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03484U - 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03484U CN204503484U CN201420835539.4U CN201420835539U CN204503484U CN 204503484 U CN204503484 U CN 204503484U CN 201420835539 U CN201420835539 U CN 201420835539U CN 204503484 U CN204503484 U CN 2045034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rail
- support body
- rotating shaft
- guitar
- sliding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对运行机构上的吉他架体由第一位置翻转至第二位置,运行机构包含导轨上滑行的滑行架体及穿置于滑行架体上的转轴。而本实用新型包含转动齿轮、齿条、锁合座及第一和第二直线驱动器。转动齿轮装于转轴上,齿条选择性与转动齿轮啮合传动;第一直线驱动器设于导轨并驱使齿条与转动齿轮啮合或分离;锁合座装于滑行架体并开设有第一锁合槽及第二锁合槽,转轴的锁合部选择与第一锁合槽或第二锁合槽锁合;锁合部分别与第一锁合槽及第二锁合槽锁合而使吉他架体对应地位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第二直线驱动器设于导轨并通过转轴使锁合部脱离与第一锁合槽或第二锁合槽的锁合,因而使吉他架体的翻转更可靠,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能使生产线上涂装的吉他架体进行翻转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消费品,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而吉他就是诸多物质消费品的一种。
众所周知,吉他是一种娱乐的乐器,使用者可通过它弹凑出优美动听的旋律,从而娱乐了大众和提升了使用者的修为,因此,吉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其中,无论对于民谣吉他或古典吉他来说,它们都包括共鸣箱、由共鸣箱向外所延伸出的弦把及两端分别安装在共鸣箱及弦把上的弦线。共鸣箱具有正对弦线的音孔,以使弦线产生的声音通过音孔以达到扩音的目的。为了使吉他的外表更漂亮并具有更耐用的寿命,相应地,吉他生产商常对吉他架体进行涂装处理,以通过涂装处理去提高吉他的耐用性及美观性。
为了使得吉他架体能在生产线上进行自动的输送并被自动的涂装,相应地,吉他生产厂商会在生产线上使用对吉他架体进行夹紧的夹具,以及使该夹紧有吉他架体的夹具在生产线滑行的运行机构,以通过运行机构去带动夹具在生产线的导轨上运动,由生产线对运动的吉他架体进行涂装的目的。
但是,目前,运动机构是使吉他架体布置的方式是吊挂式,这种方式的生产线是将吉他架体吊挂在线体上,使吉他架体的重要表面(面积大)垂直地面;又由于木器工作喷油流平时间长,极易导致吉他下部积油不良(流挂)。虽然目前国外有工艺将吉他的弦柄与共哄箱分离分别加工,表面处理(喷涂)后再组装,即使共哄箱的重要表面也是平行于地面喷涂,避免了积油不良,且装后还会有细逢,需增加后工序作业处理。
同时,为了使得吉他架体的涂装更均匀且质量更高,故生产线上都设置有翻转装置,以使吉他架体由一位置翻转至另一位置。但是,现有的翻转装置存在着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对吉他架体的翻转不可靠的缺陷。
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吉他架体翻转可靠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吉他架体翻转可靠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适用对运行机构所承载的水平平移的吉他架体由第一位置翻转至第二位置,所述运行机构包含在导轨上滑行平移的滑行架体及沿交错于所述导轨的导向方向水平地穿置于所述滑行架体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均伸出所述滑行架体外,所述吉他架体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包括转动齿轮、齿条、第一直线驱动器、锁合座及第二直线驱动器。所述转动齿轮安装在所述转轴的第二端处;所述齿条沿所述导轨的导向方向布置,所述齿条沿竖直方向与所述转动齿轮相对应,且所述齿条选择性地与所述转动齿轮做啮合传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设于所述导轨上,且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驱使所述齿条选择性地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或分离;所述锁合座安装在所述滑行架体上,且所述锁合座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开设有第一锁合槽及第二锁合槽,所述第一锁合槽及第二锁合槽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呈间隔开的布置,所述转轴设置有锁合部,所述锁合部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锁合槽及第二锁合槽中的一者相锁合;所述锁合部与所述第一锁合槽相锁合,所述吉他架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锁合部与所述第二锁合槽锁合,所述吉他架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导轨上,且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顶推所述转轴沿轴向滑动而使所述锁合部脱离与所述第一锁合槽或第二锁合槽的锁合。
较佳地,所述转轴的第二端的端部呈球形结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一顶推块,所述顶推块面对所述球形结构的一侧呈平面结构。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还包括一支撑支架、复位弹簧及导杆,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支撑支架包含沿所述导轨的导向方向布置的支架本体、由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延伸出的第一支撑块及由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端延伸出的第二支撑块,所述导杆沿所述导轨的导向方向穿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块及第二支撑块上,所述齿条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齿条弹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及第二支撑块中的一者弹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复位弹簧对所述齿条的复位力的方向与所述运行机构在所述导轨上的滑行方向相异。
