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2406U - 一种顺序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顺序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92406U
CN204492406U CN201420803527.3U CN201420803527U CN204492406U CN 204492406 U CN204492406 U CN 204492406U CN 201420803527 U CN201420803527 U CN 201420803527U CN 204492406 U CN204492406 U CN 204492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door closure
pilot section
sequence
explo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035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聪娟
成红中
李翠华
高继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GLI PUYU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GLI PUYU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GLI PUYU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GLI PUYU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035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92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92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924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顺序锁装置,包含:第一门盖锁碰,其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第一门盖;第二门盖锁碰,其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第二门盖;顺序锁,其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该顺序锁设有锁轴,该锁轴包含有:与第一门盖锁碰对应设置的第一先导部分,及与第二门盖锁碰对应设置的第二先导部分;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机械连接并同步运动。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器设备本体的机械结构进行控制,在门盖上安装机械联锁,防止手动作业中误操作的发生,以达到安全联锁;此装置适用且通用于左右双门盖,上下双门盖及多个门盖之间的两两间需要有安全联锁。

Description

一种顺序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防爆类电器设备的壳体门盖间的一种安全联锁,具体涉及一种顺序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现有防爆类电器设备上的门盖,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在开关门时均需要有安全联锁机构,以保证产品的安全可靠性。然而现有的安全连锁机构无法通用于左右双门盖,上下双门盖及多个门盖之间的两两间安全联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顺序锁装置,在形成先后顺序的门盖上安装机械联锁,防止手动作业中误操作的发生,以达到安全联锁的一种硬闭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顺序锁装置,其应用于防爆类电器设备,防爆类电器设备设有通过快开门机构实现闭锁或解锁的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快开门机构带动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向闭锁方向移动,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闭锁;快开门机构带动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向解锁方向移动,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解锁;其特点是,该顺序锁装置包含:
第一门盖锁碰,其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第一门盖;
第二门盖锁碰,其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第二门盖;
顺序锁,其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该顺序锁设有锁轴,该锁轴包含有:与第一门盖锁碰对应设置的第一先导部分,及与第二门盖锁碰对应设置的第二先导部分;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机械连接并同步运动;
上述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处于伸出顺序锁的状态下,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阻挡于第一门盖锁碰和第二门盖锁碰向闭锁方向移动的路径中;
上述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一门盖锁碰相接触的端部分别设有对应的斜面,快开门机构带动第一门盖的第一门盖锁碰向闭锁方向移动时,第一门盖锁碰通过斜面向第一先导部分施加作用力,将第一先导部分推入顺序锁;
上述第二门盖锁碰上设有朝向第一门盖方向伸出第二门盖外的挡块结构;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处于闭锁状态下,挡块结构盖在第一门盖外,并且阻挡于第一门盖锁碰向解锁方向移动的路径中。
上述顺序锁还包含:
壳体组件,其内部中空形成容置空间,侧壁上设有锁轴通孔,顺序锁的锁轴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通过锁轴通孔伸出或缩入壳体组件;
锁套,其固定于壳体组件内;
