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85003U - 气管切开插管 - Google Patents

气管切开插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85003U
CN204485003U CN201520112331.4U CN201520112331U CN204485003U CN 204485003 U CN204485003 U CN 204485003U CN 201520112331 U CN201520112331 U CN 201520112331U CN 204485003 U CN204485003 U CN 204485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pipe
wing
fixed
air injection
tracheostomy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123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岩
刘帆
郑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1123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85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85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850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属于一种医疗器械,解决现有的气管切开插管的管体和固定翼之间固定,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气管切开插管,包括管体,管体一端为插入端,管体另一端连接呼吸机接头,靠近呼吸机接头的管体上设置多个卡位孔,固定翼上设置固定栓,通过固定栓的栓头与卡位孔相配合可将固定翼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以适宜于不同的患者使用。另外,管体的插入端设置上气囊和下气囊,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连接上注气管和下注气管,通过交替使用,避免对气管壁的长期压迫,降低了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损伤;上气囊和下气囊与管体接触处的上方分别设置注水管和吸液管,通过生理盐水的冲洗,避免了痰痂堵塞吸液管的问题。

Description

气管切开插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气管切开插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广泛地应用气管切开术来抢救和治疗许多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患者通过插入金属或塑料制气管切开插管进行呼吸,通过湿化吸痰等一系列操作来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的肺功能。
在气管切开术的日常护理中,由于呼吸道自身及口腔的分泌作用及气管切开后引起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增多,造成分泌物粘稠并在气管壁与气囊壁之间的间隙集聚。常规的管内吸痰方式无法完全地吸出间隙痰液,经常有粘痰或脓痰滞留在气管套管的管腔内,结成痰痂或痰栓堵塞管道,可能造成患者窒息。另一方面,如果病人带管时间长,此类间隙分泌物即是很好的细菌培养基,而且单气囊会持续压迫气道壁导致气道壁损伤,而松开气囊,即气囊漏气时,分泌物漏入下呼吸道而成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现有的气管切开插管的管体和固定翼之间固定,对于不同体格的患者,由于脖子粗细不同故所需要插入气道的深度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患者,固定翼和患者颈部存在不同的间隙,临床上通常用无菌纱布作为衬垫,间隙大者则固定气管切开插管容易倾斜,间隙小者则不容易放入和更换无菌纱布,易导致不够卫生、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插管,解决现有的气管切开插管的管体和固定翼之间固定,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管切开插管,包括管体,管体一端为插入端,管体另一端连接呼吸机接头,靠近插入端的管体上设置气囊,靠近呼吸机接头的管体上设置固定翼,固定翼上设置插管固定孔,所述管体插入插管固定孔内,固定翼两端分别设置固定带连接孔,靠近呼吸机接头的管体上沿着管体长度方向设置卡位孔,所述固定翼的插管固定孔外设置固定栓,所述固定栓包括栓头、栓体和拨动板,栓体一端开口,栓体另一端设置通孔,栓体为柱状中空结构,栓体内置弹簧,栓体的开口端设置与所述卡位孔相适配的栓头,栓头的尺寸不超过栓体开口端的内部尺寸,栓体开口端指向插管固定孔的中心并且与固定翼插管固定孔的边缘对齐,栓体的通孔端设置拨动板,拨动板和栓头之间通过连杆连接,连杆贯穿弹簧和栓体的通孔。
