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1844U - 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 - Google Patents

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1844U
CN204521844U CN201520010727.8U CN201520010727U CN204521844U CN 204521844 U CN204521844 U CN 204521844U CN 201520010727 U CN201520010727 U CN 201520010727U CN 204521844 U CN204521844 U CN 204521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pressure
nasal spray
spray machine
vacc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107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N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N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N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107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1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1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18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包括一瓶体、一上盖及一导流件;其中,瓶体在侧面设有一汇集部,导流件装设于上盖且位于瓶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吹瓶以一软管连接一鼻腔喷雾机,利用鼻腔喷雾机内部所设的空气泵施加压力来喷涂药水,本实用新型所设的汇集部在瓶身倾斜时可用来汇集药水,解决现有吹瓶容易将药水吸入软管及空气泵,导致不易清理及空气泵容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使用者一种清理方便且能延长空气泵的使用寿命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

Description

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或消毒用的鼻腔喷雾机,尤其是指一种空气泵不易吸入液体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
背景技术
每逢空气干燥或是季节交替之际,常会看到身旁周遭的人们因为过敏性鼻炎而不断地擤鼻涕,过敏性鼻炎为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疾病,悬浮在空气中肉眼看不见的尘螨、花粉及汽、机车排放的含铅粒子等过敏原都是造成过敏性鼻炎的罪魁祸首,当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医师以雾化后的药水喷涂于患者的鼻腔内来抑制鼻黏膜发炎的情形;如果是年纪较小的病患,医师则是以抽取鼻涕的方式尽快吸出鼻涕,减轻小朋友呼吸困难及鼻涕倒流的情况。
现有的药物吹瓶如图8所示,以一软管70分别连接、连通空气泵与一吹瓶80,吹瓶80设有一喷头81,喷头81的顶面设有一喷孔811连通吹瓶80的内部,喷头81的内周面设有数道导流槽,喷头81的内部则装设有一导流件813,导流件813的下端接设一导管814;空气泵凭借软管70将空气打入吹瓶80内部迫使药水经由导管814导入喷头81的内部,再经由数道导流槽通过喷头81顶面设置的喷孔811来达到雾化的效果,并由喷孔811喷出;而现有的鼻涕吸瓶如图9所示,吸瓶90装设有连通吸瓶内部的一鼻管91,而空气泵则以一软管70连通吸瓶90;在吸取鼻涕时先将鼻管插入鼻腔,再利用空气泵通过软管70来抽引鼻涕,使鼻涕集中在吸瓶90内部。
无论是吹瓶80内部所容置的药水或是吸瓶90内部所收集的鼻涕,当瓶身倾斜时都容易附着在瓶身的内壁上,当利用吹瓶80喷涂药水时,空气泵以凸轮带动而产生间歇性地压力,因此当空气泵的压力减小时,附着在吹瓶80内壁的药水容易经由软管70进入空气泵;而利用吸瓶90抽取鼻涕时更是容易将附着在吸瓶90内壁的鼻涕吸入空气泵中;由软管70吸入空气泵中的药液或鼻涕不仅清理不便,更容易使空气泵的内部零件产生锈蚀并造成损坏,由此可知,现有配合空气泵的吹瓶及吸瓶在结构上仍有进步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配合鼻腔喷雾机的吹瓶及吸瓶,容易吸入药水或鼻涕导致不易清理及鼻腔喷雾机内部的空气泵容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在瓶体上设置有一汇集部,当瓶体倾斜时药水或鼻涕会流入汇集部,而不会直接吸入软管与空气泵而缩短空气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提出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包括:
