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4788U -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4788U
CN204524788U CN201420866412.9U CN201420866412U CN204524788U CN 204524788 U CN204524788 U CN 204524788U CN 201420866412 U CN201420866412 U CN 201420866412U CN 204524788 U CN204524788 U CN 204524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printing device
milling
processing platform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664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毅
欧阳渺安
李军旗
聂炎
丁继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m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Shenzhe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Yuanm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Shenzhe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m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Shenzhe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Yuanm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Shenzhe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208664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4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4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478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加工平台;基座上设有用于将金属粉铺设在加工平台的铺粉结构,加工平台的上方设有对金属粉层进行熔融加工以形成单层或多层近似形体的激光发射结构以及可在立体空间移动的铣削头,铣削头具有可转动及摆动的铣削刀具。3D打印设备将传统将以铣削为主的去除式精密加工与以激光束熔融3D打印为主的增量叠层制造工艺集成为一体,克服传统3D打印技术在尺寸和形状精度等方面的缺陷,也克服切削加工对零部件复杂程度等方面的制约,不需要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二次加工,避免现时装夹困难、加工误差大、加工时零件出现变形以及难以加工的问题。

Description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熔融3D打印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利用高亮度激光直接熔化金属粉末材料,无需粘结剂,由3D模型直接成型出与铸件性能相当的任意复杂结构零件。
金属熔融3D打印技术虽然可以成型出达到铸造强度级别的零件,但是成型出的零件的形状误差大、表面光洁度不高,这样,成型后的零件则需要采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对此进行二次加工,才能得到航空制造工业所要求的形状及表面精度。而航空航天行业大部分零件,如发动机喷嘴、叶片、蜂窝结构的燃烧室等,一般是复杂薄壁或点阵夹芯结构,或是尺寸较大的形状,或是自由曲面等形状,当采用金属熔融3D打印技术加工出来的零件,再放入机床进行二次加工时,则存在以下问题:
1)、装夹困难,或装夹后,由于坐标变换无法精确定位零件参考点,导致加工误差大;
2)、对于薄壁结构的零件,加工时,由于无支撑零件的面,导致零件应力变形;
3)、部分零件由于内部结构复杂,刀具无法伸入其内部,导致难以加工。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目前金属熔融3D打印技术虽然已经应用到飞机零件的生产制造中,但应用面较窄,仅应用于一些对精度、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或者形状较简单及容易二次机械加工的零件的加工上,距离广泛应用还存在较大差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金属熔融3D打印技术加工的零件在机床进行二次加工,存在装夹困难、加工误差大、零件易变性及难以加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沿竖向移动的加工平台;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将金属粉铺设在所述加工平台形成金属粉层的铺粉结构,所述铺粉结构位于所述加工平台的前端;所述加工平台的上方设有发射激光束对位于所述加工平台上的金属粉层进行熔融加工以形成单层或多层近似形体的激光发射结构以及可在立体空间移动的铣削头,所述铣削头具有可转动及摆动且用于对形成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单层或多层近似形体构件进行铣削加工的铣削刀具。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有两个相间隔并排布置的导轨,所述加工平台位于两所述导轨之间;所述铺粉结构包括刮刀以及储粉箱,所述刮刀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两所述导轨,所述刮刀的下端与所述加工平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储粉箱具有上端开口且用于装置金属粉的储粉腔,所述基座中设有与所述储粉腔的上端开口对齐的通孔;所述储粉箱的储粉腔中设有竖向移动且用于将金属粉运送至所述基座上的运粉台,所述运粉台分别与所述储粉腔的上端开口及通孔对齐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工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检测铺设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金属粉层厚度的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发射结构包括发射激光束的激光发生器以及多个转动布置且用于对激光束进行反射的偏振镜,多个所述偏振镜相间隔布置在激光束的传输路线上。