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55464U - 一种防止边沉经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边沉经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55464U
CN204455464U CN201420853840.8U CN201420853840U CN204455464U CN 204455464 U CN204455464 U CN 204455464U CN 201420853840 U CN201420853840 U CN 201420853840U CN 204455464 U CN204455464 U CN 204455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lecting roller
stay cord
supporting plate
warp
steer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538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德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ng Ga Linen & Cotton (chang 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 Ga Linen & Cotton (chang 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 Ga Linen & Cotton (chang 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 Ga Linen & Cotton (chang 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538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55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55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55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边沉经机构,包括第一拉绳和装于机架上的多臂龙头、经停装置、装有第一转向轮的第一转向轮轴,还包括转向轮结合件和托板结合件。转向轮结合件包括同装在转向轮轴上的第二转向轮和第三转向轮、设有轴通孔的转向轮轴座和第二拉绳,转向轮座固定于机架上,转向轮轴转动配合装于轴通孔内,第一拉绳一端和多臂龙头相连接,绕过第一转向轮,另一端和转向轮结合件相连,托板结合件置于经停装置下方,包括托板、托板连接勾和托板吊绳,第二拉绳一端与第三转向轮连接,另一端和托板吊绳连接。本实用新型既可使预沉经纱张力下降而相对提高经纱织缩率,使预沉经纱均匀冗余在布料内,又能保持断经自停功能。可有效解决边沉经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边沉经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织布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无梭织机的防止边沉经机构。
背景技术
和有梭织机相比,无梭织机因自身引纬的特殊性,由其生产的面料都不程度的带有中间紧2边松的特征。静梭口引纬方式的影响要小些,而对动梭口引纬方式下的影响就特别大。一些提花织物特别是多层织物这种影响往往导致直接无法正常开车。通常表现为:在织造时出现2侧边尤其下边侧出现10-15cm范围内的部分经少会慢慢松下来,停经片在自重作用下也随之下沉,从而触发了织机的断经自停,显示断经并自动关车。针对这一情况,目前多采取加大经纱张力或索性“屏蔽”该范围内的经停功能。加大张力断经率会急剧增加,严重影响织机效率,而“屏蔽”局部经停功能并不能解决沉经问题,只是让织机能开起来,将造成断经不停却又会造成布边大量松经、缺经,沉纱等疵点。
边沉经的形成的本质原因是由于纬纱引纬过程中受到经少挤压和摩擦程度在整个幅宽上有差异,中间大,二侧小,纬纱在整个幅宽上张力就不同,这个差异反过来又影响了整个幅宽上经纱织缩率的不同,中间大,二侧小,二侧的一部分经纱会慢慢沉下去。这不是双轴或多轴织造就能解决的问题。双轴或多轴解决“沉经”现象, “沉经”的本质原因是:在整个幅宽内经纱由不同原料组成或不同组织配置造成经纱织缩率差异较大,对送经量要求有差异,为了满足各自送经量要将其分在不同织轴上,否则织缩率低的经纱送经量大于需求量就下沉了。经纱纬纱都不是严格意义上刚性材料,相对于刚性来说,经纬纱就可说弹性都比较大,所以自身也都有一定适应性,当上面的影响超出了自身调和范围才会产生沉经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机构,配合现有织机解决在织造时出现边沉经的问题。在本机构配合下,无需太大的上机张力或“屏蔽”局部经停功能就能顺利高效的织造。