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78574U - 多联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联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78574U
CN204478574U CN201520053049.3U CN201520053049U CN204478574U CN 204478574 U CN204478574 U CN 204478574U CN 201520053049 U CN201520053049 U CN 201520053049U CN 204478574 U CN204478574 U CN 204478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pipe
heat exchanger
compresso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530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仕强
熊建国
余凯
代文杰
包本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200530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78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78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7857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内机系统和室外机系统,所述室内机系统包括多个室内机,所述室外机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模块,每个所述模块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液管、高压气管和低压气管,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通过液管与所述多个室内机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高压气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低压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多个室内机连接,所述低压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多联机系统还包括高压连通管和低压连通管,所述高压连通管连通所有所述模块中的高压气管,所述低压连通管连通所有所述模块中的压缩机的吸气端。其充分增加了室外换热器的利用率,降低了系统的高压,提高了整机的能效。

Description

多联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多联机系统是指一台室外机同时为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室内机提供压缩空气的空调系统。目前,多联机系统在模块化设计时,模块之间的连接管一般只有气管、液管或均油管连接,模块的运行过程相对独立,各个模块的换热器是否换热只与自身的压缩机状态有关。在多联机系统部分负荷需求时,只有单个模块运行,其他模块处于停机状态,导致换热器无法有效利用,整机运行能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能够充分增加换热器的利用率,提高整机运行能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内机系统和室外机系统,所述室内机系统包括多个室内机,所述室外机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模块,每个所述模块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液管、高压气管和低压气管,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通过液管与所述多个室内机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高压气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低压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多个室内机连接,所述低压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所述多联机系统还包括高压连通管和低压连通管,所述高压连通管连通所有所述模块中的高压气管,所述低压连通管连通所有所述模块中的压缩机的吸气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模块还包括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所述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高压气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模块还包括四通阀;
所述四通阀的第一通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通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
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通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通口与所述低压气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四通阀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高压气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模块的压缩机和四通阀之间的高压气管上,所述高压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个模块的压缩机和四通阀之间的高压气管上;
所述低压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模块的压缩机的吸气端,所述低压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个模块的压缩机的吸气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模块还包括低压电磁阀和高压电磁阀;
所述低压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所述低压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低压气管连接;
所述高压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低压气管连接,所述高压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气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高压电磁阀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高压气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模块还包括低压旁通阀和低压旁通管;
所述低压旁通阀设置在所述低压旁通管上,所述低压旁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高压气管连接,所述低压旁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低压连通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换热器和室内电子膨胀阀;
所述室内机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液管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低压气管连接;
所述室内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上游的液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室内气管流量调节阀,所述室内气管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下游的低压气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模块还包括室外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外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下游的液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模块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多联机系统,通过高压连通管和低压连通管将各个模块进行有机的连接,当制冷部分负荷需求只需要部分模块的压缩机启动运行时,通过高压连通管,可使所有模块的室外换热器均参与换热;当制热部分负荷需求只需要部分模块的压缩机启动运行时,通过低压连通管,可使所有模块的室外换热器均参与换热,充分增加了室外换热器的利用率,降低了系统的高压,提高了整机的能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联机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联机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该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内机系统200和室外机系统100,室内机系统200包括多个室内机210,室外机系统100包括第一模块110和第二模块120。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室外机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其他模块。
