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7497U - 双层杯 - Google Patents
双层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27497U CN204427497U CN201520026832.0U CN201520026832U CN204427497U CN 204427497 U CN204427497 U CN 204427497U CN 201520026832 U CN201520026832 U CN 201520026832U CN 204427497 U CN204427497 U CN 2044274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p
- double layer
- rim
- interior
- outer c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层杯,通过配合设置外杯体及套设固定于外杯体内部的内杯体,将外杯体采用较内杯体更不易碎的材质制成,利用外杯体实现对内杯体的保护;同时于外杯体与内杯体的杯口一端设置密封固定连接外杯体与内杯体的密封结构,使二者之间形成封闭的间隔空间,以利用该间隔空间进一步加强对内杯体的保护,增强双层杯的抗碰抗摔性能,并具有一定的保温及隔热功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日常饮用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杯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常规的采用玻璃、陶瓷等材质制成的水杯因不含有机的化学物质且容易清洁而备受欢迎,但这类水杯受磕碰容易破碎,不易保存;采用塑料、不锈钢等材质制成的水杯耐碰耐摔,使用寿命较长,但这类水杯又容易释出不良化学元素甚至与水杯内盛放的饮品发生不良化学反应而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不够安全健康。同时,传统的单层杯无法实现保温且隔热性能非常差,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层杯,包括外杯体,以及一端设置有杯口、套设并固定于外杯体内部的内杯体,所述外杯体采用较内杯体更不易碎的材质制成;所述外杯体的第一端对应于所述内杯体的杯口设置有供所述杯口伸出的第一开口,所述外杯体的第一端与内杯体之间设置有用以密封固定连接外杯体与内杯体并使外杯体与内杯体之间形成一间隔空间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环状侧壁及若干自所述环状侧壁上径向延伸形成的凸环。
进一步地,所述内杯体采用玻璃或陶瓷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杯体采用塑料或不锈钢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杯体的第一端的杯口盖,所述外杯体自所述第一开口处向外轴向延伸形成有外径与所述杯口盖内径相吻合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杯口盖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设置有可供所述杯口盖打开以显露杯口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杯口盖内设置有与所述内杯体的杯口相抵接的第一柔性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外杯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内径与所述内杯体杯底的外径相吻合、供所述杯底置入以稳固所述杯底的杯底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杯体的第二端的杯底盖,所述外杯体的第二端对应于所述内杯体的杯底设置有内径与所述杯底外径相吻合的第二开口,所述外杯体自所述第二开口处向外轴向延伸形成有外径与所述杯底盖内径相吻合以与所述杯底盖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同时构成所述杯底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杯底盖内设置有与所述内杯体的杯底相抵接的第二柔性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杯底盖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设置有可拆式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内杯体于杯口一端设置有外径小于内杯体杯身外径的杯颈,所述内杯体的杯身与杯颈之间的衔接部位构成内杯体的杯肩;所述外杯体的第一开口与外杯体杯身之间的部位构成与所述内杯体杯肩相抵接的杯肩限位部,所述环状侧壁自所述外杯体的第一开口处延伸至所述杯肩限位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配合设置外杯体及套设固定于外杯体内部的内杯体,将外杯体采用较内杯体更不易碎的材质制成,利用外杯体实现对内杯体的保护;同时于外杯体与内杯体的杯口一端设置密封固定连接外杯体与内杯体的密封结构,使二者之间形成封闭的间隔空间,以利用该间隔空间进一步加强对内杯体的保护,增强双层杯的抗碰抗摔性能,并具有一定的保温及隔热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双层杯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双层杯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双层杯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双层杯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内杯体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外杯体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密封结构的立体图。