固定栓固定安装于固定翼上,固定栓设置于固定翼的插管固定孔外,通过固定栓的栓头与管体上的卡位孔配合实现将固定翼固定在管体的不同位置,以适宜不同的患者的需要。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杆-栓头之间或连杆-拨动板之间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翼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管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卡位孔,固定翼的插管固定孔的两侧分别对应地设置两个固定栓。
进一步的是,所述管体的单侧设置3个卡位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气囊包括上气囊和下气囊,上气囊通过上注气管连接至上注气阀,下气囊通过下注气管连接至下注气阀。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注水管和吸液管,所述注水管的上端连接注水阀,注水管的下端为上排液口,上排液口设置于上气囊的上方;所述吸液管的上端连接吸液连接口,吸液管的下端为下吸液口,下吸液口设置于下气囊的上方。
为了便于区别上注气管和下注气管,上注气管和下注气管分别选用不同颜色的材质,或者在上注气管和下注气管上分别设置标签。同样地,为了便于区别注水管和吸液管,注水管和吸液管分别选用不同颜色的材质,或者在注水管和吸液管上分别设置标签。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注气管,所述上注气管和下注气管设置于注气管内,注气管附着于管体上,注气管的上端位于固定翼上或者固定翼与呼吸机接头之间的管体上。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清洁管,所述注水管和吸液管设置于清洁管内,清洁管附着于管体上,清洁管的上端位于固定翼上或者固定翼与呼吸机接头之间的管体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注气管和清洁管都附着于管体的外壁,固定翼插管固定孔的侧壁上还分别设置用于容纳注气管和清洁管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固定翼可以固定于管体的不同位置,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用适宜的位置,避免管体倾斜,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第二、上气囊和下气囊可交替使用,降低了气管切开插管的管体对患者的气管壁的长期压迫,降低了长期使用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损伤,缓解了气管的局部水肿、缺血或损伤而形成瘢痕狭窄的问题。
第三、上气囊和下气囊与管体接触处的上方分别设置上排液口和下吸液口,将下气囊充气上气囊放气后,从注水管注入生理盐水,同时吸液管抽吸痰液、积液,直至抽吸干净,由于生理盐水的冲洗作用,避免了痰痂堵塞吸液管的问题,避免气囊上方的积液坠入肺中引起相关肺部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体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翼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管体10、呼吸机接头11、固定翼12、卡位孔13、固定带连接孔14、插管固定孔15、凹槽16、上气囊21、下气囊22、注气管30、上注气管31、上注气阀32、下注气管33、下注气阀34、清洁管40、注水管41、注水阀42、上排液口43、吸液管44、吸液连接口45、下吸液口46、固定栓50、栓头51、栓体52、弹簧53、连杆54、拨动板5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气管切开插管”包括管体10,管体10为弯曲状,管体10的下端为插入端,管体10的上端连接呼吸机接头11,呼吸机接头11用于与呼吸机相连接,靠近呼吸机接头11的管体10为硬质材料制成,靠近呼吸机接头11的管体10上沿着管体10长度方向设置卡位孔13,卡位孔13均未穿透管体10,卡位孔13至少设置一排,每排设置多个卡位孔13,例如图1所示单排设置了3个卡位孔13,卡位孔13用于固定安装固定翼12。靠近插入端的管体10上设置上气囊21和下气囊22,上气囊21通过上注气管31连接至上注气阀32,下气囊22通过下注气管33连接至下注气阀34,上注气管31和下注气管33可分别附着于管体10外壁上,或者均设置于注气管30内,可通过在注气管30内分别独立地设置上注气管31和下注气管33,也可以为注气管30内设置隔板,形成两条隔开的管道;注气管30附着于管体10外壁上或者嵌于管体10中,注气管30的上端位于固定翼12上或者固定翼12与呼吸机接头11之间的管体10上,上注气管31和下注气管33穿出注气管30后分别为两个独立的连接头,两个连接头上对应地连接上注气阀32和下注气阀34,上注气阀32和下注气阀34分别用于对上气囊21和下气囊22进行注气或者放气。由于上气囊21和下气囊22可交替使用,降低了气管切开插管的管体10对患者的气管壁的长期压迫,降低了长期使用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损伤,缓解了气管的局部水肿、缺血或损伤而形成瘢痕狭窄的问题。
管体10上还设置注水管41和吸液管44,注水管41的上端连接注水阀42,注水管41的下端为上排液口43,上排液口43设置于上气囊21与管体10接触处的上侧;吸液管44的上端连接吸液连接口45,吸液管44的下端为下吸液口46,下吸液口46设置于下气囊22与管体10接触处的上侧;注水管41和吸液管44可单独地附着于管体10上,或者注水管41和吸液管44互相独立地设置于清洁管40内,也可以是清洁管40内隔挡分隔为两条管道分别作为注水管41和吸液管44;清洁管40附着于管体10的外壁或者内嵌于管体10中,注水管41和吸液管44穿出清洁管40后分别连接注水阀42和吸液连接口45,吸液连接口45与吸痰器的接口相匹配,清洁管40的上端位于固定翼12上或者固定翼12与呼吸机接头11之间的管体10上。上气囊21和下气囊22与管体10接触处的上方分别设置上排液口43和下吸液口46,将下气囊22充气上气囊21放气后,从注水管41注入生理盐水,同时吸液管44抽吸痰液、积液,直至抽吸干净,由于生理盐水的冲洗作用,避免了痰痂堵塞吸液管44的问题,避免气囊上方的积液坠入肺中引起相关肺部感染。
