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5140U - 一种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95140U CN204495140U CN201520068390.6U CN201520068390U CN204495140U CN 204495140 U CN204495140 U CN 204495140U CN 201520068390 U CN201520068390 U CN 201520068390U CN 204495140 U CN204495140 U CN 2044951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water
- air
- conditioning unit
- central air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其包括塔体,塔体内设有将塔体的内腔分为空气流通腔和冷却水流通腔的隔板,隔板上设有导热机构,导热机构内真空灌装有制冷剂;顶板上安装有风机和出风口,位于空气流通腔内的侧板上分别设有进风口;位于冷却水流通腔内且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上分别设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导热机构将冷却水流通腔内的冷却水的热量传递到空气流通腔内,然后通过风机将带有热量的空气送至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外部,实现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的换热,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同时换热空气与冷却水不接触,避免冷却水蒸发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央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通过循环冷却水对空调房间进行降温,当冷却水与空调制冷设备完成热交换后,通过水管将高速热水送入冷却塔,在冷却塔内散热后通过出水管送回制冷设备循环利用。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风扇提高空气流速,实现空气与水的接触,利用蒸发式潜热进行冷却。
在上述传统的循环冷却水的散热过程中,冷却塔水耗较大,主要以蒸发损耗、空气携带损耗以及排污损耗为主。
另外,传统的冷却塔为了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往往在冷却塔塔体内设有大量的填料,该大量填料的设计造成冷却塔运行阻力增大,从而使冷却塔的体积大、耗能高、噪音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塔的水耗较大,散热效果不佳,同时,大量填料的设计造成冷却塔运行阻力增大,从而使冷却塔的体积大、耗能高、噪音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所述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包括由侧板、底板和顶板组成的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将塔体的内腔分为空气流通腔和冷却水流通腔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个贯通孔,每个所述贯通孔内密封连接有从所述空气流通腔延伸至所述冷却水流通腔内的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内真空灌装有制冷剂;
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顶板上安装有风机,所述顶板安装所述风机的位置设有出风口,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侧板上分别设有进风口;
位于所述冷却水流通腔内且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上分别设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导热机构为导热管。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冷却水流通腔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风机的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一端设有若干个环形散热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一端设置为螺旋形翅片散热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进风口设有过滤网。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冷却水流通腔内设有若干个与冷却水流通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分程板,相邻的所述分程板之间形成冷却水流通通道。
由于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包括由侧板、底板和顶板组成的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将塔体的内腔分为空气流通腔和冷却水流通腔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个贯通孔,每个所述贯通孔内密封连接有从所述空气流通腔延伸至所述冷却水流通腔内的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内真空灌装有制冷剂;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顶板上安装有风机,所述顶板安装所述风机的位置设有出风口,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侧板上分别设有进风口;位于所述冷却水流通腔内且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1上分别设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导热机构将冷却水流通腔内的冷却水的热量传递到空气流通腔内,然后通过风机将带有热量的空气送至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外部,实现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的换热,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同时换热空气与冷却水不接触,避免冷却水蒸发损耗。
由于导热机构为导热管,导热管位于所述冷却水流通腔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位置,导热管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风机的位置,提高了导热管的导热效率。
由于导热管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一端设有若干个环形散热机构,进一步地的提高了导热管的导热效率。
由于导热管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一端设置为螺旋形翅片散热结构,进一步地的提高了导热管的导热效率。
由于进风口设有过滤网,避免较大的物体进入空气流通腔内,影响换热效率。
由于冷却水流通腔内设有若干个与冷却水流通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分程板,相邻的分程板之间形成冷却水流通通道,有效延长冷却水的流程,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程板的设置示意图;
其中,1-侧板,2-底板,3-顶板,4-空气流通腔,5-冷却水流通腔,6-隔板,7-风机,8-出风口,9-进风口,10-冷却水进水口,11-冷却水出水口,12-导热机构,13-环形散热机构,14-过滤网,15-分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包括由侧板1、底板2和顶板3组成的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将塔体的内腔分为空气流通腔4和冷却水流通腔5的隔板6,所述隔板6上设有若干个贯通孔(图中未示出),每个所述贯通孔内密封连接有从所述空气流通腔4延伸至所述冷却水流通腔5内的导热机构12,所述导热机构12内真空灌装有制冷剂;
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4内的顶板3上安装有风机7,所述顶板3安装所述风机7的位置设有出风口8,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4内的侧板1上分别设有进风口9;
位于所述冷却水流通腔5内且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1上分别设有冷却水进水口10和冷却水出水口11。
其中,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的塔体是由侧板1、底板2和顶板3围成,塔体本身可以设置为棱柱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导热机构12与隔板6上的贯通孔密封连接,即位于冷却水流通腔5与空气流通腔4不连通;
该导热机构12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导热机构12可以设置为导热管的形式,即如图1和图2所示,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如图1所示,该导热管位于冷却水流通腔5一端延伸至底板2的位置,即导热管位于冷却水流通腔5内的一端长度较长,以增加换热效率;
同时,导热管位于空气流通腔4内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风机7的位置,以增加换热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的对冷却水的热量进行散热,可以进行如下设置:
(1)导热管位于空气流通腔4内的一端设有若干个环形散热机构13;
该环形散热机构13即将导热管的上端设置为具有若干个环形凸起结构的环形散热机构,该环形散热机构的设置提高了导热管的散热的效率;
(2)导热管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4内的一端设置为螺旋形翅片散热结构(图中未示出);
