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8123U - 多孔介质辐射管 - Google Patents

多孔介质辐射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8123U
CN204438123U CN201420766780.6U CN201420766780U CN204438123U CN 204438123 U CN204438123 U CN 204438123U CN 201420766780 U CN201420766780 U CN 201420766780U CN 204438123 U CN204438123 U CN 204438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layer
air supply
porous media
mist
radian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667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道洪
王东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r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wu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wu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wu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667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8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8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81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12Radiant bur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203/00Gaseous fuel burners
    • F23D2203/002Radiant burner mixing tub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Of Fluid Fuel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介质辐射管,包括:管体、供气管组件、点火装置和排烟管组件。管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内分别填充有多孔介质层。供气管组件分别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连通,且供气管组件交替地向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提供混合气体。排烟管组件分别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导通。供气管组件向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其中一个提供混合气体时,生成的烟气从排烟管组件的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另一个连通的部分排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燃料燃烧的热利用效率,降低管体表面温度的不均匀性,延长使用寿命,实现热负荷的无极连续可调,且可适应低热值的燃料。

Description

多孔介质辐射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辐射管,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孔介质辐射管。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公开的辐射管主要有电辐射管、常规的燃气辐射管、自身预热式辐射管、蓄热式辐射管,以及由这些基本形式衍变出来的各种类型的辐射管。以上类型的辐射管虽然在技术上已经相对成熟,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其中,电辐射管的负荷控制较自由,但是需要消耗高品位能源,因此电辐射管的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常规燃气辐射管的负荷控制也较自由,且燃烧稳定,但是需要消耗高热值燃料,同时排烟温度高(排烟温度即为燃烧烟气温度),热效率低,同时易产生局部高温,辐射管表面温度不均匀性高,生成的氮氧化物超标。
自身预热式辐射管的结构较复杂,因此制造成本及故障率均较高,空气预热温度有限,排烟温度依然不低于500℃。
蓄热式辐射管解决了排烟温度高、辐射管表面不均匀性高的问题,但是在使用低热值煤气如高炉煤气时,加热温度的范围受到限制。且高炉煤气在低于650℃以下使得时,安全性不高,必须使用高热值煤气作为长明火,从而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介质辐射管,该多孔介质辐射管可燃烧低热值的燃气如高炉煤气等,且排烟温度低,热效率高,同时也可避免产生局部高温,降低辐射管表面温度的不均匀性,同时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含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第一至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相连,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内分别填充有多孔介质层;用于提供混合气体的供气管组件,所述供气管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连通,且所述供气管组件交替地向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提供所述混合气体;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以点燃所述混合气体;排烟管组件,所述排烟管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导通;其中,所述供气管组件向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其中一个提供所述混合气体时,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后生成的烟气从所述排烟管组件的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另一个连通的部分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孔介质辐射管,通过在多孔介质层内燃烧混合气体,从而使得混合气体燃烧稳定、充分,进而增加了混合气体的产热,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混合气体稳定燃烧后对多孔介质层均匀加热,多孔介质层对管体进行加热,由于多孔介质层的黑度大,从而使得管体的表面温度显著提升,进而极大的提高了燃料燃烧的热利用效率。同时,管体的表面温度的不均匀性降低,从而延长了多孔介质辐射管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混合气体燃烧稳定,从而实现了多孔介质辐射管的热负荷的无极连续可调,且使得多孔介质辐射管可适应低热值的燃料。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孔介质辐射管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介质层均包括第一子多孔介质层和第二子多孔介质层,所述第二子多孔介质层邻近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子多孔介质层的比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子多孔介质层的比表面积。其中,第二子多孔介质层可提供混合气体的燃烧空间,从而保证混合气体均匀、稳定地燃烧,进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第一子多孔介质层可阻断火焰,从而保证多孔介质辐射管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使得混合气体在第二子多孔介质层内的预热时间缩短,由此,混合气体可迅速点燃并充分燃烧。