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边沉经机构,包括机架、多臂龙头、第一拉绳、第一转向轮、第一转向轮轴、经停装置,多臂龙头、第一转向轮轴、经停装置均装于机架上,第一转向轮安装于第一转向轮轴上,其创新在于:还包括转向轮结合件和托板结合件,所述转向轮结合件包括第二转向轮、第三转向轮,转向轮轴,转向轮轴座和第二拉绳,转向轮座上端固定于机架上,下端设有轴通孔,转向轮轴转动配合装于轴通孔内,第二转向轮和第三转向轮均安装于转向轮轴上,所述第一拉绳一端和多臂龙头相连接,绕过第一转向轮另一端和转向轮结合件相连,第二拉绳一端与第三转向轮连接;所述托板结合件包括托板、托板连接勾、若干根托板吊绳,托板连接勾固定于托板上,托板吊绳一端于托板连接勾相连,另一端和转向轮结合件的第二拉绳的另一端连接, 托板置于经停装置下方。
所述第二转向轮上设有第二转向轮槽和第一拉绳固定丝,第一拉绳位于第二转向轮槽中;所述第三转向轮上设有第三转向轮槽、第二拉绳和第二拉绳固定丝,第二拉绳的一端通过第二拉绳固定丝固定于第三转向轮槽,另一端和托板结合件相连,所述第一拉绳绕过第一转向轮另一端和转向轮结合件相连,是包绕于第二转向轮槽中并通过第一拉绳固定丝连接。
所述转向轮结合件还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第一连接轴和复位弹簧第二连接轴,复位弹簧第一连接轴安装在第二转向轮上,复位弹簧第二连接轴安装在机架上,复位弹簧一端和复位弹簧第一连接轴相连,另一端和复位弹簧第二连接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    以多臂龙头作为机构的动力和控制方式,可以很方便的改变托板的升降规律;
②    不用加大整体经纱张力即可避免边沉经现象;
③    托板上下位交替变化,既达到上位可使纱沉经趋势被均匀冗余布面,下位保证该区域织机的断经自停功能又能避免托板只静止于上位的简单“屏蔽”断经自停功能造成断经不停和松紧经纱相互纠缠。
本实用新型的托布板置于边侧沉经停经片下方并按一定规律作升降运动,既可使预沉经纱张力下降而相对提高经纱织缩率,使预沉经纱均匀冗余在布料内,又能保持断经自停功能。可有效解决边沉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转向轮结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1和2,一种防止边沉经机构,包括机架0、多臂龙头2-1、第一拉绳2-2、第一转向轮2-3、第一转向轮轴2-3A、经停装置1,多臂龙头2-1、第一转向轮轴2-3A、经停装置1均装于机架0上,第一转向轮2-3安装于第一转向轮轴2-3A上,还包括转向轮结合件3、托板结合件4。所述转向轮结合件3包括第二转向轮3-1、第三转向轮3-2,转向轮轴3-3,转向轮轴座3-4和第二拉绳3-2-3,转向轮座3-4上端固定于机架0上,下端设有轴通孔3-4-1,转向轮轴3-3转动配合装于轴通孔3-4-1内,第二转向轮3-1和第三转向轮3-2均安装于转向轮轴3-3上,所述第一拉绳2-2一端和多臂龙头2-1相连接,绕过第一转向轮2-3另一端和转向轮结合件3相连,第二拉绳3-2-3一端与第三转向轮3-2连接;所述托板结合件4包括托板4-1、托板连接勾4-2、若干根托板吊绳4-3,托板连接勾4-2固定于托板4-1上,托板吊绳4-3一端于托板连接勾4-2相连,另一端和转向轮结合件3的第二拉绳3-2-3的另一端连接,托板(4-1) 置于经停装置(1)下方。
所述第二转向轮3-1上设有第二转向轮槽3-1-1和第一拉绳固定丝3-1-5,第一拉绳2-2位于第二转向轮槽3-1-1中;所述第三转向轮3-2上设有第三转向轮槽3-2-1、第二拉绳3-2-3和第二拉绳固定丝3-2-2,第二拉绳3-2-3的一端通过第二拉绳固定丝3-2-2固定于第三转向轮槽3-2-1,另一端和托板结合件4相连。
所述第一拉绳2-2绕过第一转向轮2-3另一端和转向轮结合件3相连,是包绕于第二转向轮槽3-1-1中并通过第一拉绳固定丝3-1-5连接。
所述转向轮结合3件还包括复位弹簧3-1-3,复位弹簧第一连接轴3-1-2和复位弹簧第二连接轴3-2-4,复位弹簧第一连接轴3-1-2安装在第二转向轮3-1上,复位弹簧第二连接轴3-1-4安装在机架0上,复位弹簧3-1-3一端和复位弹簧第一连接轴3-1-2相连,另一端和复位弹簧第二连接轴3-1-4连接。
为方便理解,现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作简要概述:
1:机构的工作原理:多臂龙头2-1是织机的核心部件,它有若干相同控制单元组成,主要用于织机的提综和选色控制。本机构占用其一个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只有二种状态,对于提综我们叫提综态和非提综态,对于本机构,反应至托板4-1就是控制托板4-1处于上位和下位。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边沉经机构动力与控制直接借用原织机的多臂龙头2-1、第一转向轮2-3和第一转向轮轴2-3A,第一拉绳2-2,效果通过托板4-1作用于织机停经装置1的停经片1-7进而影响到穿过停经片1-7上的经纱张力和状态来实现。所述多臂龙头2-1通过第一拉绳2-2使和其相连的第二转向轮3-1转过一个角度或复位,第二转向轮3-1又将使与其共转向轮轴3-3的第三转向轮3-2转过相同的角度或复位,第三转向轮3-2通过第二拉绳3-2-3,托板吊绳4-3使托板4-1上移或下移。也就是说我们可根据需要通过多臂龙头2-1控制托板4-1处于上位或下位。上位:以托板4-1刚好接触停经片1-7底面为准,下位要求托板4-1与停经片1-7下底面距离稍大于断经后停经片1-7下落的距离,以保证此区域断经后也能检测到而停车。通过对沉经情况的具体分析,给出一个控制信息,由多臂龙头2-1实现对托板4-1按一定规律处于上位或下位的控制。托板结4-1处于上位,可使预下沉经纱降低张力,从而增加其织缩率,处于下位,可使托板4-1覆盖的区域仍处于断经自停控制之下。
