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8688U - 一种垂直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8688U
CN204528688U CN201520026541.1U CN201520026541U CN204528688U CN 204528688 U CN204528688 U CN 204528688U CN 201520026541 U CN201520026541 U CN 201520026541U CN 204528688 U CN204528688 U CN 204528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pulley
radius
driv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265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265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8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8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86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升降装置,包括:行车、支架、第一滚轮、杆座、上连杆、下连杆、弧形连杆、抓取部件、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其中,支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滚轮挂在行车的下端,并能通过滚轮在行车内左右移动;弧形连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支架的第一端,弧形连杆的第二端与上连杆连接,并能沿上连杆滑动;垂直升降装置进一步地包括半径连杆,半径连杆的第一端为固定端,半径连杆的第二端与弧形连杆和上连杆重合连接在一点,并能在上连杆和弧形连杆上滑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垂直升降装置,包括半径连杆,半径连杆的第一端为固定端,第二端与上连杆连接在一起,并能在所述上连杆上滑动。

Description

一种垂直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码坯机的垂直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码坯机的升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沿导柱或导轨运动。首先需要码坯的高度很高,所以需要的导柱或导轨很长,因此对车间的高度要求很高;其次由于导轨或导柱之间的平行度难以保证,造成故障率增高,工作不稳定;另外,由于砖厂工作环境差,使得升降装置沿导轨或导柱的摩擦力增大、使用寿命变短。另一种是连杆垂直升降装置,由计算机控制伺服电机进行水平补偿,由于伺服电机和伺服系统价格昂贵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又由于使用伺服系统增加了维修难度。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垂直升降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垂直升降装置,包括:行车、支架、第一滚轮、杆座、上连杆、下连杆、弧形连杆、抓取部件、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其中,
所述支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滚轮挂在行车的下端,并能通过所述滚轮在所述行车内左右移动;
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垂直于工作面,并与所述杆座平行;
所述上连杆与所述下连杆平行连接在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之间;
所述弧形连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的第一端,所述弧形连 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上连杆连接,并能沿所述上连杆滑动;
所述行车下端安装有第一滑轮,所述杆座上端安装有第二滑轮,在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之间通过绳状部件连接。
其中,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组成平行四边形。在拉动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的绳状物时,通过杆座带动抓取部件上升和下降。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所述弧形连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的第一端,因此,在向上拉动时,所述弧形连杆的第二端在所述上连杆上滑动,随着弧度的变小,支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滚轮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由支架第二端、杆座、上连杆和下连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在下降过程中,弧度变大,第一滚轮带动支架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弧形连杆的存在,保证了整个的上升和下降的过程的垂直度,即保持升降装置在一个垂直平面内运动,从而使得工作效率更高,抓取效率更高,用机械的水平补偿代替了伺服电机的水平补偿,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装置:还包括半径连杆,所述半径连杆的第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半径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弧形连杆和上连杆重合连接在一点,并能在所述上连杆和弧形连杆上滑动。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装置,所述弧形连杆是以所述半径连杆的固定的第一端为圆心,以所述半径连杆的长度为半径的弧形。
在安装有弧形连杆的基础上,安装半径连杆,能更加保证所述升降装置在垂直方向上升降。在安装弧形连杆时,所述弧形连杆也是呈以所述半径杆的固定端为圆心,以所述半径杆的长度为半径的弧形。其中在既包括弧形连接杆,又包括半径连接杆时,所述弧形连接杆的第二端和所述半径连接杆的第二端重合,并能沿上连杆滑动,并通过第一滚轮带动所述支架进行左右移动。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装置,所述上连杆,下连杆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也可以为其它可活动的连接方式。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装置,所述绳状部件为钢丝绳。也可以为其他实现升降功能的绳状部件。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装置,所述半径连杆的第一端固定在行车架上。也可以固定在其他的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垂直升降装置,包括:行车、支架、滚轮、杆座、上连杆、下连杆、半径连杆、抓取部件、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其中,
所述支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滚轮挂在行车的下端,并能通过所述第一滚轮在所述行车内左右移动;