较佳地,所述支架本体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与所述导轨枢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导轨上,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支架本体呈联动设置。
较佳地,所述导轨包含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开的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均包含相互平行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的上导轨及下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上导轨及下导轨之间形成第一导引通道,所述第二导轨的上导轨及下导轨之间形成第二导引通道。
较佳地,所述滑行架体包含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连接支架、第一滚动轮及第二滚动轮,所述第一滑动座邻近所述第一导轨并设置有第一水平轮子及第一竖直轮子,所述第一水平轮子与所述第一导轨的上导轨和/或下导轨活动抵触,所述第一竖直轮子与外界的驱动链条接触,所述驱动链条通过所述第一竖直轮子驱使所述第一滑动座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所述第二滑动座邻近所述第二导轨并设置有第二水平轮子及第二竖直轮子,所述第二水平轮子与所述第二导轨的上导轨和/或下导轨活动抵触,所述第二竖直轮子与所述驱动链条接触,所述驱动链条通过所述第二竖直轮子驱使所述第二滑动座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所述连接支架沿水平方向布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沿水平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导引通道、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及第二导引通道,且所述转轴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座及第二滑动座枢接;所述第一滚动轮套设于所述转轴并位于所述第一导引通道内,且所述第一滚动轮与所述第一导轨的上导轨和/或下导轨滚动接触;所述第二滚动轮套设于所述转轴并位于所述第二导引通道内,且所述第二滚动轮与所述第二导轨的上导轨和/或下导轨滚动接触。
较佳地,所述第一水平轮子及第一竖直轮子均沿所述第一导引通道呈一前一后的布置,所述第二水平轮子及第二竖直轮子均沿所述第二导引通道呈一前一后的布置;且固定在一起的所述第一滑动座、连接支架及第二滑动座均位于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之间。
较佳地,所述吉他架体通过一夹具安装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上,且所述吉他架体包含中空结构的共鸣箱及由所述共鸣箱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向外延伸出的弦把,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共鸣腔,所述共鸣箱开设有使所述共鸣腔与外界连通的音孔;所述夹具包括夹具架体、导向座、压紧环、操作杆、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夹具架体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分别与所述共鸣箱及弦把相并靠,所述导向座安装在所述夹具架体上,且所述导向座穿置于所述音孔中,所述压紧环沿所述导向座穿置所述音孔的方向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座上,且所述压紧环穿过所述音孔并位于所述共鸣腔内,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夹具架体枢接,且所述操作杆的一端远离所述共鸣箱并形成操作端,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共鸣箱并形成枢摆端,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枢摆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枢接于所述导向座且被该导向座与第二连杆的枢接处分隔出第一枢摆部及第二枢摆部,所述第一枢摆部朝向所述夹具架体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所述第二枢摆部与所述压紧环连接;所述操作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带动所述压紧环朝靠近所述夹具架体处运动,则运动的所述压紧环与所述夹具架体共同夹紧所述共鸣箱。
较佳地,所述夹具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导向座上的顶压杆,所述顶压杆沿所述导向座穿置所述音孔的方向位于所述共鸣腔内,且所述顶压杆在所述压紧环和夹具架体共同夹紧所述共鸣箱时顶压所述共鸣腔的腔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借助转轴上的锁合部与锁合座的第一锁合槽或第二锁合槽的锁合,从而使得与转轴连接的吉他架体可靠地维持第一位置状态或第二位置状态,使得在导轨上水平平移滑行的运行机构能更平稳可靠地输送吉他架体,使吉他架体一直保持水平平移的状态。当吉他架体要由第一位置翻转成第二位置时,此时第二直线驱动器顶推在导轨上滑行的运行机构之转轴,使该转轴沿轴向相对滑行架体滑动,由滑动的转轴带动锁合部脱离与第一锁合槽的锁合而允许转轴相对滑行架体的转动;与此同时,第一直线驱动器驱使齿条靠近转动齿轮并处于准备与转动齿轮啮合的位置,故在运行机构的滑行下,故带动转轴上的转动齿轮逐渐与齿条啮合传动,使得与齿条啮合传动的转动齿轮转动,由转动的转动齿轮带动转轴做同步协调的转动,由于吉他架体与转轴连接,故转动的转轴带动吉他架体进行翻转,从而实现吉他架体由第一位置翻转至第二位置的目的。