定位板,其固定于壳体组件内,锁轴的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完全缩进壳体组件内时,锁轴在其轴向方向上与定位板相抵;
上述锁轴还包含与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轴向连接的限位部分;限位部分串设在锁套(104)中;随着锁轴(110)沿其限位部分的轴向在锁套(4)中往复移动,锁轴(110)的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伸出或缩入壳体组件;。
上述锁轴还包含有连接板,限位部分和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通过该连接板连接。
上述锁轴的限位部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相抵于锁套和锁轴,该弹簧对锁套和锁轴施加沿限位部分轴向的斥力。
上述壳体组件包含顺序锁壳体与顺序锁盖板;顺序锁壳体设为半封闭的盒状结构,顺序锁盖板配合盖装在顺序锁壳体的开口上,组成壳体组件。
上述快开门机构包含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本体门法兰,所述顺序锁与本体门法兰机械连接,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缩入顺序锁的状态下,顺序锁与本体门法兰朝向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的一面齐平。
上述第一门盖锁碰端部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一侧设有钩状突起部件,该钩状突起部件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端面与第一门盖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一面齐平。
上述第一门盖锁碰上与第一先导部分对应的斜面设置于第一门盖锁碰的钩状突起部件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端面的下部。
上述第二门盖锁碰端部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一侧设有钩状突起部件,该钩状突起部件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端面与第二门盖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一面齐平。
上述第二先导部分与第二门盖锁碰相接触的端部不设有相互对应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顺序锁装置和现有技术的防爆类电器设备门盖的安全联锁机构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器设备本体的机械结构进行控制,在形成先后顺序的门盖上安装机械联锁,防止手动作业中误操作的发生,以达到安全联锁;此装置适用且通用于左右双门盖,上下双门盖及多个门盖之间的两两间需要有安全联锁;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以组件方式安装,易于拆卸,方便维护,操作简单,且安全可靠性高,通用关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设有本实用新型顺序锁装置的防爆类电器设备双门盖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防爆类电器设备双门盖的开关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顺序锁装置的顺序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面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顺序锁装置的顺序锁闭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面的截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顺序锁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顺序锁的锁轴伸出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顺序锁的锁轴缩入时的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了公开一种双门盖顺序锁装置的实施例,该装置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的双门盖处,与防爆类电器设备的双门盖处的快开门机构相配合,在实现快开门的基础上,限定双门盖开关门的顺序。
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防爆类电器设备上设有两扇左右开闭的门盖,分别为第一门盖400和第二门盖500。该第一门盖400和第二门盖500分别通过快开门机构600实现快开门。
快开门机构600包含有: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上的本体门法兰601,设置于第一门盖400和第二门盖500内侧的门盖法兰,设置于第一门盖400和第二门盖500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活动连接处的联动机构。本体门法兰601与门盖法兰设置于第一门盖400和第二门盖500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隔爆接合处。
如图3所示,闭锁防爆类电器设备的双门盖时,门盖(第一门盖400或第二门盖500)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闭合后,下压联动机构的把手602,联动机构带动门盖沿纵向向下移动,从而门盖法兰与本体门法兰601相互咬合固定,使门盖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之间完成闭锁。
打开防爆类电器设备的双门盖时,上提联动机构的把手602,联动机构带动门盖沿纵向向上移动,从而门盖法兰与本体门法兰601解除咬合并相互脱离,使门盖可自由打开。
第一门盖400和第二门盖500上还分别设有门把手700,便于第一门盖400和第二门盖500的开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门盖顺序锁装置包含有: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本体门法兰601下的顺序锁100,设置于第一门盖400下部的第一门盖锁碰200,及设置于第二门盖500下部的第二门盖锁碰300。