其中,第一模块110和第二模块120均包括室外换热器116、压缩机111、液管118、高压气管113和低压气管119。其中,室外换热器116的一端通过液管118与多个室内机210连接,另一端通过高压气管113与压缩机111连接;低压气管119的一端与多个室内机210连接,另一端与压缩机111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多联机系统还包括高压连通管1111和低压连通管1110,其中,高压连通管1111连通所有模块(此实施例中为第一模块110和第二模块120)中的高压气管113,低压连通管1110连通所有模块(此实施例中为第一模块110和第二模块120)中的压缩机111的吸气端。
本实用新型的多联机系统,通过高压连通管1111和低压连通管1110将各个模块进行有机的连接,可使所有模块的室外换热器116均参与换热,充分增加了室外换热器116的利用率,降低了系统的高压,提高了整机的能效。
继续参见图1和图2,每个室内机210包括室内机换热器212和室内电子膨胀阀214,其中,室内机换热器212的一端与液管118连接,另一端与低压气管119连接;室内电子膨胀阀214设置在室内换热器212上游的液管118上;相应地,每个模块还包括室外电子膨胀阀117,室外电子膨胀阀117设置在室外换热器116下游的液管118上。本实施方式,电子膨胀阀能够智能化控制流通线路中制冷剂的流量,起到了节流降压的作用,增加了多联机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游和下游均是以多联机系统的制冷模式为参照,在制冷模式中,制冷剂的流向为下游,反之为上游。
较佳地,每个室内机210还包括室内气管流量调节阀216,室内气管流量调节阀216设置在室内换热器212下游的低压气管119上。在制热模式中,可通过室内气管流量调节阀216来调节各个室内机210的制冷剂流量,从而满足不同室内机210的需求。
进一步地,每个模块还包括单向阀112,单向阀112设置在压缩机111的排气端。单向阀112的存在防止了制冷剂的倒流,提高了压缩机111的制冷效率,增加了压缩机111的使用安全性。
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每个模块还包括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设置在高压气管113上。当系统满负荷需要全部模块运行时,通过调节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可以均衡各个模块的换热能力,避免因为某个模块因为局部换热效果差而影响其他模块的换热,同时,也能够避免某个模块由于存储过多的冷媒而导致冷媒循环量的下降,提高了多联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例如,当第一模块110中的室外换热器116换热效果较好,第二模块120中的室外换热器116换热效果较差时,可以通过调节两个模块中的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增大第一模块110中室外电子膨胀阀117的开度,使得第二模块120中的冷媒通过高压连通管1111进入到第一模块110中,从而提高多联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参见图1,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每个模块还包括四通阀114,该四通阀114将高压气管113分为两部分;其中,四通阀114的第一通口与压缩机111的排气端连接,四通阀114的第二通口与室外换热器116连接;四通阀114的第三通口与压缩机111的吸气端连接,四通阀114的第四通口与低压气管119连接。本实施例中,各个部件通过四通阀114相互连通,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安装,节约了阀组件的个数,降低了成本,并能够快速实现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转换。
继续参见图1,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设置在四通阀114和室外换热器116之间的高压气管113上;高压连通管1111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模块的压缩机111和四通阀114之间的高压气管113上,高压连通管1111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个模块的压缩机111和四通阀114之间的高压气管113上;低压连通管1110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模块的压缩机111的吸气端,低压连通管1110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个模块的压缩机111的吸气端。该方式能够保证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高压连通管1111和低压连通管1110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以增加室外换热器116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多联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当制冷部分负荷需求只需要部分模块的压缩机111启动运行时,通过高压连通管1111,可使所有模块的室外换热器116均参与换热。例如,如图1所示,在制冷模式中,当只需要第一模块110中的压缩机111启动运行时,制冷剂的走向为:经第一模块110中的压缩机111压缩后的制冷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制冷剂通过第一模块110的高压气管113和四通阀114进入到第一模块110的室外换热器116,然后进入第一模块110的液管118,再进入多个室内机210,再通过第一模块110的低压气管119返回到第一模块110的四通阀114中,最终进入第一模块110的压缩机111的吸气端;另一部分制冷剂通过高压连通管1111进入到第二模块120,通过第二模块120的高压气管113和四通阀114进入到第而模块120的室外换热器116,再通过第二模块的液管118进入到多个室内机210中,最终通过第一模块110的低压气管119返回到第一模块110的压缩机111的吸气端;从而实现第一模块110和第二模块120的室外换热器116均参与换热。
当制热部分负荷需求只需要部分模块的压缩机111启动运行时,通过低压连通管1110,可使所有模块的室外换热器116均参与换热。例如,如图1所示,在制热模式中,当只需要第一模块110中的压缩机111启动运行时,制冷剂的走向为:经第一模块110中的压缩机111压缩后的制冷剂全部进入第一模块110的高压气管113,然后通过第一模块110的四通阀114进入到第一模块110的低压气管119,再进入到多个室内机210中;在多个室内机210中换热后的制冷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制冷剂通过第一模块110的液管118进入到第一模块110的室外换热器116中换热,最终通过第一模块110的四通阀114进入到第一模块110的压缩机111的吸气端,另一部分制冷剂通过第二模块120的液管118进入到第二模块的室外换热器116,再通过第一模块110的四通阀114进入低压连通管1110,最终终进入到第一模块110的压缩机111的吸气端。
参见图2,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每个模块均包括低压电磁阀1112和高压电磁阀1113,其中,低压电磁阀1112的一端与压缩机111的吸气端连接,低压电磁阀1112的另一端与低压气管119连接;高压电磁阀1113的一端与低压气管119连接,高压电磁阀1113的另一端与高压气管113连接。在部分负荷需求时,制冷模式中,制冷剂的流通过程如下:在第一模块110中,高压电磁阀1113关闭,低压电磁阀1112打开,经压缩机111压缩后的一部分制冷剂沿着高压气管113到达室外换热器116进行换热,然后进入液管118,流入室内机210,换热后进入低压气管119,通过低压电磁阀1112回到压缩机111的吸气端;同时,经第一模块110的压缩机111压缩后的另一部分制冷剂沿着高压连通管1111进入到第二模块120中,经过第二模块120中的室外换热器116进行换热,然后进入第二模块120的液管118,流入室内机210,换热后进入第一模块110的低压气管119,最终通过第一模块110中的低压电磁阀1112到达第一模块110的压缩机111的吸气端。
图2所示的多联机系统中,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设置在高压电磁阀1113和室外换热器116之间的高压气管113上。
继续参见图2,较佳地,每个模块还包括低压旁通阀1114和低压旁通管1115。其中,低压旁通阀1114设置在低压旁通管1115上,低压旁通管1115的一端与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和室外换热器116之间的高压气管113连接,低压旁通管1115的另一端与低压连通管1110连接。该方式中,低压旁通阀1114可以起到补充低压压力、降低高压压力的作用,使得多联机系统的运行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多联机系统,通过高压连通管1111、低压连通管1110、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和室内气管流量调节阀216的设置,可以达到灵活控制室内换热器212和室外换热器116的热量交换,进而提高整机能效、均衡各个换热器之间的流量,有效分配各个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大大提高了多联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内机系统(200)和室外机系统(100),所述室内机系统(200)包括多个室内机(210),所述室外机系统(100)包括至少两个模块,每个所述模块包括室外换热器(116)、压缩机(111)、液管(118)、高压气管(113)和低压气管(119),所述室外换热器(116)的一端通过液管(118)与所述多个室内机(210)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116)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高压气管(113)与所述压缩机(111)连接,所述低压气管(119)的一端与所述多个室内机(210)连接,所述低压气管(119)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11)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联机系统还包括高压连通管(1111)和低压连通管(1110),所述高压连通管(1111)连通所有所述模块中的高压气管(113),所述低压连通管(1110)连通所有所述模块中的压缩机(111)的吸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块还包括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所述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设置在所述高压气管(1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块还包括四通阀(114);
