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4578U -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64578U
CN204464578U CN201420574325.6U CN201420574325U CN204464578U CN 204464578 U CN204464578 U CN 204464578U CN 201420574325 U CN201420574325 U CN 201420574325U CN 204464578 U CN204464578 U CN 204464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ring
sleeve pipe
overarm
flange
bre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743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健雄
许磊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743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64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64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645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及连接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和联接圈,所述第一套管具有第一管腔,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突出于所述第一套管外壁,并沿所述第一套管圆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缘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联接圈具有第三管腔,所述联接圈内壁设置有悬梁,所述悬梁一端固定在所述联接圈内壁上,另一端有弹性地悬空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所述第一套管插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所述悬梁可被所述第一凸缘抵顶而使悬空的一端朝联接圈内壁移动;当所述悬梁未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联接圈可相对所述第一套管转动。本实用新型可将联接圈与第一套管保持在预锁状态。

Description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由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联接圈组成的连接器壳体组件中,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可插拔地插接,联接圈一端套装在第一套管上且两者连接,另一端套装在第二套管上且两者连接,依靠联接圈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连接。在相互连接过程中,联接圈与第一套管之间、联接圈与第二套管之间、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之间均设置有各种相配合的结构以增强连接。由于各组件之间是相对活动的,存在多种相配合的结构且各种相配合的结构处于不同的位置,所以在组装时很难使各种相配合的结构对准。由于各组件在组装之前无法预先定位,因此组装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方便地预先定位的连接器壳体。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和联接圈,
所述第一套管具有第一管腔,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突出于所述第一套管外壁,并沿所述第一套管圆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缘设置有第一缺口;
所述联接圈具有第三管腔,所述联接圈内壁设置有悬梁,所述悬梁一端固定在所述联接圈内壁上,另一端有弹性地悬空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
所述第一套管插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所述悬梁可被所述第一凸缘抵顶而使悬空的一端朝联接圈内壁移动;当所述悬梁未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联接圈可相对所述第一套管转动;当所述悬梁落入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悬梁与所述第一凸缘相配合限制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相对转动,将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保持在预锁状态。
优选地是,所述联接圈内壁设置有第三凸缘,所述第三凸缘突出于所述联接圈内壁并沿所述联接圈圆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套管插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过程中,所述第三凸缘阻挡所述第一凸缘,限制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联接圈继续轴向相对移动。
优选地是,所述悬梁自由端端部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沿所述联接圈径向突出于所述悬梁;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卡槽;所述悬梁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第一凸块嵌入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卡槽;沿所述第一套管圆周方向,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一侧;所述悬梁自由端端部设置有拐臂,所述拐臂自所述悬梁自由端端沿所述联接圈圆周方向突出于所述悬梁;所述拐臂端部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自所述拐臂端部起延伸突出于所述拐臂;所述悬梁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第一凸块嵌入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是,所述联接圈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拐臂端位置相对,所述拐臂随所述悬梁朝所述联接圈内壁移动时用以限制所述拐臂的行程。
