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4767U - 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4767U
CN204524767U CN201520141243.7U CN201520141243U CN204524767U CN 204524767 U CN204524767 U CN 204524767U CN 201520141243 U CN201520141243 U CN 201520141243U CN 204524767 U CN204524767 U CN 204524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ing gears
drives structure
lock pin
rotor
adju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412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洪峰
王瑾
徐作斌
穆雪彦
石丹国
李东飞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412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4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4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4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夹具,包括安装板、第一夹紧结构以及第一驱动结构,安装板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二表面用于与齿轮本体远离转子的一端靠近,以安放正时齿轮,第一夹紧结构用于固定齿轮本体,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安装板旋转;调整工装,包括升降板、第二驱动结构、第二夹紧结构以及第三驱动结构,升降板具有安装表面及承载表面,安装表面用于靠近正时齿轮,第二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第二夹紧结构用于固定定子,第三驱动结构包括第三动力件及与其连接的拔转轴,拔转轴穿设于升降板上,用于与转子的内壁接触,以使转子旋转;拍照系统,用于记录正时齿轮位置。该调整装置能调整锁销间隙。

Description

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正时齿轮是在机械装置中对完成相关控制功能起到时间尺度定位的齿轮。如图1-4所示,正时齿轮10通常包括齿轮本体11、转子12、锁销13、定子14以及螺纹柱15。
转子12设于齿轮本体11一端的端面上,包括基柱12a及多片转子叶片12b。基柱12a为中空结构,多片转子叶片12b沿基柱12a的径向间隔设于基柱12a的外壁上,其中,基柱12a的内壁即为转子12的内壁。每一转子叶片12b靠近齿轮本体11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2c,齿轮本体11与第一安装孔12c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11a,第一安装孔12c与第二安装孔11a构成锁销孔。锁销13容置于锁销孔中。定子14的结构与转子12适配,罩设于转子12上。螺纹柱15自定子14远离齿轮本体11的一端穿入定子14中,并固定于齿轮本体11上,且位于相邻两转子叶片12b之间。其中,齿轮本体11与定子14上分别开设有螺纹孔11b。
装配上述正时齿轮10时,先将锁销13插入第二安装孔11a内,再将转子12放置于齿轮本体11一端的端面上,并使锁销13远离齿轮本体11的一端容置于第一安装孔12c内。然后将定子14罩设于转子12上,再将螺纹柱15拧入螺纹孔11b内,并拧紧,使得齿轮本体11、转子12以及定子14三者固定,完成装配。
由于螺纹孔11b与螺纹柱15之间有间隙,有可能拧紧螺纹柱15的同时导致锁销13紧靠锁销孔的边缘(也即锁销13没有位于锁销孔的正中位置,锁销13与锁销孔内壁之间的距离长短不一),无法保证锁销与锁销孔之间的间隙,导致锁销13不能在锁销孔内上下自由串动而造成正时齿轮10装配不合格。
现阶段很多厂家采用手工组装或者半自动组装的方式装配上述汽车正时齿轮10,装配完成后,不能及时知道正时齿轮10的装配是否合格,只能在后续的检测过程中才能发现正时齿轮装配是否合格。这样装配合格率低,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调整锁销间隙的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
一种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包括:
夹具,包括安装板、第一夹紧结构以及第一驱动结构,所述安装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用于与正时齿轮的齿轮本体远离正时齿轮的转子的一端靠近,以安放正时齿轮,所述第一夹紧结构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用于固定所述齿轮本体,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用于驱动安装板旋转;
调整工装,包括升降板、第二驱动结构、第二夹紧结构以及第三驱动结构,所述升降板具有相对的安装表面及承载表面,所述安装表面用于靠近所述正时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与所述升降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靠近或远离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升降板之间的正时齿轮,所述第二夹紧结构设于所述安装表面上,用于固定正时齿轮的定子,所述第三驱动结构包括第三动力件及与所述第三动力件连接的拔转轴,所述拔转轴穿设于所述升降板上,用于与所述转子的内壁接触,并在所述第三动力件的驱动下,拨转所述转子,以使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以及
拍照系统,用于记录所述齿轮本体与所述定子的相对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安装表面及所述承载表面的装配孔,所述多个装配孔分别用于与正时齿轮的多个螺纹柱对应,以便穿过所述装配孔的拧紧工件拧紧螺纹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拔转轴于设于所述转子的内壁上的定位孔处拨转所述转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系统及运输系统;
