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2061U - 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2061U
CN204522061U CN201520217628.7U CN201520217628U CN204522061U CN 204522061 U CN204522061 U CN 204522061U CN 201520217628 U CN201520217628 U CN 201520217628U CN 204522061 U CN204522061 U CN 204522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girder
back timber
security protection
serpentine
resc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176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会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ats Sai Libe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会珍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会珍 filed Critical 张会珍
Priority to CN2015202176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2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2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20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包括底梁结构及设置于底梁结构上的顶梁,底梁结构的下侧设有底梁连接梁,所述底梁结构和顶梁均设为多个,所述底梁结构和顶梁通过顶底梁连接卡固定,所述底梁结构和底梁连接梁通过底梁螺栓连接;底梁结构上设置输送装置;所述底梁结构包括底梁及设置于底梁上的支撑体,底梁与支撑体的连接处设有加劲板。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采用底梁结构和顶梁形成安全救援通道,救援人员在安全救援通道内开展施救工作,降低了高空坠物砸伤救援人员的危险性,加快了救援速度,争取了救援时间,所述安全防护救援装置为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

Description

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震、火灾及矿难等外界原因造成的塌方事故频频发生,使人们的财产乃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目前,在救援现场,由于救援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简陋,导致救援人员自身处在危险环境中进行施救,不仅救援效率非常低而且在救援过程中多次发生救援人员被建筑物坠落砸伤及掩埋等伤亡事故。
公开号为CN2018711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楼房多功能救援设备,包括救援舱和两个卷筒,其特征是:救援舱由顶帽、底板、骨架组成,骨架设置在底板和顶帽之间,骨架由可伸缩的支柱构成,骨架的四周包覆有防火蓬布,防火蓬布的正面设置有入口,两个卷筒分别布置在救援舱的两侧,该两个卷筒分别与两台驱动装置连接,这两台驱动装置都安装在救援舱的底板上;所述支柱由防护罩、弹簧、柱芯构成,柱芯由多节嵌套在一起的钢管构成,弹簧套在柱芯的外侧,防护罩套在弹簧的外侧;所述驱动装置由步进电机和减速器组成,步进电机的动力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卷筒连接。在救援舱的外侧安装有行走滑轮;在救援舱的顶帽两侧的边框上设置有限位器。该楼房多功能救援设备适合从楼房顶部进行救援,而当发生火灾或地震时,楼房本身就处于危险环境中,该救援设备须固定与楼房顶端才能实施营救,其安全系数低。
公开号为CN10217242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废墟通道扩张救援装置,包括三个面扩张单元,三个面扩张单元通过支承轴和支承块相互铰接成一个三角形机构;所述的面扩张单元包括电机,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架上,导槽由两片相互平行导槽板组成,平行导槽板两端分别由导槽块固定,一个导槽块与电机支架固接,导槽块中部设有通孔,扩张机构串接在丝杠上,其支承块都与支承轴铰接;所述的扩张机构包括丝杠,丝杠穿过导槽块的通孔,与电机的电机轴固接,且丝杠上交错地加工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正行滑块与逆行滑块设置在导槽中,与丝杠为螺纹连接,构成丝杠-螺母机构,而且正行滑块与逆行滑块螺纹孔的螺旋方向相反,正行滑块与逆行滑块分别关于丝杠对称开有两个滑块铰接孔,滑块铰接孔的轴线方向与丝杠的轴线方向垂直,支承块设有两个支承块铰接孔和一个通孔,通孔轴线与丝杠轴线平行,支承块铰接孔轴线与丝杠轴线垂直,连杆一端与滑块铰接孔铰接,另一端与支承块铰接孔铰接,支承块的两个支承块铰接孔中,一个与和正行滑块铰接的连杆铰接,一个与和逆行滑块铰接的连杆铰接。该废墟通道扩张救援装置不能用于火灾救援现场,其内部空间小,使用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快速打通安全救援通道的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包括底梁结构及设置于底梁结构上的顶梁,底梁结构的下侧设有底梁连接梁,所述底梁结构和顶梁均设为多个,所述底梁结构和顶梁通过顶底梁连接卡固定,所述底梁结构和底梁连接梁通过底梁螺栓连接;底梁结构上设置输送装置;所述底梁结构包括底梁及设置于底梁上的支撑体,底梁与支撑体的连接处设有加劲板。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加劲板设置于支撑体的外侧。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顶梁呈倒U形。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顶梁之间通过顶底梁连接卡固定。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底梁连接梁设为两个。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顶梁与底梁结构形成的空间内设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顶梁与底梁结构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液压阀,液压阀与外部液体供给装置连通。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顶梁与底梁结构形成的空间内设有压风阀,压风阀与外部气体供给装置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采用底梁结构和顶梁形成安全救援通道,救援人员在安全救援通道内开展施救工作,降低了高空坠物砸伤救援人员的危险性,加快了救援速度,争取了救援时间,所述安全防护救援装置为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防护救援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安全防护救援装置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安全防护救援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防护救援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如下:
1-底梁结构、11-底梁、12-支撑体、13-加劲板、2-顶梁、21-顶底梁连接卡、3-底梁连接梁、31-底梁螺栓、4-输送装置、41-吊梁、42-滑动装置、43-滑动轮、44-驱动电机、46-控制板、5-电源开关、6-液压阀、7-压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包括底梁结构1及设置于底梁结构1上的顶梁2,所述顶梁2呈倒U形,底梁结构1的下侧设有底梁连接梁3,所述底梁连接梁3设为两个,所述底梁结构1和顶梁2均设为多个,所述底梁结构1和顶梁2通过顶底梁连接卡21固定,所述底梁结构1和底梁连接梁3通过底梁螺栓31连接,所述底梁结构1上设置输送装置4。所述底梁结构1包括底梁11及设置于底梁11上的支撑体12,底梁11与支撑体12的连接处设有加劲板13、且所述加劲板13设置于支撑体12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梁11、支撑体12及加劲板13设为一个整体,提高了底梁结构1整体的稳定性。另外,所述顶梁2之间通过顶底梁连接卡21固定。其中的输送装置4将被清理出的物体运出,将救援所需的物体运进。所述输送装置4为现有技术。
所述顶梁2与底梁结构1形成的空间内设有电源开关5、液压阀6、压风阀7。所述电源开关5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液压阀6与乳化液管(图中未示)连通,将压风阀7与压风管(图中未示)连通。在使用时,所述电源开关5连接外部电源(图中未示),通过电源开关5与电焊钳、电锯连接,通过液压阀6连接压力剪、挖掘铲、千斤顶,通过压风阀7连接风锤及氧气罩,通过上述电焊钳、电锯、压力剪、挖掘铲、千斤顶、风锤及氧气罩进行挖掘进而施救。
在救援现场,根据外部建筑物的坍塌情况铺设所述底梁连接梁3,在底梁连接梁3上铺设底梁11,所述底梁11与底梁连接梁3通过底梁螺栓31固定连接,同时在底梁结构1的上侧安装顶梁2,通过顶底梁连接卡21将所述顶梁2与底梁结构1的加劲板13固定;与此同时,所述顶梁2之间也通过顶底梁连接卡21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安全防护救援装置的稳定性。在挖掘救援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就选用合适的工具如风锤、电锯、压力剪、挖掘铲进行破拆清除并搭建安全防护救援装置向前推进,如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物,通过底梁结构1错位设置避开。
实施例2
如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提供第二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4与顶梁2连接。所述输送装置4包括固定于顶梁2下侧的吊梁41,所述吊梁41设有沿其移动的滑动装置42,进一步地,所述吊梁41与滑动装置42之间设有滑动轮43,所述滑动装置42一侧设有驱动电机44,另外,为了控制方便,所述滑动装置42与控制板46连接。所述滑动装置42还能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8)

