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9336U - 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 - Google Patents

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9336U
CN204439336U CN201520082265.0U CN201520082265U CN204439336U CN 204439336 U CN204439336 U CN 204439336U CN 201520082265 U CN201520082265 U CN 201520082265U CN 204439336 U CN204439336 U CN 204439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wheel
main shaft
casing
moment
to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822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屹
柯楠
冯虎田
王禹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0822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9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9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9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其包括手轮组件、加载组件、测量组件;其特征在于手轮组件与加载组件之间通过卡口配合传递扭矩;加载时,操作者手动转动手轮,将小扭矩通过手轮组件中的减速器传递给加载组件,加载组件中的加载主轴通过梯形丝杠螺纹传动给梯形丝杠螺母块,螺母块和螺母块法兰在箱体四周设置的导向限位螺钉约束下在箱体内平动;螺母块在平动中压紧碟形弹簧产生弹簧力作用于加载主轴上,使加载主轴平动带动测量组件实现载荷输出;当传感器显示的载荷输出达到要求后,撤走手轮组件即可。实用新型通过纯手动操作,能实现稳定持续大载荷输出(6t),结构紧凑轻巧,可靠性高,成本低。

Description

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载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及加载方法。
背景技术
滚动直线导轨副是由直线导轨、滚动体(滚珠或者滚柱)、滑块等组成的机械元件,在工业领域广泛用作导向承载部件,具有定位精度高、动静摩擦系数小、可维护性好等优点,能在保证运行精度的同时降低驱动功率消耗,已成为数控加工设备、直线运动平台、航空航天和工业机器人等行业中的一个关键功能部件。为了对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可靠性、静刚度、寿命等指标进行测试,需要对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方向提供一个较大的载荷。现有加载方式有液压加载,偏心轮静压加载,重力加载等很多方式,但是用在滚动直线导轨副性能指标测试过程中的加载上却存在一定的不足。
处于申请中的中国发明专利CN 104075886 A,名称为:模块化滚动直线导轨副结合部静刚度测试方法与装置。该专利中提出用加力螺栓依靠加载套筒将作用力通过过渡件、力传感器、加力导杆、钢球作用在模拟连接件上,从而实现对被测试导轨副结合部的法向加载载荷。该专利显示了,在加载输出端放置钢球能使输出载荷沿着轴向作用在被测导轨副上;同时,对箱体工装四周开孔,能实现对被测导轨副各个方向的静刚度测量。但是,该加载机构只能用于导轨副结合部静刚度的测量,而对于滚动直线导轨副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带来加力螺栓的振动,从而产生输出载荷的不稳定。同时,通过拧动加力螺栓产生大且持续输出载荷比较困难。因此,单靠加力螺栓进行加载无法有效实现对滚动直线导轨副可靠性、静刚度、寿命等综合指标的测试。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03746 U,名称为:一种滚珠丝杠副螺母轴向加载机构。