图9为本申请密封结构的立体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9,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层杯,包括内杯体10及外杯体20。所述内杯体10套设固定于所述外杯体20的内部。
本申请中,所述外杯体20采用较所述内杯体10更不易碎的材质制成,以对所述内杯体10提供有效的防护。较优地,所述内杯体10采用玻璃、陶瓷等不含有机化学物质的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质制成,作为一种最佳的实施方式,本申请中的所述内杯体10优选采用透明玻璃材质制成。所述外杯体20采用塑料、不锈钢等抗碰耐摔能力强的材质制成,作为一种最佳的实施方式,本申请中的所述外杯体20优选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该透明塑料材质可为无色或现有的任意颜色。
所述内杯体10包括内杯身11及开设于所述内杯身11一端的杯口12,其背离于所述杯口12的另一端则构成所述内杯体10的杯底13。所述外杯体20对应于所述内杯身11设置有外杯身21,所述外杯身21的内径大于所述内杯身11的外径,所述外杯体20的第一端201对应于所述内杯体10的杯口12设置有供所述杯口12伸出的第一开口22。所述外杯体20的第一端201与所述内杯体10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30,以通过所述密封结构30实现所述外杯体20与内杯体10的密封固定连接,并同时于所述外杯体20与所述内杯体10之间形成一间隔空间100。通过设置内外双层杯体并于双层杯体一端设置所述密封结构30形成所述间隔空间100,一方面可利用所述间隔空间100的缓冲性能提供较好的抗震防摔功效,另一方面可有效抑制热传递,增强双层杯的保温性能,并同时起到较好的隔热防烫效果。
如图8、图9所示,本申请中,所述密封结构30包括环状侧壁31及自所述环状侧壁31上径向延伸形成的凸环32,所述凸环32优选设置为多个,并于所述环状侧壁31的轴向上间隔排布。通过于所述环状侧壁31上设置若干轴向间隔排布的凸环32,可有效利用多层凸环32实现多层密封,密封性能较传统的密封结构效果更佳更稳定。当然,于所述环状侧壁31上延伸形成一层所述凸环32的设计也可以是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
请参考图1~图4,所述双层杯对应于所述外杯体20的第一端201设置有杯口盖40,用以在不使用所述双层杯时封盖所述杯口12,所述杯口盖40与所述外杯体20配合设置有可供所述杯口盖40打开以显露所述杯口12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杯口盖40与所述外杯体20设置为可拆式连接。具体地,所述外杯体20自所述第一开口22处向外轴向延伸形成有外径与所述杯口盖40内径相吻合的第一连接部23,所述杯口盖4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3配合设置有可拆式连接结构,所述可拆式连接结构优选设置为螺纹连接结构,即所述杯口盖4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3的相对侧壁上配合设置有相适配的螺纹结构以实现二者的螺接。当然,所述可拆式连接结构也可设置为现有的其他任意一种可实现二者可拆式连接的固定连接结构,如卡接等。可以理解的,所述杯口盖40与所述外杯体20也可设置为不可拆的固定连接,如通过转轴旋接等。
所述密封结构30优选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3处,以有效避免在使用所述双层杯喝水或倒水时,水流自所述内杯体10与外杯体20之间的空隙处渗入所述间隔空间100内。请参考图5、图8、图9,所述环状侧壁31自所述外杯体20的第一连接部23的端部向内轴向延伸适当长度,所述环状侧壁31的外侧设置有用以供所述外杯体20的第一连接部23嵌入的内凹嵌槽311,以使所述密封结构30可紧紧包覆于所述外杯体20的第一连接部23处,所述凸环32自所述环状侧壁31的内侧向内径向延伸并与所述内杯体10相抵接。
所述杯口盖40内设置有与所述杯口12相抵接以密封所述内杯体10的第一柔性密封圈41。所述杯口盖40对应于所述第一柔性密封圈41设置用以容置所述第一柔性密封圈41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深度优选设置为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柔性密封圈41的厚度,以使所述内杯体10的杯口12与所述第一柔性密封圈41可充分抵接。
为进一步增强所述双层杯的使用性能,所述杯口盖40上还设置有杯把42,以在使用所述双层杯时,可直接将饮品倒入所述杯口盖40内,进而将所述杯口盖40直接作为饮用杯使用。
所述外杯体20的第二端202设置有内径与所述内杯体10的杯底13的外径相吻合的杯底限位部24,以供所述杯底13置入进而限定并稳固所述杯底13。
本申请中,所述双层杯对应于所述外杯体20的第二端202设置有杯底盖50。具体地,所述外杯体20的第二端202对应于所述内杯体10的杯底13设置有内径与所述杯底13外径相吻合的第二开口25,所述外杯体20自所述第二开口25处向外轴向延伸形成有外径与所述杯底盖50内径相吻合以与所述杯底盖5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6。为简化所述双层杯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26同时构成所述杯底限位部24。
为便于所述内杯体10的取出,实现所述内杯体10的自由拆卸与装配,方便所述内杯体10的清洁与保养,有效提高所述双层杯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所述杯底盖5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6配合设置有可拆式连接结构以实现二者的可拆式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式连接结构优选设置为螺纹连接结构。当然,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可拆式连接结构也可设置为现有的其他任意一种可实现二者可拆式连接的固定连接结构,如卡接等。