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导轨上活动连接有门架,所述门架包括两个相间隔布置的连接臂以及横梁,两个所述连接臂的下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导轨上,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臂的上端;所述横梁上活动连接有横梁移动的移动端子,所述移动端子上连接有用于驱动铣削头竖向移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铣削头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铣削头包括所述铣削刀具以及转动布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铣削刀具的上端连接有由转动电机驱动转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穿设在转动轴中。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的下端形成有下端开口的缺口,所述连接轴穿设在所述缺口中,所述铣削刀具的上端置于所述缺口中,其下端延伸至所述缺口外。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贯穿所述转动轴的两侧侧壁,形成两个相对布置的侧边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还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中具有用于装置回收所述基座上金属粉的回收腔,所述回收箱位于所述基座的下方,所述基座中设有连通所述回收腔的回收口。
进一步地,沿所述刮刀铺粉的移动方向,所述回收口位于所述加工平台的后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加工零件,利用激光束逐层熔融金属粉层后,利用铣削刀具对单层或多层近似形体进行铣削加工,循环重复直至零件加工完毕,该3D打印设备将传统的以铣削为主的去除式精密加工与以激光束熔融3D打印为主的增量叠层制造工艺集成为一体,既能克服传统3D打印技术在尺寸和形状精度等方面的缺陷,也可以克服切削加工对零部件复杂程度等方面的制约,这样,则不需要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二次加工,避免现时装夹困难、加工误差大、加工时零件出现变形以及难以加工的问题,为3D打印技术开辟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为航空航天产业核心精密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铣削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设备1,复合了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其可以用于成型各种零件,如航空制造工业所需的零件等。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3D打印设备1包括基座100、铺粉结构、激光发射结构101以及铣削头108,其中,基座100作为整个3D打印设备1的基础,起到承载作用,基座100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加工平台109,金属粉被铺设在该加工平台109上;铺粉结构设置在基座100上,其位于加工平台109的前端,铺粉结构用于将金属粉等输送到加工平台109上,且金属粉在加工平台109上形成金属粉层;激光发射结构101位于加工平台109的上方,其用于发射可以在水平面移动的激光束,且该激光束用于对形成在加工平台109上的金属粉层进行熔融加工以形成单层或多层近似形体;铣削头108位于加工平台109的上方,其可以在空间中立体移动,且铣削头108具有用于铣削加工的铣削刀具1085,该铣削刀具1085可以摆动及转动,且该铣削刀具1085用于对加工平台109上熔融成型的单层或多层近似形体进行铣削加工。
参照图1所示,设定平行于加工平台109的XY平面为水平面,Z方向则为竖直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的平面为竖直平面,这样,加工平台109可以在沿Z方向上下移动,激光发射结构101发射的激光束则在XY平面移动,而铣削头108可以在X、Y、Z方向移动,且对于铣削刀具1085而言,其随着铣削头108可以在空间中立体移动,并且,其本身可以转动及摆动,这样,对于铣削刀具1085而言,其则具有多轴加工特点。
在上述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3D打印设备1中,采用激光发射结构101发射激光束熔融金属粉层进行3D打印,利用铣削头108的铣削刀具1085对激光发射结构101发射的激光束每次加工的单层或多层近似形体进行铣削加工,融合3D打印技术及铣削加工为一体。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铺粉结构将金属粉输送至加工平台109上,并铺设在加工平台109上,形成金属粉层;按照3D打印技术,激光发射结构101发射的激光束对加工平台109上的金属粉层激光熔融加工,逐行逐层堆积形成单层或多层的近似形体;
2)、利用铣削刀具1085对加工平台109上形成的单层或多层的近似形体进行铣削,以达到构件所需的尺寸及表面精度;
3)、重复循环上述步骤1)及步骤2),一直到最后零件的形状加工完毕。
每次完成上述步骤1)及2),加工平台109则会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以保证重新布置在加工平台109上的金属粉层与及激光束焦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在步骤1)中,利用激光发射结构101发出的激光束在水平面移动,在加工平台109上的金属粉层中成型单层或多层近似形体;在步骤2)中,利用铣削刀具1085在立体空间移动以及转动及摆动,可以对各种类型的单层或多层近似形体全方位进行铣削。
