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1062U - 抛光机集尘罩 - Google Patents
抛光机集尘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31062U CN204431062U CN201520070675.3U CN201520070675U CN204431062U CN 204431062 U CN204431062 U CN 204431062U CN 201520070675 U CN201520070675 U CN 201520070675U CN 204431062 U CN204431062 U CN 2044310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dividing plate
- dust
- gathering arrester
- dust gath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光机集尘罩,属于作业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集尘罩种类少的问题。本集尘罩包括具有抛光口和出尘口的壳体,壳体内固定有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与壳体内腔底面和顶面之间均具有过风道;抛光口与壳体中隔板一侧的内腔相通,出尘口与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相通,出尘口位于壳体的顶面上。本集尘罩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本集尘罩还具有集尘效率高,即扩散出去的粉尘少的优点。本集尘罩使用时可置于除尘器下方,进而充分利用除尘器下方的空间,提高厂房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抛光装置,特别是一种抛光机集尘罩。
背景技术
抛光机是一种利用柔性抛光工具或磨料颗粒或者其他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修饰加工的设备,其在机械加工行业中运用十分广泛。
抛光机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安装集尘罩、风机和除尘器能降低粉尘扩散,对粉尘进行收集,避免二次污染等。
发明人之前提出了众多集尘罩,并记载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如一种抛光机的集尘罩(授权公告号:201455809U);为了适合不同的作业要求,发明人又提出了大布轮集尘罩(授权公告号:202278498U)和内外径抛光集尘罩(授权公告号:202292438U)等方案。为了提高通用性及保证集尘效率,发明人又提出了可调式导风板集尘罩(授权公告号:202377921U)、一种砂带抛光机的集尘罩(授权公告号:202377924U)、抛光机的集尘罩(授权公告号:203062523U)等方案。保证和提高集尘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出了另一种结构的抛光机集尘罩且至少能保证集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集尘罩包括具有抛光口和出尘口的壳体,壳体内固定有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与壳体内腔底面和顶面之间均具有过风道;抛光口与壳体中隔板一侧的内腔相通,出尘口与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相通,出尘口位于壳体的顶面上。
作业时,抛光机中的抛光轮位于壳体中隔板一侧的内腔中,抛光轮与隔板位置相对;位于抛光轮下侧的粉尘主要通过隔板与壳体内腔底面之间的过风道进入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位于抛光轮上侧的粉尘主要通过隔板与壳体内腔顶面之间的过风道进入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通过合理地调整隔板与壳体内腔底面之间过风道和隔板与壳体内腔顶面之间过风道的大小,进而有效地分离风机的气流,进而保证集尘效率。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一张,隔板的中部具有辅助过风孔。位于抛光轮上侧的粉尘主要通过辅助过风孔进入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换言之,粉尘首先进入壳体内腔下部,因而隔板与壳体内腔底面之间的过风道过风面积较大;将大部分粉尘从隔板与壳体内腔底面之间的过风道吸入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中。其余粉尘会随抛光轮向上运动,由于在隔板的中部开设辅助过风孔、隔板与壳体内腔顶面之间开设过风道以及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气流由下向上流动,因而其余粉尘也会进入隔板另一侧的内腔中,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本集尘罩的集尘效率。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所述辅助过风孔呈条状,或所述辅助过风孔为圆形小孔,辅助过风孔的数量为多个。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隔板的两侧缘与壳体的两侧壁之间均采用相对于隔板倾斜设置的第一导风板相连,第一导风板与壳体的侧壁和隔板均密封连接。第一导风板使粉尘更易向辅助过风孔聚集,换言之,该结构的隔板能提高本集尘罩的集尘效率。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位于隔板的一侧,第二导风板相对于隔板倾斜设置。隔 板与壳体内腔顶面之间的过风道由第二导风板与壳体内腔顶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或由开设在第二导风板的孔形成。第二导风板避免气流在壳体内腔顶部形成向下返流,以及使粉尘更易向隔板与壳体内腔顶面之间的过风道流动,进而提高本集尘罩的集尘效率。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多张,多张隔板平行设置,沿从抛光口到出尘口方向隔板下缘位置依次逐渐下降。在作业时,至少最后一张隔板位于抛光轮的后侧,其余隔板位于抛光轮的后上侧,总体来说其余隔板沿着抛光轮轮廓线设置。