如图4至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双门盖顺序锁装置中顺序锁的实施例,该顺序锁包含:顺序锁盖板101、顺序锁壳体103、锁套104、弹簧106、定位板108和锁轴110。
顺序锁壳体103的一侧壁设为开口,设为半封闭的盒状结构。顺序锁盖板101的形状大小与顺序锁壳体103设为开口侧壁的形状大小相适配。顺序锁盖板101配合盖装在该顺序锁壳体103设为开口侧壁上,并通过若干十字螺钉102固定连接,使顺序锁盖板101与顺序锁壳体103组合形成壳体组件。
壳体组件的内部中空形成用于放置顺序锁中各个零件的容置空间,该壳体组件的同一侧壁上间隔设有两个锁轴通孔。本实施例中,该设有锁轴通孔的侧壁不是顺序锁壳体103上设有顺序锁盖板101的侧壁或顺序锁盖板101相对的侧壁。
锁套104定位紧固连接在壳体组件的顺序锁壳体103内,锁套104中央设有用于串设锁轴110的套孔。锁套104上套孔的两侧设有一对销孔,销孔中串设有带有导向锥度的圆柱销105,锁套104通过圆柱销105与顺序锁壳体103进行导向定位,定位于顺序锁壳体103的中部。另外,锁套104的两侧还通过弹垫与内六角螺钉的组合件107固定在壳体组件内顺序锁壳体103的中部。
锁轴110包含有连接板、限位部分和先导部分,限位部分和先导部分分别设置于连接板的两侧,限位部分的轴向与先导部分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
限位部分串设在锁套104中,锁轴110可沿其限位部分的轴向在锁套104的套孔中移动。
而锁轴110与锁套104是通过公差为Φ12(Φ12H10 +0.10 0/Φ12d10 -0.08 -0.12)的间隙配合来实现传动的,以确保锁轴110相对位置的滑行和锁套104相对位置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锁轴110包含有两个先导部分,该两个先导部分设置于连接板的同一侧,并且对称设置于连接板的两端。该两个先导部分分别对应于壳体组件上的两个锁轴通孔设置,当锁轴110的限位部分串设在锁套104中,并且沿其限位部分的轴向移动时,两个先导部分分别可通过壳体组件的两个锁轴通孔伸出壳体组件外部或缩回壳体组件内。
进一步的,锁轴110的两个先导部分,分别为:第一先导部分和第二先导部分,其中第一先导部分的端部设有斜面,第二先导部分的端部不设有斜面。
弹簧106套设在锁轴110的限位部分上,该弹簧106的两端分别相抵于锁套104与锁轴110连接板,该弹簧106对锁套104和锁轴110施加沿锁轴110限位部分轴向的斥力。
定位板108设置在壳体组件内,通过十字螺钉及弹垫的组合件109固定于顺序锁壳体103的中部,位于锁轴110的连接板与锁套104之间。当锁轴110先导部分完全缩进壳体组件内时,在锁轴110限位部分的轴向方向上,锁轴110的连接板与定位板108相抵。而当锁轴110的先导部分完全伸出壳体组件外部,在锁轴110限位部分的轴向方向上锁轴110的连接板与壳体组件的内侧壁相抵。由此可知,锁轴110沿其限位部分的轴向的移动范围为定位板108与壳体组件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定位板108用于挡住锁轴110,避免锁轴110在其自身轴向作用力下可能产生的“爬行”或“自走”现象,并且保护弹簧106的极限压缩范围,防止其变形失效,使其在有效行程末端运动平稳,不产生冲击。定位板108的安装位置可微调,用以调节定位缓冲的效果。
如图8并结合图1和图2所示,顺序锁100的整套结构组件安装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设备本体门法兰601的下方。顺序锁100的锁轴110水平设置,并且锁轴110朝向门盖设置。当锁轴110完全收缩时,顺序锁100朝向门盖的一面与设备本体门法兰601朝向门盖的一面齐平;而当锁轴110伸出时,锁轴110会突出于设备本体门法兰601朝向门盖的一面,即不与设备本体门法兰601齐平。
第一门盖锁碰200安装于第一门盖400右下方的位置,在第一门盖锁碰200伸出第一门盖400底部边缘的端部设有朝向顺序锁100的钩状突起部件,第一门盖锁碰200的钩状突起部件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端面与第一门盖400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一面齐平。
如图9所示,当第一门盖400闭合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未沿纵向向下移动)时,第一门盖400与设备本体门法兰601相贴合,同时第一门盖锁碰200的钩状突起部件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端面也与设备本体门法兰601表面贴合。其中,第一门盖锁碰200的钩状突起部件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端面还设有第一门盖锁碰斜面,在第一门盖400沿纵向向下移动时,该第一门盖锁碰斜面与顺序锁100的锁轴110的第一先导部分相接触。
同样,在顺序锁100的第一先导部分在与第一门盖锁碰200接触的部分设有第一先导部分斜面,该第一先导部分斜面与第一门盖锁碰斜面对应设置,且相互适配。
如图10所示,当第一门盖400沿纵向向下移动,并且带动第一门盖锁碰200沿纵向向下移动时,第一先导部分斜面与第一门盖锁碰斜面相接触,第一门盖锁碰200向第一先导部分施加纵向向下的作用力,由于第一先导部分斜面与第一门盖锁碰之间斜面的作用,使锁轴110的第一先导部分沿自身轴向(水平方向)缩入顺序锁100内,当第一先导部分完全缩入顺序锁100内,第一门盖锁碰200的钩状突起部件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端面与顺序锁100相贴合。
如图4至图7所示,顺序锁100的锁轴110的第二先导部分不设有斜面。并且由于第一先导部分和第二先导部分的联动作用,当第一先导部分被第一门盖锁碰200推入顺序锁100内时,也同步带动第二先导部分缩入顺序锁100内,并且当第一先导部分完全缩入顺序锁100内时,第二先导部分也同步完全缩入顺序锁100内。
如图8并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二门盖锁碰300安装于第二门盖500左下方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伸出第二门盖500底部边缘,并在伸出第二门盖500底部边缘的端部设有朝向顺序锁100的钩状突起部件,第二门盖锁碰300的钩状突起部件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端面与第二门盖500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一面齐平。使得当第二门盖500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闭合(第二门盖500未沿纵向向下移动)时,第二门盖500与设备本体门法兰601相贴合,同时第二门盖锁碰300的钩状突起部件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端面也与设备本体门法兰601表面贴合。