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1加工零件,利用激光束逐层熔融金属粉层后,利用铣削刀具1085对单层或多层近似形体进行铣削加工,循环重复直至零件加工完毕,该3D打印设备将传统的以铣削为主的去除式精密加工与以激光束熔融3D打印为主的增量叠层制造工艺集成为一体,既能克服传统3D打印技术在尺寸和形状精度等方面的缺陷,也可以克服切削加工对零部件复杂程度等方面的制约,这样,则不需要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二次加工,避免现时装夹困难、加工误差大、加工时零件出现变形以及难以加工的问题,为3D打印技术开辟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为航空航天产业核心精密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本实施例中,在基座100上设有两排相间隔并行布置的导轨105,该两个导轨105布置在加工平台109的两侧;铺粉结构包括刮刀104以及储粉箱103,刮刀104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导轨105上,这样,刮刀104则可以沿着导轨105在水平面上移动,且刮刀104的下端面与加工平台109之间具有间隙;储粉箱103具有上端开口的储粉腔,储粉箱103的储粉腔用于存储金属粉,该储粉箱103位于基座100的下方,且在基座100中,设有连通该储粉箱103上端开口的通孔,也就是说,通孔与储粉箱103的上端开口对齐,当然,该通孔也位于两个导轨105之间。
在储粉箱103中还设有可以上下移动的运粉台,该运粉台与储粉箱103的上端开口及基座100中的通孔分别对齐布置,这样,当刮刀104需要在加工平台109上铺设金属粉层时,运粉台上运载着金属粉,并向上移动,分别穿过储粉箱103的上端开口及基座100的通孔,直至金属粉显露在基座100上,这样,利用刮刀104则可以将金属粉刮至加工平台109上,形成金属粉层,当然,每次形成在加工平台109上的金属粉层的厚度,与刮刀104下端与加工平台109的间隙一致。
这样,根据实际加工需要,则可以选择每次铺设在加工平台109上的金属粉层的厚度,只需要调整刮刀104,调节刮刀104下端与加工平台109之间的间隙则可。
为了对铺设在加工平台109上的金属粉层的厚度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在加工平台109的两侧分别设有传感器107,该传感器107用于对铺设在加工平台109上的金属粉层的厚度进行检测,传感器107检测的信息通过反馈给控制中心,进而由控制中心对加工平台109与刮刀104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
具体地,为了更加准确的检测金属粉层的厚度,本实施例,在加工平台109的两侧,沿着加工平台109的侧边延伸,分别布置有多个上述的传感器107。
激光发射结构101包括激光发生器1011、准直扩束镜1013以及多个转动布置的偏振镜1012,其中,激光发生器1011用于产生激光束,激光发生器1011发出的激光束,通过准直扩束镜1013进行扩束,扩束后的激光束通过多个偏振镜1012的发射,且通过对多个偏振镜1012的转动调节,可以改变激光束的传输路径,实现激光束在水平面的移动,根据需要加工近似形体构件的形状要求,对应地调节多个偏振镜1012的转动角度。
偏振镜1012相间隔布置在激光束的传输路线上,用于对激光束进行反射,从而达到改变激光束传输方向的目的,使得激光束垂直射至加工平台109上。本实施例中,多个偏振镜1012设置在容置盒1014中,通过准直扩束镜1013的激光束进入容置盒1014中,通过多个偏振镜1012的反射,射至加工平台109的金属粉层上。
容置盒1014的下端设有出射口,在容置盒1014中通过偏振镜1012反射的激光束,通过容置盒1014的出射口发射出来;在容置盒1014的出射口中设有聚焦镜,利用该聚焦镜对激光束进行聚焦。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多个偏振镜1012的自动控制,激光发射结构101还包括偏振控制器,该偏振控制器用于控制多个偏振镜1012的转动调节,当然,根据加工的需要,可以内嵌控制程序等,根据不同的加工,偏振控制器则对多个偏振镜1012进行不同的转动调节。
为了实现加工平台109上上下移动,上述的加工平台109下方连接有升降马达111,利用该升降马达111的动力驱动,驱动加工平台109的上下移动,当每次铺粉结构在加工平台109上铺设一层金属粉层后,升降平台则控制加工平台109下降固定距离,从而保证激光束焦点落在金属粉层上的距离不变。
本实施例中,在两个导轨105上设有门架106,该门架106包括两相间隔布置的连接臂1062以及横梁1061,两连接臂1062的下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导轨105上,且可以沿着导轨105移动,横梁1061连接在两连接臂1062的上端,这样,横梁1061则呈横跨状布置在两个导轨105之间。在横梁1061上活动连接有移动端子1082,该移动端子1082可以沿着横梁1061移动。在铣削头108上连接有驱动电机1081,该驱动电机1081用于驱动铣削头108在竖向移动,且该驱动电机1081连接在移动端子1082上。
这样,在上述的结构中,横梁1061可以沿着两个导轨105移动,也就是沿着Y方向移动,移动端子1082可以沿着横梁1061移动,也就是沿着X方向移动,驱动电机1081可以驱动铣削头108上下移动,也就是沿Z方向移动,这样,铣削头108则可以在立体空间移动。
铣削头108包括上述的铣削刀具1085以及可转动的转动轴1083,该转动轴1083与驱动电机1081连接,且铣削刀具1085的上端连接有连接轴1084,该连接轴1084转动穿设在转动轴1083中,连接轴1084与转动电机1087连接,由该转动电机1087驱动转动,这样,随着连接轴1084的转动,铣削刀具1085则随着摆动,从而,在转动轴1083及连接轴1084、转动电机1087的驱动下,则可以实现铣削刀具1085的转动及摆动。
具体地,在转动轴1083的下端形成有下端开口的缺口1086,铣削刀具1085的上端置于该缺口1086中,其下端延伸至缺口1086外,连接轴1084穿设在缺口1086中,且与铣削刀具1085的上端固定连接,这样,通过转动电机1087的驱动,连接轴1084转动,使得铣削刀具1085摆动。
为了实现铣削刀具1085摆动范围更广,本实施例中,缺口1086贯穿转动轴1083的两侧侧壁,形成两个相对布置的侧边开口,这样,铣削刀具1085则可以摆动至缺口1086的侧边开口内,使得铣削刀具1085的摆动范围更加广泛。
本实施例中,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1还包括金属粉回收结构,该金属粉回收结构用于将基座100上加工剩余的金属粉进行回收,这样,则有利于金属粉的循环利用。
具体地,金属粉回收结构包括回收箱110,该回收箱110中设有用于容置回收的金属粉的回收腔,回收箱110位于基座100的下方,在基座100中设有回收口,该回收口连通回收箱110的回收腔,这样,基座100上加工剩余的金属粉则可以通过回收口进入回收箱110的回收腔中,回收腔内的金属粉,进行残渣滤除,则可以重新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中,回收口布置在加工平台109的侧边,当然,沿着刮刀104铺粉的移动方向,回收口布置在加工平台109的后端。或者,作为其它实施例,回收口可以布置的加工平台109的两侧。