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垂直于工作面,并与所述杆座平行;
所述上连杆与所述下连杆平行连接在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上;
所述半径连杆的第一端为固定端,第二端与上连杆连接在一起,并能在所述上连杆上滑动。
所述行车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滑轮,所述杆座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滑轮,在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之间通过绳状部件连接。
其中,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组成平行四边形。在拉动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的绳状物时,通过杆座带动抓取部件上升和下降。在向上拉动时,所述半径连杆的第二端在所述上连杆上滑动,所述半径连接杆是沿以半径连杆的固定端为圆心和所述半径连杆的长度为半径的虚拟弧度运动,随着虚拟弧度的变小,支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滚轮带动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由支架第二端、杆座、上连杆和下连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在下降的过程中,虚拟弧度变大,第一滚轮带动支架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半径连杆的存在,保 证了整个上升和下降过程的垂直度,即保持升降装置在一个垂直平面内,从而使得工作效率更高,抓取的效率更高,用机械的水平补偿代替了伺服电机的水平补偿,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装置,其中所述半径连杆在所述上连杆上滑动时,是以所述半径连杆的固定的第一端为圆心,以半径连杆的长度为半径做弧形运动。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装置,其中所述抓取部件为抓坯夹。可以为抓取其他物品的其他形状的抓取部件。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垂直升降装置,其中所述行车与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二滚轮。通过第二滚轮使垂直升降装置从一个作业面移动至其他的作业面。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在附图中,参考数字之后的字母标记指示多个相同的部件,当泛指这些部件时,将省略其最后的字母标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垂直升降装置的运动状态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垂直升降装置的运动状态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垂直升降装置的运动状态图;
其中:行车1、支架2、第一滚轮3、杆座4、上连杆5、下连杆6、弧形连杆7、抓取部件8、第一滑轮9、第二滑轮10、半径连杆11和第二滚轮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在下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垂直升降装置,包括:行车1、支架2、第一滚轮3、杆座4、上连杆5、下连杆6、弧形连杆7、抓取部件8、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其中,所述支架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挂在行车1的下端,并能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在所述行车1内左右移动;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垂直于工作面,并与所述杆座4平行;所述上连杆5与所述下连杆6平行连接在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4之间;所述弧形连杆7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2的第一端,所述弧形连杆7的第二端与所述上连杆5连接,并能沿所述上连杆5滑动;所述行车1下端安装有第一滑轮9,所述杆座4上端安装有第二滑轮10,在所述第一滑轮9和所述第二滑轮10之间通过绳状部件连接。另外,本垂直升降装置还优选地包括半径连杆11,所述半径连杆11的第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半径连杆11的第二端与所述弧形连杆7和上连杆5重合连接在一点,并能在所述上连杆6和弧形连杆7上滑动。所述弧形连杆7优选地是以所述半径连杆11的固定的第一端为圆心,以所述半径连杆11的长度为半径的弧形。所述上连杆5,下连杆6与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4的连接方式优选为轴承连接。绳状部件优选为钢丝绳。所述半径连杆11的第一端优选地固定在行车架上。所述抓取部件8优选为抓坯夹。其中所述行车1与横梁之间优选设置有第二滚轮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垂直升降装置,包括:行车1、支架2、第一滚轮3、杆座4、上连杆5、下连杆6、半径连杆11、抓取部件8、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其中,所述支架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挂在行车1的下端,并能通过所述第 一滚轮3在所述行车1内左右移动;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垂直于工作面,并与所述杆座4平行;所述上连杆5与所述下连杆6平行连接在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4上;所述半径连杆11的第一端为固定端,第二端与上连杆5连接在一起,并能在所述上连杆6上滑动。所述行车1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滑轮9,所述杆座4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滑轮10,在所述第一滑轮9和所述第二滑轮10之间通过绳状部件连接。所述半径连杆11在所述上连杆5上滑动时,是以所述半径连杆11的固定的第一端为圆心,以半径连杆11的长度为半径做弧形运动。所述抓取部件8优选为抓坯夹。其中所述行车1与横梁之间优选设置有第二滚轮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装置,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述的内容时,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实施例。或者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而设计出新的实施例。下面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设计出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但实施例的内容只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进行限制。
实施例1