优选地是,所述联接圈套装在所述第一套管外时,所述第一凸缘抵顶所述悬梁使所述悬梁变形而产生弹性力;在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悬梁可嵌入所述第一缺口内。
优选地是,所述悬梁自设置于所述联接圈内壁的一端起,沿所述联接圈的轴向和径向延伸。
优选地是,所述联接圈内壁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突出于所述联接圈内壁;所述第一凸缘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允许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第一凸缘。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套管外壁上设置轴向定位槽,所述联接圈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联接圈套装过程中,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轴向定位槽并沿所述轴向定位槽滑动。
优选地是,所述轴向定位槽内设置有标志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保持在预锁状态的连接器壳体组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联接圈;
所述第一套管具有第一管腔,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突出于所述第一套管外壁,并沿所述第一套管圆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缘设置有第一缺口;
所述第二套管具有第二管腔,所述第二套管外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第二套管圆周方向及轴向延伸;
所述联接圈具有第三管腔,所述联接圈内壁设置有悬梁,所述悬梁一端固定在所述联接圈内壁上,另一端有弹性地悬空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
所述第一套管插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所述悬梁可被所述第一凸缘抵顶而使悬空的一端朝联接圈内壁移动;当所述悬梁未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联接圈可相对所述第一套管转动;当所述悬梁落入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悬梁与所述第一凸缘相配合限制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相对转动,将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保持在预锁状态;
第二套管插入处于预锁位置的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时,所述第二套管外壁抵顶所述悬梁,使所述悬梁移出所述第一缺口,解除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的预锁状态;之后,所述联接圈、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可相对轴向运动至锁紧状态;
在锁紧状态,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分别自所述第三管腔一端插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所述第一套管端部插置于所述第二管腔内。
优选地是,所述悬梁自设置于所述联接圈内壁的一端起,沿所述联接圈的轴向和径向延伸;
所述第二套管插入处于预锁状态的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时,所述第二套管外壁抵顶所述悬梁使所述悬梁变形而产生弹性变形力,并随着第二套管插入的长度增加而逐渐使所述悬梁自所述第一缺口内移出;所述悬梁自所述第一缺口内移出时,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导向槽入口处;在所述第二套管继续插入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过程中,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二套管相对转动,所述导向柱沿所述导向槽移动。
优选地是,所述第二套管外壁将所述悬梁沿径向顶出所述第一缺口后,解除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的预锁位置关系;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二套管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联接圈沿所述第二套管轴向移动,所述联接圈拉动所述第一套管沿所述第二套管沿轴向插入所述第二管腔内。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凸缘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间隔设置;在锁紧状态,所述悬梁落入所述第二缺口内后,所述悬梁与所述第一凸缘相配合限制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相对转动。
优选地是,所述第二套管外壁上设置有轴向凹槽,用于在锁紧状态容纳所述联接圈上的所述悬梁。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套管端部插置于所述第二管腔内时,所述第二套管外壁不低于所述第一凸缘。
优选地是,所述联接圈内壁设置有第三凸缘,所述第三凸缘突出于所述联接圈内壁,并沿所述联接圈圆周方向延伸;在所述的预锁状态,所述第三凸缘抵靠在所述第一凸缘外侧。