该专利提出了一种用于测试滚珠丝杠副可靠性的被测螺母端轴向加载装置,具体实现方案是:使用带有减速器的伺服电机驱动一对齿轮,将旋转运动与扭矩传递到平行于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组锯齿丝杠轴上;通过锯齿丝杠螺母的转动,在前后各三只碟形弹簧的保压下,将载荷通过锯齿丝杠杆端输出,并在输出端连接有力传感器,读取加载在被测螺母上的载荷值。该专利显示了,锯齿丝杠副在碟形弹簧保压配合下,通过扭矩输入,能够实现轴向大载荷(10t)的输出,适合在大推力的滚珠丝杠副可靠性试验设备上使用。但是,该加载机构封装了减速器、伺服电机、齿轮组等必要部件,使整个加载机构的体积和质量较大;并且伺服电机工作过程中的强电可能干扰力传感器数值的读取;这些问题都会对使用了小推力直线电机驱动的滚动直线导轨副测试平台的测试工作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及加载方法。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包括手轮组件、加载组件和测量组件:所述手轮组件与加载组件相连,测量组件固连在加载组件上;
其中手轮组件包括手轮、手轮轴、平键A、减速器、输出卡口、扭矩输出法兰、平键B、扭矩螺钉;手轮通过平键A与手轮轴相固连,手轮轴末端插入减速器的输入端并紧固,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扭矩输出法兰通过平键B配合紧固,输出法兰盘面均匀插入4根扭矩螺钉并紧固,减速器输出轴端外壳体紧固输出卡口;
所述加载组件包括加载主轴、无内圈滚针轴承、轴承端盖、压簧、压簧盖板、止推球轴承、止推球轴承垫片、梯形丝杠螺母块、导向法兰块、导向限位螺钉、碟形弹簧盖板、碟形弹簧、箱体、箱体盖、输入卡口、平键C、扭矩输入法兰;加载主轴两端各设置一个无内圈滚针轴承,轴承端盖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紧固在箱体末端并卡在无内圈滚针轴承外,另一个轴承端盖紧固在箱体盖末端并卡在另一个无内圈滚针轴承外,箱体盖紧固在箱体一端,将箱体封闭形成内部空间,箱体内部的靠近箱体盖端设置有压簧,压簧同时套在加载主轴上,压簧另一端设置有压簧盖板,在压簧盖板与加载主轴轴肩之间设置有止推球轴承和止推球轴承垫片,在加载主轴中部梯形丝杠螺纹处设置了与之配合的梯形丝杠螺母块,螺母块上紧固了导向法兰块,导向法兰块的四周四个导向限位槽内卡入了由箱体圆柱壳外旋入紧固的四根导向限位螺钉,导向法兰块尾部配有碟形弹簧盖板,碟形弹簧盖板与箱体内底部间设置了碟形弹簧;箱体外底部紧固有输入卡口,输入卡口内部的加载主轴末端通过平键C与扭矩输入法兰紧固连接;
所述测量组件包括传感器、传感器连接板、施力头;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施力头相固连,传感器输入端与传感器连接板相固连,整个测量组件通过传感器连接板与加载组件中的加载主轴末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载主轴的螺纹为能自锁的梯形丝杠螺纹。
一种基于上述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的加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连接有测量组件的加载组件放置在被测直线导轨上的加载驱动平台上并固连;
步骤2、取出手轮组件并将其输出卡口调整匹配加载组件的输入卡口;
步骤3、插入手轮组件至加载组件,转动手轮组件中的手轮使输出卡口内的四根扭矩螺钉卡入扭矩输入法兰中的四个槽内;
步骤4、继续转动手轮,测量组件中的施力头下降至被测直线导轨的上表面并产生持续载荷输出;
步骤5、查看传感器中的载荷值,当达到使用要求时,停止转动手轮;
步骤6、向上取出手轮组件,完成对被测直线导轨的加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加载组件与手轮组件可分离结构设计,两者通过输入输出卡口传递扭矩,当加载载荷达到后,撤除手轮组件,尽可能降低了加载机构工作过程中引入的额外质量和体积,可在相对小推力小尺寸的滚动直线导轨副测试平台上使用;2)加载主轴两端分别设置了压簧和碟形弹簧,即保证了加载的稳定性又提高了加载主轴的移动行程;3)手轮组件中采用了减速比为100的减速器,在加载组件内采用了梯形丝杠传动,通过人工转动手轮就能输出6t的加载载荷;4)本加载机构体积小,密封性好,纯人工手动驱动,可靠性高,一致性好,成本低廉。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的整体三维结构图。
图2为实用新型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的手轮组件三维剖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的加载组件三维剖视图。