一瓶体,其包括有一汇集区、一容置区及一软管固结部,该瓶体内部固结一隔板将该瓶体的内部区隔出该汇集区及该容置区,该汇集区与该容置区相连通,该软管固结部凸设于该瓶体的周壁且设有一通孔连通该汇集区的上方;
一上盖,其结合于瓶口。
如上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中所述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通孔的设置高度。
如上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中所述瓶体包括有一汇集部及一瓶口,该汇集部由该瓶体的一侧周壁凸设而成且位于该瓶体的上半部,该汇集部于内部形成所述汇集区,该瓶口由该瓶体的周壁内缘向上延伸;所述上盖包括有呈罩盖状的一盖体,该盖体设有一凸出部及一固结部,该凸出部对应该汇集部而凸设于该盖体的周壁的一侧,该固结部设置于该盖体的周壁的外周缘下侧。
如上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中所述瓶口在外周面设有一圈卡部,所述固结部对应该卡部在内周面凹设有一卡沟,该卡部与该卡沟相互卡合。
如上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中所述上盖接设有一喷管,该喷管包括有一集中室、一喷孔、一塞杆容室、一导流部、一进流部及数道导流槽,该集中室设置于该喷管的自由端,该喷孔设置于该喷管的自由端面且连通该集中室,该塞杆容室设置于该喷管的内部且与该集中室相连通,该导流部凹设于该塞杆容室的底部,该进流部凹设于该导流部的周缘且连通该导流部,该塞杆容室装设有一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括有一连结板、一塞杆、一套接件及一通孔,该塞杆匹配该塞杆容室而设置且接设于该连结板的上表面,该套接件接设于该连结板的下表面且与该塞杆位于相异侧,该通孔设置于该连结板的上表面且贯穿该套接件。
如上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中所述集中室为一圆形的容室,多个所述导流槽在连通该集中室的部份与该集中室的周缘相切。
如上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中所述上盖包括有一气室,该气室斜设有一鼻管安装部,该鼻管安装部设有与该上盖内部连通的一安装孔,该安装孔插设有一鼻管。
如上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中所述凸出部的顶面设有一调整孔连通该盖体的内部。
如上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中所述上盖的材质为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功效增进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在吹瓶及吸瓶上设置有一汇集部;在使用者利用吹瓶喷涂药水时,或是利用吸瓶来吸取鼻涕时,让因瓶身倾斜而附着在瓶体内壁的药水或鼻涕,凭借隔板的阻挡而不易沾附该软管固结部的通孔附近,即使倾斜的角度再加大,药水或鼻涕流过该隔板而滞留于汇集区,不会直接经由软管吸入空气泵,而导致清理不便及空气泵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喷头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装剖面图。
图8为现有的吹瓶的组装剖面图。
图9为现有的吸瓶的组装剖面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瓶体                   11汇集部
111隔板                  12汇集区
13容置区                 14软管固结部
15瓶口                   151卡部
20上盖                   21盖体
211凸出部                2111调整孔
212固结部                2121卡沟
213内周壁                214导流件安装部
22喷管                   221集中室
222喷孔                  223塞杆容室
224导流部                225进流部
226导流槽
30导流件                 31连结板
32塞杆                   33套接件
34通孔                   35导管
40上盖                   41盖体