当吉他架体正好翻转至第二位置时,则此时的第二直线驱动器松开对转轴的顶推而使转轴复位,由复位的转轴带动锁合部与第二锁合槽相锁合而使吉他架体保持第二位置,与此同时,第一直线驱动器带动齿条远离转动齿轮而使齿条脱离与转动齿轮的啮合传动,避免齿条对转动齿轮的阻挡,因而更利于运行机构在导轨上做水平平移的滑行而平稳可靠地输送吉他架体,使该吉他架体一直保持水平平移的状态。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借助转动齿轮、齿条、锁合座、第一直线驱动器及第二直线驱动器即能实现一直保持水平平移状态的吉他架体平稳可靠的翻转目的,还具有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与在导轨上滑行的承载有吉他架体的运行机构一起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在拆卸框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运行机构对夹紧有吉他架体的夹具在导轨上滑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运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夹具所要夹紧的吉他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夹具在夹紧吉他架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夹具在夹紧吉他架体后的内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500适用对运行机构100所承载的水平平移的吉他架体300由第一位置翻转至第二位置,具体地,如图1、图2或图3所示,吉他架体300的音孔312朝上定义为第一位置,对应地,吉他架体300的音孔312朝下定义为第二位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吉他架体300的音孔312朝下或其它状态定位为第一位置,对应地,吉他架体300的音孔312朝上或其它状态定位为第二位置,故不以上述的举例为限。
请结合图4至图6,运行机构100包含在导轨200上滑行平移的滑行架体100a及沿交错于导轨200的导向方向水平地穿置于滑行架体100a上的转轴100b。如图1至图4所示,导轨200的导向方向是指水平面的前后方向,而转轴100b是沿水平面的左右方向布置,从而使转轴100b沿交错于导轨200的导向方向水平地穿置于滑行架体100a上。且转轴100b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均伸出滑行架体100a外,以便于外界物件于转轴100b上的安装。吉他架体300与转轴100b的第一端连接,如图1至图5所示,吉他架体300是与转轴100b的左端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吉他架体300是通过一夹具400与转轴100b的左端连接,以使吉他架体300可靠地固定于转轴100b上。
请参阅图1至图3,并结合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500包括转动齿轮510、齿条520、第一直线驱动器530、锁合座540(见图5或图6)及第二直线驱动器550。转动齿轮510安装在转轴100b的第二端处,即是转轴100b的右端。齿条520沿导轨200的导向方向布置,即沿水平面的前后方向布置,齿条520沿竖直方向与转动齿轮510相对应,以使得齿条520朝靠近转动齿轮510处时能与转动齿轮510相啮合传动,且齿条520选择性地与转动齿轮510做啮合传动,以根据实际需要而使齿条520与转动齿轮510相啮合或相分离。第一直线驱动器530设于导轨200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驱动器530是安装在下面描述到的第一导轨210的下导轨212处,较优的是,第一直线驱动器530是安装在第一导轨210之下导轨212的右侧壁上;且第一直线驱动器530驱使齿条520选择性地与转动齿轮510啮合或分离,以实现齿条520与转动齿轮510做选择性啮合或分离的目的。锁合座540安装在滑行架体100a上,较优的是,锁合座540是套设于转轴100b上;且锁合座540沿转轴100b的轴向开设有第一锁合槽541及第二锁合槽542,第一锁合槽541及第二锁合槽542沿转轴100b的周向呈间隔开的布置,具体地,第一锁合槽541及第二锁合槽542所夹的圆心角的范围为30度至90度,例如为30度、45度、60度、75度或90度等,而在本实施例中,该圆心角选择为90度,实现吉他架体300的逐级翻转的目的;可选择的是,第一锁合槽541沿转轴100b的径向贯穿锁合座540,第二锁合槽542也沿转轴100b的径向贯穿锁合座540,使第一锁合槽541与第二锁合槽542呈十字交叉结构,以使得吉他架体300更好地由第一位置翻转成第二位置。转轴100b设置有锁合部101,较优的是,锁合部101为一柱形结构,该柱形结构是穿置于转轴100b上,而锁合部101选择性地与第一锁合槽541及第二锁合槽542中的一者相锁合,即,当锁合部101与第一锁合槽541相锁合,吉他架体300位于第一位置,此时的吉他架体300的音孔312朝上;当锁合部101与第二锁合槽542锁合,吉他架体300位于第二位置,此时的吉他架体300的音孔312朝下。第二直线驱动器550沿转轴100b的轴向设置于导轨200上,具体是,第二直线驱动器550通过一框架610安装在导轨200上,更具体地,框架610是安装在第一导轨210的上导轨211及下导轨212上,从而使得第二直线驱动器550可靠地安装在框架610上;且第二直线驱动器550顶推转轴100b沿轴向滑动,从而使锁合部101脱离与第一锁合槽541或第二锁合槽542的锁合,则此时允许转轴100b的转动。为了使得在导轨200上滑行的运行机构100带动转轴100b沿导轨200上滑动,故转轴100b的第二端的端部呈球形结构102,第二直线驱动器550的输出端连接有一顶推块560,顶推块560面对球形结构102的一侧呈平面结构561,在第二直线驱动器550带动顶推块560顶推转轴100b后,使转轴100b借助球形结构102而可靠地在顶推块560的平面结构561上滑动,使滑动的转轴100b一直与顶推块560保持顶推状态,为此时的转动齿轮510的转动创造良好的条件。由于转轴100b的锁合部101是沿水平面由左至右的与第一锁合槽541或第二锁合槽542相锁合的,较优的是,第二直线驱动器550是沿水平面由右至左做伸出的运动;可选择的是,第二直线驱动器550选择为气缸以简化第二直线驱动器550的结构。更具体地,如下:
