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5145U - 塑构高架路 - Google Patents

塑构高架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5145U
CN204435145U CN201520029358.7U CN201520029358U CN204435145U CN 204435145 U CN204435145 U CN 204435145U CN 201520029358 U CN201520029358 U CN 201520029358U CN 204435145 U CN204435145 U CN 204435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traverse
truss
mould structure
road surface
support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293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长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293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5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5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51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构高架路,包括支撑立柱及路面,支撑立柱设置在路面的两侧,同侧相邻的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有支撑横梁,桁架横跨两侧的支撑横梁并从支撑横梁向外突出,路面铺设在桁架上。具有结构轻便,安装方便,高架路可多层设置等优点。

Description

塑构高架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主要结构材料为塑料材质的高架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汽车拥有量大大增加,常常会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高架路可进一步拓展空间,增加车辆承载力,路面可设置得较宽,不受地面行人或建筑物等影响,车辆通行率高等优点,对于大中城市来说,具有非常高的期待,但具体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应用时,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高架路会影响原有路面的交通,而且会破坏原有路面,在高架修好后还需对原有路面进行改造施工,施工周期长,严重影响城市交通。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塑料材质的建筑材料已获得广泛的利用。利用工程塑料、特种塑料或改性塑料等材料,通过针对性的改变配方,合理的添加其它材料(包括碳纤维、石墨烯等),使塑料具有超硬、超韧,阻燃,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抗老化等特性,使其完全可以替代钢材,而塑料材料还具有重量轻、易成型等优点,在工程建筑中已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同时也为建造塑构高架路,即主要结构材料为塑料材料的高架路,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要结构材料为塑料材质的高架路,即塑构的高架路。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构高架路包括支撑立柱及路面,支撑立柱设置在路面的两侧,同侧相邻的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有支撑横梁,桁架横跨两侧的支撑横梁并从支撑横梁向外突出,路面铺设在桁架上。
由以上方案可见,塑构高架路施工时,无需破坏地面上的路面,利用支撑立柱、支撑横梁及桁架即可实现对塑构高架路路面的支撑,塑料材料较轻,施工方便,也不会对地面上的道路交通造成影响,桁架从支撑横梁上突出,使路面支撑在桁架的中间部分,从而受力更均匀,而且从支撑横梁向外突出的部分可以作为管路、线路等的支撑,或者作为人行道,以减小地面交通压力。
较具体的方案为,路面设置为两层以上,同侧相邻的支撑立柱上设置有相应数量的支撑横梁,每层路面都由桁架支撑,而桁架都设置在支撑横梁上。由以上方案可见,利用同一支撑立柱即可实现对多层路面的支撑,进一步增加高架路的通行能力。
更具体的方案为,桁架上设置有与支撑横梁同宽的限位结构,支撑横梁上设置有与桁架接合的卡槽。桁架对支撑横梁施加的力主要是向下的力,利用卡槽与限位结构的配合,即可实现桁架与支撑横梁相对位置的确定。
进一步更具体地,支撑立柱靠近路面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支撑横梁的端部卡在卡槽内。由以上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在支撑立柱内侧的卡槽实现支撑立柱对支撑横梁的固定,简单方便且美观。
较具体地,相邻桁架之间设置有交叉布置的支撑杆。利用支撑杆实现桁架之间相对位置的限定。
较具体地,桁架包括设置在支撑横梁正上方的支柱,道路挡墙桩设置在支柱的正上方。道路挡墙桩如此设置可使其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
优选地,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有横拉索,横拉索与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直拉索。利用横拉索及直拉索进一步实现对支撑横梁的支撑和固定。