优选地是,所述悬梁自由端端部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悬梁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第一凸块卡在所述第一凸缘外侧。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卡槽;沿所述第一套管圆周方向,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一侧;所述悬梁自由端设置有拐臂,所述拐臂自所述悬梁自由端沿所述联接圈圆周方向突出于所述悬梁;所述拐臂端部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沿所述联接圈径向突出于所述拐臂;所述悬梁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第一凸块嵌入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是,所述联接圈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拐臂端位置相对,所述拐臂随所述悬梁朝所述联接圈内壁移动时用以限制所述拐臂的行程。
优选地是,所述第二管腔内壁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多个第二凸块形状不相同;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多个导引槽;每个导引槽与其中一个第二凸块位置及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一套管插置于所述第二管腔过程中,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导引槽相配合,限制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保持在预锁状态的连接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及前述连接器壳体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腔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腔内;所述第一套管端部插置于所述第二管腔内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可插拔地插接。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其中之一为公端子,另一个为母端子。
本实用新型中的联接圈,悬梁端部悬空且有弹性地设置,利用悬梁与第一套管的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相配合,利用第一凸块与卡槽相配合,可将联接圈与第一套管稳定地保持在预锁状态。联接圈与第一套管保持在预锁状态时,方便与第二套管组装,可容易地使各组件的对配结构(如第二凸块与导引槽,导向柱与导向槽等)对准位置。悬梁有弹性地设置,既可以重复多次使用,且不 易产生应力疲劳。悬梁有弹性地设置,既方便组装联接圈与第一套管至预锁状态,也可方便地解除预锁状态,完成连接器壳体组件的整体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壳体组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锁紧状态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2中的C-C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套管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联接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联接圈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处于预锁状态的联接圈与第一套管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1为处于预锁状态的联接圈与第一套管配合关系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2为处于预锁状态的联接圈与第一套管剖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X-X剖视图。
图14为图12中的Y-Y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套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和连接器壳体组件30。连接器壳体组件30包括第一套管40、第二套管50和联接圈60。第一套管40具有第一管腔41。第二套管50具有第二管腔51。联接圈60具有 第三管腔61。第一套管40、第二套管50和联接圈60三者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套管40、第二套管50和联接圈60三者的锁紧状态,第一套管40与第二套管50分别自第三管腔60一端插置于第三管腔61内;第一套管40端部插置于第二管腔51内。联接圈60一端套装在第一套管40上并与第一套管40连接,另一端套装在第二套管50上并与第二套管50连接。第一连接端子设置于第一管腔41内。第二连接端子设置于第二管腔51内。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其中之一为公端子,另一个为母端子。第一套管40插置于第二管腔51内时,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可插拔地插接连接。第一连接端子连接有第一导线,第二连接端子连接有第二导线。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插接连接时,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通过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20的设置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套管40,具有第一管腔41。第一套管外壁42设置有第一凸缘43。第一凸缘43突出于第一套管外壁42,并沿第一套管40圆周方向延伸。第一凸缘43设置有第一缺口44和第二缺口45。第一缺口44与第二缺口45沿第一套管40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缺口44外壁设置有卡槽46。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示例中,沿第一套管40圆周方向,卡槽46设置在第一缺口44一侧。第一套管外壁42套装有第一密封圈47,第一密封圈47位于第一凸缘43内侧。第一套管外壁42还设置有轴向定位槽48。轴向定位槽48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当设置有多个轴向定位槽48时,其中一个轴向定位槽48内设置有标志线49。第一套管外壁42还设置有多个导引槽401。多个导引槽401径向截面各不相同,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联接圈60,具有第三管腔61。联接圈内壁62设置有悬梁70。