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54730U - 一种生物强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强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54730U
CN204454730U CN201520074474.0U CN201520074474U CN204454730U CN 204454730 U CN204454730 U CN 204454730U CN 201520074474 U CN201520074474 U CN 201520074474U CN 204454730 U CN204454730 U CN 204454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reaction chamber
cultivation tank
biologic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744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澄章
饶丹
叶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EN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EN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EN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EN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744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54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54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54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强化装置,包括污水输送管、厌氧培菌罐和好氧培菌罐;所述厌氧培菌罐包括内部设有第一反应腔的第一罐体、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电磁阀、第一进水水泵、第一自浮式滗水器、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水泵、第一出水电磁阀、第一搅拌器;所述好氧培菌罐包括内部设有第二反应腔的第二罐体、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电磁阀、第二进水水泵、第二自浮式滗水器、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水泵、第二出水电磁阀、第二搅拌器、曝气管、曝气电磁阀、空压机。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和提高系统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强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对原生化处理系统的沉淀活性污泥进行不断的淘汰,接种,优化驯化,并不断地将新鲜菌群种返回到原生化系统的生物强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强化技术是指通过向传统的生物处理系统中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提高有效微生物的浓度,增强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提高其降解速率,并改善原有生物处理体系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能。现有技术中的污水生化处理一般都是采用接种污泥培菌法,这种污泥接种培菌的过程是:采集菌种进行培养增殖,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驯化,使之适应污水的水质条件,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达到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转化与稳定,从而使处理后的水无害化。而这种传统的接种污泥培菌法,在污水处理的应用中存在着污水系统启动慢、系统易受冲击而稳定性差、自动化程度低、对运行操作管理要求较高以及污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而且,随着现代合成工业的发展,大量异生化合物(Xenobiotics)进入各种工业废水和城市综合污水中,由于其本身具有结构复杂性和生物陌生性,因此难于在短时间内被常规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分解氧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强化装置,该生物强化装置能够长期不断地以目标降解物质为主要碳源和能源,经过驯化、诱变、自然筛选等强化生物过程,经培养繁殖后批次或连续投入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从而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和提高系统稳定性。该生物强化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是作为原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生化处理旁路系统使用,能够使得生化处理系统缩短启动时间、改善系统的温度适应范围,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耐冲击性。同时又增强污泥沉降性,可有效消除污泥膨胀,减少污泥量,改善出水水质,提高排水水质标准。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生物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输送管、厌氧培菌罐和好氧培菌罐;
1)所述厌氧培菌罐包括内部设有第一反应腔的第一罐体、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电磁阀、第一进水水泵、第一自浮式滗水器、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水泵、第一出水电磁阀、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的第一进水电磁阀、第一进水水泵与污水输送管的输出口之一连接,其出水端与第一反应腔连通;所述第一自浮式滗水器设置在第一反应腔中,其液体输送端通过所述的第一出水管与第一出水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水泵的出水管道与厌氧池连通;所述的第一出水电磁阀设置在第一出水水泵的出水管道上;所述第一搅拌器设置在第一反应腔中;