当第二门盖500闭合,并沿纵向向下移动时,第二门盖锁碰300的钩状突起部件与顺序锁100的锁轴110的第二先导部分所在的位置相对应。由于第二先导部分不设有斜面,第二门盖锁碰300无法通过纵向向下的作用力将第二先导部分推入顺序锁100,所以如果第二先导部分未完全缩入顺序锁100,第二先导部分会阻挡第二门盖锁碰300沿纵向向下运动,导致第二门盖500无法完成锁闭。
第二门盖锁碰300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折弯,并朝向第一门盖400的方向伸出第二门盖500的侧边,形成一个挡块结构,该挡块结构起限位和先后关联作用。当第一门盖400与第二门盖500完成闭锁时,第二门盖锁碰300的挡块结构盖在第一门盖400的外侧。在关闭防爆类电器设备的门盖时,如果先关闭第二门盖500,后关闭第一门盖400,挡块结构会阻挡第一门盖400闭合;而当防爆类电器设备的门盖打开时,如果未先打开第二门盖500,挡块结构会阻挡第一门盖400的打开。
另外,在防爆类电器设备的门盖的闭合后,挡块结构位于第一门盖锁碰200的上方。在防爆类电器设备需要打开门盖时,若没有先打开第二门盖500,挡块结构即会阻挡第一门盖锁碰200沿纵向向上移动,使得无法打开第一门盖400的快开门结构600,阻止第一门盖400的打开。
第一门盖锁碰403与第二门盖锁碰404结构虽有不同,但两者却在纵向方向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在相关联的门盖间通用性极强。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关闭第一门盖400和第二门盖500的顺序为:先关第一门盖400,后关第二门盖500。相反的,当需要打开第一门盖400和第二门盖500,需要先打开第二门盖500,后打开第一门盖400。
具体可实现:在前级(涉及隔离开关与快开门机构形成的电气联锁,在此不做结构原理说明)断电闭锁完成后,方可进行左右或上下级开关门顺序的联锁控制。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带负荷进行开关门的误操作(即设备带电工作或断电后处于带负荷状态时,设备内部电器元器件的残余电能放电引起火花或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需要配合此相关连锁装置,让操作者不能随意开关门盖),确保工作的高度安全可靠性。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顺序锁装置,其应用于防爆类电器设备,防爆类电器设备设有通过快开门机构实现闭锁或解锁的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快开门机构带动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向闭锁方向移动,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闭锁;快开门机构带动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向解锁方向移动,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解锁;其特征在于,该顺序锁装置包含:
第一门盖锁碰,其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第一门盖;
第二门盖锁碰,其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第二门盖;
顺序锁,其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该顺序锁设有锁轴,该锁轴包含有:与第一门盖锁碰对应设置的第一先导部分,及与第二门盖锁碰对应设置的第二先导部分;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机械连接并同步运动;
所述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处于伸出顺序锁的状态下,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阻挡于第一门盖锁碰和第二门盖锁碰向闭锁方向移动的路径中;
所述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一门盖锁碰相接触的端部分别设有对应的斜面,快开门机构带动第一门盖的第一门盖锁碰向闭锁方向移动时,第一门盖锁碰通过斜面向第一先导部分施加作用力,将第一先导部分推入顺序锁;
所述第二门盖锁碰上设有朝向第一门盖方向伸出第二门盖外的挡块结构;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处于闭锁状态下,挡块结构盖在第一门盖外,并且阻挡于第一门盖锁碰向解锁方向移动的路径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序锁还包含:
壳体组件,其内部中空形成容置空间,侧壁上设有锁轴通孔,顺序锁的锁轴(110)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通过锁轴通孔伸出或缩入壳体组件;
锁套(104),其固定于壳体组件内;
定位板(108),其固定于壳体组件内,锁轴(110)的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完全缩进壳体组件内时,锁轴(110)在其轴向方向上与定位板(108)相抵;
所述锁轴(110)还包含与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轴向连接的限位部分;限位部分串设在锁套(104)中;随着锁轴(110)沿其限位部分的轴向在锁套(4)中往复移动,锁轴(110)的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伸出或缩入壳体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顺序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轴(110)还包含有连接板,限位部分和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通过该连接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顺序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轴(110)的限位部分上套设有弹簧(106),弹簧(106)的两端分别相抵于锁套(104)和锁轴(110),该弹簧(106)对锁套(104)和锁轴(110)施加沿限位部分轴向的斥力。