悬梁一端71固定在联接圈内壁62上,悬梁另一端72 有弹性地悬空设置。悬梁70自设置于联接圈内壁62的一端71起,沿联接圈70的轴向和径向延伸,实现此延伸方式可以将悬梁另一端72设置为相对于悬梁一端71位于斜下方,也可以设置为朝向轴线的表面为斜面。悬梁另一端72设置有第一凸块74。第一凸块74沿联接圈60径向突出于悬梁7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示例,悬梁另一端72设置有拐臂73,拐臂73自悬梁另一端72沿联接圈60圆周方向延伸。第一凸块74设置在拐臂73端部。第一凸块74自拐臂73端部延伸,沿联接圈60径向突出于拐臂73。联接圈内壁62设置有第三凸缘63,第三凸缘63突出于联接圈内壁62,并沿联接圈60圆周方向延伸。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三凸缘63设置于联接圈60轴向一端。联接圈内壁62设置有导向柱64。导向柱64突出于联接圈内壁62。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示例中,导向柱64数目为三个,沿联接圈60圆周方向分布。联接圈60上还设置有定位凸起66,以与轴向定位槽48相配合。在如图所示的优选示例中,定位凸起66设置在第三凸缘63上,突出于第三凸缘63。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套管40、第二套管50和联接圈60三者在组装过程中具有两个状态,即预锁状态和锁紧状态。如图10至图14所示,在预锁状态,第一套管40与联接圈60相对固定。处于预锁状态的第一套管40与联接圈60再与第二套管50组装连接,至锁紧状态。在锁紧状态,第一套管40端部插置于第二管腔51内,联接圈60一端套装在第一套管40外并与第一套管40连接,另一端套装在所述第二套管50外并与第二套管50连接。联接圈60一端套装在第一套管40外时,第三凸缘63抵靠在第一凸缘43外侧。导向柱64位于导向槽54内。第二套管50端部与第一凸缘43之间夹持有第一密封圈47。第一密封圈47受压迫变形而产生弹性变形力,该弹性变形力沿轴向且具有使第一套管40和联接圈60轴向远离第二套管50的趋势。联接圈60受第一密封圈47的弹性 变形力作用时,将导向柱64压靠在导向槽54的槽壁上。导向柱64被压靠在导向槽54的槽壁上时,可限制联接圈60移动。另外,在导向槽54的端部,还可以设置一段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容置槽(图中未示出),使容置槽与导向槽54呈角度设置,导向柱64进入容置槽内后,第一密封圈47的弹性变形力使导向柱64抵靠在容置槽槽壁上而无法退出。第一密封圈47的弹性变形力通过导向柱64与导向槽54的配合,将联接圈60与第二套管50保持在该状态。只有施加外力旋动联接圈60是,才能将联接圈60与第二套管50拆分。第三凸缘63与第一凸缘43相配合,将第一套管40和联接圈60轴向相对固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一管腔41和第二管腔51内均设置有导线,所以,第一套管40与第二套管50不能转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制联接圈60相对于第一套管40或第二套管50其中之一的转动,即可限制第一套管40、第二套管50和联接圈60的轴向相对移动。
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通过悬梁70与第一凸缘43相配合,限制联接圈60与第一套管40相对转动。悬梁70自联接圈内壁62起沿轴向和径向延伸,即向斜下方延伸,且悬梁另一端72悬空设置,因此其具有弹性。第一凸缘43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缺口44和第二缺口45。当联接圈60套装在第一套管40外时,第一凸缘43可将悬梁另一端72顶向联接圈内壁62而使悬梁70变形产生弹性力。联接圈60与第一套管40相对转动,直至悬梁70移动至第一缺口44或第二缺口45处时,悬梁70的弹性力使悬梁70落入第一缺口44或第二缺口45内。悬梁70落入第一缺口44或第二缺口45内后,悬梁70与第一凸缘43相配合限制联接圈60与第一套管40相对转动。悬梁70具有弹性,当使悬梁70弹性变形后,可使悬梁70从第一缺口44或第二缺口45内移出,此时联接圈60可相对于第一套管40转动,直至悬梁70再次落入第一缺口44或 45内。在如图所示的优选示例中,悬梁70落入第一缺口44内时,将第一套管40与联接圈60保持在预锁状态,悬梁70落入第二缺口45内时,第一套管40、第二套管50与联接圈60三者处于锁紧状态。
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示例中,在悬梁另一端72设置第一凸块74,在第一套管外壁42设置卡槽46。第一凸块74与卡槽46相配合,第一凸块74插入卡槽46内时,也可限制联接圈60与第一套管40相对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更优选的示例,卡槽46设置在沿第一套管40圆周方向第一缺口44的一侧。悬梁另一端72设置拐臂73,拐臂73沿联接圈60圆周方向突出于悬梁另一端72。第一凸块74设置在拐臂73端部。这样,当悬梁70落入第一缺口44内时,第一凸块74落入卡槽46内。此时,悬梁70与第一凸缘43相配合、第一凸块74与卡槽46相配合,均可以限制联接圈60与第一套管40的相对转动。当悬梁70落入第二缺口45内时,仅靠悬梁70与第一凸缘43相配合限制联接圈60与第一套管40的相对转动。因此,相对于将悬梁70从第二缺口45内移出,要使悬梁70从第一缺口44内移出将需要更大的力。根据此区别,可将悬梁70位于第一缺口44和第二缺口45内时分别作为不同的组装状态。比如,将悬梁70位于第一缺口44内时,作为联接圈60与第一套管40的预锁状态。将悬梁70位于第二缺口45内时作为锁紧状态。在联接圈60内壁设置有台阶65。台阶65与拐臂73位置相对,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悬梁70受第一凸缘43抵压时,台阶65可阻挡拐臂73的移动,以限制拐臂73及悬梁70的行程,防止悬梁70被过分压迫而折断。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套管50,具有第二管腔51。第二套管外壁52设置有导向槽54,导向槽54沿第二套管50圆周方向及轴向延伸,即以螺旋形状延伸。第二套管外壁52还设置有轴向凹槽57。第二套管内壁设置有第 二凸块58。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二凸块58数目为多个,且径向截面的形状各不相同、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第二凸块58与导引槽401位置及形状相同,一一对应配合。
如图10至图14所示,在组装时,首先将联接圈60与第一套管40组装至预锁状态。定位凸起66与设置标志线49的轴向定位槽48对准,将第一套管40自联接圈60一端插入第三管腔61内。第一凸缘43抵顶悬梁70,使拐臂73抵靠在台阶65上。第一套管40与联接圈60轴向相对移动至第三凸缘63抵压第一凸缘43时,联接圈60由于受到第一凸缘43阻挡而无法继续轴向移动。旋转联接圈60,直至悬梁70落入第一缺口44内,第一凸块74落入卡槽46内。悬梁70与第一凸缘43相配合、第一凸块74与卡槽46相配合,将联接圈60与第一套管40保持在预锁状态。此时,第一套管40与联接圈60无法相对转动。