较优者,本实用新型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500还包括一支撑支架570、复位弹簧580及导杆590。支撑支架570与第一直线驱动器530的输出端连接,且支撑支架570包含沿导轨200的导向方向布置的支架本体571、由支架本体571的一端延伸出的第一支撑块572及由支架本体571的另一端延伸出的第二支撑块573,较优的是,第一支撑块572及第二支撑块573相互平行的布置,更优的是,第一支撑块572及第二撑块573均垂直于支架本体571上。导杆590沿导轨200的导向方向穿置于第一支撑块572及第二支撑块573上。齿条520滑动地套设于导杆590上,以使得齿条520可沿导杆590上滑动。复位弹簧580的一端与齿条520弹性连接,复位弹簧580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块572及第二支撑块573中的一者弹性连接,以使得齿条520在复位弹簧580的提供的弹力作用下,缓和地与转动齿轮510啮合传动,故使得转动齿轮510与齿条520在开始接触啮合传动时更平稳可靠,从而提高转动齿轮510与齿条520的啮合传动效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弹簧580对齿条520的复位力的方向与运行机构100在导轨200上的滑行方向相异,如在图2中,复位弹簧580的复位力之方向是沿水平面的前方往后方布置,而运行机构100是沿水平面的后方往前方滑动。更具体地,支架本体571沿转轴100b的轴向与导轨200枢接,具体是支架本体571与第一导轨210的下导轨212枢接;第一直线驱动器530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缸体沿竖直方向安装在导轨200上,具体是安装在第一导轨210的下导轨212上,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架本体571呈联动设置,以使得第一气缸在做伸缩运动带动支撑支架570绕支架本体571与下导轨212的枢接处做往复的摆动,从而达到带动齿条520与转动齿轮510啮合传动或者与转动齿轮510相分离的目的。
请参阅图1至图4,导轨200包含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开的前面提及到的第一导轨210及第二导轨220。具体地,第一导轨210及第二导轨220沿水平面的左右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开,且第一导轨210及第二导轨220沿水平面的前后方向进行导向,为夹具400沿水平面的前后方向运行提供导向。第一导轨210及第二导轨220均包含相互平行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的上导轨211、221及下导轨212、222,第一导轨210的上导轨211及下导轨212之间形成第一导引通道213,第二导轨220的上导轨221及下导轨222之间形成第二导引通道223,较优的是,第一导轨210的上导轨211与第二导轨220的上导轨221沿上下方向呈等高的布置,同样,第一导轨210的下导轨212与第二导轨220的下导轨222沿上下方向呈等高的布置,使得第一导引通道213与第二导引通道223位于同一导向高度,以便于夹具400的导向输送;优先的是,第一导轨210的上导轨211及下导轨212,以及第二导轨220的上导轨221及下导轨222均为空心的板材结构,以降低第一导轨210及第二导轨220的重量。
请参阅图1至图6,运行机构100的滑行架体100a包括第一滑动座10、第二滑动座20、连接支架30、第一滚动轮50及第二滚动轮60。第一滑动座10邻近第一导轨210,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滑动座10位于第一导轨210的左侧处,当然不以此为限,且第一滑动座10设置有第一水平轮子11及第一竖直轮子12,第一水平轮子11与第一导轨210的上导轨211和/或下导轨212活动抵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平轮子11是与第一导轨210的下导轨212活动抵触,更具体地,又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水平轮子11是与第一导轨210的下导轨212的左侧活动抵触;较优的是,第一水平轮子11是与第一导轨210的下导轨212滚动抵触,以使得第一水平轮子11在第一导轨210的下导轨212上做更可靠的滚动运动;而第一竖直轮子12与外界的驱动链条(图中未示)接触,由该驱动链条通过第一竖直轮子12驱使第一滑动座10沿第一导轨210滑动,实现第一滑动座10沿第一导轨210滑动的目的。可选择的是,如图4所示,第一水平轮子11是沿第一竖直枢转轴线枢接于第一滑动座10上,而第一竖直轮子12是沿第一水平枢转轴线枢接于第一滑动座10,从而使得第一水平轮子11及第一竖直轮子12呈交错的布置;具体地,第一水平轮子11及第一竖直轮子12均沿第一导引通道213呈一前一后的布置,以增加对第一滑动座10的滑动支撑,从而使得第一滑动座10更可靠地在第一导轨210上滑动。
第二滑动座20邻近第二导轨220,具体地,如图4及图5所示,第二滑动座20位于第二导轨220的右侧处,当然不以此为限;且第二滑动座20设置有第二水平轮子21及第二竖直轮子22,第二水平轮子21与第二导轨220的上导轨221和/或下导轨222活动抵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水平轮子21是与第二导轨220的下导轨222活动抵触,更具体地,又如图4及图5所示,第二水平轮子21是与第二导轨220的下导轨222的右侧活动抵触,较优的是,第二水平轮子21是与第二导轨220的下导轨222滚动抵触,以使得第二水平轮子21在第二导轨220的下导轨222上做更可靠的滚动运动。而第二竖直轮子22与驱动链条接触,由该驱动链条通过第二竖直轮子22驱使第二滑动座20沿第二导轨220滑动,实现第二滑动座20沿第二导轨220滑动的目的,因此,借助驱动链条对第一滑动座10及第二滑动座10的驱动,从而实现运行机构100在导轨200上做平移的滑行的目的。可选择的是,如图4所示,第二水平轮子21是沿第二竖直枢转轴线枢接于第二滑动座20上,而第二竖直轮子22是沿第二水平枢转轴线枢接于第二滑动座20,从而使得第二水平轮子21及第二竖直轮子22呈交错的布置;具体地,第二水平轮子21及第二竖直轮子22均沿第二导引通道223呈一前一后的布置,以增加对第二滑动座20的滑动支撑,从而使得第二滑动座20更可靠地在第二导轨220上滑动。
连接支架30沿水平方向布置,具体地,在图4及图5中,连接支架30是沿水平面的左右方向布置的,且连接支架30的一端与第一滑动座10固定连接,连接支架30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动座20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支架30、第一滑动座10及第二滑动座30固定在一起,且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滑动座10、连接支架30及第二滑动座10较优呈门框形结构,以减少材料使用及重量;具体地,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滑动座10、连接支架30及第二滑动座20均位于第一导轨210及第二导轨220之间,以使得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滑动座10、连接支架30及第二滑动座20沿水平面的左右方向被限定第一导轨210及第二导轨220之间,防止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滑动座10、第二滑动座及连接支架30沿水平面的左右方向窜动。