为了使得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1在加工的过程中,金属粉不会被氧化,从而使得成型的零件的性能较佳,本实施例中,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1还包括加工室,该加工室内具有加工空间,且该加工空间呈真空状态,或者,加工空间内充入惰性气体,上述的基座100布置在加工室的加工空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沿竖向移动的加工平台;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将金属粉铺设在所述加工平台形成金属粉层的铺粉结构,所述铺粉结构位于所述加工平台的前端;所述加工平台的上方设有发射激光束对位于所述加工平台上的金属粉层进行熔融加工以形成单层或多层近似形体的激光发射结构以及可在立体空间移动的铣削头,所述铣削头具有可转动及摆动且用于对形成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单层或多层近似形体构件进行铣削加工的铣削刀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两个相间隔并排布置的导轨,所述加工平台位于两所述导轨之间;所述铺粉结构包括刮刀以及储粉箱,所述刮刀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两所述导轨,所述刮刀的下端与所述加工平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储粉箱具有上端开口且用于装置金属粉的储粉腔,所述基座中设有与所述储粉腔的上端开口对齐的通孔;所述储粉箱的储粉腔中设有竖向移动且用于将金属粉运送至所述基座上的运粉台,所述运粉台分别与所述储粉腔的上端开口及通孔对齐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检测铺设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金属粉层厚度的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结构包括发射激光束的激光发生器以及多个转动布置且用于对激光束进行反射的偏振镜,多个所述偏振镜相间隔布置在激光束的传输路线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轨上活动连接有门架,所述门架包括两个相间隔布置的连接臂以及横梁,两个所述连接臂的下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导轨上,所述 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臂的上端;所述横梁上活动连接有横梁移动的移动端子,所述移动端子上连接有用于驱动铣削头竖向移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铣削头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头包括所述铣削刀具以及转动布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铣削刀具的上端连接有由转动电机驱动转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穿设在转动轴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下端形成有下端开口的缺口,所述连接轴穿设在所述缺口中,所述铣削刀具的上端置于所述缺口中,其下端延伸至所述缺口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贯穿所述转动轴的两侧侧壁,形成两个相对布置的侧边开口。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还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中具有用于装置回收所述基座上金属粉的回收腔,所述回收箱位于所述基座的下方,所述基座中设有连通所述回收腔的回收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沿刮刀铺粉的移动方向,所述回收口位于所述加工平台的后端。
CN201420866412.9U 2014-12-30 2014-12-30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24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6412.9U CN204524788U (zh) 2014-12-30 2014-12-30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6412.9U CN204524788U (zh) 2014-12-30 2014-12-30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4788U true CN204524788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38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6641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24788U (zh) 2014-12-30 2014-12-30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4788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3493A (zh) * 2014-12-30 2015-04-08 深圳市圆梦精密技术研究院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CN105127758A (zh) * 2015-10-15 2015-12-09 山东理工大学 机床用多轴复合装置
CN105291431A (zh) * 2015-10-15 2016-02-03 上海威研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与铣削复合装置