为了便于区别上注气管31和下注气管33,上注气管31和下注气管33分别选用不同颜色的材质,或者在上注气管31和下注气管33上分别设置标签。同样地,为了便于区别注水管41和吸液管44,注水管41和吸液管44分别选用不同颜色的材质,或者在注水管41和吸液管44上分别设置标签。
如图2至图3所示,固定翼12中间设置插管固定孔15,插管固定孔15的大小与管体10的尺寸向匹配,管体10插入插管固定孔15内,固定翼12两端分别设置固定带连接孔14,固定翼12的插管固定孔15外设置固定栓50,固定栓50用于将固定翼12与管体10稳固连接起来。固定栓50可通过任何固定方式安装于插管固定孔15的外侧,例如在固定翼12上设置卡槽,将固定栓50卡于该卡槽内进行固定。固定翼12上设置的固定栓50的位置和数量与管体10上的卡位孔13的位置和排数相对于,例如当管体10上设置两排卡位孔13时,固定翼12上对应地设置两个固定栓50。
如图2所示,当注气管30和清洁管40内嵌设置于管体10内时,固定翼12上的插管固定孔15上无需设置凹槽16,仅为一个圆孔。如图3,当注气管30和清洁管40设置于管体10的外壁上时,固定翼12的插管固定孔15的的侧壁上相应地设置两道凹槽16,凹槽16分别用于容纳注气管30和清洁管40。
如图4所示,固定栓50包括栓头51、栓体52和拨动板55,栓体52一端开口,栓体52另一端设置通孔,栓体52为柱状中空结构,栓体52的横切面可以为正方形,也可为正多边形,优选为圆柱状,栓头51的顶部与卡位孔13相适配,栓头51的底部的形状与栓体52开口端的开口形状相对应。栓体52内置弹簧53,栓体52的开口端设置栓头51,栓体52固定于固定翼12上,栓体52开口端指向插管固定孔15的中心并且与固定翼12插管固定孔15的边缘对齐,栓体52的通孔端设置拨动板55,拨动板55和栓头51之间通过连杆54连接,连杆54贯穿弹簧53和栓体52的通孔,连杆54-栓头51之间或连杆54-拨动板55之间螺纹连接,这样拆装都比较方便。
固定栓50固定安装于固定翼12上,固定栓50设置于固定翼12的插管固定孔15外,通过固定栓50的栓头51与管体10上的卡位孔13配合实现将固定翼12固定在管体10上。当需要移动固定翼12到不同的位置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时,拉动拨动板55,使得栓头51缩入栓体52的开口端内,再移动固定翼12到适宜的位置,使得固定栓50的栓头51卡入卡位孔13内即可。
固定翼12可以固定于管体10的不同位置,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用适宜的位置,避免管体10倾斜,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Claims (10)

1.气管切开插管,包括管体(10),管体(10)一端为插入端,管体(10)另一端连接呼吸机接头(11),靠近插入端的管体(10)上设置气囊,靠近呼吸机接头(11)的管体(10)上设置固定翼(12),固定翼(12)上设置插管固定孔(15),所述管体(10)插入插管固定孔(15)内,固定翼(12)两端分别设置固定带连接孔(14),其特征在于:
靠近呼吸机接头(11)的管体(10)上沿着管体(10)长度方向设置卡位孔(13),所述固定翼(12)的插管固定孔(15)外设置固定栓(50),所述固定栓(50)包括栓头(51)、栓体(52)和拨动板(55),栓体(52)一端开口,栓体(52)另一端设置通孔,栓体(52)为柱状中空结构,栓体(52)内置弹簧(53),栓体(52)的开口端设置与所述卡位孔(13)相适配的栓头(51),栓头(51)的尺寸不超过栓体(52)开口端的内部尺寸,栓体(52)开口端指向插管固定孔(15)的中心并且与固定翼(12)插管固定孔(15)的边缘对齐,栓体(52)的通孔端设置拨动板(55),拨动板(55)和栓头(51)之间通过连杆(54)连接,连杆(54)贯穿弹簧(53)和栓体(52)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4)-栓头(51)之间或连杆(54)-拨动板(55)之间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12)为圆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的两侧分别设置卡位孔(13),固定翼(12)的插管固定孔(15)的两侧分别对应地设置两个固定栓(5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的单侧设置3个卡位孔(13)。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上气囊(21)和下气囊(22),上气囊(21)通过上注气管(31)连接至上注气阀(32),下气囊(22)通过下注气管(33)连接至下注气阀(3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水管(41)和吸液管(44),所述注水管(41)的上端连接注水阀(42),注水管(41)的下端为上排液口(43),上排液口(43)设置于上气囊(21)的上方;所述吸液管(44)的上端连接吸液连接口(45),吸液管(44)的下端为下吸液口(46),下吸液口(46)设置于下气囊(22)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气管(30),所述上注气管(31)和下注气管(33)设置于注气管(30)内,注气管(30)附着于管体(10)上,注气管(30)的上端位于固定翼(12)上或者固定翼(12)与呼吸机接头(11)之间的管体(10)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管(40),所述注水管(41)和吸液管(44)设置于清洁管(40)内,清洁管(40)附着于管体(10)上,清洁管(40)的上端位于固定翼(12)上或者固定翼(12)与呼吸机接头(11)之间的管体(10)上。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管(30)和清洁管(40)都附着于管体(10)的外壁,固定翼(12)插管固定孔(15)的侧壁上还分别设置用于容纳注气管(30)和清洁管(40)的凹槽(16)。