如图1至图5所示,将处于预锁状态的第一套管40与联接圈60再与第二套管50组装。第二套管50插入第一套管40与联接圈60之间。第二凸块58与导引槽401位置及形状相同,一一对应配合。第二凸块58与导引槽401相配合,限制第一套管40与第二套管50相对转动。第二套管50沿轴向插入过程中,第二套管外壁52不低于第一凸缘43,从而可将悬梁70从第一缺口44内顶出。由于悬梁70倾斜设置,因此,随着第二套管50插入深度的增加,悬梁70被逐渐地顶出第一缺口44。当悬梁70被顶出第一缺口44内后,联接圈60与第一套管40可相对转动。此时,导向柱64位于导向槽54入口处。旋转联接圈60时,联接圈60与第二套管50轴向相对移动,带动第一套管40与第二套管50轴向相对移动,同时导向柱64沿导向槽54移动。直至第二套管50端部移动至抵压第一密封圈47使其变形产生弹性变形力。导向柱64到达导向槽54终点或者容置槽内。此时,悬梁70到达第二缺口45处并落入第二缺口45内。悬梁70落入 轴向凹槽57内。通过第一凸缘43与悬梁70相配合,限制第一套管40与联接圈60相对转动;通过第一凸缘43与第二套管50端部相配合,限制第一套管40与联接圈60轴向相对移动;通过导向柱64与导向槽54相配合,限制联接圈60与第二套管50相对转动及轴向移动;通过第二凸块58与导引槽401相配合,限制第一套管40与第二套管50相配合,限制第一套管40与第二套管50相对转动;第一套管40、第二套管50及联接圈60保持在锁紧状态。
如需拆卸,需对联接圈60施力使其旋转,施加的力需克服第一密封圈47的弹性变形力,使导向柱64能够沿导向槽54后退,另外还能够使悬梁70从第二缺口45内退出。
在组装过程中,由于第二凸块58与导引槽401一一对应,导向柱64需与导向槽54相对准,否则无法组装。如果第一套管40、第二套管50和第三套管60均可以相对转动,将很难使三者的对配结构一一对准。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结构,可先将第一套管40和联接圈60保持相对固定,再与第二套管50组装,这样组装更加容易。在锁紧状态,悬梁70落入轴向凹槽57内,可防止悬梁70受抵顶时间过长而产生应力疲劳,丧失弹性。
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利用销子80贯穿第一套管40与第二套管50将两者连接。第二套管50上还可以套装第二密封圈56,增强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凸缘外侧是以图9所示的第一凸缘左侧,内侧是指第一凸缘右侧。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23)

1.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和联接圈,
所述第一套管具有第一管腔,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突出于所述第一套管外壁,并沿所述第一套管圆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缘设置有第一缺口;
所述联接圈具有第三管腔,所述联接圈内壁设置有悬梁,所述悬梁一端固定在所述联接圈内壁上,另一端有弹性地悬空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
所述第一套管插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所述悬梁可被所述第一凸缘抵顶而使悬空的一端朝联接圈内壁移动;当所述悬梁未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联接圈可相对所述第一套管转动;当所述悬梁落入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悬梁与所述第一凸缘相配合限制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相对转动,将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保持在预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圈内壁设置有第三凸缘,所述第三凸缘突出于所述联接圈内壁并沿所述联接圈圆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套管插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过程中,所述第三凸缘阻挡所述第一凸缘,限制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联接圈继续轴向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梁自由端端部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沿所述联接圈径向突出于所述悬梁;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卡槽;所述悬梁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第一凸块嵌入所述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卡槽;沿所述第一套管圆周方向,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一侧;所述悬梁自由端端部设置有拐臂,所述拐臂自所述悬梁自由端端沿所述联接圈圆周方向突出于所述悬梁;所述拐臂端部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自所述拐臂端部起延伸突出于所述拐臂;所述悬梁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第一凸块嵌入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圈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拐臂端位置相对,所述拐臂随所述悬梁朝所述联接圈内壁移动时用以限制所述拐臂的行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圈套装在所述第一套管外时,所述第一凸缘抵顶所述悬梁使所述悬梁变形而产生弹性力;在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悬梁可嵌入所述第一缺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梁自设置于所述联接圈内壁的一端起,沿所述联接圈的轴向和径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圈内壁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突出于所述联接圈内壁;所述第一凸缘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允许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第一凸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外壁上设置轴向定位槽,所述联接圈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联接圈套装过程中,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轴向定位槽并沿所述轴向定位槽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定位槽内设置有标志线。
