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6628U -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6628U
CN204436628U CN201520030184.6U CN201520030184U CN204436628U CN 204436628 U CN204436628 U CN 204436628U CN 201520030184 U CN201520030184 U CN 201520030184U CN 204436628 U CN204436628 U CN 204436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motor
oxygenerator
combustion efficiency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301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deheneng Environmental Prot Technology De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301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6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6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66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其包括发动机本体、与发动机本体进气口相连通的制氧机,所述制氧机的出氧口与发动机进气口连接,所述制氧机是氮氧分离制氧机,是发动机的进气口改变为氧气,在缸体内的燃料可以更充分的燃烧,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减少浪费,直接用氮氧分离机将空气中的氧分离出来,供给到燃烧室。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具体是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燃烧矿物燃料的热机,都是通过燃烧空气和燃料混合气来获得动力,由于气压和温度的不同,燃料燃烧不充分,导致很大浪费,使得有限的矿物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其包括发动机本体、与发动机本体进气口相连通的制氧机,所述制氧机的出氧口与发动机进气口连接,所述制氧机是氮氧分离制氧机。
进一步说,还包括设置在制氧机氧气出口与发动机空气进口之间的储氧装置,所述储氧装置包括氧气增压泵、与氧气增压泵出口相连通的储氧罐以及与储氧罐出口连通的调压阀,所述制氧机氧气出口与增压泵进气口连接,所述调压阀通过管道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说,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制氧机制氧动力轴连接,所述皮带与发动机的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电磁离合器。
进一步说,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氧气增压泵动力轴连接,所述皮带与发动机的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电磁离合器。
进一步说,所述发动机是燃烧矿物燃料的热机。
进一步说,所述皮带是同步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是发动机的进气口改变为氧气,在缸体内的燃料可以更充分的燃烧,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减少浪费,直接用氮氧分离机将空气中的氧分离出来,供给到燃烧室。
为了可以适应不同情况的氧气供给量,在制氧机的出口连接增压泵,将部分氧气储存在高压氧瓶内,经过调压阀供给到燃烧室,这样可以使用发动机不同时段的不同需氧量,使机械工作更稳定。
制氧机的动力可以直接来源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这样增加的设备少,结构简单,也可以通过中继装置连接,安装离合器可以在发动机启动时不带动制氧机,启动负荷小,在需要制氧机工作时闭合离合器就可以制氧了。
增压泵也可以直接来源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这样增加的设备少,结构简单,也可以通过中继装置连接,安装离合器可以在发动机启动时不带动制氧机,启动负荷小,在需要增压机工作时闭合离合器就可以对氧气增压了。
同步带可以增加系统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发动机本体、2制氧机、3增压泵、4储氧罐、5调压阀、6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如附图1所示,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其包括发动机本体1、与发动机本体1进气口相连通的制氧机2,所述制氧机2的出氧口与发动机进气口连接,所述制氧机2是氮氧分离制氧机。是发动机的进气口改变为氧气,在缸体内的燃料可以更充分的燃烧,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减少浪费,直接用氮氧分离机将空气中的氧分离出来,供给到燃烧室。
还包括设置在制氧机2氧气出口与发动机空气进口之间的储氧装置,所述储氧装置包括氧气增压泵3、与氧气增压泵3出口相连通的储氧罐4以及与储氧罐4出口连通的调压阀5,所述制氧机2氧气出口与增压泵3进气口连接,所述调压阀5通过管道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为了可以适应不同情况的氧气供给量,在制氧机的出口连接增压泵,将部分氧气储存在高压氧瓶内,经过调压阀供给到燃烧室,这样可以使用发动机不同时段的不同需氧量,使机械工作更稳定。
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制氧机制氧动力轴连接,所述皮带6与发动机的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电磁离合器。制氧机的动力可以直接来源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这样增加的设备少,结构简单,也可以通过中继装置连接,安装离合器可以在发动机启动时不带动制氧机,启动负荷小,在需要制氧机工作时闭合离合器就可以制氧了。
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氧气增压泵动力轴连接,所述皮带与发动机的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电磁离合器。增压泵也可以直接来源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这样增加的设备少,结构简单,也可以通过中继装置连接,安装离合器可以在发动机启动时不带动制氧机,启动负荷小,在需要增压机工作时闭合离合器就可以对氧气增压了。
所述皮带是同步带。同步带可以增加系统稳定性。
所述发动机是燃烧矿物燃料的热机。所有以矿物燃料和空气为供给的热机都可以使用,热机就是以燃烧的得到内能而做工机器。
制氧机2和增压泵3可以是直接接通电源,独立与发动机本体,只将氧气供给到发动机的进气口,也可以如上述形式直接接入到发动机系统内。
进入发动机进气口的气体可以是氧气体积比例高的空气,也可以是高纯度的氧气。