根据图1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装置,包括:行车1、支架2、第一滚轮3、杆座4、上连杆5、下连杆6、弧形连杆7、抓取部件8、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其中,所述支架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挂在行车1的下端,并能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在所述行车1内左右移动;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垂直于工作面,并与所述杆座4平行;所述上连杆5与所述下连杆6平行连接在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4之间;所述弧形连杆7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2的第一端,所述弧形连杆7的第二端与所述上连杆5连接,并能沿所述上连杆5滑动;所述行车1下端安装有第一滑轮9,所述杆座4上端安装有第二滑轮10,在所述第一滑轮9和所述第二滑轮10之间通过绳状部件连接。所述上连杆5,下连杆6与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4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绳状部件为钢 丝绳。所述抓取部件8优选为抓坯夹。其中所述行车1与横梁之间优选设置有第二滚轮12。
其中,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组成平行四边形。在拉动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的绳状物时,通过杆座带动抓取部件上升和下降。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所述弧形连接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的第一端,因此,在向上拉动时,所述弧形连接杆的第二端在所述上连杆上滑动,随着弧度的变小,支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滚轮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由支架第二端、杆座、上连杆和下连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在下降的过程中,弧度变大,第一滚轮带动支架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弧形连杆的存在,保证了整个的上升和下降的过程的垂直度,即保持升降装置在一个垂直平面内运动,从而使得工作效率更高,抓取效率更高,用机械的水平补偿代替了伺服电机的水平补偿,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
实施例2
根据图2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装置,包括:行车1、支架2、第一滚轮3、杆座4、上连杆5、下连杆6、弧形连杆7、抓取部件8、第一滑轮9、第二滑轮10和半径连杆11,其中,所述支架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挂在行车1的下端,并能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在所述行车1内左右移动;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垂直于工作面,并与所述杆座4平行;所述上连杆5与所述下连杆6平行连接在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4之间;所述弧形连杆7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2的第一端,所述弧形连杆7的第二端与所述上连杆5连接,并能沿所述上连杆5滑动;所述半径连杆11的第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半径连杆11的第二端与所述弧形连杆7和上连杆5重合连接在一点,并能在所述上连杆6和弧形连杆7上滑动。所述行车1下端安装有第一滑轮9,所述杆座4上端安装有第二滑轮10,在所述第一滑轮9和所述第二滑轮10之间通过绳状部件连接。所述弧形连杆7是以所述半径连杆11的固定的第一端为圆心,以所述半 径连杆11的长度为半径的弧形。所述上连杆5,下连杆6与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4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绳状部件优选为钢丝绳。所述半径连杆11的第一端固定在行车架上。所述抓取部件8为抓坯夹。其中所述行车1与横梁之间优选设置有第二滚轮12。
在安装有弧形连接杆的基础上,安装半径连接杆,能更加保证所述升降装置在垂直方向上升降。在安装弧形连接杆时,所述弧形连接杆也是呈以所述半径杆的固定端为圆心,以所述半径杆的长度为半径的弧形。其中在既包括弧形连接杆,又包括半径连接杆时,所述弧形连接杆的第二端和所述半径连接杆的第二端重合,并能沿上连杆滑动,并通过第一滚轮带动所述支架进行左右移动。根据本实施例的垂直升降装置即保证了在垂直面内升降进行作业,又降低了生产和维修成本。
实施例3
根据图3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装置,包括:行车1、支架2、第一滚轮3、杆座4、上连杆5、下连杆6、半径连杆11、抓取部件8、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其中,所述支架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挂在行车1的下端,并能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在所述行车1内左右移动;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垂直于工作面,并与所述杆座4平行;所述上连杆5与所述下连杆6平行连接在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4上;所述半径连杆11的第一端为固定端,第二端与上连杆5连接在一起,并能在所述上连杆5上滑动。所述行车1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滑轮9,所述杆座4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滑轮10,在所述第一滑轮9和所述第二滑轮10之间通过绳状部件连接。所述半径连杆11在所述上连杆5上滑动时,是以所述半径连杆11的固定的第一端为圆心,以半径连杆11的长度为半径做弧形运动。所述抓取部件8为抓坯夹。其中所述行车1与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二滚轮12。
其中,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组成平行四边形。在拉动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的绳状物 时,通过杆座带动抓取部件上升和下降。在向上拉动时,所述半径连接杆的第二端在所述上连杆上滑动,所述半径连接杆是沿以半径连接杆的固定端为圆心和所述半径连接杆的长度为半径的虚拟弧度运动,随着虚拟弧度的变小,支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滚轮带动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由支架第二端、杆座、上连杆和下连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在下降的过程中,虚拟弧度变大,第一滚轮带动支架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半径连接杆的存在,保证了整个上升和下降过程的垂直度,即保持升降装置在一个垂直平面内,从而使得工作效率更高,抓取的效率更高,用机械的水平补偿代替了伺服电机的水平补偿,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

Claims (10)

1.一种垂直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1)、支架(2)、第一滚轮(3)、杆座(4)、上连杆(5)、下连杆(6)、弧形连杆(7)、抓取部件(8)、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其中,