WO2016106610A1 (zh) * 2014-12-30 2016-07-07 深圳市圆梦精密技术研究院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CN105904217A (zh) * 2016-01-20 2016-08-31 上海真正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三合一多功能小型数控机床
CN106799613A (zh) * 2016-12-29 2017-06-06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复合制造设备及复杂零件的加工方法
WO2019136731A1 (zh) * 2018-01-15 2019-07-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微细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11872391A (zh) * 2020-08-06 2020-11-03 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选区熔化成型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3493A (zh) * 2014-12-30 2015-04-08 深圳市圆梦精密技术研究院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WO2016106610A1 (zh) * 2014-12-30 2016-07-07 深圳市圆梦精密技术研究院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CN105127758A (zh) * 2015-10-15 2015-12-09 山东理工大学 机床用多轴复合装置
CN105291431A (zh) * 2015-10-15 2016-02-03 上海威研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与铣削复合装置
CN105291431B (zh) * 2015-10-15 2018-02-02 上海威研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与铣削复合装置
CN105904217A (zh) * 2016-01-20 2016-08-31 上海真正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三合一多功能小型数控机床
CN105904217B (zh) * 2016-01-20 2017-12-08 上海西马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三合一多功能小型数控机床
CN106799613A (zh) * 2016-12-29 2017-06-06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复合制造设备及复杂零件的加工方法
WO2019136731A1 (zh) * 2018-01-15 2019-07-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微细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11872391A (zh) * 2020-08-06 2020-11-03 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选区熔化成型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4788U (zh)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CN104493493A (zh)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CN204524771U (zh) 激光熔融及激光铣削复合3d打印设备
CN104476196A (zh) 激光熔融及激光铣削复合3d打印设备
CN104493165A (zh) 电子束熔融及激光铣削复合3d打印设备
CN106346006B (zh) 一种金属零件的激光增材制造装备及方法
CN204524257U (zh) 电子束熔融及激光铣削复合3d打印设备
CN104526359A (zh) 多个电子束熔融和铣削复合3d打印设备
EP3084129B1 (e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EP3228405A1 (en) Electron beam melting and laser milling composite 3d printing apparatus
EP3228404A1 (en) Multi-electron-beam melting and milling composite 3d printing apparatus
CN105414981B (zh) 一种电弧增材和铣削加工装置
JP6560363B2 (ja) 三次元加工装置
CN204639130U (zh) 一种单缸式激光选区熔化与铣削复合加工的设备
CN205129373U (zh) 基于互联网信号传递的等离子熔融及多轴铣削加工复合3d打印设备
JP2018012336A (ja) 3次元積層造形装置、3次元積層造形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3次元積層造形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204524789U (zh) 多个电子束熔融和铣削复合3d打印设备
CN104801712A (zh) 一种激光与微束等离子复合3d打印设备与方法
CN109332697B (zh) 一种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设备
CN102451953A (zh) 一种多功能激光加工制造系统
JP6200599B1 (ja) 3次元積層造形装置、3次元積層造形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3次元積層造形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6106610A1 (zh) 多轴铣削加工及激光熔融复合3d打印设备
JP6683809B2 (ja) 物体を付加的に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設備
CN105039971A (zh) 模具再制造激光3d打印机及方法
KR101692141B1 (ko) 삼차원 구조물 제조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2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