优选地,支撑立柱与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斜拉索。利用斜拉索进一步实现对支撑横梁的支撑和固定。
优选地,支撑横梁上方设置有拱形支撑梁,拱形支撑梁与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直拉索。利用拱形支撑梁及直拉索进一步实现对支撑横梁的支撑和固定。
较具体地,横梁下方设置有拱形支撑梁,拱形支撑梁与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竖直支撑柱,拱形支撑梁的拱顶部分与支撑横梁抵接。利用拱形支撑梁及竖直支撑柱进一步实现对支撑横梁的支撑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轻便,安装方便,高架路可多层设置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横向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纵向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支撑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桁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桁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横向侧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横向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图2和图3都只示出了本实施例中一个单元的结构,本实施例可由多个单元相互连接而成,相邻单元的支撑横梁可共用一根支撑立柱。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三层路面5,设置在路面5两侧的支撑立柱1,同侧相邻的支撑立柱1上设置有三根支撑横梁2,多个桁架3横跨路面5两侧的支撑横梁3,并从支撑横梁3向外突出。支撑立柱1上设置有卡槽11,支撑横梁2的两端分别卡在两支撑立柱1的卡槽11内。支撑立柱1上还设置有卡槽12、13,拱形支撑梁41、42的两端分别卡在相邻支撑立柱的卡槽12、13内,其中拱形支撑梁41通过竖直支撑柱43与支撑横梁2连接,且拱形支撑梁41的拱顶部分与支撑横梁2抵接,以实现对支撑横梁2的支撑,拱形支撑梁42通过直拉索44与支撑横梁2连接,以进一步对支撑横梁2进行支撑和固定。直拉索44可等间距设置。路面5两侧设置有道路挡墙桩51,其设置在桁架3的支柱31的正上方,而支柱31则位于支撑横梁2的正上方。相邻的桁架3之间设置有交叉设置的支撑杆32。路面5中间设置有隔离带52,以分隔出两侧的道路。
如图4所示,支撑横梁2上设置有悬索固定件21、及卡槽22,其两端部23的高度与其他部分相比可稍小,以卡接在支撑立柱1的卡槽11内。如图5和图6所示,桁架3包括上梁36和下梁35,拱形的支撑架34设置在上梁36与下梁35之间,下梁35上设置有限位结构33,该限位结构33可为向下突出的两个突起,两突起之间的距离与支撑横梁2的宽度相同,同时卡槽22与桁架3接合,从而实现桁架3与支撑横梁2相对位置的固定。交叉设置的支撑杆3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桁架3的上梁36和下梁35抵接,以对桁架3进行加固。下梁35与支撑架34之间设置有支撑板38,而上梁36与支撑架34之间设置有支柱37,支柱31设置在上下梁之间,限位结构33设置在支柱31的正下方。
在其他实施例中,桁架2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如整体式长方体结构、多层并列板式结构等。在本实施例中,桁架2可为注塑而成的整体构件,也可为组装而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高架路可设置为一层、两层或更多层。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辅助支撑方式为拱形支撑梁41、42,其分别采用竖直支撑柱43和直拉索44与支撑横梁2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只采用拱形支撑梁41及竖直支撑柱43对支撑横梁2进行辅助支撑,或只采用拱形支撑梁42及直拉索44对支撑横梁2进行辅助支撑。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类似,只是对支撑横梁进行辅助支撑的为斜拉索。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三层路面5,设置在路面5两侧的支撑立柱1,同侧相邻的支撑立柱1上设置有三根支撑横梁2,多个桁架3横跨路面5两侧的支撑横梁2,并从支撑横梁2向外突出。支撑立柱1上设置有卡槽11,支撑横梁2的两端分别卡在两支撑立柱1上。支撑立柱1上设置有斜拉索6分别与每层路面5的支撑横梁2上设置的斜拉索固定件24相连接。路面5两侧设置有道路挡墙桩51,其设置在桁架3的支柱31的正上方,而支柱31则位于支撑横梁3的正上方。相邻的桁架3之间设置有交叉设置的支撑杆32。辅助支撑立柱13设置在两支撑立柱1之间,其上设置有与下两层支撑横梁2连接的斜拉索6。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类似,只是对支撑横梁进行辅助支撑的为横拉索。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包括3层路面5,设置在路面5两侧的支撑立柱1,同侧相邻的支撑立柱1上设置有三根支撑横梁2,多个桁架3横跨路面5两侧的支撑横梁2,并从支撑横梁2向外突出。支撑立柱1上设置有卡槽11,支撑横梁2的两端分别卡在两支撑立柱1上。相邻支撑立柱1上设置与三根横拉索7,分别设置在三层路面的上方,且通过直拉索71与支撑横梁2上的悬索固定件21相连接,直拉索71可等间距设置。路面5两侧设置有道路挡墙桩51,其设置在桁架3的支柱31的正上方,而支柱31则位于支撑横梁2的正上方。相邻的桁架3之间设置有交叉设置的支撑杆32。