具体地,所述点火装置分别伸入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内的所述第二子多孔介质层中。从而使得混合气体在第二子多孔介质层内燃烧。
更具体地,所述点火装置伸入到所述第二子多孔介质层的部分邻近所述第一子多孔介质层设置。由此,混合气体在进入第二子多孔介质层后可被迅速点燃,从而使得混合气体燃烧更加充分。
优选地,所述多孔介质层为泡沫陶瓷层。由此,多孔介质层的耐高温性及导热性较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气管组件包括:供气总管;第一供气支管和第二供气支管,所述第一供气支管分别与所述供气总管和所述第一部分相连,所述第二供气支管分别与所述供气总管和所述第三部分相连;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至所述供气总管、所述第一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供气支管以控制所述供气总管与所述第一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供气支管中的其中一个导通。由此,供气管组件可交替地向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提供混合气体。
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阀为三通阀。从而使得供气管组件结构简单、紧凑。
可选地,所述供气总管上设有第一气动快切阀。从而在多孔介质辐射管出现异常时,第一气动快切阀可迅速阻断供气总管内混合气体的流动,进而保证多孔介质辐射管的使用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供气支管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气动快切阀。由此,在多孔介质辐射管出现异常时,第一供气支管和第二供气支管内的混合气体可被迅速阻断,从而提高多孔介质辐射管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供气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由此,可调节混合气体的流量,从而调节多孔介质辐射管运行时释放的热量,进而实现多孔介质辐射管的热负荷的可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烟管组件包括:排烟总管;第一排烟支管和第二排烟支管,所述第一排烟支管分别与所述排烟总管和所述第一部分导通,所述第二排烟支管分别与所述排烟总管和所述第三部分导通;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至所述排烟总管、所述第一排烟支管和所述第二排烟支管以控制所述排烟总管与所述第一排烟支管和所述第二排烟支管中的其中一个导通。
可选地,所述排烟总管、所述第一排烟支管和所述第二排烟支管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由此,可调节烟气的流量,从而提高多孔介质辐射管的调节能力。
具体地,所述混合气体包括可燃气体和空气。
优选地,所述混合气体的过剩空气系数为1。从而避免空气过多造成热量损失。
优选地,所述点火装置为电加热装置。由此,可实现点火装置的自动控制以及远程控制,从而实现多孔介质辐射管的自动控制。同时,可提高点火装置的加热效率,使得点火装置的温度上升快。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孔介质辐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多孔介质辐射管100、
管体1、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13、
多孔介质层2、第一子多孔介质层21、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
第一烧嘴31、第二烧嘴32、
供气管组件4、供气总管41、第一供气支管42、第二供气支管43、第一控制阀44、
第一气动快切阀51、第二气动快切阀52、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3、第二流量调节装置54、
排烟管组件6、排烟总管61、第一排烟支管62、第二排烟支管63、第二控制阀64、
点火装置7、第一点火装置71、第二点火装置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孔介质辐射管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孔介质辐射管100,如图1所示,包括:管体1、供气管组件4、点火装置7和排烟管组件6。
管体1包括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和第三部分13,第二部分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相连,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内分别填充有多孔介质层2。其中,管体1的两端分别为A端和B端,A端为第一部分11的自由端,B端为第三部分13的自由端。A端设有第一烧嘴31,B端设有第二烧嘴32。其中,第一烧嘴31和第二烧嘴32的结构等已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分别形成为直管,第二部分12形成为弧形管,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和第三部分13依次相连构成“U”形,使得管体1形成为“U”形管。当然,管体1的形状不限于此,管体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具体设计,例如,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和第三部分13分别形成为同轴的直管,此时管体1形成为直管。
供气管组件4用于提供混合气体,供气管组件4分别与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连通,供气管组件4交替地向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提供混合气体。其中,供气管组件4通过第一烧嘴31向第一部分11提供混合气体,供气管组件4通过第二烧嘴32向第三部分13提供混合气体。
点火装置7分别连接至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以点燃混合气体,排烟管组件6分别与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导通,其中,排烟管组件6与管体1的A端相连从而与第一部分11导通,排烟管组件6与管体1的B端相连从而与第三部分13导通。
供气管组件4向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中的其中一个提供混合气体时,混合气体燃烧后生成的烟气从排烟管组件6的与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中的另一个连通的部分排出。也就是说,当供气管组件4向第一部分11提供混合气体时,混合气体燃烧后生成的烟气依次通过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13和排烟管组件6排出,当供气管组件4向第三部分13提供混合气体时,混合气体燃烧后生成的烟气依次通过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和排烟管组件6排出。