411凸出部                4111调整孔
412固结部                4121卡沟
413内周壁                42气室
421鼻管安装部            4211安装孔
50鼻管                   51吸取段
511卡缘                  52导引段
521止滑条
70软管
80吹瓶                   81喷头
811喷孔
813导流件                814导管
90吸瓶                   91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实用新型内容来实现,兹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吹瓶,其包括有一瓶体10、一上盖20及一导流件30;其中,该上盖20固结于该瓶体10,该导流件30装设于该上盖20且位于该瓶体10的内部。
如图1及图2所示,该瓶体10由直立设置的一周壁固结于一底板而成,该瓶体10包括有一汇集部11、一汇集区12、一容置区13、一软管固结部14及一瓶口15,该汇集部11自该瓶体10的一侧周壁凸设而成且形成一连通该瓶体10内部的空间,该汇集部11设有固结于该瓶体10内部的一隔板111,该隔板111将该瓶体10的内部区隔出该汇集区12与该容置区13,该软管固结部14凸设于该汇集部11且设有一通孔141连通该汇集区12的上方,该通孔141的设置高度高于该隔板111的高度,该瓶口15由该瓶体10的周壁内缘向上延伸,该瓶口15的厚度小于该瓶体10的周壁的厚度且在外周面设有一圈卡部151。
如图2所示,该上盖20包括有一盖体21及一喷管22,该盖体21呈罩盖状且具有一基板及直立接设于该基板的一周壁,该盖体21包括有一凸出部211、一固结部212、一内周壁213及一导流件安装部214,该凸出部211对应该汇集部11而凸设于该盖体21的周壁的一侧,该凸出部211形成一连通该盖体21内部的空间,且在顶面设有一调整孔2111连通该盖体21的内部,该固结部212设置于该盖体21的周壁的外周缘下侧,该固结部212对应该瓶口15的卡部151在内周面凹设有一卡沟2121,该内周壁213设置于该盖体21的周壁的内周缘下侧,该内周壁213的长度小于该固结部212的长度,该导流件安装部214为自该基板朝该盖体21的内部凸设的一圈周壁。
如图2所示,该喷管22呈圆锥状,该喷管22接设于该盖体21的基板且位于该导流件安装部214的上方,该喷管22包括有一集中室221、一喷孔222、一塞杆容室223、一导流部224、一进流部225及数道导流槽226;其中,该集中室221为一圆形的容室且设置于该喷管22的自由端部,该喷孔222为一圆形的开孔,该喷孔222设置于该喷管22的自由端面且连通该集中室221,该塞杆容室223设置于该喷管22的内部且对应该喷管22呈圆锥状,该塞杆容室223与该集中室221相连通,该导流部224为圆锥状的凹槽且接设于该塞杆容室223的底部,该进流部225凹设于该导流部224的周缘且连通该导流部224,如图3所示,多个该导流槽226凹设于该喷管22的内壁且延伸至该集中室221,多个该导流槽226连通该集中室221且与该集中室221的周缘相切。
如图2所示,该导流件30包括有一连结板31、一塞杆32、一套接件33、一通孔34及一导管35,该连结板31的轮廓对应该导流件安装部214来设置,该塞杆32接设于该连结板31的上表面且匹配该塞杆容室223而设置为圆锥状,该塞杆32于靠近该连结板31处、对应该导流部224的位置设有一穿孔321,该套接件33接设于该连结板31的下表面且与该塞杆32位于相异侧,该通孔34设置于该连结板31的上表面且贯穿该套接件33,该导管35为一长圆管体且套置于该套接件33。
如图4所示,组装时先将该导流件30的塞杆32插入该上盖20的喷管22的塞杆容室223,将该导流件30的导管35套置于该套接件33,接下来将该上盖20的凸出部211对应该瓶体10的汇集部11并以该上盖20所设的固结部212套置于该瓶体10上端的瓶口15,并使该固结部212的卡沟2121卡合于该瓶口15的卡部151,让该瓶体10与该上盖20不容易相互脱落,最后只要将软管连结于该瓶体10的软管固结部14并连结空气泵,便能利用空气泵对该瓶体10的容置区13所盛装的药水进行加压。
如图3及图4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吹瓶时,只要以该喷管22插入鼻腔内便能利用空气泵来喷涂药水;首先,药水受到空气泵所施加的压力由该瓶体10的容置区13进入该导管35,再经由该套接件33进入该导流部224,此时药水可凭借该导流件30的塞杆32所设的穿孔321而均匀地充斥在该导流部224内,接着药水挤入该塞杆32与该喷管22之间的间隙,再经由多个该导流槽226、沿着该集中室221的周缘以切线方向进入该集中室221,最后由该喷孔222雾化喷出,在喷涂药水的过程中可利用手指遮蔽该上盖20所设的调整孔2111来控制空气泵所产生的压力,当使用者稍微倾斜本实用新型的吹瓶时,盛装在该容置区13的药水由于该隔板111的阻挡而不易沾附于该软管固结部14的通孔141附近,因此当空气泵的压力因电机运转的周期而减小时,药水不易直接由软管被吸入空气泵,如果瓶体10倾斜的角度再大一点时,盛装于该容置区13的药水会流过该隔板111而滞留于该汇集区12,同样能避免空气泵直接吸入药水的问题。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为一吸瓶,其包括有一瓶体10、一上盖40及一鼻管50;其中,该上盖40固结于该瓶体10,该鼻管50则装设于该上盖40。