所述定位系统与所述调整工装间隔设置,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安装板旋转的过程中,当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与所述拔转轴的位置相匹配时,指示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停止工作,获得该位置;
所述运输系统包括第四驱动结构,所述第四驱动结构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做往返直线运动,以将经所述定位系统定位后的正时齿轮运输至所述调整工装处,以使所述正时齿轮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升降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系统为激光传感器,所述第四驱动结构为单轴平台;
及/或,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马达底座及马达,所述马达底座设于所述第四驱动结构上,所述马达安装于所述马达底座上,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马达远离所述马达底座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紧结构包括两个第一V型压块以及两个第一导杆气缸,所述两个第一V型压块正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导杆气缸连接,所述两个第一V型压块之间的间距可调,能夹紧位于所述两个第一V型压块之间的齿轮本体;
及/或,所述第二夹紧结构包括两个第二V型压块以及两个第二导杆气缸,所述两个第二V型压块正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导杆气缸连接,所述两个第二V型压块之间的间距可调,以夹紧位于所述两个第二V型压块之间的定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定位销,用于插入所述齿轮本体远离所述转子的一端内;
及/或,所述拍照系统为CCD。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结构还包括拔转杆,所述第三动力件设于所述承载表面上,所述拔转杆一端与所述第三动力件的动力输出轴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拔转轴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承载板、轴承、轴承底座、导向轴、气缸,所述轴承设于所述轴承底座上,所述导向轴穿设于所述轴承上,且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升降板,所述气缸设于所述承载板上;其中,所述轴承底座固定,所述气缸带动所述升降板、所述承载板、所述导向轴及所述气缸升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紧结构、所述第二夹紧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及所述第三驱动结构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夹紧结构、所述第二夹紧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及所述第三驱动结构发送工作指令以及接收所述第一夹紧结构、所述第二夹紧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及所述第三驱动结构的反馈信息。
使用上述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进行装配工作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正时齿轮安放于安装板的第二表面上,并将多个螺纹柱放到螺纹孔里拧两圈,以使得正时齿轮各部件(齿轮本体、转子、锁销以及定子)初步定位,然后第一夹紧结构固定齿轮本体。(2)将夹具及正时齿轮放置于升降板的下方,使得正时齿轮位于安装板与升降板之间。(3)第二驱动结构控制升降板下降,直至拔转轴与转子的内壁接触。第二夹紧结构固定定子。(4)第三驱动结构驱动转子相对于定子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直到每一转子叶片的一侧与一定子叶片的一侧紧靠。(5)第一驱动结构驱动安装板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直至遇到阻力无法旋转,第一驱动结构停止旋转。(6)第一驱动结构驱动安装板反向旋转一个预设角度。(7)拍照系统进行第一次拍照。(8)按对角线拧紧多个螺纹柱子,使得转子、定子和齿轮本体三者的位置固定(完成装配),拍照系统进行第二次拍照。(9)对比两次拍照的数据,也即对比定子与齿轮本体的特征点(相对位置),如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判定为OK,上述正时齿轮装配合格;如果误差超过允许范围,则判断为NG,上述正时齿轮装配不合格。NG品则人工松开螺纹柱再次进行调整。
上述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在装配正时齿轮的过程中,能调整锁销间隙,使得锁销位于锁销孔的正中位置。因此上述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能起到提高装配合格率,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正时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齿轮本体、转子及锁销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截面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夹具与正时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调整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调整工装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5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20,包括夹具100、调整工装200、拍照系统300、定位系统400、运输系统500、控制系统以及工作台600。
如图5及图6所示,夹具100包括安装板110、第一夹紧结构120以及第一驱动结构130。
安装板1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第二表面114用于与齿轮本体11远离转子12的一端靠近,以安放正时齿轮1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表面114上设有定位销1142,用于插入齿轮本体11远离转子12的一端内,从而使得正时齿轮10安放于第二表面114上。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销1142可以省略,而直接将正时齿轮10放在第二表面114上。