图4为实用新型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的测量组件三维结构图。
图5为实用新型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的输入输出卡口配合图,其中图(A)为加载组件2输入卡口端主视图,图(B)为手轮组件1输出卡口端主视图。
图6为实用新型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包括手轮组件1、加载组件2和测量组件3:所述手轮组件1与加载组件2相连,测量组件3固连在加载组件2上;
其中手轮组件1包括手轮18、手轮轴16、平键A 17、减速器15、输出卡口11、扭矩输出法兰12、平键B 14、扭矩螺钉13;手轮18通过平键A 17与手轮轴16相固连,手轮轴16末端插入减速器15的输入端并紧固,减速器15的输出轴与扭矩输出法兰12通过平键B 14配合紧固,输出法兰12盘面均匀插入4根扭矩螺钉13并紧固,减速器15输出轴端外壳体紧固输出卡口11;
所述加载组件2包括加载主轴201、无内圈滚针轴承211、轴承端盖217、压簧216、压簧盖板215、止推球轴承204、止推球轴承垫片214、梯形丝杠螺母块205、导向法兰块206、导向限位螺钉207、碟形弹簧盖板213、碟形弹簧212、箱体203、箱体盖202、输入卡口208、平键C210、扭矩输入法兰209;加载主轴201两端各设置一个无内圈滚针轴承211,轴承端盖217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紧固在箱体203末端并卡在无内圈滚针轴承211外,另一个轴承端盖217紧固在箱体盖202末端并卡在另一个无内圈滚针轴承211外,箱体盖202紧固在箱体203一端,将箱体203封闭形成内部空间,箱体203内部的靠近箱体盖202端设置有压簧216,压簧216同时套在加载主轴201上,压簧216另一端设置有压簧盖板215,在压簧盖板215与加载主轴201轴肩之间设置有止推球轴承204和止推球轴承垫片214,在加载主轴201中部梯形丝杠螺纹处设置了与之配合的梯形丝杠螺母块205,螺母块205上紧固了导向法兰块206,导向法兰块206的四周四个导向限位槽内卡入了由箱体203圆柱壳外旋入紧固的四根导向限位螺钉207,导向法兰块206尾部配有碟形弹簧盖板213,碟形弹簧盖板213与箱体203内底部间设置了碟形弹簧212;箱体203外底部紧固有输入卡口208,输入卡口208内部的加载主轴201末端通过平键C 210与扭矩输入法兰209紧固连接;
所述测量组件3包括传感器32、传感器连接板33、施力头31;传感器32的输出端与施力头31相固连,传感器32输入端与传感器连接板33相固连,整个测量组件3通过传感器连接板33与加载组件2中的加载主轴201末端固定连接。
所述加载主轴201的螺纹为能自锁的梯形丝杠螺纹。
一种基于上述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的加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连接有测量组件3的加载组件2放置在被测直线导轨上的加载驱动平台上并固连;
步骤2、取出手轮组件1并将其输出卡口11调整匹配加载组件2的输入卡口208;
步骤3、插入手轮组件1至加载组件2,转动手轮组件1中的手轮18使输出卡口11内的四根扭矩螺钉13卡入扭矩输入法兰209中的四个槽内;
步骤4、继续转动手轮18,测量组件3中的施力头31下降至被测直线导轨的上表面并产生持续载荷输出;
步骤5、查看传感器32中的载荷值,当达到使用要求时,停止转动手轮18;
步骤6、向上取出手轮组件1,完成对被测直线导轨的加载。
下面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包括手轮组件1、加载组件2、测量组件3;所述手轮组件1与加载组件2相连,测量组件3固连在加载组件2上;
结合图2,实用新型中的手轮组件1,包括手轮18、手轮轴16、平键A 17、减速器15、输出卡口11、扭矩输出法兰12、平键B 14、扭矩螺钉13;手轮18通过平键A 17与手轮轴16;手轮18通过平键A 17与手轮轴16配合紧固,手轮轴16末端插入减速器15的输入端并紧固,减速器15的输出轴与扭矩输出法兰12通过平键B 14配合紧固,输出法兰12盘面均匀插入4根扭矩螺钉13并紧固,减速器15输出轴端外壳体紧固有输出卡口11;
结合图3,实用新型中的加载组件2,包括加载主轴201、无内圈滚针轴承211、轴承端盖217、压簧216、压簧盖板215、止推球轴承204、止推球轴承垫片214、梯形丝杠螺母块205、导向法兰块206、导向限位螺钉207、碟形弹簧盖板213、碟形弹簧212、箱体203、箱体盖202、输入卡口208、平键C210、扭矩输入法兰209;