即在导热管位于空气流通腔4内的一端设置为螺旋结构,以增加换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风口9设有过滤网14,该过滤网14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较大物体进入空气流通腔4内,影响换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水流通腔5内设有若干个与冷却水流通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分程板15,相邻的分程板15之间形成冷却水流通通道,有效延长冷却水的流程,提高换热效率,其中,该分程板15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具体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效果:
该分程板15可以,根据导热管的设置进行对应设置,分程板15本身间隔设置,即相隔的分程板15分别设置在同一侧的侧板1上,且与侧板1相互垂直,如图3中,每两排导热管之间设置一块分程板15的方式,在此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包括由侧板1、底板2和顶板3组成的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将塔体的内腔分为空气流通腔4和冷却水流通腔5的隔板6,所述隔板6上设有若干个贯通孔,每个所述贯通孔内密封连接有从所述空气流通腔4延伸至所述冷却水流通腔5内的导热机构12,所述导热机构12内真空灌装有制冷剂;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4内的顶板3上安装有风机7,所述顶板3安装所述风机7的位置设有出风口8,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4内的侧板1上分别设有进风口9;位于所述冷却水流通腔5内且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1上分别设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导热机构12将冷却水流通腔5内的冷却水的热量传递到空气流通腔4内,然后通过风机7将带有热量的空气送至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外部,实现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的换热,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同时换热空气与冷却水不接触,避免冷却水蒸发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包括由侧板、底板和顶板组成的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将塔体的内腔分为空气流通腔和冷却水流通腔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个贯通孔,每个所述贯通孔内密封连接有从所述空气流通腔延伸至所述冷却水流通腔内的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内真空灌装有制冷剂;
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顶板上安装有风机,所述顶板安装所述风机的位置设有出风口,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侧板上分别设有进风口;
位于所述冷却水流通腔内且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上分别设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机构为导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冷却水流通腔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风机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一端设有若干个环形散热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空气流通腔内的一端设置为螺旋形翅片散热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有过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流通腔内设有若干个与冷却水流通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分程板,相邻的所述分程板之间形成冷却水流通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68390.6U CN204495140U (zh) | 2015-01-30 | 2015-01-30 | 一种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68390.6U CN204495140U (zh) | 2015-01-30 | 2015-01-30 | 一种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95140U true CN204495140U (zh) | 2015-07-22 |
Family
ID=53574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6839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95140U (zh) | 2015-01-30 | 2015-01-30 | 一种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95140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15315A (zh) * | 2015-08-31 | 2015-12-02 | 北京欧泰克能源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闭式冷却塔 |
CN106351727A (zh) * | 2016-11-23 | 2017-01-25 | 平利县凯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专用水箱 |
CN106766995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天津市布加迪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管束式冷却装置 |
CN107421037A (zh) * | 2017-09-07 | 2017-12-01 | 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自然冷却模块 |
CN109737531A (zh) * | 2019-01-10 | 2019-05-10 | 湖南空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间接式低蒸发冷却装置 |
-
2015
- 2015-01-30 CN CN201520068390.6U patent/CN20449514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15315A (zh) * | 2015-08-31 | 2015-12-02 | 北京欧泰克能源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闭式冷却塔 |
CN106351727A (zh) * | 2016-11-23 | 2017-01-25 | 平利县凯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专用水箱 |
CN106766995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天津市布加迪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管束式冷却装置 |
CN107421037A (zh) * | 2017-09-07 | 2017-12-01 | 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自然冷却模块 |
CN109737531A (zh) * | 2019-01-10 | 2019-05-10 | 湖南空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间接式低蒸发冷却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95140U (zh) | 一种中央空调机组循环冷却水冷却装置 | |
CN101634476B (zh) | 一种闭式蒸发冷却高温冷水机组 | |
CN203432016U (zh) | 台式便携半导体制冷空调 | |
CN102679480B (zh) | 具有板管结合结构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 | |
CN204358949U (zh) | 一种立式冷暖风机 | |
CN202254205U (zh) | 采用管式间接蒸发冷却风侧经济器的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 | |
CN201740135U (zh) | 管式间接蒸发式高温冷水机组 | |
CN206977886U (zh) | 一种机柜顶置式换热装置 | |
CN104613642A (zh) | 一种立式暖风机组 | |
CN201497089U (zh) | 蒸发冷凝式机房空调 | |
CN201497108U (zh) | 管式蒸发冷却器、蒸发冷却盘管组成的闭式空调机组 | |
CN103712379B (zh) |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的芯体 | |
CN202403358U (zh) | 一种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 |
CN201811379U (zh) | 蒸发冷却式冷水和新风复合机组 | |
CN206439901U (zh) | 一种节能型室内供暖装置 | |
CN103974603A (zh) | 一种用于中低功率密度电子信息机房的微功耗散热机柜 | |
CN203116192U (zh) | 土壤源辅助板翅式间接-直接两级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 |
CN203190547U (zh) | 一种移动式净化冷风机 | |
CN207905853U (zh) | 逆流式矿井回风直接加热新风的系统 | |
CN202392899U (zh) | 空调风柜及带有该风柜的空调系统 | |
CN203100292U (zh) | 空调器及其热交换器 | |
CN206452654U (zh) | 一种电子机柜 | |
CN203801199U (zh) | 一种用于中低功率密度电子信息机房的微功耗散热机柜 | |
CN110057087B (zh) | 一种栅格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及热交换方法 | |
CN209544087U (zh) | 一种变压器室用分离式热管散热的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60130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