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2742U - 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42742U
CN204442742U CN201420707792.1U CN201420707792U CN204442742U CN 204442742 U CN204442742 U CN 204442742U CN 201420707792 U CN201420707792 U CN 201420707792U CN 204442742 U CN204442742 U CN 204442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pacity
output
field effect
effect transisto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077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家英
杜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il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Zhil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Zhil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Zhil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077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42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42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427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主要由栅极驱动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逻辑控制电路相连接的功率放大器P1和功率放大器P2,与逻辑控制电路相连接的脉冲比较器U1和脉冲比较器U2,栅极均与栅极驱动电路相连接的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场效应管MOS3及场效应管MOS4,串接在脉冲比较器U1的负极输入端和脉冲比较器U2的负极输入端之间的振荡器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短路保护、过压保护及开路保护的功能,而且其功耗较低,仅为传统保护电路功耗的1/3。同时,本实用新型设有多路输出稳压电源,因此能确保保护电路自身的用电需求,能有效的避免外部电磁干扰,提高控制的灵敏度和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保护电路,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LED灯具有能耗低、使用寿命长以及安全环保等特点,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照明的主流产品之一。由于LED灯不同于传统的白炽灯,其需要由专用的驱动电路来进行驱动,因此市面上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用于防止驱动系统免受内部或外部不利因素干扰的保护系统。
虽然这些保护系统大多都具备短路保护功能和过热保护功能,但这些保护系统的结构往往都比较复杂,其维修难度较大。同时,这些保护系统的能耗较高,能有效避免LED灯驱动电路自身电路影响的力度较差,不能有效的整个驱动电路进行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LED灯保护系统所存在的结构复杂、能耗较高,以及全面保护力度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主要由栅极驱动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组成,同时还包括与逻辑控制电路相连接的功率放大器P1和功率放大器P2,与逻辑控制电路相连接的脉冲比较器U1和脉冲比较器U2,栅极均与栅极驱动电路相连接的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场效应管MOS3及场效应管MOS4,串接在脉冲比较器U1的负极输入端和脉冲比较器U2的负极输入端之间的振荡器,输出端均与脉冲比较器U1的正极输入端和脉冲比较器U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主误差放大器W1和安全误差放大器W2,源极均与主误差放大器W1和安全误差放大器W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场效应管MOS5和场效应管MOS6,以及分别与场 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3、功率放大器P1和功率放大器P2相连接并为其提供电流的多路输出稳压电源。
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其源极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1电压端相连接;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与功率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漏极接地;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与场效应管MOS4的源极相连接,其源极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1电压端相连接;场效应管MOS4的栅极与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漏极接地;所述功率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2电压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3电压端相连接;所述脉冲比较器U1的正极输入端、脉冲比较器U2的正极输入端、主误差放大器W1的输出端和安全误差放大器W2的输出端均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2电压端相连接;所述主误差放大器W1的正极输入端与安全误差放大器W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主误差放大器W1的负极输入端和安全误差放大器W2的负极输入端均外接1.23V电压;所述场效应管MOS5的漏极和场效应管MOS6的漏极均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由变压器T,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2相连接的第一输出电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3相连接的第二输出电路以及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4相连接的第三输出电路组成。
所述第一输出电路由二极管D1、电容C1、电容C2及电感L5组成,所述二极管D1的P极与副边线圈L2的同名端相连接、其N极则经电容C1后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电感L5的一端与二极管D1与电容C1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则经电容C2后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电容C2的两端则形成V1电压端。
所述第二输出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Z1、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集成稳压器W7806和集成稳压器W7809组成;所述二极管整流器Z1的输入端与副边线圈L3相并联,电容C3的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Z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其负极则与二极管整流器Z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其负极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5的负极则与电 容C3的负极相连接;集成稳压器W7806的第一输出端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其第二输出端则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一输出端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其第二输出端则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6则串接在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输出端之间;所述集成稳压器W7806的第三输出端与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三输出端则形成V2电压端。
所述第三输出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Z2、电容C7、电容C8、电容C9、二极管D2及集成稳压器W7809组成;所述二极管整流器Z2的输入端与副边线圈L4相并联,电容C7的则串接在二极管整流器Z2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之间,电容C8与电容C7相并联,电容C9串接在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之间;二极管D2则串接在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输出端之间;电容C9的两端则形成V3电压端。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短路保护、过压保护及开路保护的功能,而且其功耗较低,仅为传统保护电路功耗的1/3。
(2)本实用新型设有多路输出稳压电源,因此能确保保护电路自身的用电需求,能有效的避免外部电磁干扰,提高控制的灵敏度和精度。
(3)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欠压闭锁功能,能有效的克服传统保护电路的延迟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其主要由栅极驱动电路、逻辑控制电路、功率放大器P1、功率放大器P2、脉冲比较器U1、脉冲比较器U2、振荡器、主误差放大器W1、安全误差放大器 W2、多路输出稳压电源以及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场效应管MOS3、场效应管MOS4、场效应管MOS5和场效应管MOS6组成。