CN201520112331.4U 2015-02-15 2015-02-15 气管切开插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5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2331.4U CN204485003U (zh) 2015-02-15 2015-02-15 气管切开插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2331.4U CN204485003U (zh) 2015-02-15 2015-02-15 气管切开插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85003U true CN204485003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64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1233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5003U (zh) 2015-02-15 2015-02-15 气管切开插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8500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0072A (zh) * 2017-03-15 2017-05-31 四川大学 骨内泄压钉
CN107929922A (zh) * 2018-01-22 2018-04-20 王守峰 一次性使用双腔喉导管
CN108785815A (zh) * 2018-04-17 2018-11-13 柳州市人民医院 医用气管插管
CN110433371A (zh) * 2019-08-14 2019-11-12 江苏海德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管切开插管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0072A (zh) * 2017-03-15 2017-05-31 四川大学 骨内泄压钉
CN106730072B (zh) * 2017-03-15 2023-08-11 四川大学 骨内泄压钉
CN107929922A (zh) * 2018-01-22 2018-04-20 王守峰 一次性使用双腔喉导管
CN108785815A (zh) * 2018-04-17 2018-11-13 柳州市人民医院 医用气管插管
CN110433371A (zh) * 2019-08-14 2019-11-12 江苏海德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管切开插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85003U (zh) 气管切开插管
CN207119041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气管插管
CN104874079A (zh) 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
CN201978294U (zh) 一种兼具吸痰和单肺或双肺通气功能的单腔气管导管
CN204563223U (zh) 气管切开插管
CN102120056A (zh) 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CN204485002U (zh) 双气囊气管切开插管
CN107362428B (zh) 一种通气导管
CN201558393U (zh) 单腔多囊气管导管
CN204181987U (zh) 一种单腔四囊支气管导管
CN207323812U (zh) 气管切开术用拔管封堵器
CN201775850U (zh) 并列双套囊防感染长期留置气管插管
CN204745259U (zh) 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
CN204293582U (zh) 一种气管导管内壁的清理装置
CN211434623U (zh) 一种临床麻醉用多囊加强型气管导管
CN204193243U (zh) 一次性多功能气管插管
CN109847163B (zh) 一种吸痰型气管插管
CN205434623U (zh) 一种带多腔抽液的气管插管
CN102218184B (zh) 一种可阻隔左肺的气管导管
CN205073462U (zh) 控制肺内平衡分气肺隔离导管装置
CN202802443U (zh) 一种多功能气管导管
CN201299879Y (zh) 气管及支气管两用型导管
CN204723553U (zh) 一种单肺通气气管导管
CN206007748U (zh) 多气囊式双腔气管插管
CN205515877U (zh) 一种双腔气管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