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7073U - 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97073U CN204497073U CN201520269565.XU CN201520269565U CN204497073U CN 204497073 U CN204497073 U CN 204497073U CN 201520269565 U CN201520269565 U CN 201520269565U CN 204497073 U CN204497073 U CN 2044970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pace
- depression bar
- loop control
- control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包括与车体钣金电连接的固定支架、滑接于固定支架的压杆,和套装于压杆外的压簧,固定支架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压杆的小端依次穿入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压簧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且压簧的一端与隔板抵靠,压簧的另一端与压杆的阶梯面抵靠,连接于压杆小端的触点位于第二空间内,触点的两端设有翘曲部,常闭型开关形成于翘曲部翘向隔板并与其电连接;常开型开关形成于翘曲部翘向远离隔板的一侧并悬空,且触点设有与线束电连接的连接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种开关可实现零部件的通用,降低了开发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具有上述负极回路控制开关的汽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上述负极回路控制开关的汽车。
背景技术
车体钣金通常作为电源、蓄电池等负极的公共端,并通过搭铁端子与导电体连接,电控单元(ECU)、车身控制器(BCM)等需要通过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实现接地信号的输入,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与车体钣金连接,且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常开型,常开型开关在静态下保持断开状态,当受外力或得电时开关导通;另一种为常闭型,常闭型开关在静态下保持闭合状态,当受外力或得电时,开关断开。
现有技术中,由于常开型开关和常闭型开关控制逻辑的不同,其内部结构不同,两种开关的零部件无法通用,需要单独设计开发,这就造成研发成本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可实现常开型与常闭型两种开关之间零部件的通用,降低了开发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上述负极回路控制开关的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包括与车体钣金电连接的固定支架、滑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压杆,和套装于所述压杆外的压簧,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压杆的小端依次穿入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所述压簧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压簧的一端与隔板抵靠,所述隔板隔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之间并与所述固定支架形成电流的通路,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杆的阶梯面抵靠,所述阶梯面为所述压杆的大端与小端的相接面,连接于所述压杆小端的触点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触点的两端设有翘曲部,常闭型开关形成于所述翘曲部翘向所述隔板并与其电连接;常开型开关形成于所述翘曲部翘向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并悬空,且所述触点设有与线束电连接的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连接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的第四板、连接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的第五板,所述第四板和所述第五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板的两端;所述第一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四板围成的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五板围成的空间,所述隔板形成于所述第二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触点的压脚,所述压脚压接固定所述线束。
优选地,所述压杆的大端设于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压杆的转动行程内。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压杆的方形端,和设于所述第一板的方形孔,所述方形端嵌装于所述方形孔内。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所述线束的线束固定部,所述线束通过所述线束固定部固定于车体钣金。
优选地,所述线束固定部包括设于车体钣金的扎带,所述线束穿过所述扎带并固定于车体钣金。
优选地,所述线束固定部包括固接于车体钣金的固定板,和设于所述固定板的筒状体,所述筒状体套装于所述线束外。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车体钣金均设有螺纹孔,螺钉与两所述螺纹孔螺接并固定。
一种汽车,包括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所述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包括与车体钣金电连接的固定支架、滑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压杆,和套装于所述压杆外的压簧,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压杆的小端依次穿入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所述压簧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且所述压簧的一端与隔板抵靠,所述隔板隔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之间并与所述固定支架形成电流的通路,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杆的阶梯面抵靠,所述阶梯面为所述压杆的大端与小端的相接面,连接于所述压杆小端的触点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触点的两端设有翘曲部,常闭型开关形成于所述翘曲部翘向所述隔板并与其电连接;常开型开关形成于所述翘曲部翘向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并悬空,且所述触点设有与线束电连接的连接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触点的翘曲部翘向隔板时,压簧的反作用力推着压杆向外滑移,使得翘曲部与隔板抵靠,而与触点连接的线束与车身钣金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形成常闭型开关;反之,将触点翻转180°,使得触点的翘曲部翘向远离隔板的一侧时,同样在压簧的反作用力下仍推着压杆向外滑移,但翘曲部始终悬空,而无法与隔板抵靠,从而使得线束与车身钣金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形成常开型开关,而常开型开关和常闭型开关两者之间可实现零部件的通用,无需针对不同类型的开关而开发两套零部件,降低了开发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包括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该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包含该负极回路控制开关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的一个实施例与线束的连接示意图Ⅰ;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杆与触点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点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的一个实施例与线束的连接示意图Ⅱ。