第一夹紧结构120设于第二表面114上,用于固定齿轮本体1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紧结构120包括两个第一V型压块122以及两个第一导杆气缸124。两个第一V型压块122正对设置,且分别与两个第一导杆气缸124连接。两个第一V型压块122之间的间距可调,能夹紧位于两个第一V型压块122之间的齿轮本体1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第一导杆气缸124的驱动下,两个第一V型压块122均能移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紧结构可以包括两个第一V型压块以及一个第一导杆气缸,其中一个第一V型压块固定于第二表面上。
第一驱动结构130与安装板110连接,用于驱动安装板110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结构130包括马达底座132及马达134。马达134安装于马达底座132上。安装板110设于马达134远离马达底座132的一端。从而马达134旋转时,带动安装板110旋转,进而带动位于安装板110上的正时齿轮10旋转。具体的,马达134为DD马达(Direct Drive Motor,直接驱动电机)。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结构也可以为气缸组件。
如图7及图8所示,调整工装200包括升降板210、第二驱动结构220、第二夹紧结构230以及第三驱动结构240。
升降板210具有相对的安装表面212及承载表面214。安装表面212用于靠近正时齿轮10。
第二驱动结构220与升降板210连接,用于驱动升降板220靠近或远离位于安装板110与升降板210之间的正时齿轮1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结构220包括承载板221、轴承222、轴承底座223、导向轴224以及气缸225。轴承221设于轴承底座222上。导向轴224穿设于轴承221上,且导向轴221的两端分别连接承载板221与升降板210。气缸225设于承载板221上。其中,轴承底座223固定,气缸225带动升降板210、承载板221、导向轴224及气缸225升降。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底座223固定在工作台600上。
第二夹紧结构230设于安装表面212上,用于固定定子1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夹紧结构230包括两个第二V型压块232以及两个第二导杆气缸234。两个第二V型压块232正对设置,且分别与两个第二导杆气缸234连接。两个第二V型压块232之间的间距可调,以夹紧位于两个第二V型压块232之间的定子14。
第三驱动结构240包括第三动力件242及与第三动力件242连接的拔转轴244。拔转轴244穿设于升降板210上,用于与转子12的内壁(基柱12a的内壁)接触,并在第三动力件242的驱动下,拨转转子12,以使转子12相对于定子14旋转。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驱动结构240还包括拔转杆246。第三动力件242设于承载表面214上,拔转杆246一端与第三动力件242的动力输出轴2422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拔转轴244连接。具体的,第三动力件242为气缸。
拍照系统300用于记录齿轮本体11与定子14的相对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拍照系统300为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可以理解,拍照系统300不限于CCD。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板210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安装表面212及承载表面214的装配孔216。多个装配孔216分别用于与正时齿轮10的多个螺纹柱15对应,以便穿过装配孔216的拧紧工件拧紧螺纹柱15。在本实施方式中,螺纹柱15为螺钉,拧紧工件为手动螺丝批。
由于升降板210需要下降至一定位置,拔转轴244才能与转子12的内壁接触,这就导致正时齿轮10的螺纹柱15与升降板210非常靠近,不便于从升降板210下方将螺纹柱15拧紧。在升降板210上设装配孔216后,即可以从升降板210上方将螺纹柱15拧紧,非常方便。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12的内壁上设有定位孔12d,拔转轴244于定位孔12d处拨转正时齿轮10的转子12。由于正时齿轮10的螺纹柱15需要与装配孔216对应,为了使得螺纹柱15与装配孔216迅速对位,拔转轴244及多个装配孔216分别与定位孔12d及多个螺纹柱15配合。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系统400与调整工装200间隔设置。定位系统400用于在第一驱动结构130驱动安装板110旋转的过程中,当定位孔12d的位置与拔转轴244的位置相匹配时,指示第一驱动结构130停止工作,获得该位置。具体的,第一驱动结构130驱动安装板110旋转,当定位系统400检测到定位孔12d后,第一驱动结构130停止工作,定位孔12d所在的位置即为与拔转轴244相匹配的位置。假设拔转轴244的位置在12点钟方向,当定位孔12d运动至12点钟方向时,第一驱动结构130停止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孔12d的位置与拔转轴244的位置相匹配是指:当正时齿轮10沿直线移动至升降板210下方时,升降板210垂直下降后,拔转轴244能与定位孔12d接触。
运输系统500包括第四驱动结构510。第四驱动结构510与安装板110连接,用于驱动安装板110做往返直线运动,以将经定位系统400定位后的正时齿轮10运输至调整工装200处,以使正时齿轮10位于安装板110与升降板21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底座132设于第四驱动结构510上。
定位系统400与运输系统500配合,使得螺纹柱15与装配孔216之间对位过程自动化,非常方便。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系统400与运输系统500可以省略,直接将安装板110放置于升降板210的下方。
控制系统分别与第一夹紧结构120、第一驱动结构130、第二驱动结构220、第二夹紧结构230、第三驱动结构240、定位系统400以及第四驱动结构510通信连接,用于向第一夹紧结构120、第一驱动结构130、第二驱动结构220、第二夹紧结构230、第三驱动结构240、定位系统400以及第四驱动结构510发送工作指令以及接收第一夹紧结构120、第一驱动结构130、第二驱动结构220、第二夹紧结构230、第三驱动结构240、定位系统400以及第四驱动结构510的反馈信息。