相邻隔板之间气流是向上流动的,粉尘也是向上运动的,因而该结构的集尘罩同样能阻止向上运动的粉尘扩散,同时多张隔板形成多道通道,即形成多层防粉尘扩散通道,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本集尘罩的集尘效率。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壳体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相对于隔板倾斜设置的第三导风板,所有隔板均与第三导风板密封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所述壳体内腔底部放置有集尘抽屉,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底部设有第四导风板,第四导风板的下缘位于集尘抽屉上方。第四导风板既能避免在壳体内腔底部形成返流,提高气体流动顺畅性,提高集尘效率;同时壳体中隔板一侧的内腔中自然沉降的粉尘经第四导风板能滑入集尘抽屉内,进而方便清除沉降的粉尘。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所述抛光口位于壳体的前侧壁上,抛光口上方具有挡风板,抛光口下方具有接尘斗。该结构也能避免粉尘扩散,进而提高集尘罩的集尘效率。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所述壳体的一侧壁上开有地轮升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集尘罩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本集尘罩还具有集尘效率高,即扩散出去的粉尘少的优点。
本集尘罩使用时可置于除尘器下方,进而充分利用除尘器下 方的空间,提高厂房利用率。连接集尘罩与除尘器的管子也竖直设置且较直,进而缩短管子的长度,降低气流在管子处的损耗,以及在管子内沉降的粉尘也能落入集尘罩内,避免在管子内堆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集尘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集尘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集尘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集尘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三中集尘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a、挡风板;1b、接尘斗;1c、地轮升降槽;2、隔板;3、第一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5、抛光口;6、出尘口;7、过风道;8、辅助过风孔;9、第三导风板;10、集尘抽屉;11、第四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集尘罩包括壳体1、隔板2、第一导风板3和第二导风板4。
具体来说,壳体1大致呈长方体状,宽度较小于抛光轮宽度相适应,高度和长度均与抛光轮直径相适应。较小的一侧壁上开有抛光口5,则该侧壁成为前侧壁;在壳体1的顶面后侧部开有出尘口6;显然出尘口6和抛光口5均与壳体1内腔相连通。
隔板2的数量为一张,隔板2位于壳体1内腔中,隔板2竖直设置,隔板2相对于左右两侧壁竖直设置。隔板2与壳体1内 腔底面和顶面之间均具有过风道7。隔板2呈条状,隔板2中部开有一条呈条状的辅助过风孔8。隔板2的两侧缘与壳体1的两侧壁之间均采用相对于隔板2倾斜设置的第一导风板3相连,第一导风板3与壳体1的侧壁和隔板2均密封连接。壳体1中隔板2一侧的内腔为供抛光机中的抛光轮安装的抛光腔;壳体1中隔板2另一侧的内腔为出尘腔,具体来说,抛光口5与壳体1中隔板2一侧的内腔相通,出尘口6与壳体1中隔板2另一侧的内腔相通。
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4位于隔板2的一侧,即第二导风板4位于抛光腔内,第二导风板4相对于隔板2倾斜设置。图2中点划线所示为由开设在第二导风板4的孔形成隔板2与壳体1内腔顶面之间的过风道7。
抛光口5上方具有挡风板1a,抛光口5下方具有接尘斗1b。壳体1的一侧壁上开有地轮升降槽1c。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隔板2的数量为多张,本说明书附图给出隔板2的数量为四张。壳体1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相对于隔板2倾斜设置的第三导风板9,所有隔板2均与第三导风板9密封固定连接。
四张隔板2平行设置,沿从抛光口5到出尘口6方向隔板2下缘位置依次逐渐下降。沿从抛光口5到出尘口6方向隔板2上缘位置依次逐渐下降;相邻隔板形成的气道,该结构有效地避免了相邻气道之间产生影响,保证每个气道气流顺畅性。图6中虚线代表抛光轮,一张隔板2位于抛光轮的后侧,其余三张隔板2位于抛光轮的后上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 在于:如图7所示,壳体1内腔底部放置有集尘抽屉10,壳体1中隔板2另一侧的内腔底部设有第四导风板11,第四导风板11的下缘位于集尘抽屉10上方。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辅助过风孔8为圆形小孔,辅助过风孔8的数量为多个。
Claims (10)
1.一种抛光机集尘罩,包括具有抛光口(5)和出尘口(6)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竖直设置的隔板(2),隔板(2)与壳体(1)内腔底面和顶面之间均具有过风道(7);抛光口(5)与壳体(1)中隔板(2)一侧的内腔相通,出尘口(6)与壳体(1)中隔板(2)另一侧的内腔相通,出尘口(6)位于壳体(1)的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集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数量为一张,隔板(2)的中部具有辅助过风孔(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机集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过风孔(8)呈条状,或所述辅助过风孔(8)为圆形小孔,辅助过风孔(8)的数量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