转轴100b沿水平方向穿过第一导引通道213、第一滑动座10、第二滑动座20及第二导引通道223,且转轴100b还分别与第一滑动座10及第二滑动座20枢接;具体地,如图4及图5所示,转轴100b沿水平面的左右方向布置,较优的是,转轴100b沿水平面的左右方向依次穿过第一导引通道213、第一滑动座10、锁合座540、第二滑动座20及第二导引通道223。
第一滚动轮50套设于转轴100b并位于第一导引通道213内,且第一滚动轮50与第一导轨210的上导轨211和/或下导轨212滚动接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滚动轮50均与第一导轨210的上导轨211和下导轨212滚动接触,以便于第一滚动轮50在第一导引通道213内滚动。第二滚动轮60套设于转轴100b并位于第二导引通道223内,且第二滚动轮60与第二导轨220的上导轨221和/或下导轨222滚动接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滚动轮60均与第二导轨220的上导轨221和下导轨222滚动接触,以便于第二滚动轮60在第二导引通道223内滚动,从而使得装配在一起的第一滑动座10、第二滑动座20、连接支架30及转轴100b因第一滚动轮50及第二滚动轮60而沿上下方向被第一导轨210及第二导轨220所限定,防止装配在一起的第一滑动座10、第二滑动座20、连接支架30及转轴100b沿上下方向窜动,从而使得装配在一起的第一滑动座10、第二滑动座20、连接支架30及转轴100b在第一导轨210及第二导轨220的配合导向下沿水平面的前后方向做可靠的平移运动。
其中,由于连接支架30分别与第一滑动座10及第二滑动座20固定而使三者固定在一起,且第一滑动座10上设置有与第一导轨210的上导轨211和/或下导轨212活动抵触的第一水平轮子11及与驱动链条接触的第一竖直轮子12,第二滑动座20上设置有与第二导轨220的上导轨221和/或下导轨222活动抵触的第二水平轮子21及与驱动链条接触的第二竖直轮子22,从而使固定在一起的连接支架30、第一滑动座10及第二滑动座20因第一水平轮子11及第二水平轮子21而沿左右方向被限定于第一导轨210及第二导轨220之间,防止固定在一起的连接支架30、第一滑动座10及第二滑动座20沿左右方向窜动;又由于转轴100b沿水平方向穿过第一导引通道213、第一滑动座10、第二滑动座20及第二导引通道223,且第一滚动轮50套设于转轴100b并位于第一导引通道213内,第二滚动轮60套设于转轴100b并位于第二导引通道223内,从而使得装配在一起的连接支架30、第一滑动座10、第二滑动座20及转轴100b因第一滚动轮50及第二滚动轮60而沿上下方向被限定于上导轨211、221及下导轨212、222之间,防止装配在一起的连接支架30、第一滑动座10、第二滑动座20及转轴100b沿上下方向窜动,并在驱动链条的驱使下,使得装配在一起的连接支架30、第一滑动座10、第二滑动座20及转轴100b在第一导轨210及第二导轨220的配合导向下做可靠的平移滑动,从而带动连接于转轴100b上的吉他架体300做可靠的平移,实现运行机构100可靠地使吉他架体300做平移的目的,并具有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
请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8至图10,吉他架体300通过夹具400固定于转轴100b的左端处的,且吉他架体300包含中空结构的共鸣箱310及由共鸣箱310沿转轴100b的轴向向外延伸出的弦把320,且中空结构形成共鸣腔311,该共鸣箱310开设有使共鸣腔311与外界连通的音孔31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音孔312为圆形孔、方形孔或多边形孔等,当然,还可以为其它形成的,故不以上述的举例为限,可理解的是,音孔312的轴向是指垂直音孔312截面的中心线的方向。
请结合图7、图9及图10,夹具400包括夹具架体410、导向座420、压紧环430、操作杆440、第一连杆450及第二连杆460。夹具架体410沿转轴100的轴向分别与共鸣箱310及弦把320相并靠,为夹具架体410去顶压共鸣箱310及弦把320做准备。导向座420安装在夹具架体410上,具体地,为了对应于音孔312的形状,故导向座420为圆盘形结构,且圆盘形结构的导向座420的尺寸小于音孔312的孔径,以便于导向座420穿置于音孔312中。压紧环430沿导向座420穿置音孔312的方向(即沿音孔312的轴向)活动地套设于导向座420上,使得压紧环430能沿音孔312的轴向相对导向座420活动;且压紧环430穿过音孔312并位于共鸣腔311内,由于压紧环430是要穿过音孔312并位于共鸣腔311内,故压紧环430的尺寸要匹配音孔312的孔径,即是,压紧环430的尺寸略小于音孔312的孔径,以便于压紧环430既能达到便于出入音孔312的目的,又能达到压紧环430在与音孔312相错位时对共鸣箱310进行压紧的目的。
操作杆440与夹具架体410枢接,且操作杆440的一端远离共鸣箱310并形成操作端441,具体地,操作端441沿音孔312的轴向由后至前远离共鸣箱310,更具体地,操作杆440是沿导向座320穿置音孔312的方向倾斜地穿置于夹具架体410上,使操作端441沿转轴100b的轴向上下倾斜布置,从而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同时,操作杆440的另一端靠近共鸣箱310并形成枢摆端442。第一连杆450的一端与枢摆端442枢接,具体地,第一连杆450是穿置于导向座420上。第二连杆460枢接于导向座420且被该导向座420与第二连杆460的枢接处分隔出第一枢摆部461及第二枢摆部462,第一枢摆部461朝向夹具架体410并与第一连杆450的另一端枢接,第二枢摆部462与压紧环430连接。
当操作人员操控操作杆440时,此时的操作杆440便通过第一连杆450及第二连杆460带动压紧环430朝靠近夹具架体410处运动,则运动的压紧环430与夹具架体410共同夹紧共鸣箱310,实现吉他架体300的夹紧目的。具体地,在第二连杆460带动压紧环430朝靠近夹具架体410处运动时,此时的压紧环430是绕第二连杆460和导向座420的枢接处做枢摆的运动,使得做枢摆运动的压紧环430在靠近夹具架体410过程中先与音孔312相错位,即压紧环430的轴心线与音孔312的轴心线相错位而不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使得与音孔312相错位的压紧环430压紧于共鸣箱310上,实现压紧环430与夹具架体410一起夹紧共鸣箱310的目的;而在压紧环430松开对共鸣箱310压紧并回复至初始位置时,此时的压紧环430与音孔312相正对,即是压紧环430的轴心线与音孔312的轴心线相重合。更具体地,如下:
