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2455U - 双联光纤适配座 - Google Patents

双联光纤适配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62455U
CN204462455U CN201520092548.3U CN201520092548U CN204462455U CN 204462455 U CN204462455 U CN 204462455U CN 201520092548 U CN201520092548 U CN 201520092548U CN 204462455 U CN204462455 U CN 204462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draw
fiber adapters
duplex
bayonet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925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东海
陆伟
王凯
刘志
刘亮
施志晖
马国亮
董辉波
胡云鹏
黄立场
章叶青
徐志刚
陈雨
彭闯
朱晓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R Electric Co Ltd
Changzhou NR Electric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R Electric Co Ltd
Changzhou NR Electric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R Electric Co Ltd, Changzhou NR Electric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925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62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62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6245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联光纤适配座,包括:底座及本体;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卡装在屏柜端子固定件上的卡脚;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入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卡槽;所述本体与所述底座固定。

Description

双联光纤适配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附属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联光纤适配座。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控制机柜采用光纤通信越来越多,并逐渐附加了光纤配线、光纤接入、光纤分理等功能。然而,现有的配线理念及配线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光纤分理和接入,配线的混乱给设备维护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近年来,虽然某些工业机柜已经在逐步改善光纤配线情况,但也仅仅是将接入光纤简单地用塑料线扎分组捆绑在机柜覆板或边网上,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光缆分理、接入等问题,这样的处置常因纤量太大致使分组不清、走向无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联光纤适配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联光纤适配座,包括:底座及本体;其中,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卡装在屏柜端子固定件上的卡脚;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入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卡槽;所述本体与所述底座固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上与所述本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卡口、及第一凸起;相应地,所述本体上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上设置有所述两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上还设置有第二卡口及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卡口与所述第二凸起卡和;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卡口卡和。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凸起所形成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卡口和所述第一凸起所形成的结构不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两个第一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的中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中部;相应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光纤适配座还包括:端盖;其中,
所述端盖固定在所述本体上,且所述端盖与所述本体固定后,所述端盖与所述本体在垂直于每个光纤适配器轴向的方向上,完全包围每个光纤适配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第三凸起;相应地,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卡孔;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卡孔卡和。
上述方案中,所述卡脚的个数为两个以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本体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插接标签的第二卡槽。
上述方案中,所述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卡装透明盖板的第三卡槽。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的侧面可以设置有用于卡装标签的第四卡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卡装在屏柜端子固定件上的卡脚;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入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卡槽;本体与底座固定。使用时,先将底座通过卡脚卡装在屏柜端子固定件上,再将两个光纤适配器由本体正面分别推入到两个第一卡槽中,然后将本体与底座固定,这样,在现场施工时用跳线将耦合器前端与设备端口相连即可,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联光纤适配座,适用于工业现场安装。如此,能从根本上解决光纤活动链接、光纤分理、接入等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联光纤适配座,检修时可从整列中单独拔出指定的光纤适配座进行处理,即能实现光纤的在线维护。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联光纤适配座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屏柜端子固定件固定后双联光纤适配座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联光纤适配座沿图1中所示中心线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端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体的正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的正视图;
图10A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联光纤适配座安装FC型法兰后的结构图;
图10B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联光纤适配座安装ST型法兰后的结构图;
