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1642U - 一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91642U CN204491642U CN201520080469.0U CN201520080469U CN204491642U CN 204491642 U CN204491642 U CN 204491642U CN 201520080469 U CN201520080469 U CN 201520080469U CN 204491642 U CN204491642 U CN 2044916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nch drain
- underground water
- water guide
- guide system
- main 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由碎石堆筑而成的盲沟(7)环绕场底(2)并内置在场底压实粘土层(21)中,与周围坡脚处相隔一定距离并且其纵向厚度T至少贯穿场底压实粘土层;盲沟在与地下水导排系统(4)的主道交叉的地方向下延伸直至与地下水导排系统的主道连通形成导排通道(71)以把地下水排到地下水导排系统,盲沟与主道穿过的坡脚处相隔一定距离使得导排通道底端能与地下水导排系统的打孔PE管(41)顺利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盲沟会在场底坡脚处形成一个渗透率高的区域,地下水会汇集到渗透率高的盲沟,然后沿着盲沟排到地下水导排系统,避免在坡脚处形成积水,产生较大水包(6)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
背景技术
在垃圾填埋场的场底由于防渗结构的需要一般会在防渗层下面设置一层压实粘土层以保护防渗层,同时压实粘土层也具有一定防渗作用,场底压实粘土层下面则设置鱼刺型地下水导排系统。
如图1~3所示,面临强降水时地下水水量剧增,填埋场边坡处往往存在泉眼,在丰水期,泉眼冒出的泉水会不断沿着边坡流至场底。部分地下水会进入场底压实粘土层与防渗层之间,由于压实粘土层的低渗透率,大量地下水会滞留在防渗层下面而鼓起形成水包,同时滞留在压实粘土层与防渗层之间的地下水会逐渐沿着坡降方向向处于高程较低的垃圾坝前流动,最终会在垃圾坝前形成大水包,严重威胁防渗膜安全。
这种鼓包现象会对防渗层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威胁,若处理不及时,当在填埋场内进行垃圾堆填后,垃圾堆填高度超过水包承受压力的临界值时,水包被压裂,会直接破坏防渗膜造成渗漏,同时垃圾堆体上也可能出现塌陷,对垃圾堆体稳定性造成直接威胁。同时,积水和垃圾渗滤液混合,极有可能沿着防渗膜破损位置向防渗膜外扩散,造成渗滤液外流,污染地下水或者附近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鼓包现象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由碎石堆筑而成的盲沟环绕地内置在场底的压实粘土层中,所述盲沟与周围坡脚处相隔一定距离以便于施工并且其纵向厚度T至少贯穿整个场底的压实粘土层;所述盲沟在与地下水导排系统的主道交叉的地方向下延伸直至与地下水导排系统的主道连通形成导排通道以把汇集在盲沟的地下水顺利排到地下水导排系统,所述盲沟与主道穿过的坡脚处相隔一定距离使得导排通道底端能与地下水导排系统的打孔PE管顺利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盲沟内置有提高盲沟导流能力的打孔PE管。
进一步地,所述盲沟与主道不穿过的坡脚处相隔距离为L1,其中L1≥300mm;所述盲沟与主道穿过的坡脚处相隔距离为L2,其中L2≥1000mm。
进一步地,所述碎石直径为D,其中20mm≤D≤40mm。
进一步地,所述盲沟的截面宽度W为8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环场盲沟结构会在坡脚处构建一条渗透率高的环场导排盲沟。这样在强降水导致地下水水量剧增的情况下,边坡泉眼的渗水沿着边坡流向场底时,会被环场导排盲沟截流,防渗层与粘土层之间的积水也会汇集到环场导排盲沟内,然后通过向下延伸的导排通道排到地下水导排系统,从而流出场外。避免了在坡脚及垃圾坝前形成积水、产生水包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传统鱼刺型地下水导排系统示意图。
图2是图1地下水导排系统坡脚处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地下水导排系统坡脚处B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设置了本实用新型环场盲沟结构的地下水导排系统示意图。
图5是图4地下水导排系统坡脚处A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地下水导排系统坡脚处B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在本实用新型环场盲沟结构的盲沟里设置了打孔PE管示意图。
附图标记:1是边坡,11是泉眼,2是场底,21是压实粘土层,3是垃圾坝,4是鱼刺型地下水导排系统,41是打孔PE管,42是无孔PE管,5是防渗层,6是水包,7是盲沟,71是导排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6所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由碎石填筑而成,碎石填筑成的盲沟7渗透率高,可以有效导排地下水,优选方案是,碎石直径为D,其中20mm≤D≤40mm。盲沟7环绕场底2并内置在场底2的压实粘土层21中,这样的话,由于其渗透率比周围的场底2的压实粘土层21要高,故具有截流作用。边坡1泉眼11流下的水就会汇集到盲沟7中,而不易进入到压实粘土层21与防渗层之间,碎石导排盲沟7的截流作用可以避免形成水包6。
为保证边坡1的稳定性,盲沟7需要与周围坡脚处相隔一定距离,不能靠得太近。而且盲沟7纵向厚度T至少要能贯穿整个场底2的压实粘土层21,否则就会影响导排效果。盲沟7的截面宽度W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优选截面宽度W为800mm。如图7所示,在降雨丰富的地区,优先方案是,盲沟内环绕着整个场底2还应设置导排打孔PE管,以提高盲沟7的导流能力,使得能够更加及时完全地导排掉地下水,更好地避免形成水包6。