较优者,夹具400还包括安装在导向座420上的顶压杆470,该顶压杆470沿导向座420穿置音孔312的方向(即音孔312的轴向)位于共鸣腔311内,且顶压杆470在压紧环430和夹具架体410共同夹紧共鸣箱310时顶压共鸣腔311的腔壁,进一步提高共鸣箱310的夹紧可靠性,状态如图10所示。具体地,顶压杆470与导向座420螺纹连接,以使得顶压杆470相对导向座420能进行距离的调整,从而达到对共鸣箱310更好的顶压效果,并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吉他架体300的场合。为了便于操作杆440的复位,故夹具400还包括安装在夹具架体410上的弹片480,该弹片480与操作杆440弹性连接;具体地,弹片480的第一端481固定于夹具架体410上,弹片480的第二端482悬空于夹具架体410上,操作端441穿置在弹片480的第二端482上。为了减少夹具架体410的体积,有效地减少夹具架体410在吉他架体300涂装过程遮挡吉他架体300的面积范围,故夹具架体410的第一端与共鸣箱310相并靠,夹具架体410的第二端与弦把320相并靠,且夹具架体410的第一端的端部正对音孔312,较优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夹具架体410呈直杆结构,因而更有效地减少夹具架体410对吉他架体300的遮挡面积。为平衡共鸣箱310与弦把320的重量,故夹具架体410的第二端的端部还连接有一用于平衡共鸣箱310重量的平衡架体411,较优的是,该平衡架体411为框形结构,当然,还可以为其它的形状,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定,转轴100b的左端是与夹具400中的平稳架体411固定连接。
同时,夹具400还包括设置于压紧环430及第二枢摆部462之间的弹性伸缩顶针490,该弹性伸缩顶针490沿导向座420穿置音孔312的方向滑动地安装在第二枢摆部462上,且弹性伸缩顶针490沿导向座420穿置音孔312的相反方向穿过压紧环430,故在压紧环430压紧共鸣箱310前,先由弹性伸缩顶针490先进行预先压紧,这样能进一步地提高压紧环430与夹具架体410一起夹紧共鸣箱310的可靠性,使得共鸣箱310的夹紧更稳定可靠。具体地,弹性伸缩顶针490包含筒体491、顶针体492及伸缩弹簧,筒体491呈固定地穿置于第二枢摆部462内,顶针体492呈滑动地穿置于筒体492及压紧环430内,伸缩弹簧连接于筒体491及顶针体492之间,以实现弹性伸缩顶针490的弹性伸缩的目的。
其中,借助夹具架体410沿转轴100b的轴向分别与共鸣箱310及弦把320相并靠,为夹具架体410从共鸣腔311外部这一侧去顶压共鸣箱310创造条件;同时,借助导向座420安装在夹具架体410上,且导向座420穿置于音孔312中,压紧环430沿导向座420穿置音孔312的方向活动地套设于导向座420上,且压紧环430穿过音孔312并位于共鸣腔311内,从而为压紧环430从共鸣腔311内部这一侧去顶压共鸣箱310创造条件;再者,借助操作杆440与夹具架体410枢接,且操作杆440的一端远离共鸣箱310并形成操作端441,操作杆440的另一端靠近共鸣箱310并形成枢摆端442,第一连杆450的一端与枢摆端442枢接,第二连杆460枢接于导向座420且被该导向座420与第二连杆460的枢接处分隔出第一枢摆部461及第二枢摆部462,第一枢摆部461朝向夹具架体410并与第一连杆450的另一端枢接,第二枢摆部462与压紧环430连接,故在使用者操控操作杆440,并使该操作杆440朝驱使压紧环430做顶压共鸣箱310的运动时,则此时的操作杆440通过第一连杆450及第二连杆460便带动压紧环430朝靠近夹具架体410处运动,使运动的压紧环430与夹具架体410一起沿导向座420穿置音孔312的方向夹紧共鸣箱310,从而使得夹具400的夹紧可靠、操作方便及结构简单。
与现有技术相比,借助转轴100b上的锁合部101与锁合座540的第一锁合槽541或第二锁合槽542的锁合,从而使得与转轴100b连接的吉他架体300可靠地维持第一位置状态或第二位置状态,使得在导轨200上做水平平移滑行的运行机构100能更平稳可靠地输送吉他架体300,使吉他架体300一直保持水平平移的状态。当吉他架体300要由第一位置翻转成第二位置时,此时第二直线驱动器550顶推在导轨200上滑行的运行机构100之转轴100b,使该转轴100b沿轴向相对滑行架体100a滑动,由滑动的转轴100b带动锁合部101脱离与第一锁合槽541的锁合而允许转轴100b相对滑行架体100a的转动;与此同时,第一直线驱动器530驱使齿条520靠近转动齿轮510并处于准备与转动齿轮510啮合的位置,故在运行机构100的滑行下,故带动转轴100b上的转动齿轮510逐渐与齿条520啮合传动,使得与齿条520啮合传动的转动齿轮510转动,由转动的转动齿轮510带动转轴100b做同步协调的转动,由于吉他架体300与转轴100b连接,故转动的转轴100b带动吉他架体300进行翻转,从而实现吉他架体300由第一位置翻转至第二位置的目的。当吉他架体300正好翻转至第二位置时,则此时的第二直线驱动器550松开对转轴100b的顶推而使转轴100b复位,由复位的转轴100b带动锁合部101与第二锁合槽542相锁合而使吉他架体300保持第二位置,与此同时,第一直线驱动器530带动齿条520远离转动齿轮510而使齿条520脱离与转动齿轮510的啮合传动,避免齿条520对转动齿轮510的阻挡,因而更利于运行机构100在导轨200上做水平平移的滑行而平稳可靠地输送吉他架体300,使吉他架体300一直保持水平平移的状态。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500借助转动齿轮510、齿条520、锁合座540、第一直线驱动器540及第二直线驱动器550即能实现水平平移状态的吉他架体300平稳可靠的翻转目的,还具有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适用对运行机构所承载的水平平移的吉他架体由第一位置翻转至第二位置,所述运行机构包含在导轨上滑行平移的滑行架体及沿交错于所述导轨的导向方向水平地穿置于所述滑行架体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均伸出所述滑行架体外,所述吉他架体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包括:
一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安装在所述转轴的第二端处;
一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导轨的导向方向布置,所述齿条沿竖直方向与所述转动齿轮相对应,且所述齿条选择性地与所述转动齿轮做啮合传动;
一第一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设于所述导轨上,且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驱使所述齿条选择性地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或分离;
