520236496U CN204530527U CN 204530527 U CN204530527 U CN 204530527U CN 201520236496 U CN201520236496 U CN 201520236496U CN 204530527 U CN204530527 U CN 204530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ezoidal cabinet
water tank
acoustic barrier
water
sustain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364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振尧
张伦
许文年
丁瑜
刘大翔
赵冰琴
管世烽
牛鹏辉
胡文静
姚小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to CN2015202364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30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30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305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它是由多个尺寸不同的梯形箱体上下组装形成多层结构和左右拼装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屏障;所述梯形箱体为梯形结构,梯形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水箱,上底面设置有多个定位连接柱,下底面对应设置有多个定位连接孔,左侧面设置有连接凹槽,右侧面对应设置有连接凸柱,在一端的倾斜面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与内部的腔体水箱相连通,另一端的倾斜面连接有种植槽,在种植槽和腔体水箱之间连接有预留供水管,腔体水箱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孔,每个梯形箱体都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圆孔。能够长期蓄水并供水以有利于声屏障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此生态声屏障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和维护,便于大规模应用,价格较低,而且绿化效果明显。

Description

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铁路等路线的绿化滞尘降噪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
背景技术
国内基础建设正迅猛发展,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铁路的投资建设不断加大。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铁路的行车噪音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噪音污染的防治问题愈来愈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民众的关心。在声屏障实施过程中,噪音污染防治一般仅考虑噪音的吸收和反射这一单一功能,对声屏障的生态功能考虑较少。
目前我国的声屏障多为一堵孤零零的噪声墙,噪声墙多采用金属(钢板或铝合金板)、透明板和复合吸声材料制作和安装,利用水泥混凝土板墙、砖砌体墙铝合金以及彩钢复合棉板等材料的隔音防噪功能来改善公路两旁的噪声环境。这类声屏障可以起到隔音防噪的效果,但不具备净化空气、滤除灰尘、美化景观等功能。形式单一、缺少植物点缀的声屏障不符合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植物具有净化空气、滤除灰尘、美化景观等功能,目前的一些声屏障已考虑通过设置种植盆来发挥植物的降噪减尘作用。由于植物生长过程对水分有着天然的需求,对植物的后期管养和维护问题是声屏障特别是高速公路、铁路的声屏障中设置植物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国内外已有相关的生态声屏障专利,通过绿色植物等方式能解决噪音污染,并设置由相应的雨水收集系统和供水系统,但这些雨水收集系统均为露天式,雨水收集系统内的积水很容易被蒸发,起不到为植物长期供水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达到能够长期蓄水并供水以有利于声屏障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此生态声屏障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和维护,便于大规模应用,价格较低,而且绿化效果明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它是由多个尺寸不同的梯形箱体上下组装形成多层结构和左右拼装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屏障;
所述梯形箱体为梯形结构,梯形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水箱,上底面设置有多个定位连接柱,下底面对应设置有多个定位连接孔,左侧面设置有连接凹槽,右侧面对应设置有连接凸柱,在一端的倾斜面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与内部的腔体水箱相连通,另一端的倾斜面连接有种植槽,在种植槽和腔体水箱之间连接有预留供水管,腔体水箱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孔,每个梯形箱体都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圆孔。
所述梯形箱体的下层定位连接柱和上层梯形箱体的定位连接孔进行定位配合连接,完成上下两层之间的组装,同时梯形箱体每层的圆孔都穿过固定在底部基础的固定钢管进行上下层整体的加固,左右多段梯形箱体通过上一段的连接凹槽与下一段的连接凸柱进行定位配合连接形成沿路线的整体。
所述梯形箱体的上下层组装完成之后,其最顶层的梯形箱体上底面没有定位连接柱,而设置有顶部斜墙,其最低层的梯形箱体下底面没有定位连接孔。
所述种植槽为梯形截面结构,固定在梯形箱体的靠路侧,每一层种植槽内可以放置种植基材并种植植物。
所述进水孔能够收集雨水或者上层梯形箱体的腔体水箱中溢流出来的水,并将水引入到对应层的腔体水箱中进行储层。
所述溢流孔在腔体水箱中水体积满后,可通过溢流孔排出,并通过下一层进水孔灌入下一层腔体水箱中。
所述预留供水管中设置有吸水带,吸水带能够根据土壤的湿度通过其吸湿作用对种植槽中的植物进行供水。
所述梯形箱体可以采用混凝土或其它材料,如纤维材料、有机材料等事先进行预制而成。
所述顶部斜墙能够在下雨天扩大雨水的收集面积,便于雨水的收集储存。