为了能把汇集在盲沟7的地下水顺利导排到地下水导排系统4里,如图6所示,盲沟7在与地下水导排系统4的主道交叉的地方向下延伸直至与地下水导排系统4的主道连通,这样向下延伸的部分就会形成一条导排通道71来把盲沟7的地下水导排到地下水导排系统4。建成了环场盲沟结构后,地下水就会汇集到盲沟7里,然后顺着盲沟7流到其与地下水导排系统4主道交叉处,然后通过向下延伸的导排通道71导排到地下水导排系统4,从而流出场外。
如图5~7所示,设置在场底2的压实粘土层21之下的地下水导排系统4的导排管道为打孔PE管41,碎石围绕着打孔PE管41,这样就可以把周围地下水汇集到打孔PE管41里面去,然后从主道的出口排到场外,位于主道出口处的打孔PE管41与场外无孔PE管42焊接在一起。为了导排通道71底端能与地下水导排系统4的打孔PE管41顺利连接,盲沟7需要与主道穿过的坡脚处相隔一定距离。
优选方案是,盲沟7与主道不穿过的坡脚处,如A处,相隔距离为L1,其中L1≥300mm;盲沟7与主道穿过的坡脚处,如B处,相隔距离为L2,其中L2≥1000mm。
Claims (5)
1.一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由碎石堆筑而成的盲沟(7)环绕地内置在场底(2)的压实粘土层(21)中,所述盲沟(7)与周围坡脚处相隔一定距离以便于施工并且其纵向厚度T至少贯穿整个场底(2)的压实粘土层(21);
所述盲沟(7)在与地下水导排系统(4)的主道交叉的地方向下延伸直至与地下水导排系统(4)的主道连通形成导排通道(71)以把汇集在盲沟(7)的地下水顺利排到地下水导排系统(4),所述盲沟(7)与主道穿过的坡脚处相隔一定距离使得导排通道(71)底端能与地下水导排系统(4)的打孔PE管(41)顺利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7)内置有提高盲沟(7)导流能力的打孔PE管。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7)与主道不穿过的坡脚处相隔距离为L1,其中L1≥300mm;所述盲沟(7)与主道穿过的坡脚处相隔距离为L2,其中L2≥1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直径为D,其中20mm≤D≤4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7)的截面宽度W为8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80469.0U CN204491642U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一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80469.0U CN204491642U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一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91642U true CN204491642U (zh) | 2015-07-22 |
Family
ID=53570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8046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91642U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一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91642U (zh) |
-
2015
- 2015-02-03 CN CN201520080469.0U patent/CN20449164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867863U (zh) | 一种基于废弃矿山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结构 | |
CN109371918B (zh) | 具有永临结合多功能排水箱涵的大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526724B (zh) | 一种水库库底土工膜与库周排水廊道周边缝连接的锚固防渗结构 | |
CN106087953B (zh) | 一种防治山区大型弃土场泥石流的排水施工方法 | |
CN205152970U (zh) | 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 | |
CN102535384B (zh) | 一种沟内水石分离虹吸排水防治泥石流方法 | |
CN103061327B (zh) | 一种排土场综合治理方法 | |
CN103953008A (zh) | 一种适用于尾矿库的改进型混合坝 | |
CN106192871A (zh) | 用于泥石流沟的防护布置结构 | |
CN101148885B (zh) | 填埋场地下水的立体式疏排系统结构 | |
CN102182208A (zh) | 工业废渣堆场防渗膜下的地下水导排系统 | |
CN203603127U (zh) | 一种渠道地下水逆止阀式排水系统 | |
CN206052635U (zh) | 用于泥石流沟的防护布置结构 | |
CN106761914B (zh) | 一种浅埋煤层矿井沟道洪水溃水水害防治方法 | |
CN109958139B (zh) | 一种磷石膏堆场调节水池库顶排水结构 | |
CN205370015U (zh) | 滨海地区人工浴场 | |
CN112343020A (zh) | 用于历史遗留尾矿库的环境风险防控集成系统及方法 | |
CN204491642U (zh) | 一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用的环场盲沟结构 | |
CN110158541A (zh) | 双层土工膜防渗排水结构、施工方法及库盆防渗排水结构 | |
CN103233440B (zh) | 一种基于矿渣型泥石流形成机理的防治方法 | |
KR20220082785A (ko) | 보 없는 수력발전 시스템 | |
CN205617534U (zh) | 垃圾填埋场库区边坡的排水结构 | |
CN111893957B (zh) | 尾矿库初期坝 | |
CN211113432U (zh) | 一种淤地坝蓄水系统 | |
CN201933602U (zh) | 磷石膏堆场的雨污分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