以燃油发动机为例使用时,发动机正常启动后,调压阀5调节流进发动机的氧气流量,油路调节喷油量,使油雾燃烧时达到饱和氧状态下燃烧,或是在富氧状态下充分的燃烧,后续的做工、排气、进气、压缩的工作过程与传统的发动机一样,因此在原有发动机的基础上可以很容易实现,在原有发动机改造时直接将供给氧气的管路安装到发动机进气口即可,调压阀5调节流进发动机的氧气流量。
本技术方案中制氧机2和/或增压泵3可以用电力驱动。文中所述的发动机本体和发动机是指通常意义的发动机,本技术方案的发动机可以应用于发电厂、船舶、汽车、火车、燃气轮机等矿石燃料发动机,矿石燃料是指汽油、柴油、天然气、煤气、沼气、液化石油气等。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发动机本体(1)、与发动机本体(1)进气口相连通的制氧机(2),所述制氧机(2)的出氧口与发动机进气口连接,所述制氧机(2)是氮氧分离制氧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制氧机(2)氧气出口与发动机空气进口之间的储氧装置,所述储氧装置包括氧气增压泵(3)、与氧气增压泵(3)出口相连通的储氧罐(4)以及与储氧罐(4)出口连通的调压阀(5),所述制氧机(2)氧气出口与增压泵(3)进气口连接,所述调压阀(5)通过管道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制氧机制氧动力轴连接,所述皮带与发动机的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电磁离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氧气增压泵动力轴连接,所述皮带与发动机的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电磁离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是同步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是燃烧矿物燃料的热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是同步带。
CN201520030184.6U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6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0184.6U CN204436628U (zh)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0184.6U CN204436628U (zh)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6628U true CN204436628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4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3018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6628U (zh)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66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0312A (zh) * 2017-12-12 2018-06-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提高发动机动力与瞬时扭矩的方法
CN110375312A (zh) * 2019-05-16 2019-10-25 南通亚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燃料机voc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0312A (zh) * 2017-12-12 2018-06-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提高发动机动力与瞬时扭矩的方法
CN110375312A (zh) * 2019-05-16 2019-10-25 南通亚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燃料机voc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373531A1 (en) Natural gas fue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1991603U (zh) 柴油发电机组转天然气发电机组装置
CN204436628U (zh)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发动机
CN202431377U (zh) 一种柴油/天然气双燃料供给系统
EP2554821A1 (en) Heat engine a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ing the heat engine
CN101629493B (zh) 一种内燃-空气混合动力装置的喷射方法
CN201544777U (zh) 车用燃油燃气混合动力改装套件
CN203214180U (zh) 船用柴油机改装的压缩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
DK178962B1 (en) A self-igni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a gaseous fuel supply system with pilot oil injection
CN102797561A (zh) 一种沼气发电机组装置
CN105518282A (zh) 燃气发动机
CN201963413U (zh) 高压共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
CN107701299B (zh) 一种驱动车辆发动机启动或/和运行的方法及发动机
CN201318211Y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改装成天然气发电机组装置
CN203627017U (zh) 燃油气内燃机
CN202031727U (zh) 一种电控燃气多点顺序喷射供气系统
CN204163879U (zh) 一种油气三用化油器
CN204798884U (zh) 液态氧与燃油混合装置
CN203889042U (zh) 移动加气船
CN203488275U (zh) 一种发动机复合供气系统
CN203293902U (zh) 一种车载燃气混合供气装置
RU2010152951A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CN101614170A (zh) 发动机增氧助燃节油方法及其装置
CN204877691U (zh) 摩托车用油气双燃料动力系统
CN202707283U (zh) 双燃料舷外机供油装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29

Address after: 210048 Jiangsu city of Nanjing Provinc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eguan Road No. 108 Yanjiang Kechuang B building 6, building 207

Patentee after: JIANGSU HEDEHENENG ENVIRONMENTAL PROT TECHNOLOGY DEV Co.,Ltd.

Address before: 054201 Xingtai Dong Pang coal mine hospital, Hebei

Patentee before: Xue Do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