其中,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为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场效应管MOS3和场效应管MOS4提供栅极驱动电压,而逻辑控制电路则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逻辑判断和处理。由于该栅极驱动电路为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此便不做过多描述。
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由变压器T,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2相连接的第一输出电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3相连接的第二输出电路以及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4相连接的第三输出电路组成。
其中,第一输出电路由二极管D1、电容C1、电容C2及电感L5组成,所述二极管D1的P极与副边线圈L2的同名端相连接、其N极则经电容C1后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电感L5的一端与二极管D1与电容C1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则经电容C2后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电容C2的两端则形成V1电压端。
第二输出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Z1、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集成稳压器W7806和集成稳压器W7809组成;所述二极管整流器Z1的输入端与副边线圈L3相并联,电容C3的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Z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其负极则与二极管整流器Z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其负极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5的负极则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集成稳压器W7806的第一输出端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其第二输出端则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
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一输出端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其第二输出端则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6则串接在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输出端之间;所述集成稳压器W7806的第三输出端与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三输出端则形成V2电压端。
由于第二输出端具有两组电压值,即+6V和-6V,因此在使用时,本申请只需连接其+6V的连接端即可。
第三输出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Z2、电容C7、电容C8、电容C9、二极管D2及集成稳压器W7809组成;所述二极管整流器Z2的输入端与副边线圈L4相并联,电容C7的则串接在二极管整流器Z2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之间,电容C8与电容C7相并联,电容C9串接在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之间;二极管D2则串接在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输出端之间;电容C9的两端则形成V3电压端
连接时,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要与栅极驱动电路相连接,其漏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其源极则需要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1电压端相连接。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同时与栅极驱动电路和功率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漏极接地。场效应管MOS3的栅极与栅极驱动电路相连接,其漏极与场效应管MOS4的源极相连接,其源极同样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1电压端相连接。场效应管MOS4的栅极同时与栅极驱动电路和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漏极接地。
而所述的功率放大器P1和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则均与逻辑控制电路相连接。考虑到逻辑控制电路的实际特点,本申请中的功率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需要外接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2电压端,而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则需要外接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3电压端,即本申请中的功率放大器P2的输入电压必须要低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入电压,才能确保逻辑控制电路的正常工作。
同时,脉冲比较器U1和脉冲比较器U2的输出端也要与逻辑控制电路相连接。而振荡器则串接在脉冲比较器U1的负极输入端和脉冲比较器U2的负极输入端之间,以确保该振荡器能为脉冲比较器U1和脉冲比较器U2输入脉冲信号。
所述主误差放大器W1和安全误差放大器W2的输出端,以及脉冲比较器U1的正极输入端和脉冲比较器U2的正极输入端均要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2电压端相连接,以便通过该多路输出稳压电源为主误差放大器W1、安全误差放大器W2、脉冲比较器U1和脉冲比较器U2提供工作电压。
其中,主误差放大器W1用于负责本申请中误差系数的处理,而安全误差放大器W2则用于防止短路或瞬时高压对本系统的破坏。连接时,该主误差放 大器W1的正极输入端要与安全误差放大器W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且主误差放大器W1的负极输入端和安全误差放大器W2的负极输入端均外接1.23V电压。
所述场效应管MOS5的栅极和场效应管MOS6的栅极均外接+1.23V的电压,而场效应管MOS5和场效应管MOS6的源极则分别与主误差放大器W1和安全误差放大器W2的输出端相连接,同时,场效应管MOS5的漏极和场效应管MOS6的漏极均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逻辑控制电路由与非门IC4,输入端与与非门IC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非门IC5,输出端与与非门IC4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非门IC3,以及与与非门IC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一逻辑链路和第二逻辑链路组成。
其中,该第一逻辑链路由非门IC1、非门IC2、电阻R13、二极管D5、滤波延时电路、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0及二极管D3组成。连接时,非门IC2的输入端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则顺次经电阻R13和二极管D5后与与非门IC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同时,滤波延时电路要与与非门IC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
二极管D3的P极与非门IC1的输入端相连接,其N极顺次经电阻R11和电容C10后与非门IC1的输入端相连接,即从二极管D3的N极顺次经电阻R11和电容C10后需要与二极管D3的P极形成一个电回路。电阻R10则与二极管D3相并联。同时,所述电容C10与电阻R11的连接点接地,二极管D3的N极需要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非门IC2的输出端和非门IC5的输出端则均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滤波延时电路由电解电容C12,以及串接在电解电容C12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阻R14组成,连接时,二极管D5的N极要与该电解电容C12的正极相连接,即与非门IC4的正极输入端要与电解电容C12的正极相连接。
所述的第二逻辑链路由异或门IC6、二极管D4、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阻R12和电容C11组成。连接时,二极管D6的P极与与非门IC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N极与异或门IC6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二极管D4的N极与 非门IC3的输入端相连接,其P极与脉冲比较器U1的输出端相连接;而电阻R12则与二极管D4相并联。
电容C11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其负极接地;二极管D7的N极与异或门IC6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其P极与脉冲比较器U1的输出端相连接。同时,异或门IC6的第二输入端与非门IC5的输出端相连接,而异或门IC6的输出端则与脉冲比较器U2的输出端相连接。
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5)