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顺序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含顺序锁壳体(103)与顺序锁盖板(101);顺序锁壳体(103)设为半封闭的盒状结构,顺序锁盖板(101)配合盖装在顺序锁壳体(103)的开口上,组成壳体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开门机构包含设置于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本体门法兰,所述顺序锁与本体门法兰机械连接,第一先导部分与第二先导部分缩入顺序锁的状态下,顺序锁与本体门法兰朝向第一门盖和第二门盖的一面齐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盖锁碰端部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一侧设有钩状突起部件,该钩状突起部件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端面与第一门盖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一面齐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顺序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盖锁碰上与第一先导部分对应的斜面设置于第一门盖锁碰的钩状突起部件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端面的下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盖锁碰端部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一侧设有钩状突起部件,该钩状突起部件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端面与第二门盖朝向防爆类电器设备本体的一面齐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先导部分与第二门盖锁碰相接触的端部不设有相互对应的斜面。
CN201420803527.3U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顺序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92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3527.3U CN204492406U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顺序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3527.3U CN204492406U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顺序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92406U true CN204492406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71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0352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92406U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顺序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924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5747A (zh) * 2017-03-23 2018-10-09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机器的防护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5747A (zh) * 2017-03-23 2018-10-09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机器的防护罩
CN108625747B (zh) * 2017-03-23 2021-04-20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机器的防护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013732A1 (en) Locking apparatus for a switchgear cabinet
CN204492406U (zh) 一种顺序锁装置
MX2019011459A (es) Cerradura de barra de empuje para una carcasa de gabinete de interruptor, un arreglo correspondiente y un metodo correspondiente.
CN103337391B (zh) 防爆开关箱快速开关门闭锁机构
CN103208382A (zh) 功能复合型高压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操控联锁装置
CN106285233B (zh) 门锁组件
CN205604879U (zh) 一种智能电子门栓
CN105756432B (zh) 一种手动解锁的插销机构
KR101831246B1 (ko) 도어 록킹장치
CN104053846A (zh)
KR101642051B1 (ko) 조립식 마방의 출입문
CN102867666B (zh) 防爆控制箱机械联锁装置
CN105781260A (zh) 一种智能电子门栓
CN105840003A (zh) 一种插销机构的驱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81241B (zh) 一种户内电磁锁中的定位机构
CN103993796B (zh) 电动折叠平开门的无锁关门锁定机构
WO2017191330A8 (de) Umlenkwippe zur betätigung einer drehfalle einer fahrzeugschiebetür
CN206174708U (zh) 一种机电一体互锁安全控制装置
KR200461615Y1 (ko) 배전반 차단기의 도어 잠금 장치
CN203475958U (zh) 顺序关门联锁
CN203867358U (zh) 一种具有四向联动驱动机构的保险柜
CN203871216U (zh) 柜门和接地开关联锁装置
CN203978059U (zh) 封箱机安全门的门锁装置
RU105931U1 (ru) Замок для окн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02332629U (zh) 门联锁机构及具有其的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