加载主轴201两端各设置一个无内圈滚针轴承211,两个轴承端盖217,其一紧固在箱体203末端卡在无内圈滚针轴承211外,另一个轴承端盖217紧固在箱体盖202末端卡在另一个无内圈滚针轴承211外,箱体盖202紧固在箱体203一端,将箱体203封闭形成内部空间,箱体203闭合空间内部的靠近箱体盖202端,设置有压簧216并套在加载主轴201上,压簧216另一端设置有压簧盖板215,在压簧盖板215与加载主轴201轴肩之间设置有止推球轴承204和止推球轴承垫片214,在加载主轴201中部梯形丝杠螺纹处设置了与之配合的梯形丝杠螺母块205,螺母块205上紧固了导向法兰块206,导向法兰块206的四周四个导向限位槽内卡入了由箱体203圆柱壳外旋入紧固的四根导向限位螺钉207,导向法兰块206尾部配有碟形弹簧盖板213,碟形弹簧盖板213与箱体203底部间设置了碟形弹簧212;箱体203尾部紧固有输入卡口208,输入卡口208内部的加载主轴201末端通过平键C 210与扭矩输入法兰209紧固连接。
结合图4,实用新型中的测量组件3,包括传感器32、传感器连接板33、施力头31;传感器32输出端与施力头31固连,传感器32输入端与传感器连接板33固连。整个测量组件3通过传感器连接板33与加载组件2中的加载主轴201末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载主轴201的螺纹为能自锁的梯形丝杠螺纹。
结合图5,实用新型中手轮组件1与加载组件2配合传递扭矩的实现原理是,将手轮组件1中的输出卡口11导向卡入加载组件2中的输入卡口208,转动手轮18使扭矩输出法兰12转动,带动均布的四根扭矩螺钉13在转动中卡入扭矩输入法兰209中均布的四个槽内;则输入卡口208卡住输出卡口11限制手轮组件1整体的转动,由手轮组件1中的扭矩通过四根扭矩螺钉13在扭矩输入法兰209槽内推动扭矩输入法兰209转动。
    结合图6,实用新型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使用过程可以分6步加以介绍;现以45型被测直线导轨002、45型导轨承载转接板001、加载驱动平台003组成的加载环境为例做介绍,实际加载环境中的元素可以相应变化在此不做举例,使用过程具体为:第一步,将连接有测量组件3的加载组件2放置在45型被测直线导轨002上的加载驱动平台003上并固连;第二步,取出手轮组件1并将其输出卡口11调整匹配加载组件2的输入卡口208;第三步,插入手轮组件1至加载组件2,转动手轮组件1中的手轮18使输出卡口11内的四根扭矩螺钉13卡入扭矩输入法兰209中的四个槽内;第四步,继续转动手轮18,测量组件3中的施力头31下降至45型被测直线导轨002的上表面并产生持续载荷输出;第五步,查看传感器32中的载荷值,当达到使用要求时,停止转动手轮18。第六步,向上取出手轮组件1,完成对45型被测直线导轨002的加载。
结合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加载的原理是,操作者手动顺时针转动手轮18,手轮18通过平键A 17带动手轮轴16顺时针转动,减速器15将手轮轴16的顺时针转动以1:100减速比通过平键B 14传递给扭矩输出法兰12;扭矩输出法兰12通过其法兰面上的四个均布扭矩螺钉13卡在加载组件2的扭矩输入法兰209的四个均布槽内,同时,加载组件2中的输入卡口208卡住手轮组件1的输出卡口11限制手轮组件1的整体转动与移动,使得扭矩输出法兰12的顺时针转动传递给扭矩输入法兰209;扭矩输入法兰209通过平键C 210带动加载主轴201在两端支承的无内圈滚针轴承211内顺时针转动;螺母块205与导向法兰块206固连,加载主轴201的顺时针转动带动螺母块205、导向法兰块206和碟形弹簧盖板213在箱体203内壁和导向限位螺钉207制约下向碟形弹簧212方向平动;碟形弹簧212被压实后,碟簧力作用在加载主轴201上,致使加载主轴201沿着螺母块205、导向法兰块206和碟形弹簧盖板213反向平动;加载主轴201通过轴肩推动止推球轴承垫片214、止推球轴承204和压簧盖板215向压簧216方向平动,压簧216逐步被压缩,产生压簧力;加载主轴201的平动带动与之固连的测量组件3的平动,测量组件3的施力头31压在被测体上,读取传感器32中的压力检测值,待达到压力需值后,停止手轮18转动,取出手轮组件1,加载压力和压簧力之和与碟形弹簧力平衡,完成加载。
    卸载过程原理与加载原理相似,只需操作者手动逆时针转动手轮组件1中的手轮18,待传感器32中的压力值为零,即可。

Claims (2)