抛光机集尘罩,其特征在于,隔板(2)的两侧缘与壳体(1)的两侧壁之间均采用相对于隔板(2)倾斜设置的第一导风板(3)相连,第一导风板(3)与壳体(1)的侧壁和隔板(2)均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抛光机集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4)位于隔板(2)的一侧,第二导风板(4)相对于隔板(2)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光机集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与壳体(1)内腔顶面之间的过风道(7)由开设在第二导风板(4)上的孔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集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数量为多张,多张隔板(2)平行设置,沿从抛光口(5)到出尘口(6)方向隔板(2)下缘位置依次逐渐下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抛光机集尘罩,其特征在于,沿从抛光口(5)到出尘口(6)方向隔板(2)上缘位置依次逐渐下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抛光机集尘罩,其特征在于,壳体 (1)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相对于隔板(2)倾斜设置的第三导风板(9),所有隔板(2)均与第三导风板(9)密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7或8或9所述的抛光机集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放置有集尘抽屉(10),壳体(1)中隔板(2)另一侧的内腔底部设有第四导风板(11),第四导风板(11)的下缘位于集尘抽屉(10)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70675.3U CN204431062U (zh) | 2015-02-02 | 2015-02-02 | 抛光机集尘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70675.3U CN204431062U (zh) | 2015-02-02 | 2015-02-02 | 抛光机集尘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31062U true CN204431062U (zh) | 2015-07-01 |
Family
ID=53598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7067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1062U (zh) | 2015-02-02 | 2015-02-02 | 抛光机集尘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3106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52005A (zh) * | 2015-02-02 | 2015-04-29 | 陈美青 | 抛光机集尘罩 |
CN108214312A (zh) * | 2017-12-29 | 2018-06-29 | 陈美青 | 抛光集尘罩 |
-
2015
- 2015-02-02 CN CN201520070675.3U patent/CN20443106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52005A (zh) * | 2015-02-02 | 2015-04-29 | 陈美青 | 抛光机集尘罩 |
CN104552005B (zh) * | 2015-02-02 | 2017-08-25 | 陈美青 | 抛光机集尘罩 |
CN108214312A (zh) * | 2017-12-29 | 2018-06-29 | 陈美青 | 抛光集尘罩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304498U (zh) | 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 | |
CN206233081U (zh) | 一种环保型公路开槽机 | |
CN204431062U (zh) | 抛光机集尘罩 | |
CN205550584U (zh) | 一种简易静电除尘设备 | |
CN106310818A (zh) | 过滤器及其滤网除杂装置 | |
CN108888179A (zh) | 一种吸尘器梳齿结构及吸尘器 | |
CN204544892U (zh) | 一种移动式高速钢模具快速吸尘装置 | |
CN209630823U (zh) | 一种除尘器过滤网的清洁机构 | |
CN203493563U (zh) | 吸扫两用机器人吸尘器 | |
CN106140729A (zh) | 一种移动式高速钢模具快速吸尘装置 | |
CN104552005A (zh) | 抛光机集尘罩 | |
CN204277790U (zh) | 一种烟尘净化系统及其双风道可调式打磨除尘工作台 | |
CN202654897U (zh) | 一种车间高效除尘设备 | |
CN213282732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吸尘器用集尘盒 | |
CN201235504Y (zh) | 整体家具打磨吸尘设备 | |
CN205145906U (zh) | 一种用于多级过滤装置的螺旋结构、过滤装置、除尘设备 | |
CN205308895U (zh) | 除尘装置和压片系统 | |
CN102551599B (zh) | 吸尘器风动地刷 | |
CN204121914U (zh) | 一种工作台雾化除尘设备 | |
CN201730876U (zh) | 吊扇清洁装置 | |
CN209107169U (zh) | 一种新型家用吸尘器 | |
CN206854260U (zh) | 一种图书馆用手持式书籍清理装置 | |
CN201899444U (zh) | 吸尘器风动地刷 | |
CN207329639U (zh) | 一种传送带清洁设备 | |
CN201899443U (zh) | 吸尘器用地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