2)所述好氧培菌罐包括内部设有第二反应腔的第二罐体、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电磁阀、第二进水水泵、第二自浮式滗水器、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水泵、第二出水电磁阀、第二搅拌器、曝气管、曝气电磁阀、空压机;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的第二进水电磁阀、第二进水水泵与污水输送管的输出口之二连接,其出水端与第二反应腔连通;所述第二自浮式滗水器设置在第二反应腔中,其液体输送端通过所述的第二出水管与第二出水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水水泵的出水管道与好氧生化池连通;所述的第二出水电磁阀设置在第二出水水泵的出水管道上;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通过所述曝气电磁阀与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连接,其出气端与第二反应腔连通;所述第二搅拌器设置在第二反应腔中。
优选的,所述厌氧培菌罐还包括第一排空管,所述第一排空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反应腔的底壁并伸入第一反应腔内部,所述第一排空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罐体与外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好氧培菌罐还包括第二排空管,所述第二排空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反应腔的底壁并伸入第二反应腔内部,所述第二排空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罐体与外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安装在第一罐体上的电机和搅拌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于第一反应腔中,所述搅拌叶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器为潜水第一搅拌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自浮式滗水器包括第一浮筒、第一滗水管和第一柔性排水管,第一浮筒安装在第一滗水管上,第一滗水管与第一柔性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柔性排水管的液体输送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自浮式滗水器包括第二浮筒、第二滗水管和第二柔性排水管,第二浮筒安装在第二滗水管上,第二滗水管与第二柔性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柔性排水管的液体输送端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厌氧培菌罐的第一反应腔的上部设有第一溢流口。
优选的,在所述好氧培菌罐的第二反应腔的上部设有第二溢流口。
优选的,所述厌氧培菌罐和好氧培菌罐采用分体式结构,它们分别安装在两个独立的柜体中;或者是,所述厌氧培菌罐和好氧培菌罐安装在同一个柜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由分别与污水输送管连接的厌氧培菌罐和好氧培菌罐构成,通过每日批次投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营养物和基质类似物(原浓污水)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强化装置中,长期不断地以目标降解物质为主要碳源和能源,经过驯化、诱变、自然筛选等强化生物过程,经培养繁殖后批次或连续投入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达到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和使系统稳定的效果。和传统生化系统相比,只是在原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一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强化装置,它长期的对原生化处理系统的沉淀活性污泥进行不断的淘汰,接种,优化驯化,不断地将新鲜菌群种返回到原生化系统,从而对原系统起到稳定性能的护卫作用。
2、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各种普通污水(包括城市综合污水和各种工业园区综合污水)生化处理工程,可以使得工程系统缩短启动时间、改善系统的温度适应范围,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耐冲击性。同时又增强污泥沉降性,可有效消除污泥膨胀,减少污泥量,改善出水水质,提高排水水质标准。
3、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各种工业污水生化处理工程,可以使得工程系统同时改善电导率适应范围和重金属适应范围,大幅提高系统耐氨(包括苯胺,硝基苯胺等),耐农药,耐抗生素,耐氰化物,耐甲醛、丙酮等毒性物质及溶剂类物质的能力,大幅提高系统对顽固型表面活性剂和顽固型染色基团及顽固型络合剂的降解能力,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能较大的提高COD、BOD5、TOC、氨氮、总磷,色度,浊度和某些特定难降解物质的去除率,出水无色、无泡沫,清澈透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厌氧培菌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好氧培菌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污水输送管;201、第一罐体;2011、第一反应腔;202、第一进水管;203、第一进水电磁阀;204、第一进水水泵;205、第一滗水管;206、第一出水管;207、第一出水水泵;208、第一出水电磁阀;209、第一搅拌器;2091、电机;2092、搅拌叶;210、第一排空管;211、第一溢流口;301、第二罐体;3011、第二反应腔;302、第二进水管;303、第二进水电磁阀;304、第二进水水泵;305、第二滗水管;306、第二出水管;307、第二出水水泵;308、第二出水电磁阀;309、第二搅拌器;310、曝气管;311、曝气电磁阀;312、空压机;313、第二排空管;314、第二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生物强化装置,包括污水输送管10、厌氧培菌罐和好氧培菌罐;所述厌氧培菌罐和好氧培菌罐采用分体式结构,它们分别安装在两个独立的柜体中;