2:解决边沉纱的机理:织造过程是经纬纱按一定规律上下交织过程,经纬纱上下交替的结果经纱使纬纱有一定弯曲,纬纱使经纱有一定弯曲,这就是经纬均有织缩率的原因。影响经纬织缩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只讨论与本实用新型要解决问题密切相关的部分。经纬纱各自的张力,不难理解,张力越大,越不容易弯曲,也就是说纬纱张力大经纱织缩率就会高,反之,经纱张力大纬纱织缩率就会高。边沉纱的原因就是因为靠边的纬纱张力小,造成经纱织缩率小,而产生部分经纱下沉。下沉是缓慢的过程,一点点累积的(很快就下沉,那就绝不会只在边上出现了,那就要考虑多轴织造了),当某根经纱下沉一点点时,托板上位会使该经纱张力下降,从而增加该经纱织织缩率,将多出的经纱长度冗余进布面,慢慢冗余来吸收慢慢变长下沉的趋势。边沉纱现象的形成机理属微观的,就需要用微观的思维来解决,而双轴或多轴织造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属于宏观面的,它解决不了边沉纱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通过预定的控制信号,在多臂龙头2-1控制下,实现控制托板4-1处于上位或下位,上位时,托板4-1上侧面刚好接触停经片1-7底面,下位时,托板4-1在自重下回落,回落位置控制在断经时停经片1-7下落后接触不到托板4-1的上表面,保证断经自停功能有效。多臂龙头2-1得到提综信号后,通过第一拉绳2-2使和其相连的第二转向轮3-1转过一个角度,第二转向轮3-1又将使与其共转向轮轴3-3的第三转向轮3-2转过相同的角度,第三转向轮3-2通过第二拉绳3-2-3,托板吊绳4-3使托板4-1上移至上位,相反当多臂龙头得到的是回综信号时,第二转向轮3-1将在复位弹簧3-2-3的作用下反向转过一个角度,第二转向轮3-1又将使与其共转向轮轴3-3的第三转向轮3-2转过相同的角度,托板4-1在自重作用下回落至下位。多臂龙头2-1的提综和回综信号可根据要求控制,所以我们对托板的上下位就可根据我们要求加以控制。本实用新型防止边沉经机构的托布板置于边侧沉经停经片下方并按一定规律作升降运动,既可使预沉经纱张力下降而相对提高经纱织缩率,使预沉经纱均匀冗余在布料内,又能保持断经自停功能。可有效解决边沉经问题。

Claims (3)

1.一种防止边沉经机构,包括机架(0)、多臂龙头(2-1)、第一拉绳(2-2)、第一转向轮(2-3)、第一转向轮轴(2-3A)、经停装置(1),多臂龙头(2-1)、第一转向轮轴(2-3A)、经停装置(1)均装于机架(0)上,第一转向轮(2-3)安装于第一转向轮轴(2-3A)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轮结合件(3)和托板结合件(4),所述转向轮结合件(3)包括第二转向轮(3-1)、第三转向轮(3-2),转向轮轴(3-3),转向轮轴座(3-4)和第二拉绳(3-2-3),转向轮座(3-4)上端固定于机架(0)上,下端设有轴通孔(3-4-1),转向轮轴(3-3)转动配合装于轴通孔(3-4-1)内,第二转向轮(3-1)和第三转向轮(3-2)均安装于转向轮轴(3-3)上,所述第一拉绳(2-2)一端和多臂龙头(2-1)相连接,绕过第一转向轮(2-3)另一端和转向轮结合件(3)相连,第二拉绳(3-2-3)一端与第三转向轮(3-2)连接;所述托板结合件包括托板(4-1)、托板连接勾(4-2)、若干根托板吊绳(4-3),托板连接勾(4-2)固定于托板(4-1)上,托板吊绳(4-3)一端于托板连接勾(4-2)相连,另一端和转向轮结合件(3)的第二拉绳(3-2-3)的另一端连接, 托板(4-1) 置于经停装置(1)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边沉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轮(3-1)上设有第二转向轮槽(3-1-1)和第一拉绳固定丝(3-1-5),第一拉绳(2-2)位于第二转向轮槽(3-1-1)中;所述第三转向轮(3-2)上设有第三转向轮槽(3-2-1)、第二拉绳(3-2-3)和第二拉绳固定丝(3-2-2),第二拉绳(3-2-3)的一端通过第二拉绳固定丝(3-2-2)固定于第三转向轮槽(3-2-1),另一端和托板结合件(4)相连,所述第一拉绳(2-2)绕过第一转向轮(2-3)另一端和转向轮结合件(3)相连,是包绕于第二转向轮槽(3-1-1)中并通过第一拉绳固定丝(3-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边沉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结合件 (3) 还包括复位弹簧(3-1-3),复位弹簧第一连接轴(3-1-2)和复位弹簧第二连接轴(3-2-4),复位弹簧第一连接轴(3-1-2)安装在第二转向轮(3-1)上,复位弹簧第二连接轴(3-1-4)安装在机架(0)上,复位弹簧(3-1-3)一端和复位弹簧第一连接轴(3-1-2)相连,另一端和复位弹簧第二连接轴(3-1-4)连接。
