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7010U - 一种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47010U CN204447010U CN201520060199.7U CN201520060199U CN204447010U CN 204447010 U CN204447010 U CN 204447010U CN 201520060199 U CN201520060199 U CN 201520060199U CN 204447010 U CN204447010 U CN 2044470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cing frame
- closing door
- escape system
- life vest
- surviv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共分为五部分:封闭门、可伸缩的支撑架、逃生缓降器、救生衣和智能控制部分。该系统装置贯穿整个墙体,封闭门用于在平时将该装置两侧封闭,起到隔绝室内外的作用。可伸缩的支撑架固定在墙体内,在装置启动后可自行伸出墙外,可以让逃生者在下降过程中不被墙壁、窗台擦伤。逃生缓降器连接支撑架,救生衣固定在缓降器上,逃生者只需穿上救生衣即可通过缓降器顺利下降到地面。智能控制部分用来控制封闭门的开启和关闭,而且在逃生者安全落地后可以迅速将缓降器的绳索卷起以供下一位逃生者使用。整个装置的供电由蓄电池来完成,并不依靠家庭电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智能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和日益密集,建筑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即使在发达国家的高楼遇有火灾爆炸等事件时,虽上有救援直升飞机,下有救援云梯车,但因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些救援方法往往很难发挥理想的作用,屡屡造成伤亡。目前我国消防应急救援装备能力与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严重失衡,一是装备的举高和远射能力远远落后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发展,现有的消防水罐车喷水灭火能力仅仅为8层楼高,最高的云梯车举高能力也只有15层左右,对于更高的高层建筑火灾来说,这些应急救援装备只能是“望楼兴叹”;二是装备的体积庞大、机动性差,受道路交通、建筑周边环境影响严重,经常因复杂的地形、障碍阻挡而延误时机,三是装备的救援能力差,现有云梯车一次升降只能营救2至3人,一旦遇上高楼火灾,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救援需要。
当高楼大厦中的人们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仅仅依靠消防员的救援远远不够。如果没有一种可以自救的逃生装置,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研发高楼逃生装置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现在市面上已经存在多种用于高楼逃生的装置,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空降器:主要应用能量守恒及空气动力学原理,将逃生者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空降器旋转的动能,进而带动旋翼旋转,旋转的旋翼将提供一定的升力一次来减缓逃生者的下降速度。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大批量运送遇险人员,但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
斜绳滑降:将长绳一端拴在有险情的高楼之上,另一端拴在下方一个受力点上或用汽车拉着形成一个斜坡度。下方垫有气垫包,逃生人员滑降到气垫包上逃生。这一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下降速度快,可多人利用。但危险性大,且不适合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
柔性救生滑道:柔性滑道是一种能使多人顺序地从高处在其内部缓慢滑降的逃生工具,滑道采用摩擦限速原理,达到缓降的目的。这种滑道的缺点是下降过程中可能与墙壁及周围突出物产生碰撞。
从上面可以看出,虽然目前逃生装置种类繁多,但真正能用于高层建筑集体逃生且技术比较成熟的方案并不多。因此,尽快开发出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逃生装置是目前高层逃生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化高层建筑逃生装置设计方案。解决市面上现有装置操作繁琐,设计不人性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该装置包括封闭门、可伸缩的支撑架、逃生缓降器、救生衣和智能控制部分。
封闭门分为内侧门和外侧门,由步进电机和主轴构成打开和关闭封闭门的一体结构,主轴上两端绕有钢丝绳。由步进电机带动主轴转动,开启封闭门,从而开通贯穿墙体的通道;可伸缩的支撑架在步进电机的转动下带动齿轮将原本折叠在一起的支撑架展开并延伸至墙外,可以让逃生者在下降时不被墙壁、窗台擦伤。逃生缓降器悬挂在支撑架上,逃生者在穿上救生衣后即可通过缓降器下降至地面;救生衣在此设计成蛋壳状,两头小,中间大,并且留有四个孔洞方便逃生者将四肢伸出,而且可以容许一位成人和一个小孩。同时也可避免在下降过程中受到伤害;智能控制部分以MCU为核心,分别控制两个步进电机和一个直流电机。在控制台上有两个按钮,一个控制封闭门的开启和关闭,另一个用于将缓降器的绳索卷起。
本实用新型高层智能逃生系统的工作过程:按下开启按钮,封闭门开启,可伸缩的支撑架随之伸出。逃生者迅速穿上救生衣,从封闭门开启后形成的斜梯降落即可。待逃生者降落至地面,从救生衣爬出迅速离开现场。下一位逃生者按下卷绳按钮将救生衣重新卷起,再次降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整个装置安装在墙体内,不会占用很多空间,且可防止装置安装在外受到风吹雨淋,便于维护。操作非常简单(只需按动按钮即可),无需专门培训。装置配有可伸缩的支撑架,不用为紧急时刻找不到缓降器的悬挂处而慌乱。蛋壳式救生衣易于穿戴(只需将四肢从四个孔洞伸出即可),为腿脚不灵便者提供了方便,且可允许一位成人和一个小孩。蓄电池平时处于充电状态,充满时自行断电。即使遇有险情时整个建筑停电,对装置的正常工作也不会有丝毫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系统整体框图。