为进一步提高所述双层杯的抗碰抗摔性能,所述杯底盖50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内杯体10的底部相抵接的第二柔性密封圈51。通过设置该第二柔性密封圈51,一方面可以在所述双层杯受到碰击时利用其缓冲性能降低对所述内杯体10的冲击,另一方面还可有效增强所述杯底盖50与内杯体10、外杯体20之间的密封,使所述间隔空间100的密封度更高,抗碰防摔及保温防烫性能更佳。本申请中,所述第二柔性密封圈51的截面优选设置呈“L”形,以使所述第二柔性密封圈51可同时与所述内杯体10及外杯体20的相应端部相抵接。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杯底盖50可对应于所述第二柔性密封圈51设置用以容置所述第二柔性密封圈51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深度优选设置为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柔性密封圈51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二柔性密封圈51可与所述内杯体10及外杯体20充分抵接,进而保证密封效果。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的所述内杯体10及/或外杯体20的外轮廓可设置为任意一种适合的形状,如上下整体外径尺寸一致,或者不同部位的外径尺寸不相同,亦或整体或部分部位径向截面外轮廓形状及/或大小不相同等。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杯体10于所述杯口12一端设置有外径小于所述内杯身11外径的杯颈14,所述内杯身11与杯颈14之间的衔接部位构成所述内杯体10的杯肩15。相应地,如图4、图5、图7所示,所述外杯体20的第一开口22与所述外杯身21之间的衔接部位即构成与所述内杯体10的杯肩15相抵接的杯肩限位部27,以对所述内杯体10的放置位置进行限定。所述密封结构30的环状侧壁31则自所述外杯体20的第一开口22处延伸至所述杯肩限位部27,以在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外杯体20及内杯体10并形成所述间隔空间100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所述内杯体10的缓冲性能。
如图1~3所示,所述外杯体20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装饰环60,所述外杯体20的外壁对应于所述装饰环60设置有与所述装饰环60相适配以安装所述装饰环60的安装槽28。所述装饰环60优选设置为具有一定防滑性能的材质制成,以在点缀装饰所述双层杯的同时可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
通过配合设置采用相应性能材质制成的内杯体10和外杯体20,将所述外杯身21内径设置为大于所述内杯身11外径,并于所述外杯体20的第一端201与内杯体10之间设置由环状侧壁31及凸环32构成的密封结构30,使所述外杯体20与内杯体10之间密封固定连接并形成间隔空间100,以充分利用该间隔空间100实现较好的抗碰抗摔、保温、隔热等功效。
正常状态如图1、图2所示,所述内杯体10套设于所述外杯体20内,所述杯口盖40螺接固定于所述外杯体20的第一端201,所述杯底盖50螺接固定于所述外杯体20的第二端202。当需要使用所述双层杯时,拧开所述杯口盖40即可向所述内杯体10内倒入饮品或使用所述双层杯饮用饮品,当然,也可将所述内杯体10或其他容器内的饮品倒入所述杯口盖40内并通过所述杯口盖40进行饮用。当需要清洁所述双层杯时,拧开所述杯底盖50及杯口盖40,自所述内杯体10的杯口12一端将所述内杯体10朝向所述外杯体20内部推,直至所述内杯体10的杯底13便于握持并进而自所述外杯体20的第二端202取出所述内杯体10,此时,即可对所述内杯体10及所述双层杯的其他各个部件进行清洁。当清洁完毕并使其干燥后,即可装配所述双层杯:将所述内杯体10的杯口12一端自所述外杯体20的第二端202伸入直至所述内杯体10的杯肩15与设置于所述外杯体20的杯肩限位部27处的密封结构30相抵接,此时拧合所述杯底盖50即可将所述内杯体10封装于所述外杯体20内,完成所述双层杯的装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杯底盖50与所述外杯体20设置呈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杯底盖50与所述外杯体20一体成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双层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杯体,以及一端设置有杯口、套设并固定于外杯体内部的内杯体,所述外杯体采用较内杯体更不易碎的材质制成;所述外杯体的第一端对应于所述内杯体的杯口设置有供所述杯口伸出的第一开口,所述外杯体的第一端与内杯体之间设置有用以密封固定连接外杯体与内杯体并使外杯体与内杯体之间形成一间隔空间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环状侧壁及若干自所述环状侧壁上径向延伸形成的凸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体采用玻璃或陶瓷材质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体采用塑料或不锈钢材质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杯体的第一端的杯口盖,所述外杯体自所述第一开口处向外轴向延伸形成有外径与所述杯口盖内径相吻合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杯口盖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设置有可供所述杯口盖打开以显露杯口的连接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盖内设置有与所述内杯体的杯口相抵接的第一柔性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