图10C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联光纤适配座安装SC型法兰后的结构图;
图10D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联光纤适配座安装LC型法兰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电力控制设备的光纤活动连接适配座,如继电保护设备的机柜进线所采用的光纤适配座,作为光信号传输时活动连接使用。为了满足行业需求,需要将光纤适配座在工业机柜两侧分两列对称布置,用于传输信号的接通或断开,因此,就要求光纤适配座满足:结构紧凑、便于在机柜端子导轨上成组排列;另外,还要求:回路标识清晰、安装维护方便。
基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卡装在屏柜端子固定件上的卡脚;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入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卡槽;本体与底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及本体2;其中,
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卡装在屏柜端子固定件上的卡脚11;本体2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入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卡槽21;本体2与底座1固定。
实际应用时,底座1的材质可以为增强尼龙66等;本体2的材质可以为增强尼龙66等。这里,增强尼龙66的工业简称为PA6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如图2所示,使用时,先将底座1通过卡脚11卡装在屏柜端子固定件3比如:符合EN标准的屏柜端子导轨等上,再将两个光纤适配器由本体2正面分别推入到两个第一卡槽21中,然后将本体2与底座1固定,而在卡入第一卡槽21之前光纤适配器的后端已经接入光纤;这样,在现场施工时用跳线将耦合器前端与设备端口相连即可,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座,适用于工业现场安装。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联光纤适配座,检修时可从整列中单独拔出指定的光纤适配座进行处理,即能实现光纤的在线维护。
如图1所示,卡脚11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卡脚11具有不同的结构,从而成为通用卡脚结构,以便卡装在各种类型的屏柜端子固定件上,比如:符合EN标准的屏柜端子导轨(U型导轨、G型导轨)以及50mm标准网格等。
这里,由于除符合EN标准的屏柜端子导轨外的其它屏柜端子固定件,比如:网格等,其尺寸不是非常标准,因此,实际应用时,可以依据符合EN标准的屏柜端子导轨来设计卡脚1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底座1上与本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分12上设置有第一卡口13、及第一凸起14;相应地,如图4所示,本体2上与底座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22上设置两个第一卡槽21,同时,第二连接部分22上设置有第二卡口23及第二凸起24;通过第一卡口13和第二凸起24、第一凸起14和第二卡口23两两之间的卡和,本体2固定在底座1上。
使用时,先将两个光纤适配器由本体2的正面分别推入到两个第一卡槽21中,再将本体2沿底座1的顶部推入,通过第一卡口13和第二凸起24、第一凸起14和第二卡口23两两之间的卡和,将光纤适配器固定在底座1和本体2之间。
这里,实际应用时,可以将第一卡口13与第二卡口23设置成不同的结构,相应地,和第一卡口13卡和的第二凸起24、与和第二卡口23卡和的第一凸起14具有不同的结构,换句话说,第一卡口13和第二凸起24组成一组卡口和凸起;第一凸起14和第二卡口23组成一组卡口和凸起,这两组卡口和凸起具有不同的结构,如此,能进一步保证固定的稳定性,卡和结构更加紧凑。
实际应用时,可以再根据需要设置两组卡口和凸起的组数,举个例子来说,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部分22上设置有由上下四个分部位形成的两组滑道25,在第二连接部分22的上下四个分部位的两侧均设置第二凸起24,即设置八个第二凸起24,且在这四个分部位中最上分部位和最下分部位中部的合适位置各设置一个第二卡口23;相应地,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分12上与滑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卡销15,卡销15的对应位置设置第一卡口13,以便与八个第二凸起24卡和,在第一连接部分12的对应位置设置两个第一凸起14,以便与第二卡口23卡和。使用时,将两个卡销15沿滑道25推入,从而使第一卡口13与第二凸起24卡和,第一凸起14和第二卡口23卡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口13和第二卡口23是具有弹性结构的卡口,以便能与对应的凸起有效地卡和。
另外,考虑到部件的对称结构可以增加稳固性,因此,如图4所示,可以将第二连接部分22设置在本体2的中部;相应地,如图3所示,实际应用时,可以将第一连接部分13设置在底座1的中部。
相应地,如图1所示,第一卡槽21设置在第二连接部分的中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联光纤适配座,还可以包括:端盖4;其中,端盖4固定在本体2上,且端盖4与本体2固定后,端盖4与本体2在垂直于每个光纤适配器轴向的方向上,完全包围每个光纤适配器。
实际应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联光纤适配座成列布置,且对于每列光纤适配座最上端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将其端盖4与其本体2固定,从而使端盖4与本体2在垂直于每个光纤适配器轴向的方向上,完全包围每个光纤适配器,以便对其本体2内所装的每个光纤适配器加以限位,起到固定光纤适配器的作用。这里,由于双联光纤适配座成列布置,且布置的非常紧凑,因此上下紧邻的两个双联光纤适配座中,位于上方的双联光纤适配座的本体会对位于下方的光纤适配座上所装的每个光纤适配器加以限位,起到固定光纤适配器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及7所示,端盖4上设置有第三凸起41;相应地,如图8所示,本体2上设置有第一卡孔26;通过第三凸起41和卡孔26的卡和,从而使端盖4固定在本体2上。
这里,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三凸起41和卡孔26的个数,举个例子来说,可以在端盖4上两端合适的位置各设置一个第三凸起41,即在端盖4上设置两个第三凸起41;相应地,在本体2的对应位置上设置两个卡孔26,从而保证固定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体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卡装标签的第二卡槽27,以便于光纤序列的标识和管理。实际应用时,可以在本体2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二卡槽27,这样,可以方便地将光端子布置于屏柜左右两侧;也可以只在本体2的左侧或右侧设置一个第二卡槽27。换句话说,第二卡槽27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两个,即本体2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槽27。这里,所述本体2的侧面是指以正视图中的光纤适配座为参照物时本体2的侧面。
这里,第二卡槽27的结构可以为W型结构,如此,能保证标签卡装的牢固性。
实际应用时,如图8所示,本体2的顶部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卡装透明盖板的第三卡槽28,在本体2和透明盖板所构成的缝隙中可以方便地插入纸质标签,以便于光信号回路的标识和管理,结构巧妙且十分紧凑。这里,所述本体2的顶部是指以正视图中的光纤适配座为参照物时本体2的顶部。
其中,第三卡槽28的结构可以为U型结构,如此,能保证透明盖板卡装的牢固性。这里,透明盖板的材质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比如:聚碳酸酯等。
采用第三卡槽28后,可以使光信号回路标识清晰。
检修时,可以根据第三卡槽28的回路标识或第二卡槽27的序列标识来查巡出现问题的光纤适配座,利于描述和定位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底座1的侧面可以设置有用于卡装标签的第四卡槽16,以便在本体拔出后仍然可以清晰标识出该光纤适配座的相关信息。这里,所述本体1的侧面是指以正视图中的光纤适配座为参照物时本体1的侧面。
其中,第四卡槽16的结构可以为W型结构,如此,能保证标签卡装的牢固性。