具体而言,在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运行过程中,混合气体、烟气需要定期换向,即多孔介质辐射管100为间断换向式燃烧,空气、烟气在管体1内的流动方向发生周期性改变。为方便描述,将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一个运行周期划分为前半周期和后半周期,设定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启动阶段,即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第一个运行周期内,供气管组件4在前半周期向第一部分11提供混合气体,供气管组件4在后半周期向第三部分13提供混合气体。
下面以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第一个运行周期的工作过程为例来描述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运行过程。
参照图1,在第一个运行周期的前半周期内:供气管组件4向第一烧嘴31提供混合气体,混合气体进入第一部分11的多孔介质层2内并被点火装置7点燃,混合气体在多孔介质层2的孔隙内燃烧,并对多孔介质层2进行加热,多孔介质层2的温度逐渐上升至混合气体的着火点,由此,火焰在第一部分11的多孔介质层2内迅速传播,并逐渐进入稳定状态。由于混合气体在多孔介质层2的孔隙内燃烧,因此混合气体燃烧稳定、充分。
火焰稳定燃烧后对第一部分11的多孔介质层2均匀加热,加热后的多孔介质层2以热传导及热辐射的方式对管体1进行加热,由于多孔介质层2的黑度大,辐射传热效率高,从而使得管体1的表面温度与多孔介质层2之间的温差较小,进而使得管体1的表面温度显著提升,极大的提高了燃料燃烧的热利用效率。同时,由于管体1的表面温度与多孔介质层2之间的温差较小,而多孔介质层2被均匀加热,因此管体1的表面温度的不均匀性降低,从而延长了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使用寿命。这里,温度的不均匀性指的是,在多个测试点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与多个测试点的平均温度的比值。
加热后的管体1对进入第一烧嘴31的混合气体进行预热,混合气体的温度上升,使得混合气体在进入多孔介质层2后的预热时间减短,混合气体可迅速燃烧,从而使得混合气体的燃烧更加稳定、充分,进而增加了混合气体的产热,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也减少了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的生成量显著降低,甚至可减少70%以上。
由于预热后的混合气体燃烧较稳定,且多孔介质层2的热容量较大,因此在燃烧过程中即使混合气体的热值发生波动,多孔介质层2也能维持温度的稳定,从而使得混合气体稳定燃烧而不熄灭。因此当混合气体进入稳定燃烧后,点火装置7可停止工作。
由于混合气体的热值发生波动时仍能稳定燃烧,因此多孔介质辐射管100可适应低热值的燃料,例如低浓度瓦斯气、有机废气、热值低于1000kcal/Nm3的高炉煤气等。同时,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热负荷调节比(即多孔介质辐射管100安全工作时的最低负荷与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额定负荷之比)较大,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热负荷调节比最大可达到1:6,从而实现过工况下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热负荷的无极连续可调。
混合气体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依次流经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13,烟气对第三部分13内的多孔介质层2进行预热,最后烟气从管体1的B端导引至排烟管组件6并排出。由于多孔介质层2的比表面积大,使得多孔介质层2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因此第三部分内的部分多孔介质层2在烟气预热后温度甚至可达到着火点以上,且排出的烟气的温度大幅度降低,从而实现烟气余热的回收,提高烟气余热的利用效率。
由于烟气余热可得到回收,因此省略了换热器等附属预热回收设备,从而使得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结构紧凑,且便于密封,进而保证了多孔介质辐射管100使用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综合投资成本。
在第一个运行周期的后半周期内:供气管组件4向第二烧嘴32提供混合气体,混合气体进入第三部分13内的多孔介质层2。由于第三部分13的部分多孔介质层2在前半周期内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因此混合气体在第三部分13的多孔介质层2内直接燃烧,并逐渐进入稳定状态。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依次流经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最后从管体1的A端导引至排烟管组件6并排出。混合气体在第三部分13的多孔介质层2内的燃烧过程以及燃烧后对管体1的加热过程,与混合气体在前半周期内的相应过程相同,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
多孔介质辐射管100之后的运行过程与第一个运行周期的工作过程大体相同,这里将不再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经过一个运行周期后,第一部分11内的部分多孔介质层2及第三部分13内的部分多孔介质层2的温度均可达到混合气体的着火点以上,使得混合气体可维持燃烧状态,因此点火装置7无需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孔介质辐射管100,通过在多孔介质层2内燃烧混合气体,从而使得混合气体燃烧稳定、充分,进而增加了混合气体的产热,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混合气体稳定燃烧后对多孔介质层2均匀加热,多孔介质层2对管体1进行加热,由于多孔介质层2的黑度大,从而使得管体1的表面温度显著提升,进而极大的提高了燃料燃烧的热利用效率。同时,管体1的表面温度的不均匀性降低,从而延长了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混合气体燃烧稳定,从而实现了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热负荷的无极连续可调,且使得多孔介质辐射管100可适应低热值的燃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孔介质层2均包括第一子多孔介质层21和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邻近第二部分12设置。其中,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的比表面积大于第一子多孔介质层21的比表面积,也就是说,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的孔隙直径较大,第一子多孔介质层21的孔隙直径较小。