内径与所述内杯体杯底的外径相吻合、供所述杯底置入以稳固所述杯底的杯底限位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杯体的第二端的杯底盖,所述外杯体的第二端对应于所述内杯体的杯底设置有内径与所述杯底外径相吻合的第二开口,所述外杯体自所述第二开口处向外轴向延伸形成有外径与所述杯底盖内径相吻合以与所述杯底盖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同时构成所述杯底限位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底盖内设置有与所述内杯体的杯底相抵接的第二柔性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底盖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设置有可拆式连接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体于杯口一端设置有外径小于内杯体杯身外径的杯颈,所述内杯体的杯身与杯颈之间的衔接部位构成内杯体的杯肩;所述外杯体的第一开口与外杯体杯身之间的部位构成与所述内杯体杯肩相抵接的杯肩限位部,所述环状侧壁自所述外杯体的第一开口处延伸至所述杯肩限位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26832.0U CN204427497U (zh) | 2015-01-15 | 2015-01-15 | 双层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26832.0U CN204427497U (zh) | 2015-01-15 | 2015-01-15 | 双层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27497U true CN204427497U (zh) | 2015-07-01 |
Family
ID=53595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2683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27497U (zh) | 2015-01-15 | 2015-01-15 | 双层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27497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63666A (zh) * | 2016-09-12 | 2016-11-02 | 于秀月 | 抗摔健康水杯 |
CN106308334A (zh) * | 2016-08-23 | 2017-01-11 | 匡希刚 | 一种耐摔的骨瓷杯及其制造方法 |
CN107160928A (zh) * | 2017-06-12 | 2017-09-15 | 王乐同 | 具有冬夏两用组合水杯的多插管笔筒 |
CN109156979A (zh) * | 2018-08-17 | 2019-01-08 | 倪婷 | 一种备用杯 |
CN112401459A (zh) * | 2018-08-17 | 2021-02-26 | 倪婷 | 一种双层可拆杯 |
-
2015
- 2015-01-15 CN CN201520026832.0U patent/CN20442749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08334A (zh) * | 2016-08-23 | 2017-01-11 | 匡希刚 | 一种耐摔的骨瓷杯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063666A (zh) * | 2016-09-12 | 2016-11-02 | 于秀月 | 抗摔健康水杯 |
CN107160928A (zh) * | 2017-06-12 | 2017-09-15 | 王乐同 | 具有冬夏两用组合水杯的多插管笔筒 |
CN109156979A (zh) * | 2018-08-17 | 2019-01-08 | 倪婷 | 一种备用杯 |
CN112401459A (zh) * | 2018-08-17 | 2021-02-26 | 倪婷 | 一种双层可拆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27497U (zh) | 双层杯 | |
CN109562871B (zh) | 容器的盖子 | |
CA2573910A1 (en) | Child's drinking cup | |
CN208129888U (zh) | 滤网保温杯 | |
CN201228100Y (zh) | 一种多功能容器 | |
JP2014034415A (ja) | 飲料用容器 | |
CN208988372U (zh) | 一种可拆卸易于清洗的杯子 | |
KR200453875Y1 (ko) | 가변형 텀블러 | |
CN201119756Y (zh) | 具有改良密封结构的电热水壶 | |
CN103654462A (zh) | 一种新型纳米保温瓶 | |
WO2011017481A3 (en) | Bottle with handle | |
CN201325706Y (zh) | 一种蜂蜜包装瓶 | |
CN201238930Y (zh) | 汽车杯 | |
CN201469058U (zh) | 保温杯 | |
CN207855567U (zh) | 一种带排汽功能的水壶盖 | |
CN206342105U (zh) | 便携水杯 | |
CN201219758Y (zh) | 可更换内胆的水杯 | |
CN203608995U (zh) | 一种内胆的抗撞击、抗摔装置 | |
CN103829696A (zh) | 一种新型水杯 | |
CN204306665U (zh) | 锅盖可立的汤锅 | |
CN203953188U (zh) | 一种杯子 | |
CN202567487U (zh) | 双安全容器 | |
CN208064751U (zh) | 一种随饮杯 | |
CN209661171U (zh) | 一种双层保温杯 | |
CN209574236U (zh) | 一种新型便用的冰霸水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