1.一种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轮组件[1]、加载组件[2]和测量组件[3]:所述手轮组件[1]与加载组件[2]相连,测量组件[3]固连在加载组件[2]上;
其中手轮组件[1]包括手轮[18]、手轮轴[16]、平键A [17]、减速器[15]、输出卡口[11]、扭矩输出法兰[12]、平键B [14]、扭矩螺钉[13];手轮[18]通过平键A [17]与手轮轴[16]相固连,手轮轴[16]末端插入减速器[15]的输入端并紧固,减速器[15]的输出轴与扭矩输出法兰[12]通过平键B [14]配合紧固,输出法兰[12]盘面均匀插入4根扭矩螺钉[13]并紧固,减速器[15]输出轴端外壳体紧固输出卡口[11];
所述加载组件[2]包括加载主轴[201]、无内圈滚针轴承[211]、轴承端盖[217]、压簧[216]、压簧盖板[215]、止推球轴承[204]、止推球轴承垫片[214]、梯形丝杠螺母块[205]、导向法兰块[206]、导向限位螺钉[207]、碟形弹簧盖板[213]、碟形弹簧[212]、箱体[203]、箱体盖[202]、输入卡口[208]、平键C[210]、扭矩输入法兰[209];加载主轴[201]两端各设置一个无内圈滚针轴承[211],轴承端盖[217]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紧固在箱体[203]末端并卡在无内圈滚针轴承[211]外,另一个轴承端盖[217]紧固在箱体盖[202]末端并卡在另一个无内圈滚针轴承[211]外,箱体盖[202]紧固在箱体[203]一端,将箱体[203]封闭形成内部空间,箱体[203]内部的靠近箱体盖[202]端设置有压簧[216],压簧[216]同时套在加载主轴[201]上,压簧[216]另一端设置有压簧盖板[215],在压簧盖板[215]与加载主轴[201]轴肩之间设置有止推球轴承[204]和止推球轴承垫片[214],在加载主轴[201]中部梯形丝杠螺纹处设置了与之配合的梯形丝杠螺母块[205],螺母块[205]上紧固了导向法兰块[206],导向法兰块[206]的四周四个导向限位槽内卡入了由箱体[203]圆柱壳外旋入紧固的四根导向限位螺钉[207],导向法兰块[206]尾部配有碟形弹簧盖板[213],碟形弹簧盖板[213]与箱体[203]内底部间设置了碟形弹簧[212];箱体[203]外底部紧固有输入卡口[208],输入卡口[208]内部的加载主轴[201]末端通过平键C [210]与扭矩输入法兰[209]紧固连接;
所述测量组件[3]包括传感器[32]、传感器连接板[33]、施力头[31];传感器[32]的输出端与施力头[31]相固连,传感器[32]输入端与传感器连接板[33]相固连,整个测量组件[3]通过传感器连接板[33]与加载组件[2]中的加载主轴[201]末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其特征为:加载主轴[201]的螺纹为能自锁的梯形丝杠螺纹。
CN201520082265.0U 2015-02-05 2015-02-05 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 Active CN204439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2265.0U CN204439336U (zh) 2015-02-05 2015-02-05 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2265.0U CN204439336U (zh) 2015-02-05 2015-02-05 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9336U true CN204439336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7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82265.0U Active CN204439336U (zh) 2015-02-05 2015-02-05 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933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4562A (zh) * 2015-02-05 2015-05-20 南京理工大学 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及加载方法
CN108225177A (zh) * 2017-12-30 2018-06-2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标准球微调装置