如图5及图6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瓶体10结构相同,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的上盖40包括有一盖体41及一气室42,该盖体41同样呈罩盖状且具有一基板及直立接设于该基板的一周壁,该盖体41包括有一凸出部411、一固结部412及一内周壁413,该凸出部411对应该瓶体10的汇集部11而凸设于该盖体41的周壁的一侧,该凸出部411的顶面设有一调整孔4111连通该盖体41的内部,该固结部412设置于该盖体41的周壁的外周缘下侧,该固结部412对应该瓶口15的卡部151在内侧凹设有一卡沟4121,该内周壁413设置于该盖体41的周壁的内周缘下侧,该内周壁413的长度小于该固结部412的长度。
如图5及图6所示,该气室42呈半圆形的罩盖状且斜设有一鼻管安装部421,该鼻管安装部421设有与该上盖40内部连通的一安装孔4211。
如图5及图6所示,该鼻管50包括有一吸取段51、一导引段52及一吸引孔53,该吸取段51呈圆锥状且于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该导引段52,并在与该导引段52连接处形成一卡缘511,该导引段52的直径匹配该安装孔4211的孔径来设置,该导引段52于靠近与该吸取段51连接处设有数道止滑条521。
如图7所示,组装时先将该上盖40的凸出部411对应该瓶体10的汇集部11并以所设的固结部412套置于该瓶体10上端的瓶口15,并使该固结部412的卡沟4121卡合于该瓶口15的卡部151,让该瓶体10与该上盖40不容易相互脱落,接着将该鼻管50的导引段52插入该上盖40所设的安装孔4211,该鼻管50的吸取段51所设的卡缘511抵靠于该鼻管安装部421而不会掉入该瓶体10的内部,该导引段52所设的数道止滑条521则使该鼻管50不易由该安装孔4211脱落,接下来只要将软管连结于该瓶体10的软管固结部14并连结空气泵,便能利用空气泵来吸引鼻涕。
如图7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吸瓶来吸引鼻涕时,只要将该鼻管50的吸取段51插入鼻腔内便能利用空气泵来吸引鼻涕,鼻涕由鼻腔引出且经由该鼻管50的导引段52导入该瓶体10内部,在导引的过程中可利用手指遮蔽该上盖40所设的调整孔4111,并借此来控制空气泵所产生的吸力,避免吸力太强而损伤鼻黏膜的情形发生,本实用新型于该瓶体10所设的汇集部11以所设的隔板111将该瓶体10内部区隔出该汇集区12与该容置区13,当使用者稍微倾斜本实用新型的吸瓶时,收集在该容置区13的鼻涕由于该隔板111的阻挡而不易沾附于该软管固结部14的通孔141附近,因此不易将鼻涕吸入空气泵,如果当倾斜的角度再大一点时,收集在该容置区13的鼻涕流过该隔板111而滞留于该汇集区12,同样能避免空气泵直接吸入鼻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可采用具有弹性的硅胶材质,方便将该上盖20、上盖40套置于该瓶体10,且在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硅胶材质的上盖20让使用者将该喷管22插入鼻腔时,能减少使用其他硬质材料所造成的异物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包括:
一瓶体,其包括有一汇集区、一容置区及一软管固结部,该瓶体内部固结一隔板将该瓶体的内部区隔出该汇集区及该容置区,该汇集区与该容置区相连通,该软管固结部凸设于该瓶体的周壁且设有一通孔连通该汇集区的上方;
一上盖,其结合于瓶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通孔的设置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包括有一汇集部及一瓶口,该汇集部由该瓶体的一侧周壁凸设而成且位于该瓶体的上半部,该汇集部于内部形成所述汇集区,该瓶口由该瓶体的周壁内缘向上延伸;所述上盖包括有呈罩盖状的一盖体,该盖体设有一凸出部及一固结部,该凸出部对应该汇集部而凸设于该盖体的周壁的一侧,该固结部设置于该盖体的周壁的外周缘下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在外周面设有一圈卡部,所述固结部对应该卡部在内周面凹设有一卡沟,该卡部与该卡沟相互卡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接设有一喷管,该喷管包括有一集中室、一喷孔、一塞杆容室、一导流部、一进流部及数道导流槽,该集中室设置于该喷管的自由端,该喷孔设置于该喷管的自由端面且连通该集中室,该塞杆容室设置于该喷管的内部且与该集中室相连通,该导流部凹设于该塞杆容室的底部,该进流部凹设于该导流部的周缘且连通该导流部,该塞杆容室装设有一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括有一连结板、一塞杆、一套接件及一通孔,该塞杆匹配该塞杆容室而设置且接设于该连结板的上表面,该套接件接设于该连结板的下表面且与该塞杆位于相异侧,该通孔设置于该连结板的上表面且贯穿该套接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室为一圆形的容室,多个所述导流槽在连通该集中室的部份与该集中室的周缘相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有一气室,该气室斜设有一鼻管安装部,该鼻管安装部设有与该上盖内部连通的一安装孔,该安装孔插设有一鼻管。