实际应用时,可以将本体的尺寸设计成44×16.5×73.8mm;同时,本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二卡槽,在本体的顶部设置第三卡槽,在底座的侧面设置第四卡槽,且按照图3及图4所示,在底座1上的相应位置设置第一凸起14及第一卡口13,并在本体2上的对应位置设置第二卡口23及第二凸起24,以满足结构紧凑、便于在机柜端子导轨上成组排列的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卡槽21为标准尺寸卡槽,即第一卡槽21可以设计成具有多个不同深度卡槽的结构,从而成为FC型、ST型、SC型或LC型光纤适配器通用卡槽结构,以便安装上述四种型号的光纤适配器。
图10A至10D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安装FC、ST、SC及LC型法兰后的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第一卡槽是具有不同深度的多个卡槽结构,所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可以方便地卡入FC、ST、SC或LC型的光纤适配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双联光纤适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光纤适配座包括:底座及本体;其中,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卡装在屏柜端子固定件上的卡脚;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入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卡槽;所述本体与所述底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与所述本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卡口、及第一凸起;相应地,所述本体上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上设置有所述两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上还设置有第二卡口及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卡口与所述第二凸起卡和;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卡口卡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联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凸起所形成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卡口和所述第一凸起所形成的结构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联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中部;相应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适配座还包括:端盖;其中,
所述端盖固定在所述本体上,且所述端盖与所述本体固定后,所述端盖与所述本体在垂直于每个光纤适配器轴向的方向上,完全包围每个光纤适配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第三凸起;相应地,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卡孔;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卡孔卡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脚的个数为两个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插接标签的第二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卡装透明盖板的第三卡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光纤适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侧面可以设置有用于卡装标签的第四卡槽。
CN201520092548.3U 2015-02-09 2015-02-09 双联光纤适配座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62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2548.3U CN204462455U (zh) 2015-02-09 2015-02-09 双联光纤适配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2548.3U CN204462455U (zh) 2015-02-09 2015-02-09 双联光纤适配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62455U true CN204462455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69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92548.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62455U (zh) 2015-02-09 2015-02-09 双联光纤适配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624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6202A (zh) * 2015-02-09 2015-05-27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双联光纤适配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6202A (zh) * 2015-02-09 2015-05-27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双联光纤适配座
CN104656202B (zh) * 2015-02-09 2017-04-19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双联光纤适配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72465B2 (en) Optical device,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optical device
CN106133572B (zh) 带有缆线松弛管理的可滑动光纤连接模块
WO2008048955A2 (en) Patch cord with a light pipe
CN104932065A (zh) 光纤配线模块内无pcb板的光纤系统及光纤配线方法
CN211061733U (zh) 一种光电分置式光口定位装置
CN101710198B (zh)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CN203224651U (zh) 一种能够快速识别的追踪型光纤连接器
CN204462455U (zh) 双联光纤适配座
CN207051538U (zh) 一种用于roadm系统的mpo光纤重组板
CN205490983U (zh) 连线装置
CN204536595U (zh) 光纤适配座
CN103217744B (zh) 光学器件、用于管理光学器件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07526B (zh) 一种光端子
CN218481669U (zh) 一种光纤跳线快速查找端口的辅助装置
CN201708351U (zh)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CN104656202A (zh) 双联光纤适配座
CN104656201B (zh) 光纤适配座
CN204009159U (zh) 一种光端子
CN107065109A (zh) 一种塑料盒式光分路器安装模块
CN105511025B (zh) 石英塑料复合光纤组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CN207340091U (zh) 一种二十四口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配线装置
CN113093345A (zh) 可追踪查找的光纤跳线
CN205049784U (zh) 智能光纤配线装置
CN104036679A (zh) 一种全光网配线端接实训装置
CN211293359U (zh) 一种光纤通信的光交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