一锁合座,所述锁合座安装在所述滑行架体上,且所述锁合座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开设有第一锁合槽及第二锁合槽,所述第一锁合槽及第二锁合槽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呈间隔开的布置,所述转轴设置有锁合部,所述锁合部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锁合槽及第二锁合槽中的一者相锁合;所述锁合部与所述第一锁合槽相锁合,所述吉他架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锁合部与所述第二锁合槽锁合,所述吉他架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以及
一第二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导轨上,且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顶推所述转轴沿轴向滑动而使所述锁合部脱离与所述第一锁合槽或第二锁合槽的锁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的端部呈球形结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一顶推块,所述顶推块面对所述球形结构的一侧呈平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支架、复位弹簧及导杆,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支撑支架包含沿所述导轨的导向方向布置的支架本体、由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延伸出的第一支撑块及由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端延伸出的第二支撑块,所述导杆沿所述导轨的导向方向穿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块及第二支撑块上,所述齿条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齿条弹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及第二支撑块中的一者弹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对所述齿条的复位力的方向与所述运行机构在所述导轨上的滑行方向相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与所述导轨枢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导轨上,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支架本体呈联动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含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开的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均包含相互平行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的上导轨及下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上导轨及下导轨之间形成第一导引通道,所述第二导轨的上导轨及下导轨之间形成第二导引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架体包含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连接支架、第一滚动轮及第二滚动轮,所述第一滑动座邻近所述第一导轨并设置有第一水平轮子及第一竖直轮子,所述第一水平轮子与所述第一导轨的上导轨和/或下导轨活动抵触,所述第一竖直轮子与外界的驱动链条接触,所述驱动链条通过所述第一竖直轮子驱使所述第一滑动座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所述第二滑动座邻近所述第二导轨并设置有第二水平轮子及第二竖直轮子,所述第二水平轮子与所述第二导轨的上导轨和/或下导轨活动抵触,所述第二竖直轮子与所述驱动链条接触,所述驱动链条通过所述第二竖直轮子驱使所述第二滑动座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所述连接支架沿水平方向布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沿水平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导引通道、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及第二导引通道,且所述转轴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座及第二滑动座枢接;所述第一滚动轮套设于所述转轴并位于所述第一导引通道内,且所述第一滚动轮与所述第一导轨的上导轨和/或下导轨滚动接触;所述第二滚动轮套设于所述转轴并位于所述第二导引通道内,且所述第二滚动轮与所述第二导轨的上导轨和/或下导轨滚动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轮子及第一竖直轮子均沿所述第一导引通道呈一前一后的布置,所述第二水平轮子及第二竖直轮子均沿所述第二导引通道呈一前一后的布置;且固定在一起的所述第一滑动座、连接支架及第二滑动座均位于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吉他架体通过一夹具安装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上,且所述吉他架体包含中空结构的共鸣箱及由所述共鸣箱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向外延伸出的弦把,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共鸣腔,所述共鸣箱开设有使所述共鸣腔与外界连通的音孔;所述夹具包括夹具架体、导向座、压紧环、操作杆、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夹具架体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分别与所述共鸣箱及弦把相并靠,所述导向座安装在所述夹具架体上,且所述导向座穿置于所述音孔中,所述压紧环沿所述导向座穿置所