Claims (10)

1.塑构高架路,包括支撑立柱及路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立柱设置在所述路面的两侧,同侧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有支撑横梁,桁架横跨两侧的支撑横梁,并从所述支撑横梁向外突出,所述路面铺设在所述桁架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构高架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面设置为两层以上,同侧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相应数量的所述支撑横梁,每层路面都由所述桁架支撑,而所述桁架都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构高架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桁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横梁同宽的限位结构,所述支撑横梁上设置有与所述桁架接合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构高架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立柱靠近所述路面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支撑横梁的端部卡在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构高架路,其特征在于:
相邻桁架之间设置有交叉布置的支撑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构高架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桁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正上方的支柱,道路挡墙桩设置在所述支柱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塑构高架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有横拉索,所述横拉索与所述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直拉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塑构高架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立柱与所述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斜拉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塑构高架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横梁上方设置有拱形支撑梁,所述拱形支撑梁与所述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直拉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塑构高架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横梁下方设置有拱形支撑梁,所述拱形支撑梁与所述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竖直支撑柱,所述拱形支撑梁的拱顶部分与所述支撑横梁抵接。
CN201520029358.7U 2015-01-15 2015-01-15 塑构高架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5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9358.7U CN204435145U (zh) 2015-01-15 2015-01-15 塑构高架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9358.7U CN204435145U (zh) 2015-01-15 2015-01-15 塑构高架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5145U true CN204435145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3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2935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5145U (zh) 2015-01-15 2015-01-15 塑构高架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51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2709A (zh) * 2015-01-15 2015-04-22 吴长峰 塑构高架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2709A (zh) * 2015-01-15 2015-04-22 吴长峰 塑构高架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8423B (zh) 一种轨道交通高架车站
CN108374319B (zh) 一种下承式系杆拱桥结构单元及拱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216023B (zh) Frp型材防屈曲支撑结构
CN202899015U (zh) 一种模块化公路钢桁架桥
CN204282187U (zh) 一种新型蝴蝶拱桥
CN106978777B (zh) 一种临时便桥装置
CN205474786U (zh) 一种用于双层交通的多功能混凝土箱型梁桥
CN109296065A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CN102912701B (zh) 多功能左转式定向互通立交桥
CN204435145U (zh) 塑构高架路
CN108951992A (zh) Frp壳体-混凝土墙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81504U (zh) 一种箱梁
CN104532709A (zh) 塑构高架路
CN209099519U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CN205276073U (zh) 一种磁悬浮抱轨式轨道交通双线轨道梁
KR20080114297A (ko) 소하천 아치 교량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5276076U (zh) 一种磁悬浮抱轨式轨道交通双线轨道梁
CN103147387A (zh) 一种双拼式组合桥梁结构
CN203393661U (zh) 一种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装置
CN103225262B (zh) 一种混合型人行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280414U (zh) 一种钢骨架空心预制板
CN111335141A (zh) 一种反对称梁拱组合结构人行桥
CN113481824B (zh) 易于施工的简易桥梁
CN204803740U (zh) 预制钢筋混凝土埋置式直立框架桥
CN205088599U (zh) 一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的护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