附图标记说明:
10-固定支架;11-第一空间;12-第二空间;13-第一板;131-方形孔;14-第二板;15-第三板;16-第四板;17-第五板;18-螺纹孔;19-预留孔;20-压杆;21-方形端;30-压簧;40-触点;41-翘曲部;42-平板;421-圆孔;43-压脚;431-压接孔;50-线束;60-线束接插件;70-支架;80-固定板;81-筒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结合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包括与车体钣金电连接的固定支架10、滑接于固定支架10的压杆20,和套装于压杆20外的压簧30,固定支架10具有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压杆20的小端依次穿入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压簧30位于第一空间11内,且压簧30的一端与隔板抵靠,隔板隔于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之间并与固定支架10形成电流的通路,压簧30的另一端与压杆20的阶梯面抵靠,阶梯面为压杆20的大端与小端的相接面,连接于压杆20小端的触点40位于第二空间12内,触点40的两端设有翘曲部41,常闭型开关形成于翘曲部41翘向隔板并与其电连接;常开型开关形成于翘曲部41翘向远离隔板的一侧并悬空,且触点40设有与线束电连接的连接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翘曲部41翘向隔板时,压簧30的反作用力推着压杆20向外滑移,使得翘曲部41与隔板抵靠,线束与车身钣金处于连通状态,此时形成常闭型开关;反之,将触点40翻转180°并安装于压杆20时,翘曲部41翘向远离隔板的一侧,压簧30的反作用力同样推着压杆20向外滑移,而翘曲部41悬空,则线束与车身钣金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形成常开型开关,两种类型的开关实现了零部件的通用,无需重新开发两套零部件,降低了开发成本。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固定支架1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板13、第二板14、第三板15,和连接第一板13与第二板14的第四板16、连接第二板14和第三板15的第五板17,第四板16和第五板17分别连接于第二板14的两端;第一空间11形成于第一板13、第二板14和第四板16围成的空间,第二空间12形成于第二板14、第三板15和第五板17围成的空间,隔板形成于第二板14。此方案中,固定支架10采用“己”字形结构,一体冲压成型,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
触点40包括平板42,翘曲部41分别设于平板42的两端,平板42的中部设有圆孔421,压杆20的小端端面上设有螺纹孔,螺钉穿过圆孔421并螺接于螺纹孔内,实现触点40与压杆20的固定,翘曲部41为尖角结构,尖角结构可增加其与固定支架10的压紧力,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当需要将常闭型开关短时间断开时,下压压杆20大端,压簧30被进一步压缩,压杆20带动触点40下移并脱离第二板14,常闭型开关断开,反之,当需要将常开型开关短时间闭合时,同样压下压杆20,触点40与第三板15接触并抵靠,常开型开关闭合。
需要指出,压簧30的原长和压缩量需与压杆20的长度、第一板13与第二板14之间的距离、第二板14和第三板15之间的距离、以及翘曲部41的尖端与平板42的底面之间的距离相关联,是实现上述功能的关键参数,本领域技术人员需根据具体结构确定各参数,否则会出现开关无法通、断的技术缺陷。
触点40与线束50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可采用焊接结构,通过焊锡将线束焊接于触点40,但高温焊接后的焊点处脆性较大,折弯韧性较差,拉扯线束50时容易断裂或脱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在触点40上设置压脚43,压脚43设于平板42相邻翘曲部41的端面,在压脚43内设置压接孔431,线束50的一端穿入压接孔431并压接固定,此方案不进行加热,仅在被焊金属接触面上施加足够大的压力,借助于压力所引起塑性变形,以使原子间相互接近而获得牢固的压挤接头,避免了高温焊接的缺陷。
线束50的另一端连接线束接插件60,以实现其与蓄电池或电子控制单元等电器件的插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线束插接件60通过支架70连接于车体钣金,具体地,线束插接件60外套装卡扣,卡扣通过卡脚卡接于支架60,支架60通过螺钉连接于车体钣金,以保证线束插接件的可靠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压杆20沿自身轴向的转动,以造成触点40与第二板14之间的滑移,优选在压杆20的大端设置限位部,限位部设于压杆20的转动行程内。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优选包括设于压杆20的方形端21,和设于第一板13的方形孔131,方形端21嵌装于方形孔131内,此方案设置简单,实现方便。限位部的另一实施例:第一板13上设置限位销,限位销为“7”字形结构,“7”字形结构的水平端嵌于压杆20的大端,竖直端嵌入第一板13,以实现压杆20只能沿竖直方向移动,而无法沿其轴向转动,当然,限位部还有其他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还包括固定线束50的线束固定部,线束通过线束固定部固定于车体钣金,此方案可避免线束的杂乱交缠,减少破损。线束固定部包括设于车体钣金的扎带,线束穿过扎带并扎进于车体钣金,然而,考虑线束的延伸方向会有弯折,为了避免线束在弯折或转向时产生硬性折弯,造成线束50的破坏,在本实施例中,线束固定部优选固接于车体钣金的固定板80,和设于固定板80的筒状体81,筒状体81套装于线束50外。此方案中,筒状体81包裹于线束50外,并沿着线束的延伸方向延伸预设距离,此方案较扎带固定的结构相比,线束延伸的平顺性更佳,筒状体81可以设为一字形结构,还可设置为曲线形结构,具体可根据线束50的延伸方向设置。
固定支架10与车体钣金通过螺钉连接,具体地,固定支架10和车体钣金均设有螺纹孔18,螺钉与两螺纹孔18螺接并固定,此方案中,固定支架10和车体钣金均设置螺纹孔18,螺钉螺接于螺纹孔内并实现固定支架10与车体的电连接,此方案较在固定支架10与车体钣金上设置通孔,并通过螺栓连接的结构相比,省去在固定支架10与车体钣金相贴合表面的除漆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且优选地,固定支架10还设有预留孔19,以方便其他线束的集成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包括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该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为上述任一方案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由于该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包含该负极回路控制开关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体钣金电连接的固定支架、滑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