8.如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顶面设有一调整孔连通该盖体的内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材质为硅胶。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材质为硅胶。
CN201520010727.8U 2015-01-08 2015-01-08 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1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0727.8U CN204521844U (zh) 2015-01-08 2015-01-08 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0727.8U CN204521844U (zh) 2015-01-08 2015-01-08 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1844U true CN204521844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35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1072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1844U (zh) 2015-01-08 2015-01-08 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18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8770A (zh) * 2019-08-26 2019-11-15 郭晓璐 一种耳鼻喉科用鼻腔喷雾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8770A (zh) * 2019-08-26 2019-11-15 郭晓璐 一种耳鼻喉科用鼻腔喷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2869U (zh) 易扩散扩香设备
CN204521844U (zh) 鼻腔喷雾机的吹吸瓶结构
CN204563182U (zh) 一种新型雾化杯
CN204074327U (zh) 雾化芯
WO2019029658A1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4513509U (zh) 水循环烟罩
CN110433073A (zh) 一种雾化洗鼻器
CN209154776U (zh) 一种麻醉科用喷雾器
CN208436054U (zh) 喷雾式鼻腔冲洗器
CN204468910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自动喷药器
CN218793427U (zh)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手持式雾化吸入器
JP2000217916A (ja) 人力・電力両用で作動する粒子選択性ネブライザ―とその製造法
CN208726466U (zh) 一种儿科医生用雾化装置
CN213251145U (zh) 一种鼻腔清洗喷头
CN213158246U (zh) 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
CN210873688U (zh) 一种口鼻腔气雾剂给药器
CN110639098A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智能雾化机
CN210078279U (zh) 一种洗鼻器
CN205073441U (zh) 可调式雾化吸入器
CN208693951U (zh) 雾化器组件及其气流辅助导引件
CN208959018U (zh) 一种医用给药雾化杯
CN210078501U (zh) 一种改良适用型口腔湿化喷雾器
TW201622765A (zh) 鼻腔噴霧機之吹吸瓶結構
CN207932111U (zh) 一种卷烟包装机商标纸喷胶系统
CN206121977U (zh) 一种抛弃式气体扩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