CN201420853840.8U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防止边沉经机构 Active CN204455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3840.8U CN204455464U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防止边沉经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3840.8U CN204455464U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防止边沉经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55464U true CN204455464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62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53840.8U Active CN204455464U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防止边沉经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554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0448A (zh) * 2016-07-18 2016-09-28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边纱机构及浆纱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0448A (zh) * 2016-07-18 2016-09-28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边纱机构及浆纱系统
CN105970448B (zh) * 2016-07-18 2017-08-25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边纱机构及浆纱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5464U (zh) 一种防止边沉经机构
CN105525422A (zh) 一种时间可以调节的织机经纱张力控制装置
CN105544074B (zh) 一种双控式织轴经纱张力调节装置
CN103510251A (zh) 一种改进的织机的送经机构
CN202482563U (zh) 一种变纬密织造送经机构
CN202610468U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
CN102061543A (zh) 一种适合多梭口织机的多臂机开口装置
CN205934277U (zh) 重型工业用布织机浮动后梁装置
CN204058804U (zh) 交织方式的喷水织机
CN202626453U (zh) 一种改进的织机的送经机构
CN203333914U (zh) 综框滑动轴
CN204057357U (zh) 自调式卷取装置
CN202881556U (zh) 一种土家织锦机
EP2392706A3 (en) Let-off control method and let-off control device for loom including temple device having automatic temple position switching mechanism
CN204224797U (zh) 一种提综装置
CN102677369B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
CN103014985A (zh) 喷水织机的开口机构
CN106521753B (zh) 一种多梭口织机的多臂机下置式开口装置
CN105803621B (zh) 一种纺织机开口用旋转变速机构
CN102534958B (zh) 变纬密织造送经机构
CN202786616U (zh) 织机综框升降装置
CN201915206U (zh) 一种小凸轮12梭圆织机
CN203411721U (zh) 一种片梭织机张紧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CN201883227U (zh) 一种沟槽式小凸轮12梭圆织机
RU78803U1 (ru) Ткацкий стано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