由于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的孔隙直径较大,因此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可提供混合气体的燃烧空间,混合气体可在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内均匀、稳定地燃烧,从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当混合气体在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内点燃后,火焰向混合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传播,也就是说,火焰从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向相应的第一子多孔介质层21传播。由于第一子多孔介质层21的孔隙直径较小,因此,第一子多孔介质层21可阻断火焰,从而保证多孔介质辐射管100使用的安全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混合气体的流速大于火焰传播速度,从而避免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内的火焰向混合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传播,进而进一步地保证多孔介质辐射管100使用的安全性。
另外,第一子多孔介质层21可吸收火焰的热量,以对流经第一子多孔介质层21的混合气体进行预热,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子多孔介质层21可将混合气体加热至350度左右,从而使得混合气体在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内的预热时间缩短,由此,混合气体可迅速点燃并充分燃烧。
可选地,多孔介质层2为泡沫陶瓷,由此,多孔介质层2的耐高温性及导热性较强。
具体地,如图1所示,点火装置7分别伸入到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内的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中,从而使得混合气体在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内燃烧。更具体地,点火装置7伸入到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的部分邻近第一子多孔介质层21设置,由此,混合气体在进入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时可被迅速点燃,从而使得混合气体燃烧更加充分。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点火装置7包括第一点火装置71和第二点火装置72,第一点火装置71设在管体1的A端并伸入到第一部分11内的多孔介质层2中,第二点火装置72设在管体1的B端并伸入到第三部分13内的多孔介质层2中。
可选地,点火装置7的温度加热至750度以上,从而迅速点燃混合气体。
优选地,点火装置7为电加热装置,由此,可实现点火装置7的自动控制以及远程控制,从而实现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自动控制。同时,可提高点火装置7的加热效率,使得点火装置7的温度上升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供气管组件4包括供气总管41、第一供气支管42、第二供气支管43和第一控制阀44。
其中,供气总管41提供混合气体,第一供气支管42分别与供气总管41和第一部分11相连,第二供气支管43分别与供气总管41和第三部分13相连。具体地,第一供气支管42与第一烧嘴31相连,第二供气支管43与第二烧嘴32相连。第一控制阀44连接至供气总管41、第一供气支管42和第二供气支管43,第一控制阀44控制供气总管41与第一供气支管42和第二供气支管43中的其中一个导通。由此,供气管组件4可交替地向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提供混合气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在多孔介质辐射管100运行的前半周期内,第一控制阀44控制供气总管41与第一供气支管42导通,此时,供气总管41与第二供气支管43之间处于关闭状态,混合气体从供气总管41流经第一供气支管42后流入第一部分11。在多孔介质辐射管100运行的后半周期内,第一控制阀44控制供气总管41与第二供气支管43导通,此时,供气总管41与第一供气支管42之间处于关闭状态,混合气体从供气总管41流经第二供气支管43后流入第三部分13。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控制阀44为三通阀,从而使得供气管组件4结构简单、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供气总管41上设有第一气动快切阀51,从而在多孔介质辐射管100出现异常时,第一气动快切阀51可迅速阻断供气总管41内混合气体的流动,进而保证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使用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供气支管42和第二供气支管43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气动快切阀52,由此,在多孔介质辐射管100出现异常时,第一供气支管42和第二供气支管43内的混合气体可被迅速阻断,从而提高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供气支管42和第二供气支管43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3,由此,可调节混合气体的流量,从而调节多孔介质辐射管100运行时释放的热量,进而实现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热负荷的可调。可选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3为手动蝶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合气体包括可燃气体和空气,由于预热后的混合气体在多孔介质层2内可充分燃烧,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混合气体的过剩空气系数为1,从而避免空气过多造成热量损失。可选地,供气总管41上设有混气装置(图未示出),从而使得可燃气体和空气可被混合均匀后,再流入管体1燃烧。由此,可保证混合气体燃烧的均匀性及充分性,从而提高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热负荷的调节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排烟管组件6包括排烟总管61、第一排烟支管62、第二排烟支管63和第二控制阀64。
其中,第一排烟支管62分别与排烟总管61和第一部分11导通,第二排烟支管63分别与排烟总管61和第三部分13导通。具体地,第一排烟支管62与管体1的A端相连,第二排烟支管63与管体1的B端相连。第二控制阀64连接至排烟总管61、第一排烟支管62和第二排烟支管63,第二控制阀64控制排烟总管61与第一排烟支管62和第二排烟支管63中的其中一个导通。
具体地,在供气管组件4向第一部分提供混合气体时,第二控制阀64控制排烟总管61与第二排烟支管63导通,此时,烟气从管体1的B端流入第二排烟支管63后由排烟总管61排出。在供气管组件4向第三部分提供混合气体时,第二控制阀64控制排烟总管61与第一排烟支管62导通,此时,烟气从管体1的A端流入第一排烟支管62后由排烟总管61排出。
可选地,第二控制阀64为三通阀,从而使得排烟管组件6结构简单、紧凑。