CN109000923A (zh) * 2018-06-21 2018-12-14 东南大学 一种伺服刀架端齿盘啮合率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2935172A (zh) * 2021-01-26 2021-06-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自由度反置式力/位混合控制压铆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4562A (zh) * 2015-02-05 2015-05-20 南京理工大学 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及加载方法
CN104634562B (zh) * 2015-02-05 2017-02-22 南京理工大学 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及加载方法
CN108225177A (zh) * 2017-12-30 2018-06-2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标准球微调装置
CN109000923A (zh) * 2018-06-21 2018-12-14 东南大学 一种伺服刀架端齿盘啮合率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9000923B (zh) * 2018-06-21 2020-07-21 东南大学 一种伺服刀架端齿盘啮合率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2935172A (zh) * 2021-01-26 2021-06-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自由度反置式力/位混合控制压铆机
CN112935172B (zh) * 2021-01-26 2022-08-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自由度反置式力/位混合控制压铆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39336U (zh) 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
JP6900068B2 (ja) 複合材料の軸引張・圧縮、曲げ、ねじり、振動の総合性能試験台
CN201974359U (zh) 一种端面扭动摩擦磨损试验机
CN106133408B (zh) 用于机动车辆变速器的变速器执行器
CN110530637B (zh) 行星滚柱丝杠动态性能通用测试平台
CN103115772B (zh) 一种滚珠丝杠副螺母轴向加载机构
CN107478365B (zh) 一种负载连续可调的超声电机测功装置
CN105181329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综合测试平台
CN102175598A (zh) 一种端面扭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及方法
CN103163036A (zh) 振动磨损试验台
CN105738105A (zh) 一种大扭矩大偏转角万向联轴器试验台
CN107436238A (zh) 一种齿轮齿条式滚珠丝杠副加载装置试验台
CN107186469B (zh) 航空发动机盘鼓结构件螺栓自动拧紧机械臂及其工作方法
CN104568426A (zh) 一种谐波减速器动态性能综合测试系统
CN101382192A (zh) 一种消隙传动箱
CN108918101B (zh) 一种小型行星滚柱丝杠副精度及效率检测装置
CN104634562A (zh) 滚动直线导轨副承载向手动加载机构及加载方法
CN204437196U (zh) 传动系统
CN103592218A (zh) 弹性体橡胶密封圈减阻测试装置及弹性体橡胶密封圈/非光滑表面一体化减阻测试装置
CN105736584A (zh) 一种可隔离拉压力与扭矩相互影响的装置
CN102607825B (zh) 一种力矩负载模拟器
CN206021103U (zh) 扭矩加载装置
CN102889368B (zh) 一种可传递拉压力的扭转传动装置
CN103545977B (zh) 高度集成机电作动器
CN205219109U (zh) 带有取料夹持装置的数控机械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