压杆,和套装于所述压杆外的压簧,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压杆的小端依次穿入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所述压簧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压簧的一端与隔板抵靠,所述隔板隔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之间并与所述固定支架形成电流的通路,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杆的阶梯面抵靠,所述阶梯面为所述压杆的大端与小端的相接面,连接于所述压杆小端的触点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触点的两端设有翘曲部,常闭型开关形成于所述翘曲部翘向所述隔板并与其电连接;常开型开关形成于所述翘曲部翘向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并悬空,且所述触点设有与线束电连接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连接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的第四板、连接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的第五板,所述第四板和所述第五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板的两端;所述第一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四板围成的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五板围成的空间,所述隔板形成于所述第二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触点的压脚,所述压脚压接固定所述线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大端设于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压杆的转动行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压杆的方形端,和设于所述第一板的方形孔,所述方形端嵌装于所述方形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所述线束的线束固定部,所述线束通过所述线束固定部固定于车体钣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部包括设于车体钣金的扎带,所述线束穿过所述扎带并固定于车体钣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部包括固接于车体钣金的固定板,和设于所述固定板的筒状体,所述筒状体套装于所述线束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车体钣金均设有螺纹孔,螺钉与两所述螺纹孔螺接并固定。
10.一种汽车,包括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69565.XU CN204497073U (zh) | 2015-04-29 | 2015-04-29 | 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以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69565.XU CN204497073U (zh) | 2015-04-29 | 2015-04-29 | 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以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97073U true CN204497073U (zh) | 2015-07-22 |
Family
ID=53576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69565.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97073U (zh) | 2015-04-29 | 2015-04-29 | 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以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9707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9084A (zh) * | 2015-04-29 | 2015-07-15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以及汽车 |
-
2015
- 2015-04-29 CN CN201520269565.XU patent/CN20449707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9084A (zh) * | 2015-04-29 | 2015-07-15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以及汽车 |
CN104779084B (zh) * | 2015-04-29 | 2016-11-23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以及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14754C (zh) | 端子和使用该端子的接头 | |
JP2014116119A (ja) | アース端子固定構造 | |
CN105375139A (zh) | 电子结构单元尤其是电容式的接近传感器 | |
CN204497073U (zh) | 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以及汽车 | |
CN205319367U (zh) | 电接触元件及具有包括电路板的电子器件的电子结构单元 | |
CN104779084A (zh) | 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以及汽车 | |
CN203119185U (zh) | 防水型电连接器 | |
CN202259809U (zh) | 具有侦测功能的电连接器 | |
CN107591664B (zh) | 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 | |
CN114094397B (zh) | 卡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 |
CN202178429U (zh) | 一种连接器座及耳机连接器 | |
CN200976347Y (zh) | 电力电子功率器件门极装置 | |
CN203521763U (zh) | 电磁铁插头座线路板接线组合件及其配套配置的焊接接插件 | |
CN203205623U (zh) | 贴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超薄型电子卡连接器 | |
CN101478128B (zh) | 电气接线盒 | |
CN202737134U (zh) | 电磁铁插头座线路板接线柱 | |
CN20098700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16563615U (zh) | 一种端子结构 | |
CN204793008U (zh) | 电池连接器 | |
CN201682059U (zh) | 一种门锁执行器电器接口卡线结构 | |
CN204632994U (zh) | 一种两片式端子 | |
CN114243351B (zh) | 卡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终端 | |
CN221614209U (zh) | 一种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连接器 | |
CN201639871U (zh) | 汽车仪表板电器盒 | |
CN202695871U (zh) | 防水连接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12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