夹具100、调整工装200、拍照系统300、定位系统400、运输系统500及控制系统均设于工作台600上。
使用上述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20进行装配工作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正时齿轮10安放于安装板110的第二表面114上,并将多个螺纹柱15放到螺纹孔里拧两圈,以使得正时齿轮各部件(齿轮本体11、转子12、锁销13以及定子14)初步定位,然后第一夹紧结构120固定齿轮本体11。
(2)将夹具100及正时齿轮10放置于升降板210的下方,使得正时齿轮10位于安装板110与升降板210之间。
(3)第二驱动结构220控制升降板210下降,直至拔转轴244与转子12的内壁接触。第二夹紧结构230固定定子14。
(4)第三驱动结构240驱动转子12相对于定子14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直到每一转子叶片12b的一侧与一定子叶片的一侧紧靠。
由于转子12包括基柱12a及多片转子叶片12b,多片转子叶片12b沿基柱12a的径向间隔设于基柱12a上。而定子14的结构与转子12适配,也即定子14包括多片间隔排列的定子叶片。定子14罩设于转子12上,定子叶片与转子叶片12b之间存在间隙。当定子14固定不动时,旋转转子12能使得每一转子叶片的一侧与一定子叶片的一侧紧靠。此时,转子12和定子14可看作一个整体,都被第二夹紧结构230压紧,静止无法转动。
(5)第一驱动结构130驱动安装板110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直至遇到阻力无法旋转,第一驱动结构130停止旋转。
由于转子12与定子14被第二夹紧结构230固定,安装板110旋转,带动驱动齿轮本体11相对于转子12与定子14旋转。由于锁销13一端位于齿轮本体11内,另一端位于转子12内,当齿轮本体11旋转至与锁销13抵接时,就会受到阻力而无法旋转。
(6)第一驱动结构130驱动安装板110反向旋转一个预设角度。
该预设角度根据锁销位于锁销孔的正中位置时,锁销与锁销孔之间的间隙大小来确定,通常为1.5°。此时转子、定子和齿轮本体则刚好在合适位置,锁销可自由上下串动,也即锁销位于锁销孔的正中位置。
(7)拍照系统进行第一次拍照。
(8)按对角线拧紧多个螺纹柱子,使得转子、定子和齿轮本体三者的位置固定(完成装配),拍照系统进行第二次拍照。
(9)对比两次拍照的数据,也即对比定子与齿轮本体的特征点(相对位置),如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判定为OK,上述正时齿轮装配合格;如果误差超过允许范围,则判断为NG,上述正时齿轮装配不合格。NG品则人工松开螺纹柱再次进行调整。
当上述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20包括定位系统400与运输系统500时,在步骤(1)与(2)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驱动结构130驱动安装板110旋转,当定位系统400检测到定位孔12d后,第一驱动结构130停止工作,定位孔12d所在的位置即为与拔转轴244相匹配的位置。
运输系统500将经定位系统400定位后的正时齿轮10运输至调整工装200处,以使正时齿轮10位于安装板110与升降板210之间。
上述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20在装配正时齿轮10的过程中,能调整锁销间隙,使得锁销13位于锁销孔的正中位置。因此上述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10能起到提高装配合格率,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的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具,包括安装板、第一夹紧结构以及第一驱动结构,所述安装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用于与正时齿轮的齿轮本体远离正时齿轮的转子的一端靠近,以安放正时齿轮,所述第一夹紧结构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用于固定所述齿轮本体,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用于驱动安装板旋转;
调整工装,包括升降板、第二驱动结构、第二夹紧结构以及第三驱动结构,所述升降板具有相对的安装表面及承载表面,所述安装表面用于靠近所述正时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与所述升降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靠近或远离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升降板之间的正时齿轮,所述第二夹紧结构设于所述安装表面上,用于固定正时齿轮的定子,所述第三驱动结构包括第三动力件及与所述第三动力件连接的拔转轴,所述拔转轴穿设于所述升降板上,用于与所述转子的内壁接触,并在所述第三动力件的驱动下,拨转所述转子,以使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以及
拍照系统,用于记录所述齿轮本体与所述定子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安装表面及所述承载表面的装配孔,所述多个装配孔分别用于与正时齿轮的多个螺纹柱对应,以便穿过所述装配孔的拧紧工件拧紧螺纹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转轴于设于所述转子的内壁上的定位孔处拨转所述转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系统及运输系统;
所述定位系统与所述调整工装间隔设置,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安装板旋转的过程中,当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与所述拔转轴的位置相匹配时,指示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停止工作,获得该位置;
所述运输系统包括第四驱动结构,所述第四驱动结构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做往返直线运动,以将经所述定位系统定位后的正时齿轮运输至所述调整工装处,以使所述正时齿轮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升降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系统为激光传感器,所述第四驱动结构为单轴平台;