图2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图2所示装置结构的部分细节。
图中,1控制台,2可伸缩的支撑架,3卡槽,4缓降器,5救生衣,6封闭门,7步进电机,8卷钢丝轱辘,9主轴,10齿轮,11卷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逃生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框图,装置的控制关系如图1所示。
如图4,设有内外两个主轴,其中外侧的主轴上设有齿轮,两个主轴上安装有两个步进电机。按下图1控制台1上的开启按钮,左侧步进电机7逆时针转动带动主轴9和卷钢丝轱辘8转动,封闭门6向内打开贴于地面;参见附图2和附图3,右侧步进电机7顺时针转动,主轴9上的齿轮10转动带动卡槽3,可伸缩的支撑架2伸出墙外。同时外侧封闭门6向外打开成斜坡状。外侧封闭门6有凹槽,类似一个梯子,逃生者在穿上救生衣5后沿此可保证平稳降落。救生衣5整体呈蛋壳状,两端小,中间大,允许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其上留有四个孔洞,方便逃生者将四肢伸出。救生衣5外部采用泡沫橡胶材质,上方三端固定,防止在下落过程中旋转。缓降器4在人的重力作用下,照一定速度下落至地面。按下控制台1上的另一个按钮,卷绳器11(由直流电机构成)转动,可以将已经落地的救生衣5重新拉上,便于后续逃生者使用。
Claims (6)
1.一种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封闭门、可伸缩的支撑架、逃生缓降器、救生衣和智能控制部分,封闭门位于装置的两侧,可伸缩的支撑架设于整个装置的最上方,逃生缓降器一头固定在支撑架上,另一头连接救生衣,智能控制部分安装在内侧墙体上,用于控制整个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门分为内侧门和外侧门,与两个步进电机和两个主轴构成一体,外侧主轴设有一齿轮,主轴上两端绕有钢丝,由步进电机带动主轴转动,开启封闭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的支撑架中间有卡槽,步进电机带动齿轮将原本折叠在一起的支撑架展开并延伸至墙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缓降器的绳索绕在直流电机构成的卷绳器上,卷绳器安装在可伸缩的支撑架前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设计成蛋壳状,两头小,中间大,并且留有四个孔洞,上方采用三端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部分以MCU为核心,分别控制两个步进电机和一个直流电机,在控制台上有两个按钮,一个控制封闭门的开启和关闭,另一个用于将缓降器的绳索卷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60199.7U CN204447010U (zh) | 2015-01-28 | 2015-01-28 | 一种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60199.7U CN204447010U (zh) | 2015-01-28 | 2015-01-28 | 一种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47010U true CN204447010U (zh) | 2015-07-08 |
Family
ID=53653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6019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7010U (zh) | 2015-01-28 | 2015-01-28 | 一种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47010U (zh) |
-
2015
- 2015-01-28 CN CN201520060199.7U patent/CN20444701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95971B (zh) | 微电脑控制的可无线操控的火灾自救高速逃生机 | |
CN201701658U (zh) | 一种高楼逃生自救装置 | |
CN101746655A (zh) | 微电脑控制及蓄电池驱动的高层建筑火灾高速逃生电梯 | |
WO2003049807A1 (fr) | Appareil de sauvetage a vitesse reglable | |
CN205649745U (zh) | 通道式高楼速降救生装置 | |
CN207356383U (zh) | 一种高楼逃生缓降器 | |
CN204447010U (zh) | 一种高层建筑智能逃生系统 | |
CN106730433A (zh) | 自发电自动升降高楼烈火逃生器 | |
CN103111024A (zh) | 多用途高层消防救生器 | |
CN207813487U (zh) | 一种高层楼宇消防逃生梯 | |
CN109646826B (zh) | 一种分布式高层建筑应急逃生与高空作业的成套装置及方法 | |
CN201981997U (zh) | 自循环高楼消防逃生梯 | |
CN208176741U (zh) | 一种高效安全的高楼逃生装置 | |
CN202061271U (zh) | 机械式缓降器 | |
CN205586366U (zh) | 一种改进后高楼循环逃生器的加速器结构 | |
CN203400421U (zh) | 高楼安全逃生器 | |
CN203090281U (zh) | 多用途高层消防救生器 | |
CN109847212A (zh) | 一种具有救援功能的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105536158A (zh) | 高层楼逃生的滑动输送箱 | |
CN108325102A (zh) | 一种高效安全的高楼逃生装置及其方法 | |
CN203507339U (zh) | 一种逃生器 | |
CN203852748U (zh) | 超高层建筑速降逃生系统 | |
CN218900608U (zh) |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逃生设备 | |
CN206566366U (zh) | 一种高层自救逃生系统 | |
CN201840798U (zh) | 一种高楼快速逃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