一、所述厌氧培菌罐的结构及连接关系:
所述厌氧培菌罐包括内部设有第一反应腔2011的第一罐体201、第一进水管202、第一进水电磁阀203、第一进水水泵204、第一自浮式滗水器、第一出水管206、第一出水水泵207、第一出水电磁阀208、第一搅拌器209;所述第一进水管202的进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的第一进水电磁阀203、第一进水水泵204与污水输送管10的输出口之一连接,其出水端与第一反应腔2011连通;所述第一自浮式滗水器设置在第一反应腔2011中,其液体输送端通过所述的第一出水管206与第一出水水泵207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水泵207的出水管道与厌氧池连通;所述的第一出水电磁阀208设置在第一出水水泵207的出水管道上;所述第一搅拌器209设置在第一反应腔2011中并由电机带动旋转;所述第一搅拌器209包括安装在第一罐体201上的电机2091和搅拌叶2092;所述电机2091的输出轴设于第一反应腔2011中,所述搅拌叶2092安装在电机2091的输出轴上。所述厌氧培菌罐还包括第一排空管210,所述第一排空管210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反应腔2011的底壁并伸入第一反应腔2011内部,所述第一排空管210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罐体201与外部连通。
所述第一自浮式滗水器包括第一浮筒(图中未示出)、第一滗水管205和第一柔性排水管(图中未示出),第一浮筒安装在第一滗水管205上,第一滗水管205与第一柔性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柔性排水管的液体输送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206的进水口连接。
在所述厌氧培菌罐的第一反应腔2011的上部设有第一溢流口211。
二、厌氧培菌罐的控制说明:
1、第一进水泵及第二进水电磁阀由手动控制,当处于高液位时,第一进水泵及第二进水电磁阀关闭(因进水满后需要投加舒解的菌种,因此设计进水需手动开启于提醒操作人员,而高液位时会自动停止)。
2、第一搅拌器由手动和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时,第一搅拌器开启4小时(时间可调)后,再关闭第一搅拌器3小时(时间可调)后,再启动第一出水电磁阀和第一出水水泵,当液位处于低液位时,第一出水电磁阀和第一出水水泵停止,以此为一个流程。
3、为避免操作人员忘记投加菌种而使系统不断的循环进水及出水,一个流程结束后,需人工重新启动(把开关打到关闭状态,重新开启)。
三、厌氧培菌罐的操作步骤:
1、往2L塑料杯中加入1.8L原水。
2、往塑料杯中加入红糖50g,维生素C、B1、B2各加2粒。
3、加入厌氧型高效微生物菌种GT-BO2-1,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6-8小时后待用(注:可定期人工手动搅拌效果更佳)。
4、手动开启第一进水泵(第一进水电磁阀)开关,待设备处于高液位,第一进水泵及第一进水电磁阀停止时,人工把塑料杯中已驯化好的厌氧型菌液投加进第一罐体中。
5、启动设备,把第一搅拌器开关打至自动控制状况,设备开始进入自动培菌滗菌状态(第一搅拌器开启4小时(时间可调)后,再关闭第一搅拌器3小时(时间可调)后,再启动第一出水电磁阀和第一出水水泵),当滗菌使液位处于低液位时(预计需要1个小时),第一出水电磁阀和第一出水水泵停止,以此为一个流程(周期8小时)。
6、重新启动第二周期培菌,重复以上步骤1、2、3、4、5。
六、好氧培菌罐的结构及连接关系:
所述好氧培菌罐包括内部设有第二反应腔3011的第二罐体301、第二进水管302、第二进水电磁阀303、第二进水水泵304、第二自浮式滗水器、第二出水管306、第二出水水泵307、第二出水电磁阀308、第二搅拌器309、曝气管310、曝气电磁阀311、空压机312;所述第二进水管302的进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的第二进水电磁阀303、第二进水水泵304与污水输送管10的输出口之二连接,其出水端与第二反应腔3011连通;所述第二自浮式滗水器设置在第二反应腔3011中,其液体输送端通过所述的第二出水管306与第二出水水泵307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水水泵307的出水管道与好氧生化池连通;所述的第二出水电磁阀308设置在第二出水水泵307的出水管道上;所述曝气管310的进气端通过所述曝气电磁阀311与所述空压机312的出气口连接,其出气端与第二反应腔3011连通;所述第二搅拌器309设置在第二反应腔3011中。所述第二搅拌器309为潜水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二自浮式滗水器包括第二浮筒(图中未示出)、第二滗水管305和第二柔性排水管(图中未示出),第二浮筒安装在第二滗水管305上,第二滗水管305与第二柔性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柔性排水管的液体输送端与所述第二出水管306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好氧培菌罐还包括第二排空管313,所述第二排空管313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反应腔3011的底壁并伸入第二反应腔3011内部,所述第二排空管31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罐体301与外部连通。
在所述好氧培菌罐的第二反应腔3011的上部设有第二溢流口314。
七、好氧培菌罐的控制说明:
1、第二进水水泵及第二进水电磁阀由手动控制,当处于高液位时,第二进水水泵及第二进水电磁阀关闭(因进水满后需要投加舒解的菌种,因此设计进水需手动开启于提醒操作人员,而高液位时会自动停止)。
2、曝气电磁阀及潜水搅拌机是联动状态,可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时,曝气电磁阀和潜水搅拌机同时开启3小时(时间可调)后,再关闭曝气电磁阀及潜水搅拌机4小时(时间可调)后,再启动第二出水电磁阀及第二出水水泵把已驯化好的菌液泵至好氧生化池前端,当液位处于低液位时,第二出水电磁阀和第二出水水泵停止,以此为一个流程,一个周期预计需要8小时。
3、重新启动第二周期培菌,需人工重新启动(把开关打到关闭状态,重新开启)。
八、好氧培菌罐的操作步骤:
1、往2L塑料杯中加入1.8L原水。
2、往塑料杯中加入红糖50g,维生素C、B1、B2各加2粒。