及/或,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马达底座及马达,所述马达底座设于所述第四驱动结构上,所述马达安装于所述马达底座上,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马达远离所述马达底座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结构包括两个第一V型压块以及两个第一导杆气缸,所述两个第一V型压块正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导杆气缸连接,所述两个第一V型压块之间的间距可调,能夹紧位于所述两个第一V型压块之间的齿轮本体;
及/或,所述第二夹紧结构包括两个第二V型压块以及两个第二导杆气缸,所述两个第二V型压块正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导杆气缸连接,所述两个第二V型压块之间的间距可调,以夹紧位于所述两个第二V型压块之间的定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定位销,用于插入所述齿轮本体远离所述转子的一端内;
及/或,所述拍照系统为CC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结构还包括拔转杆,所述第三动力件设于所述承载表面上,所述拔转杆一端与所述第三动力件的动力输出轴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拔转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承载板、轴承、轴承底座、导向轴、气缸,所述轴承设于所述轴承底座上,所述导向轴穿设于所述轴承上,且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升降板,所述气缸设于所述承载板上;其中,所述轴承底座固定,所述气缸带动所述升降板、所述承载板、所述导向轴及所述气缸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紧结构、所述第二夹紧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及所述第三驱动结构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夹紧结构、所述第二夹紧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及所述第三驱动结构发送工作指令以及接收所述第一夹紧结构、所述第二夹紧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及所述第三驱动结构的反馈信息。
CN201520141243.7U 2015-03-12 2015-03-12 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 Active CN204524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41243.7U CN204524767U (zh) 2015-03-12 2015-03-12 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41243.7U CN204524767U (zh) 2015-03-12 2015-03-12 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4767U true CN204524767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3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41243.7U Active CN204524767U (zh) 2015-03-12 2015-03-12 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47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5742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浙江大行科技有限公司 移相器锁销间隙调整设备以及调整方法
CN106225753A (zh) * 2016-08-31 2016-12-14 浙江大行科技有限公司 移相器锁销间隙检测设备以及检测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5742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浙江大行科技有限公司 移相器锁销间隙调整设备以及调整方法
CN106225753A (zh) * 2016-08-31 2016-12-14 浙江大行科技有限公司 移相器锁销间隙检测设备以及检测方法
CN106225753B (zh) * 2016-08-31 2019-05-14 浙江大行科技有限公司 移相器锁销间隙检测设备以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6125B (zh) 便携式主轴全工况加载与性能检测装置
CN101689792B (zh) 转子安装装置和转子安装方法
CN204524767U (zh) 正时齿轮锁销间隙调整装置
WO2009054050A1 (ja) 翼環の取り外し方法、翼環取り外し部材
CN106505810B (zh) 永磁电机装配装置
CN203754795U (zh) 用于真空镀膜机的装载夹具
CN105522370A (zh) 一种踏板扭簧安装装置
CN105345441A (zh) 电子板装配装置
CN205738134U (zh) 一种两自由度云台
CN209748367U (zh) 用于发电机装配的定位装置
CN110076359A (zh) 一种起落架外筒浮动三顶尖夹具
CN103078983B (zh) 扭力限制的手机音频测试自动夹具装置
CN201622929U (zh) 电芯隔膜包裹及收尾装置
CN203045269U (zh) 电机生产线转子轴端卡盘装配机
CN204887869U (zh) 一种电子产品自动装配设备
US11421658B2 (en) Handling device for a transmission
CN110788591B (zh) 一种吊车玩具车轮自动装配设备
CN203120001U (zh) 扭力限制的手机音频测试自动夹具装置
CN211275136U (zh) 一种机械手喷漆线的定位治具
CN105458688B (zh) 组装风轮和电机的装置
CN207578413U (zh) 校正装置
CN205109839U (zh) 一种风压自动调节装置
CN217913749U (zh) 一种海上石油管道焊机焊接用固定装置
CN208880095U (zh) 一种基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辅助机构
CN205218494U (zh) 组装风轮和电机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