1.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主要由栅极驱动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逻辑控制电路相连接的功率放大器P1和功率放大器P2,与逻辑控制电路相连接的脉冲比较器U1和脉冲比较器U2,栅极均与栅极驱动电路相连接的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场效应管MOS3及场效应管MOS4,串接在脉冲比较器U1的负极输入端和脉冲比较器U2的负极输入端之间的振荡器,输出端均与脉冲比较器U1的正极输入端和脉冲比较器U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主误差放大器W1和安全误差放大器W2,源极均与主误差放大器W1和安全误差放大器W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场效应管MOS5和场效应管MOS6,以及分别与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3、功率放大器P1和功率放大器P2相连接并为其提供电流的多路输出稳压电源;
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其源极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1电压端相连接;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与功率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漏极接地;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与场效应管MOS4的源极相连接,其源极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1电压端相连接;场效应管MOS4的栅极与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漏极接地;所述功率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2电压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3电压端相连接;所述脉冲比较器U1的正极输入端、脉冲比较器U2的正极输入端、主误差放大器W1的输出端和安全误差放大器W2的输出端均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V2电压端相连接;所述主误差放大器W1的正极输入端与安全误差放大器W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主误差放大器W1的负极输入端和安全误差放大器W2的负极输入端均外接1.23V电压;所述场效应管MOS5的漏极和场效应管MOS6的漏极均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由变压器T,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2相连接的第一输出电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3相连接的第二输出电路以及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4相连接的第三输出电路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电路由二极管D1、电容C1、电容C2及电感L5组成,所述二极管D1的P极与副边线圈L2的同名端相连接、其N极则经电容C1后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电感L5的一端与二极管D1与电容C1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则经电容C2后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电容C2的两端则形成V1电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Z1、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集成稳压器W7806和集成稳压器W7809组成;所述二极管整流器Z1的输入端与副边线圈L3相并联,电容C3的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Z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其负极则与二极管整流器Z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其负极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5的负极则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集成稳压器W7806的第一输出端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其第二输出端则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一输出端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其第二输出端则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6则串接在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输出端之间;所述集成稳压器W7806的第三输出端与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三输出端则形成V2电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出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Z2、电容C7、电容C8、电容C9、二极管D2及集成稳压器W7809组成;所述二极管整流器Z2的输入端与副边线圈L4相并联,电容C7的则串接在二极管整流器Z2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之间,电容C8与电容C7相并联,电容C9串接在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之间;二极管D2则串接在集成稳压器W7809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输出端之间;电容C9的两端则形成V3电压端。
CN201420707792.1U 2014-11-22 2014-11-22 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2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7792.1U CN204442742U (zh) 2014-11-22 2014-11-22 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7792.1U CN204442742U (zh) 2014-11-22 2014-11-22 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42742U true CN204442742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10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0779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2742U (zh) 2014-11-22 2014-11-22 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42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58699U (zh) 用于光伏逆变器的绝缘阻抗检测电路
CN104754840A (zh) 一种新型led驱动电源
CN202888874U (zh) 分布式操作电源
CN204442742U (zh) 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CN104602395A (zh) 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CN204316797U (zh) 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新型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CN104953866A (zh) 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组合保护式多路输出稳压电源
CN104394628A (zh) 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稳压电源的新型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CN204335048U (zh)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的多路输出led保护系统
CN204633604U (zh)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
CN104411055A (zh) 一种逻辑保护放大式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CN206673853U (zh) 一种自适应的电源输入调节电路
CN204316803U (zh) 一种激发式逻辑控制系统
CN104470120A (zh)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的多路输出led保护系统
CN204335022U (zh) 一种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CN204335036U (zh) 一种逻辑保护放大式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CN204741259U (zh) 具有掉电保护功能的馈线保护装置
CN204316315U (zh) 一种激发式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CN203326876U (zh) 带启动显示的电动汽车用电压转换电路
CN203466558U (zh) 一种单级pfc反激电源输入欠压保护线路
CN204316316U (zh) 一种节能型蓝光led灯保护系统
CN104994623A (zh) 一种节能型蓝光led灯滤波放大式保护系统
CN204316810U (zh) 一种基于源极跟随器的新型逻辑控制系统
CN204316784U (zh) 一种基于源极跟随器的逻辑控制系统
CN204316798U (zh) 一种新型蓝光led灯用逻辑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