述音孔的方向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座上,且所述压紧环穿过所述音孔并位于所述共鸣腔内,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夹具架体枢接,且所述操作杆的一端远离所述共鸣箱并形成操作端,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共鸣箱并形成枢摆端,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枢摆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枢接于所述导向座且被该导向座与第二连杆的枢接处分隔出第一枢摆部及第二枢摆部,所述第一枢摆部朝向所述夹具架体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所述第二枢摆部与所述压紧环连接;所述操作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带动所述压紧环朝靠近所述夹具架体处运动,则运动的所述压紧环与所述夹具架体共同夹紧所述共鸣箱。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导向座上的顶压杆,所述顶压杆沿所述导向座穿置所述音孔的方向位于所述共鸣腔内,且所述顶压杆在所述压紧环和夹具架体共同夹紧所述共鸣箱时顶压所述共鸣腔的腔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35539.4U CN204503484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35539.4U CN204503484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03484U true CN204503484U (zh) | 2015-07-29 |
Family
ID=53701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35539.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03484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0348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9918A (zh) * | 2014-12-23 | 2015-04-29 | 东莞市创智涂装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 |
CN109465133A (zh) * | 2018-11-22 | 2019-03-15 | 苏州奥曼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零件加工系统 |
CN109865616A (zh) * | 2019-02-28 | 2019-06-11 | 程剑 | 一种装修用板材喷漆自动翻转装置 |
-
2014
- 2014-12-23 CN CN201420835539.4U patent/CN20450348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9918A (zh) * | 2014-12-23 | 2015-04-29 | 东莞市创智涂装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 |
CN104549918B (zh) * | 2014-12-23 | 2017-03-01 | 广东创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 |
CN109465133A (zh) * | 2018-11-22 | 2019-03-15 | 苏州奥曼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零件加工系统 |
CN109865616A (zh) * | 2019-02-28 | 2019-06-11 | 程剑 | 一种装修用板材喷漆自动翻转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49918A (zh) | 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 | |
CN204503484U (zh) | 吉他涂装用翻转机构 | |
CN204096290U (zh) | 铁心叠装台 | |
CN204503485U (zh) | 吉他涂装用运行机构 | |
JP3185582U (ja) | 折り畳み収納車構造 | |
CN203072774U (zh) | 牛肉面拉面机 | |
CN109163269A (zh) |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便民型景观灯 | |
US4022156A (en) | Work holding device | |
CN208845992U (zh) | 一种生产线控制台稳定装置 | |
CN104549919A (zh) | 吉他涂装用运行机构 | |
CN204406974U (zh) | 吉他涂装用夹具 | |
CN107627017A (zh) | 窗帘挂钩组装点焊机 | |
CN110281680B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雕塑产品支撑制作台 | |
CN210633211U (zh) | 一种工业机械用钢管焊接装置的定位机构 | |
CN104575463A (zh) | 吉他涂装用夹具 | |
CN218470297U (zh) | 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大气收集装置 | |
CN207787917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焊接设备 | |
CN209273280U (zh) | 一种垂直轴套的定位装夹夹具 | |
CN204452148U (zh) | 一种客车用多功能可折叠餐桌 | |
CN202653533U (zh) | 一种多用途搁物架 | |
CN205107246U (zh) | 单杯榨汁机上碗用联动机构 | |
CN205186632U (zh) | 一种自动吸挂装置 | |
CN218226070U (zh) | 一种燃气灶面板生产用抛光装置 | |
CN107965644B (zh) | 一种电子产品制造用实训操控台 | |
CN209454904U (zh) | 一种可调节双滑块多用型同步台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4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