本实用新型能够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当需要在路边设置安装生态声屏障时,首先在沿着路段固定安装固定钢管,然后通过吊装的方式将预制好的梯形箱体的圆孔穿过固定钢管,在吊装上一层的梯形箱体,并通过定位连接柱和定位连接孔进行上下层的定位连接,直到完成所有层面的固定连接,根据路面的长度选择性的连接下段梯形箱体,如果需要继续连接,就将下一段的连接凸柱与上一段的连接凹槽相配合连接,从而完成整个声屏障的拼装。通过在种植槽里种植植物,起到降噪消声、美化净化的作用,存储在腔体水箱内部的水分通过预留供水管为植物持续供水,保证其正常生长,进水孔能够通过收集雨水进行储层,节约了用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立体图正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立体图反面。
图3为本实用新型梯形箱体第二层正中剖切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梯形箱体第二层三维立体图。
图中:顶部斜墙1、腔体水箱2、预留供水管3、种植槽4、连接凸柱5、固定钢管6、进水孔7、定位连接柱8、溢流孔9、梯形箱体10、定位连接孔11、连接凹槽12、圆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图中的具体连接和安装方式为,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它是由多个尺寸不同的梯形箱体10上下组装形成多层结构和左右拼装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屏障。
如图1和图2,所述梯形箱体10为梯形结构,梯形箱体10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水箱2,上底面设置有多个定位连接柱8,下底面对应设置有多个定位连接孔11,左侧面设置有连接凹槽12,右侧面对应设置有连接凸柱5,在一端的倾斜面设置有进水孔7,进水孔7与内部的腔体水箱2相连通,另一端的倾斜面连接有种植槽4,在种植槽4和腔体水箱2之间连接有预留供水管3,腔体水箱2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孔9,每个梯形箱体10都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圆孔13。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箱体10的下层定位连接柱8和上层梯形箱体10的定位连接孔11进行定位配合连接,完成上下两层之间的组装,同时梯形箱体10每层的圆孔13都穿过固定在底部基础的固定钢管6进行上下层整体的加固,左右多段梯形箱体10通过上一段的连接凹槽12与下一段的连接凸柱5进行定位配合连接形成沿路线的整体,通过上述的连接和安装方式能够大量的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而且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优选的,所述梯形箱体10的上下层组装完成之后,其最顶层的梯形箱体10上底面没有定位连接柱8,而设置有顶部斜墙1,其最低层的梯形箱体10下底面没有定位连接孔11,由于最顶层的梯形箱体10上面不需要再继续连接上层梯形箱体10所以不需要在预留定位连接柱8,改为固定安装顶部斜墙1从而便于雨水的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槽4为梯形截面结构,固定在梯形箱体10的靠路侧,每一层种植槽4内可以放置种植基材并种植植物,通过填充轻质土壤能够降低种植槽4的重量,提高连接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7能够收集雨水或者上层梯形箱体10的腔体水箱2中溢流出来的水,并将水引入到对应层的腔体水箱2中进行储层,从而保证腔体水箱2之间水分的循环流通。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孔9在腔体水箱2中水体积满后,可通过溢流孔9排出,并通过下一层进水孔7灌入下一层腔体水箱2中,保证了腔体水箱2内部水位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供水管3中设置有吸水带,吸水带能够根据土壤的湿度通过其吸湿作用对种植槽4中的植物进行供水,从而保证了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持续的供水。
优选的,所述梯形箱体10可以采用混凝土或其它材料,如纤维材料、有机材料等事先进行预制而成,通过预制梯形箱体10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使得整个施工过程更加的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斜墙1能够在下雨天扩大雨水的收集面积,便于雨水的收集储存,使得水分得到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步骤为:
(1)在需布置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的路线现行进行基础处理,并按单块梯形箱体10的长度沿线预埋基础固定钢管6,固定钢管6伸出路面的高度与声屏障高度一致,并需先进行防锈防腐处理;为保证安装的平整,基础表面应处在同一水平高程。
(2)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的组装由下层往上层进行。底层梯形箱体10通过吊装穿过底部基础固定钢管6并放置在基础上,梯形箱体10与基础宜用砂浆或其它粘结材料进行固定;底层梯形箱体10的下表面不设定位连接孔11;相邻底层梯形箱体10之间通过连接凸柱5和连接凹槽12进行连接,并在连接处灌入砂浆或其它粘结材料;底层箱体安装完毕后,依次掉装上一层箱体;底层箱体上表面的预留定位连接柱8插入上一层箱体的预留定位连接孔11中,保证上下层连接的稳固;依次安装直至最上一层箱体;最上层箱体上表面不设定位连接柱8,设置顶部斜墙1。
(3)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组装完毕后,在各箱体的预留供水管3中填置吸水带,吸水带的一端应置于腔体水箱2底部,另一端应置于种植槽4底部;吸水带装置完毕后,在种植槽4的供水管3口布置滤网和反滤包,然后在种植槽4放置轻质种植土,种植适合的植物。
(4)植物种植后,可事先在每一个腔体水箱2中充满水;后期的水分由本实用新型形成的结构自行收集雨水;遇长期干旱时可人工补充水分。
(5)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的表面可涂刷保温材料,减少种植槽中轻质泥土水分的蒸发量;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靠道路一面可涂刷吸声材料,增强降噪效果。
与现有的道路生态声屏障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声屏障可有预制的梯形箱体组装而成,梯形箱体进行现行预制,现场进行组装,施工速度快。
2、该声屏障箱体的上下采用锚块和孔洞拼装,左右采用凹槽与凸槽拼装,同时采用钢管与地基连接,整体稳定性好。
3、该声屏障箱体内部设有空腔,可以将材料利用最大化。
4、该声屏障投影面积内所有的雨水均可利用和收集。
5、各箱体空腔用作水箱,该水箱收集的雨水因在箱体内部,水分不易蒸发,储水时间长。
6、可以根据种植槽内的种植土湿度长期不断的给植物供水,有利于植物生长,植物养护成本低。
7、该声屏障随着种植槽内植物的生长,声屏障将形成一道植物墙,有着较为显著的景观效果,生态效益良好。
8、该声屏障的降噪一方面由梯形墙体和种植槽的斜面可以进行反射噪音,另一方由种植槽中生长的植物具有吸收噪音,整体降噪效果更好。