所述支架(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挂在行车(1)的下端,并能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在所述行车(1)内左右移动;
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垂直于工作面,并与所述杆座(4)平行;
所述上连杆(5)与所述下连杆(6)平行连接在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4)之间;
所述弧形连杆(7)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2)的第一端,所述弧形连杆(7)的第二端与所述上连杆(5)连接,并能沿所述上连杆(5)滑动;
所述行车(1)下端安装有第一滑轮(9),所述杆座(4)上端安装有第二滑轮(10),在所述第一滑轮(9)和所述第二滑轮(10)之间通过绳状部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径连杆(11),所述半径连杆(11)的第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半径连杆(11)的第二端与所述弧形连杆(7)和上连杆(5)重合连接在一点,并能在所述上连杆(6)和弧形连杆(7)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杆(7)是以所述半径连杆(11)的固定的第一端为圆心,以所述半径连杆(11)的长度为半径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5),下连杆(6)与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4)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绳状部件为钢丝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径 连杆(11)的第一端固定在行车架上。
7.一种垂直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1)、支架(2)、第一滚轮(3)、杆座(4)、上连杆(5)、下连杆(6)、半径连杆(11)、抓取部件(8)、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其中,
所述支架(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挂在行车(1)的下端,并能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在所述行车(1)内左右移动;
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垂直于工作面,并与所述杆座(4)平行;
所述上连杆(5)与所述下连杆(6)平行连接在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和所述杆座(4)上;
所述半径连杆(11)的第一端为固定端,第二端与上连杆(5)连接在一起,并能在所述上连杆(6)上滑动;
所述行车(1)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滑轮(9),所述杆座(4)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滑轮(10),在所述第一滑轮(9)和所述第二滑轮(10)之间通过绳状部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垂直升降装置,其中所述半径连杆(11)在所述上连杆(5)上滑动时,是以所述半径连杆(11)的固定的第一端为圆心,以半径连杆(11)的长度为半径做弧形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垂直升降装置,其中所述抓取部件(8)为抓坯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垂直升降装置,其中所述行车(1)与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二滚轮(12)。
CN201520026541.1U 2015-01-15 2015-01-15 一种垂直升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8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6541.1U CN204528688U (zh) 2015-01-15 2015-01-15 一种垂直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6541.1U CN204528688U (zh) 2015-01-15 2015-01-15 一种垂直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8688U true CN204528688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2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2654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8688U (zh) 2015-01-15 2015-01-15 一种垂直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86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6137A (zh) * 2018-04-26 2018-08-0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多定位约束条件下的圆弧轨迹运动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6137A (zh) * 2018-04-26 2018-08-0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多定位约束条件下的圆弧轨迹运动机构
CN108356137B (zh) * 2018-04-26 2023-10-1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多定位约束条件下的圆弧轨迹运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0309U (zh) 导轨铣端面自动夹紧夹具
CN204917873U (zh) 一种用于广告牌架的升降结构
CN204277341U (zh) 一种焊接工装及其顶升机构
CN212559292U (zh) 一种升降过渡传送装置
CN204528688U (zh) 一种垂直升降装置
CN103047394B (zh) 旋挖钻机及其导向滑轮架装置
CN201890745U (zh) 中间罐车升降导向装置
CN201914684U (zh) 一种风电设备装配线及其运载装置
CN203173468U (zh) 一种输送用升降辊道装置
CN208265296U (zh) 一种机料盒搬运组件
CN202379655U (zh) 一种门架式液压顶升装置
CN103482495B (zh) 滑移装置及平衡重挂接装置
CN103241556B (zh) 塔旋式多臂全自动码坯机
CN106219463B (zh) 安装高度低于升降高度的升降支撑链装置及升降支撑台
CN104632104A (zh) 一种车载钻机的辅助接杆装置
CN203047589U (zh) 封切机用升降装置
CN109051737B (zh) 一种带缓冲立柱式停止器
CN103449161A (zh) 气动送桶装置
CN202529589U (zh) 新型高可靠叠坯装置
CN204457500U (zh) 一种车载钻机的辅助接杆装置
CN205650993U (zh) 一种双向升降工作台
CN204872835U (zh) 一种模座的自动移位装置
CN203960754U (zh) 桥梁纵移液压装置
CN203319287U (zh) 塔旋式多臂全自动码坯机
CN202829458U (zh) 工件自动抬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