3、加入好氧型高效微生物菌种GT-BO2-2,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6-8小时后待用(注:可定期人工手动搅拌效果更佳)。
4、手动开启第二进水水泵(第二进水电磁阀)开关,待设备处于高液位,第二进水水泵及第二进水电磁阀停止时,人工把塑料杯中已驯化好的好氧型菌液投加进第二罐体中。
5、启动设备,把曝气电磁阀(注:曝气电磁阀和潜水搅拌机控制是联动的)开关打至自动控制状态,使曝气电磁阀和潜水搅拌机同时开启3小时(时间可调)后,系统会自动再关闭曝气电磁阀及潜水搅拌机4小时(时间可调)后,再启动第二出水电磁阀及第二出水水泵把已驯化好的好氧型菌液泵至好氧生化池前端,当液位处于低液位时,第二出水电磁阀及第二出水水泵停止,以此为一个流程。
6、重新启动第二周期培菌,重复以上步骤1、2、3、4、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所述厌氧培菌罐和好氧培菌罐安装在同一个柜体中。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成功案例1:化工废水
广州某化工厂废水,处理水量为100t/d,CODCr较高,生物强化装置调试一个月之后,数据对比如下表1:
表1
项目 CODCr(mg/L) BOD5(mg/L) 氨氮(mg/L)
进水 35000 18000 2100
原出水 12000 6240 630
调试成功后出水 2800 1050 262
去除率提高% 76.7 83.2 58.4
成功案例2:养殖废水
河源某大型养殖场养殖废水,处理水量为3000t/d,CODCr、氨氮较高,生物强化装置调试一个月之后,数据对比如下表2:
表2
项目 CODCr(mg/L) BOD5(mg/L) 氨氮(mg/L)
进水 7000 5600 385
原出水 560 156 53
调试成功后出水 78 20 10
去除率提高% 86.1 87.2 81.1
成功案例3:皮革废水
肇庆某皮革厂皮革废水,处理水量为5000t/d,CODCr、氨氮较高,生物强化装置调试一个月之后,数据对比如下表3:
表3
项目 CODCr(mg/L) BOD5(mg/L) 氨氮(mg/L)
进水 5000 2200 245
原出水 382 124 39
调试成功后出水 85 22 11
去除率提高% 77.7 82.3 71.8
成功案例4:食品废水
惠州某食品厂食品废水,处理水量为500t/d,CODCr、动植物油较高,生物强化装置调试一个月之后,数据对比如下表4:
表4
项目 CODCr(mg/L) BOD5(mg/L) 动植物油(mg/L)
进水 1160 400 100
原出水 156 45 23
调试成功后出水 62 16 8
去除率提高% 60.3 64.4 65.2
成功案例5:制药废水-新建
四川某新建制药厂制药废水,处理水量为2000t/d,水质波动较大,CODCr较高,项目建设配套安装生物强化装置,调试一个月之后,数据如下表5:
表5
项目 CODCr(mg/L) BOD5(mg/L)
进水 3222 1360
调试成功后出水 79 17
去除率% 97.5 98.7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生物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输送管、厌氧培菌罐和好氧培菌罐;
1)所述厌氧培菌罐包括内部设有第一反应腔的第一罐体、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电磁阀、第一进水水泵、第一自浮式滗水器、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水泵、第一出水电磁阀、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的第一进水电磁阀、第一进水水泵与污水输送管的输出口之一连接,其出水端与第一反应腔连通;所述第一自浮式滗水器设置在第一反应腔中,其液体输送端通过所述的第一出水管与第一出水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水泵的出水管道与厌氧池连通;所述的第一出水电磁阀设置在第一出水水泵的出水管道上;所述第一搅拌器设置在第一反应腔中;
2)所述好氧培菌罐包括内部设有第二反应腔的第二罐体、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电磁阀、第二进水水泵、第二自浮式滗水器、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水泵、第二出水电磁阀、第二搅拌器、曝气管、曝气电磁阀、空压机;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的第二进水电磁阀、第二进水水泵与污水输送管的输出口之二连接,其出水端与第二反应腔连通;所述第二自浮式滗水器设置在第二反应腔中,其液体输送端通过所述的第二出水管与第二出水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水水泵的出水管道与好氧生化池连通;所述的第二出水电磁阀设置在第二出水水泵的出水管道上;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通过所述曝气电磁阀与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连接,其出气端与第二反应腔连通;所述第二搅拌器设置在第二反应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培菌罐还包括第一排空管,所述第一排空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反应腔的底壁并伸入第一反应腔内部,所述第一排空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罐体与外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培菌罐还包括第二排空管,所述第二排空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反应腔的底壁并伸入第二反应腔内部,所述第二排空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罐体与外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安装在第一罐体上的电机和搅拌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于第一反应腔中,所述搅拌叶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器为潜水第一搅拌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浮式滗水器包括第一浮筒、第一滗水管和第一柔性排水管,第一浮筒安装在第一滗水管上,第一滗水管与第一柔性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柔性排水管的液体输送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进水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浮式滗水器包括第二浮筒、第二滗水管和第二柔性排水管,第二浮筒安装在第二滗水管上,第二滗水管与第二柔性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柔性排水管的液体输送端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进水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厌氧培菌罐的第一反应腔的上部设有第一溢流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好氧培菌罐的第二反应腔的上部设有第二溢流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培菌罐和好氧培菌罐采用分体式结构,它们分别安装在两个独立的柜体中;或者是,所述厌氧培菌罐和好氧培菌罐安装在同一个柜体中。