可选地,如图1所示,排烟总管61、第一排烟支管62和第二排烟支管63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流量调节装置54,由此,可调节烟气的流量,从而提高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调节能力。可选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54为手动蝶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用于加热炉膛,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热负荷的范围为50kw至250kw,多孔介质辐射管100可将炉膛的温度加热至500度至1100度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供气管组件4提供的混合气体包括高炉煤气和空气,过剩空气系数为1,其中,高炉煤气的热值为750Kcal/Nm3,高炉煤气的额定流量为175Nm3/h,助燃空气量为125Nm3/h。管体1的直径为300mm,在管体1的A端和B端,混合气体的进口分别为DN100的管道,烟气的出口分别为DN100的管道。在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内,多孔介质层2的长度分别为1500mm,其中,第一子多孔介质层21的孔隙直径为1mm至2mm,第一子多孔介质层21的长度为300mm,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的孔隙直径为2mm至4mm,第二子多孔介质层22的长度为1200mm。排烟温度低于180度,管体1的表面温度不均匀性为0.02。多孔介质辐射管100的热负荷为150kw,可实现热负荷范围在25kw至150kw之间的调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第一至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相连,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内分别填充有多孔介质层;
用于提供混合气体的供气管组件,所述供气管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连通,且所述供气管组件交替地向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提供所述混合气体;
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以点燃所述混合气体;
排烟管组件,所述排烟管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导通;
其中,所述供气管组件向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其中一个提供所述混合气体时,所述混合气体燃烧后生成的烟气从所述排烟管组件的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另一个连通的部分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层均包括第一子多孔介质层和第二子多孔介质层,所述第二子多孔介质层邻近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子多孔介质层的比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子多孔介质层的比表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分别伸入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内的所述第二子多孔介质层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伸入到所述第二子多孔介质层的部分邻近所述第一子多孔介质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为泡沫陶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组件包括:
供气总管;
第一供气支管和第二供气支管,所述第一供气支管分别与所述供气总管和所述第一部分相连,所述第二供气支管分别与所述供气总管和所述第三部分相连;
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至所述供气总管、所述第一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供气支管以控制所述供气总管与所述第一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供气支管中的其中一个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为三通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总管上设有第一气动快切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供气支管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气动快切阀。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供气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调节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组件包括:
排烟总管;
第一排烟支管和第二排烟支管,所述第一排烟支管分别与所述排烟总管和所述第一部分导通,所述第二排烟支管分别与所述排烟总管和所述第三部分导通;
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至所述排烟总管、所述第一排烟支管和所述第二排烟支管以控制所述排烟总管与所述第一排烟支管和所述第二排烟支管中的其中一个导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总管、所述第一排烟支管和所述第二排烟支管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流量调节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体包括可燃气体和空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体的过剩空气系数为1。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辐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为电加热装置。
CN201420766780.6U 2014-10-22 2014-12-08 多孔介质辐射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8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66780.6U CN204438123U (zh) 2014-10-22 2014-12-08 多孔介质辐射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0858 2014-10-22
CN2014105708581 2014-10-22
CN201420766780.6U CN204438123U (zh) 2014-10-22 2014-12-08 多孔介质辐射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8123U true CN204438123U (zh) 2015-07-01

Family

ID=529030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6678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8123U (zh) 2014-10-22 2014-12-08 多孔介质辐射管