11.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联接圈;
所述第一套管具有第一管腔,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突出于所述第一套管外壁,并沿所述第一套管圆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缘设置有第一缺口;
所述第二套管具有第二管腔,所述第二套管外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第二套管圆周方向及轴向延伸;
所述联接圈具有第三管腔,所述联接圈内壁设置有悬梁,所述悬梁一端固定在所述联接圈内壁上,另一端有弹性地悬空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
所述第一套管插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所述悬梁可被所述第一凸缘抵顶而使悬空的一端朝联接圈内壁移动;当所述悬梁未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联接圈可相对所述第一套管转动;当所述悬梁落入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悬梁与所述第一凸缘相配合限制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相对转动,将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保持在预锁状态;
第二套管插入处于预锁位置的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时,所述第二套管外壁抵顶所述悬梁,使所述悬梁移出所述第一缺口,解除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的预锁状态;之后,所述联接圈、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可相对轴向运动至锁紧状态;
在锁紧状态,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分别自所述第三管腔一端插置于所述第三管腔内;所述第一套管端部插置于所述第二管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梁自设置于所述联接圈内壁的一端起,沿所述联接圈的轴向和径向延伸;
所述第二套管插入处于预锁状态的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时,所述第二套管外壁抵顶所述悬梁使所述悬梁变形而产生弹性变形力,并随着第二套管插入的长度增加而逐渐使所述悬梁自所述第一缺口内移出;所述悬梁自所述第一缺口内移出时,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导向槽入口处;在所述第二套管继续插入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过程中,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二套管相对转动,所述导向柱沿所述导向槽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外壁将所述悬梁沿径向顶出所述第一缺口后,解除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的预锁位置关系;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二套管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联接圈沿所述第二套管轴向移动,所述联接圈拉动所述第一套管沿所述第二套管沿轴向插入所述第二管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间隔设置;在锁紧状态,所述悬梁落入所述第二缺口内后,所述悬梁与所述第一凸缘相配合限制所述联接圈与所述第一套管相对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外壁上设置有轴向凹槽,用于在锁紧状态容纳所述联接圈上的所述悬梁。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端部插置于所述第二管腔内时,所述第二套管外壁不低于所述第一凸缘。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圈内壁设置有第三凸缘,所述第三凸缘突出于所述联接圈内壁,并沿所述联接圈圆周方向延伸;在所述的预锁状态,所述第三凸缘抵靠在所述第一凸缘外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梁自由端端部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悬梁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第一凸块卡在所述第一凸缘外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卡槽;沿所述第一套管圆周方向,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一侧;所述悬梁自由端设置有拐臂,所述拐臂自所述悬梁自由端沿所述联接圈圆周方向突出于所述悬梁;所述拐臂端部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沿所述联接圈径向突出于所述拐臂;所述悬梁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第一凸块嵌入所述卡槽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圈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拐臂端位置相对,所述拐臂随所述悬梁朝所述联接圈内壁移动时用以限制所述拐臂的行程。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腔内壁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多个第二凸块形状不相同;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置有多个导引槽;每个导引槽与其中一个第二凸块位置及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一套管插置于所述第二管腔过程中,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导引槽相配合,限制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相对转动。