9、结构简单、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易于维护,价格便宜。

Claims (9)

1.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多个尺寸不同的梯形箱体(10)上下组装形成多层结构和左右拼装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屏障;
所述梯形箱体(10)为梯形结构,梯形箱体(10)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水箱(2),上底面设置有多个定位连接柱(8),下底面对应设置有多个定位连接孔(11),左侧面设置有连接凹槽(12),右侧面对应设置有连接凸柱(5),在一端的倾斜面设置有进水孔(7),进水孔(7)与内部的腔体水箱(2)相连通,另一端的倾斜面连接有种植槽(4),在种植槽(4)和腔体水箱(2)之间连接有预留供水管(3),腔体水箱(2)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孔(9),每个梯形箱体(10)都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圆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箱体(10)的下层定位连接柱(8)和上层梯形箱体(10)的定位连接孔(11)进行定位配合连接,完成上下两层之间的组装,同时梯形箱体(10)每层的圆孔(13)都穿过固定在底部基础的固定钢管(6)进行上下层整体的加固,左右多段梯形箱体(10)通过上一段的连接凹槽(12)与下一段的连接凸柱(5)进行定位配合连接形成沿路线的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箱体(10)的上下层组装完成之后,其最顶层的梯形箱体(10)上底面没有定位连接柱(8),而设置有顶部斜墙(1),其最低层的梯形箱体(10)下底面没有定位连接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4)为梯形截面结构,固定在梯形箱体(10)的靠路侧,每一层种植槽(4)内可以放置种植基材并种植植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7)能够收集雨水或者上层梯形箱体(10)的腔体水箱(2)中溢流出来的水,并将水引入到对应层的腔体水箱(2)中进行储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孔(9)在腔体水箱(2)中水体积满后,可通过溢流孔(9)排出,并通过下一层进水孔(7)灌入下一层腔体水箱(2)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所述预留供水管(3)中设置有吸水带,吸水带能够根据土壤的湿度通过其吸湿作用对种植槽(4)中的植物进行供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所述梯形箱体(10)可以采用混凝土或其它材料,如纤维材料、有机材料等事先进行预制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所述顶部斜墙(1)能够在下雨天扩大雨水的收集面积,便于雨水的收集储存。
CN201520236496.2U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30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6496.2U CN204530527U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6496.2U CN204530527U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30527U true CN204530527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4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3649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30527U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305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7344A (zh) * 2016-01-21 2016-04-20 三峡大学 一种自动集水供水生态挡土墙及实施方法及构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7344A (zh) * 2016-01-21 2016-04-20 三峡大学 一种自动集水供水生态挡土墙及实施方法及构建方法
CN105507344B (zh) * 2016-01-21 2018-02-13 三峡大学 一种自动集水供水生态挡土墙及实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2892B (zh) 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
CN207998908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筑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CN202979735U (zh) 可蓄供水的垂直绿化种植系统
CN102995660A (zh) 多功能拱形组合预应力城市地下管廊及其制备工艺
CN206571217U (zh)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CN102884961A (zh) 一种智能保温型日光温室及制造方法
CN201821699U (zh) 一种收集屋面雨水的自养式种植池
CN102577867A (zh) 坡屋顶植物种植蓄供水模块
CN204530527U (zh) 一种可持续蓄水供水生态声屏障
CN203360975U (zh) 旋锁式地面砖
CN202551763U (zh) 可蓄供水的垂直绿化模块
CN202090637U (zh) 城市老居住区停车场
CN203256772U (zh) 多功能拱形组合预应力城市地下管廊
CN105165453A (zh) 一种垂直绿化砖及其绿化方法
CN202718027U (zh) 一种储水回灌透水砖组合装置
CN202125099U (zh) 一种多拱多层植物分隔式停车装置
CN105756295A (zh) 一种基于火山石的城市雨水资源化再利用系统
CN111962960B (zh) 生态园林式高层构建物
CN105248178B (zh) 利用太阳能控制供水的储水型生态声屏障
CN205082320U (zh) 利用太阳能控制供水的储水型生态声屏障
CN201137308Y (zh) 一种人车分流形式别墅组团
CN111395160A (zh) 一种带花池的桥梁护栏快速施工方法及预制式外挂花池
CN107401205A (zh) 一种岩溶洼地降雨利用系统
CN207727715U (zh) 海绵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CN203755202U (zh) 石木花箱-铁艺道路吸尘降噪隔离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