CN201410743861.9A Active CN104456560B (zh) 2014-10-22 2014-12-08 多孔介质辐射管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43861.9A Active CN104456560B (zh) 2014-10-22 2014-12-08 多孔介质辐射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44381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6560A (zh) * 2014-10-22 2015-03-25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孔介质辐射管
CN106051777A (zh) * 2016-07-27 2016-10-26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垃圾热解的多孔介质燃烧装置
CN106482101A (zh) * 2016-12-16 2017-03-08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辐射管燃烧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9867A (zh) * 2016-11-21 2017-02-22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
CN106439814A (zh) * 2016-11-22 2017-02-22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加热器及工业炉
CN106705043A (zh) * 2016-12-16 2017-05-24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辐射管燃烧装置
CN108302539B (zh) * 2018-03-19 2023-07-14 沈阳工程学院 一种往复式多孔介质燃烧器
CN109237479A (zh) * 2018-09-21 2019-01-18 东北大学 周期换向的多孔介质燃烧式辐射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3605B2 (ja) * 1987-05-26 1994-03-30 日本ファーネス工業株式会社 ラジアントチューブバーナ
KR100681575B1 (ko) * 1999-09-01 2007-02-09 제이에프이 엔지니어링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처리 설비, 다공성 축열체의 설치 방법, 열처리된물체의 제조 방법, 다공성 축열체의 선정 방법, 및 사용완료된 다공성 축열체 구성 부재
CN2634304Y (zh) * 2003-04-25 2004-08-18 钢铁研究总院 空气预热双端燃气辐射管用燃烧器
CN2622654Y (zh) * 2003-05-29 2004-06-3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蓄热辐射管烧嘴的蓄热体
CN2697470Y (zh) * 2003-07-24 2005-05-04 吴道洪 蓄热式燃气辐射管燃烧器
KR101239092B1 (ko) * 2008-07-07 2013-03-18 스틸플랜테크가부시키가이샤 라디안트 튜브 버너장치 및 라디안트 튜브 버너에 부착 가능한 축열체 유닛
CN101556040A (zh) * 2009-05-15 2009-10-1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燃用液体燃料的多孔介质燃烧装置
CN201531868U (zh) * 2009-10-22 2010-07-21 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蓄热式辐射管燃烧装置
CN101691925A (zh) * 2009-10-29 2010-04-07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燃气辐射管
CN103672895B (zh) * 2013-12-11 2015-12-30 河北工业大学 超低热值燃气燃烧器
CN204438123U (zh) * 2014-10-22 2015-07-01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孔介质辐射管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6560A (zh) * 2014-10-22 2015-03-25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孔介质辐射管
CN104456560B (zh) * 2014-10-22 2017-06-27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孔介质辐射管
CN106051777A (zh) * 2016-07-27 2016-10-26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垃圾热解的多孔介质燃烧装置
CN106482101A (zh) * 2016-12-16 2017-03-08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辐射管燃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6560A (zh) 2015-03-25
CN104456560B (zh) 201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38123U (zh) 多孔介质辐射管
KR101065667B1 (ko) 촉매 또는 고온 옥시던트 없이 비화염 연소를 실현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204438099U (zh) 蓄热式多孔介质燃烧器组件
CN104501163B (zh) 多氧燃气燃烧装置及其燃烧方法
CN205137854U (zh) 燃气热水器
CN104089287B (zh) 一种空腔中扩散燃烧的柱形辐射多孔介质加热器
CN101338894A (zh) 低热值燃料双预热蓄热式节能锅炉
CN207716416U (zh) 空气/燃气双预热的连续式自身蓄热无焰燃烧器
CN201083387Y (zh) 一种空气烟气管道切换型催化/蓄热燃烧锅炉
CN202012917U (zh) 一种空气烟气管道切换型催化/蓄热燃烧锅炉
CN205137852U (zh) 燃气热水器
WO2024104430A1 (zh) 燃气热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07600A (zh) 蓄热式燃气燃烧器
CN107906516A (zh) 一种空气/燃气双预热的连续式自身蓄热无焰燃烧器
CN101451767A (zh) 蓄热式节能锅炉及其燃烧方法
CN2890657Y (zh) 蓄热式脉冲烧嘴
CN204005993U (zh) 一种低污染辐射管
CN201964395U (zh) 一种多燃烧器加热炉
CN201875703U (zh) 一种煤粉燃烧器及煤粉锅炉
CN202791995U (zh) 一种蓄热式富氧燃烧装置
CN206280958U (zh) 一种多功能辐射管燃烧装置
CN106705043A (zh) 一种多功能辐射管燃烧装置
CN209960491U (zh) 一种适用于热处理炉低热值燃气的低NOx烧嘴
CN102937292A (zh) 周期换向的浸没火焰多孔介质燃烧器
CN106439860B (zh) 一种酒精脱水蒸汽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200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Machi Town cow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Machi Town cow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HENWU ENVIRONMENT AND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9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