所述四通阀(114)的第一通口与所述压缩机(111)的排气端连接,所述四通阀(114)的第二通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16)连接;
所述四通阀(114)的第三通口与所述压缩机(111)的吸气端连接,所述四通阀(114)的第四通口与所述低压气管(11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设置在所述四通阀(114)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16)之间的高压气管(1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连通管(1111)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模块的压缩机(111)和四通阀(114)之间的高压气管(113)上,所述高压连通管(1111)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个模块的压缩机(111)和四通阀(114)之间的高压气管(113)上;
所述低压连通管(1110)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模块的压缩机(111)的吸气端,所述低压连通管(1110)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个模块的压缩机(111)的吸气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块还包括低压电磁阀(1112)和高压电磁阀(1113);
所述低压电磁阀(1112)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11)的吸气端连接,所述低压电磁阀(1112)的另一端与所述低压气管(119)连接;
所述高压电磁阀(1113)的一端与所述低压气管(119)连接,所述高压电磁阀(1113)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气管(11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设置在所述高压电磁阀(1113)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16)之间的高压气管(1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块还包括低压旁通阀(1114)和低压旁通管(1115);
所述低压旁通阀(1114)设置在所述低压旁通管(1115)上,所述低压旁通管(1115)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气管流量调节阀(115)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16)之间的高压气管(113)连接,所述低压旁通管(1115)的另一端与所述低压连通管(111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室内机(210)包括室内机换热器(212)和室内电子膨胀阀(214);
所述室内机换热器(212)的一端与所述液管(118)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212)的另一端与所述低压气管(119)连接;
所述室内电子膨胀阀(214)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212)上游的液管(118)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室内机(210)还包括室内气管流量调节阀(216),所述室内气管流量调节阀(216)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212)下游的低压气管(119)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块还包括室外电子膨胀阀(117),所述室外电子膨胀阀(117)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116)下游的液管(118)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块还包括单向阀(112),所述单向阀(112)设置在所述压缩机(111)的排气端。
CN201520053049.3U 2015-01-26 2015-01-26 多联机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78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3049.3U CN204478574U (zh) 2015-01-26 2015-01-26 多联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3049.3U CN204478574U (zh) 2015-01-26 2015-01-26 多联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78574U true CN204478574U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34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53049.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78574U (zh) 2015-01-26 2015-01-26 多联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785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6147A (zh) * 2015-01-26 2015-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6147A (zh) * 2015-01-26 2015-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35949U (zh) 新型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5674449A (zh) 一种基于节能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三联供系统
CN105091392A (zh) 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34981B (zh) 空气源模块式三合一空调热水系统
CN104596147A (zh) 多联机系统
CN204478574U (zh) 多联机系统
CN203274085U (zh) 一种冷冻水节能输送的空调系统
CN102072531B (zh) 四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05048777U (zh) 一种核级直接蒸发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
CN107504709B (zh) 一种超低温型多功能热泵系统
CN202350385U (zh) 压缩机直接加热热水的一拖多空调系统
CN105241108A (zh) 模块化热水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190578U (zh) 机房专用空调室外机水辅助冷却节能装置
CN102435006A (zh) 一机三体空调热水器系统
CN201653011U (zh) 一种空调热泵系统
CN203385150U (zh) 适用于寒冷地区的直流变频多联式空调机组
CN113803816A (zh) 一种耦合全年供冷系统的水源vrf空调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3908095U (zh) 热回收多联机系统
CN202547176U (zh) 一种无气液分离器的多联机
CN202915491U (zh) 机房空调载冷剂节能装置
CN202350384U (zh) 压缩机直接加热热水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2410669A (zh) 压缩机直接加热热水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7487170U (zh) 余热回收的风冷热泵机组
CN201062899Y (zh) 一种废热回收循环补水依附型热泵装置
CN112628886A (zh) 一种数据中心末端二次泵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2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2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