CN201520074474.0U 2015-02-02 2015-02-02 一种生物强化装置 Active CN204454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4474.0U CN204454730U (zh) 2015-02-02 2015-02-02 一种生物强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4474.0U CN204454730U (zh) 2015-02-02 2015-02-02 一种生物强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54730U true CN204454730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61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74474.0U Active CN204454730U (zh) 2015-02-02 2015-02-02 一种生物强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547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2877A (zh) * 2016-04-10 2016-06-22 广东绿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高效生物增量法强化生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74117A (zh) * 2017-07-04 2018-01-12 河北地质大学 一种耐青霉素类氨化细菌菌剂的制备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2877A (zh) * 2016-04-10 2016-06-22 广东绿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高效生物增量法强化生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92877B (zh) * 2016-04-10 2018-12-21 广东绿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高效生物增量法强化生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74117A (zh) * 2017-07-04 2018-01-12 河北地质大学 一种耐青霉素类氨化细菌菌剂的制备装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2592B (zh) 短程反硝化—污泥发酵耦合厌氧氨氧化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CN109485149B (zh) 一种实现晚期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和剩余污泥减量的装置与方法
CN108623099B (zh) 一种菌藻协同降解高浓度氮含量的养殖污水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31201A (zh) 利用微生物原位循环培养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668783A (zh) 一种一体式养殖场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
CN102583705B (zh) 一种快速富集亚硝酸盐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和装置
CN105541003A (zh)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方法
CN204848572U (zh) 一种禽畜养殖废水处理装置
CN102701512B (zh) 一种畜禽养殖厌氧发酵沼液处理方法
CN203112574U (zh) 一种快速富集亚硝酸盐氧化菌的培养装置
CN106277366A (zh) 一种生猪养殖废水处理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80002A (zh) 一种水体净化方法及系统
CN105585223A (zh) 一种淡水养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及其方法
CN105585210A (zh) 一种菌类-水生植物共生系统处理养殖污水新工艺
CN102776140B (zh) 一株耐冷假单胞菌Den-05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CN204454730U (zh) 一种生物强化装置
CN102659284B (zh) 一种废纸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04779602U (zh) 污水生化池微生物定向驯化恒温培养系统
CN103395882A (zh) 一种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5948255A (zh) 一种处理高浓度硫酸多黏菌素发酵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19489742U (zh) 活菌式污水处理站
CN108358380A (zh) 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
CN210620525U (zh) 养殖粪污水肥联产装置
CN210085091U (zh) 一种外置固体碳源补充装置
CN103755013B (zh) 一种冬季培养驯化活性污泥的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