1.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梁结构及设置于底梁结构上的顶梁,底梁结构的下侧设有底梁连接梁,所述底梁结构和顶梁均设为多个,所述底梁结构和顶梁通过顶底梁连接卡固定,所述底梁结构和底梁连接梁通过底梁螺栓连接;底梁结构上设置输送装置;所述底梁结构包括底梁及设置于底梁上的支撑体,底梁与支撑体的连接处设有加劲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连接梁设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设置于支撑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之间通过顶底梁连接卡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与底梁结构形成的空间内设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与底梁结构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液压阀,液压阀与外部液体供给装置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与底梁结构形成的空间内设有压风阀,压风阀与外部气体供给装置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呈倒U形。
CN201520217628.7U 2015-04-10 2015-04-10 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2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17628.7U CN204522061U (zh) 2015-04-10 2015-04-10 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17628.7U CN204522061U (zh) 2015-04-10 2015-04-10 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2061U true CN204522061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36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1762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2061U (zh) 2015-04-10 2015-04-10 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20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3987A (zh) * 2019-04-23 2019-07-26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堆场内通道空间隔离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3987A (zh) * 2019-04-23 2019-07-26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堆场内通道空间隔离方法
CN110053987B (zh) * 2019-04-23 2021-08-03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堆场内通道空间隔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7227A (zh) 一种升降式墙面防尘打孔装置
CN205811387U (zh) 一种多功能变电设备检修平台
KR101546702B1 (ko) 안전 말비계
CN204522061U (zh) 蛇形安全防护救援装置
CN205513556U (zh) 移动式变电站检修绝缘高低凳
CN103390869A (zh) 一种高压电缆抢修跨越架
CN103663060A (zh) 高层建筑防火救生系统
CN108174556A (zh) 一种升降通信机柜
CN107196234B (zh) 一种电力设备的检修方法
CN105484155A (zh) 不停运高铁跨越设备跨越桥面系统
CN203861793U (zh) 一种高楼应急伸缩桥
CN206617182U (zh) 隧道施工平台防护装置
CN215275545U (zh) 一种消防用工作台
CN210858191U (zh) 一种带有紧急进入通道的人防工程
CN201631936U (zh) 高层建筑消防救助装置
CN203624770U (zh) 地下工程用施工升降机
CN203304908U (zh) 机床操作走台装置
CN210499064U (zh) 一种用于管桁架焊接的可移动施工平台
CN208429826U (zh) 一种具有活动门组件的通讯工程用支撑架
CN203408375U (zh) 高楼消防救生舱之连杆式翼桥
CN203081076U (zh) 一种风门闭锁装置
CN214720188U (zh) 一种建设工程技术用的钢筋切割装置
CN203230337U (zh) 一种龙门架爬梯登高防坠落装置
CN211410752U (zh) 一种消防速滑云梯
CN220599265U (zh) 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29

Address after: 100083 Zhongguancun energy and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16 Qinghua Do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603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hats Sai Libe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Beijing City College of Haidian District No. 11 ritin Baoyuan apartment block A2 room 603

Patentee before: Zhang Huizhe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