22.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及权利要求11至2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腔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腔内;所述第一套管端部插置于所述第二管腔内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可插拔地插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其中之一为公端子,另一个为母端子。
CN201420574325.6U 2014-09-30 2014-09-30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64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4325.6U CN204464578U (zh) 2014-09-30 2014-09-30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4325.6U CN204464578U (zh) 2014-09-30 2014-09-30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64578U true CN204464578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71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7432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64578U (zh) 2014-09-30 2014-09-30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645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3633A (zh) * 2016-11-16 2019-07-05 菲尼克斯电动交通有限公司 特别是用于传输用来为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电流的插式连接器部件
CN114006234A (zh) * 2021-09-26 2022-02-01 东莞市展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方位旋转可拆换第一和第二连接头及其电子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3633A (zh) * 2016-11-16 2019-07-05 菲尼克斯电动交通有限公司 特别是用于传输用来为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电流的插式连接器部件
CN109983633B (zh) * 2016-11-16 2021-07-09 菲尼克斯电动交通有限公司 传输用来为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电流的插式连接器部件
CN114006234A (zh) * 2021-09-26 2022-02-01 东莞市展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方位旋转可拆换第一和第二连接头及其电子连接器
CN114006234B (zh) * 2021-09-26 2024-03-19 东莞市展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方位旋转可拆换第一和第二连接头及其电子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4866B (zh) 一种快速锁紧、分离的连接器插头座
CN104808295A (zh) 线缆牵引组件及其组装和拆卸方法
CN108194099A (zh) 快速拼装盾构管片的连接结构及其拼装工法
EP2912361A2 (en) Sub-sea multiple quick connector assembly
CN202084740U (zh) 一种具有锁紧检测结构的推拉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
CN204464578U (zh)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CN105363220A (zh) 一种连接件及积木玩具
CN201774114U (zh) 具有自动导正结构的同轴连接器
CN201749211U (zh) 一种快速插拔光纤连接器
CN102691844A (zh) 一种自找正接头组件及其自找正接头
CN102214875B (zh) 具有锁紧检测结构的推拉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
CN113622947A (zh) 一种可分离式齿形连接装置
CN109944994A (zh) 流体连接器组件及其流体连接器
CN205583316U (zh) 一种圆形连接器
CN205136249U (zh) 弹卡式连接件
CN205246937U (zh) 一种可高密度安装的光纤连接器
CN201508979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9324162U (zh) 一种使用圆柱形钥匙的带离合传动圆柱锁芯
CN204376034U (zh) 一种铜管插头及花篮螺栓插座以及组合插头
CN102679075A (zh) 一种浮动式母接头及使用该接头的接头组件
CN206712168U (zh) 一种直插式圆形连接器
CN201226039Y (zh) 光缆连接器的插针部件
CN207557531U (zh) Lc光纤双联连接器
CN202404281U (zh) 一种光伏连接器
CN202453546U (zh) Sc尾纤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