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9059U - 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9059U
CN204439059U CN201520139952.1U CN201520139952U CN204439059U CN 204439059 U CN204439059 U CN 204439059U CN 201520139952 U CN201520139952 U CN 201520139952U CN 204439059 U CN204439059 U CN 204439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urface strain
thread end
main body
strain 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399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垂昌
吴跃东
马天宇
刁红国
吴鸿昇
刘力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15201399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9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9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9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包括表面应变计主体、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的表面应变计主体包括表面应变计核心和分别设于其两端的第一螺纹端和第二螺纹端,所述的第一支座上设有与第一螺纹端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的第二支座上设有与第二螺纹端相配合的内螺纹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表面应变计主体的第一螺纹端与第一支座的卡槽相接,第二螺纹端与第二支座的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极大地减小了在待测结构物受力较大时表面应变计主体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之间的滑动,降低了观测数据的误差,保障了工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
背景技术
表面应变计适用于长期布设在水工结构物或其它结构物的表面,测量结构物表面的应变量,并可同步测量布设点的温度。结构物或支撑的应变直接反映了受力的情况,受力情况往往都是实际工程中十分重要的观测项目,若观测数据出现较大的误差,将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经济损失。
现有的表面应变计安装完成之后,在受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表面应变计主体与支座之间的滑动,较大的滑动将造成所观测的数据偏小,将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和经济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包括表面应变计主体、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固定在待测结构物的表面,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相互配合分别固定在表面应变计主体的两端,所述的表面应变计主体包括表面应变计核心和分别设于其两端的第一螺纹端和第二螺纹端,所述的第二螺纹端处引出观测电缆,所述的第一支座上设有与第一螺纹端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的第二支座上设有与第二螺纹端相配合的内螺纹通孔。
所述的第二支座沿内螺纹通孔的孔壁上设有开口,在开口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上设有用于锁紧开口的锁紧装置。
所述的锁紧装置为内六角螺丝。
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通过焊接固定在待测结构物的表面。
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通过胶结固定在待测结构物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表面应变计主体的第一螺纹端与第一支座的卡槽相接,第二螺纹端与第二支座的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极大地减小了在待测结构物受力较大时表面应变计主体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之间的滑动,降低了观测数据的误差,保障了工程的安全性。
所述的第二支座沿内螺纹通孔的孔壁上设有开口,在开口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上设有用于锁紧开口的锁紧装置,通过锁紧装置和开口的相互配合,可以加强第二支座的固定效果。
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通过焊接或胶结固定在待测结构物的表面,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面应变计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表面应变计主体,2、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表面应变计核心,5、第一螺纹端,6、第二螺纹端,7、观测电缆,8、卡槽,9、内螺纹通孔,10、开口,11、锁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包括表面应变计主体1、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所述的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固定在待测结构物的表面,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相互配合分别固定在表面应变计主体1的两端,所述的表面应变计主体1包括表面应变计核心4和分别设于其两端的第一螺纹端5和第二螺纹端6,所述的第二螺纹端6处引出观测电缆7,所述的第一支座2上设有与第一螺纹端5相配合的卡槽8,所述的第二支座3上设有与第二螺纹端6相配合的内螺纹通孔9。
所述的第二支座3沿内螺纹通孔9的孔壁上设有开口10,在开口10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上设有用于锁紧开口10的锁紧装置11。
所述的锁紧装置11为内六角螺丝。
所述的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通过焊接固定在待测结构物的表面。
所述的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通过胶结固定在待测结构物的表面。
在操作过程中,首先用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固定试棒,该试棒与待使用的表面应变计主体1差不多大,然后把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固定在待测结构物的表面上,最后取下试棒,再把待使用的表面应变计主体1安装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上。
安装时:先将表面应变计主体1的第一螺纹端5螺旋通过第二支座3,然后与第一支座2的卡槽8相接触,此时第二螺纹端6正好与第二支座3的内螺纹通孔9相互配合固定连接,最后拧紧第二支座3上的内六角螺丝锁紧开口10,固定住表面应变计核心4,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固定住表面应变计主体1。
市场上整套的表面应变计主体1都配有与其差不多大小的试棒,此试棒起到控制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之间的距离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安装表面应变计主体1时因焊接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的温度太高而损坏表面应变计核心4。
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表面应变计主体1的第一螺纹端5与第一支座2的卡槽8相接,第二螺纹端6与第二支座3的内螺纹通孔9螺纹连接,极大地减小了在待测结构物受力较大时表面应变计主体1与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之间的滑动,降低了观测数据的误差,保障了工程的安全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5)

1.  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包括表面应变计主体、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固定在待测结构物的表面,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相互配合分别固定在表面应变计主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应变计主体包括表面应变计核心和分别设于其两端的第一螺纹端和第二螺纹端,所述的第二螺纹端处引出观测电缆,所述的第一支座上设有与第一螺纹端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的第二支座上设有与第二螺纹端相配合的内螺纹通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座沿内螺纹通孔的孔壁上设有开口,在开口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上设有用于锁紧开口的锁紧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装置为内六角螺丝。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通过焊接固定在待测结构物的表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通过胶结固定在待测结构物的表面。
CN201520139952.1U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 Active CN204439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39952.1U CN204439059U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39952.1U CN204439059U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9059U true CN204439059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6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39952.1U Active CN204439059U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90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1665A (zh) * 2016-03-30 2016-08-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表面应变计安装定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1665A (zh) * 2016-03-30 2016-08-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表面应变计安装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39059U (zh) 一种改进的表面应变计装置
CN204626260U (zh) 一种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装置
CN209085591U (zh) 一种边坡偏移监控预警装置
CN203822254U (zh) 套管用单、双塞快装卡箍式水泥头
CN205401371U (zh) 过渡连接螺栓
CN204613073U (zh) 一种阵列式腐蚀监测挂具
CN210482583U (zh) 一种水平位移测点装置
CN203631196U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芯棒固定装置
CN206850325U (zh) 开口销带电加装工具
CN103278067B (zh) 一种检测螺栓混装的检具
CN201674158U (zh) 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提升器
CN204007917U (zh) 可伸缩物体内部温度计
CN203926296U (zh) 可拆卸螺栓
CN204785089U (zh) 一种管道支撑件
CN203201160U (zh) 高层钢结构箱型柱丝杆安装找正丝杠
CN203334673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模板用连接锚栓
CN203627412U (zh) 快速油缸
CN204729809U (zh) 一种拉伸器旋转接头
CN203420974U (zh) 一种单螺钉防旋转锁定结构
CN204010728U (zh) 一种可分离式预分支电缆
CN204424817U (zh) 一种线缆预留段存储架
CN203654180U (zh) 防夹紧过度缆索机器人夹紧机构
CN203499677U (zh) 一种油井液面测试仪连接装置
CN203334434U (zh) 打横孔的预埋件管子
CN203514211U (zh) 用于悬索桥主缆钢丝搭桥修复的搭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