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6350U - 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26350U
CN204426350U CN201520018825.6U CN201520018825U CN204426350U CN 204426350 U CN204426350 U CN 204426350U CN 201520018825 U CN201520018825 U CN 201520018825U CN 204426350 U CN204426350 U CN 204426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pipeline section
etting
float tube
net c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188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绍敏
陶启友
胡昱
黄小华
郭根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200188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26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26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2635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包括浮管框架(1)和网衣(2),网衣的顶部连接浮管框架、底部边沿系挂有多个网衣重砣(3),以形成横截面形状与浮管框架相适配的养殖空间,浮管框架设有用于单点系泊的框架系泊点,其特征在于:浮管框架设有对称翼型框架,框架系泊点设置在对称翼型框架的前缘位置(1a),所述网衣形成横截面为称翼型的养殖空间。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减小了本网箱系统在稳定状态下的迎流面积,从而减小了本网箱系统对水流的阻力;由此,带来了网衣容积损失率降低、系波点结构安全性提高和网箱的框架系统在环境载荷、锚泊线水动力、锚泊系统与系泊浮体即浮管框架之间的动力响应性能提高的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背景技术
截止目前,不论是柱形深水网箱还是台形深水网箱,其横截面形状大致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其中又以圆形占绝大多数。网箱包括浮管框架系统、网衣系统、锚泊系统及附属系统(配重等)组成,其中浮管框架系统的作用有提供网衣系统需要的浮力,维持网衣系统所需要的形状,抵御所有系统直接或间接施加于其上的力等作用;网衣系统主要是围出一个养殖水体供养殖鱼类活动。流动水域开展网箱养殖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为如何减小网箱容积损失对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容积损失主要是由于网衣系统置于流体中会产生了阻力,阻力反作用于网衣系统致使柔性网衣发生变形而出现。由于阻力的大小与流体中结构物的迎流面积成正比,迎流面积大则受到阻力大,结构物容易变形,反之亦然。因此对于一定养殖容积的网衣而言,要减小容积损失率也就是要减小水阻力,可以减小网衣迎流面积。如此不仅网衣变形小,由于阻力变小,浮管框架的受力也随之变小,因此框架系泊点处的结构更安全,对应的锚泊系统(锚、锚链、系缆等)均可在设计上相应减小量级,节省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包括浮管框架和网衣,所述网衣的顶部连接浮管框架、底部边沿系挂有多个网衣重砣,以形成横截面形状与浮管框架相适配的养殖空间,所述浮管框架设有用于单点系泊的框架系泊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管框架设有对称翼型框架,所述框架系泊点设置在对称翼型框架的前缘位置,所述网衣形成横截面为称翼型的养殖空间。
为了在确保网箱系统浮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流对网衣所形成养殖空间的形变影响,提高网衣所形成养殖空间的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系挂在网衣底部边沿的多个网衣重砣分别对应于浮管框架的前部管段、左侧中部管段、右侧中部管段和后部管段均匀布置,并满足ρ1>ρ3>ρ2=ρ2′的关系,其中,网衣重砣对应于浮管框架的前部管段、左侧中部管段、右侧中部管段和后部管段的配重布置密度分别为 ρ 1 = N 1 L 1 , ρ 2 = N 2 L 2 , ρ 2 ′ = N 2 ′ L 2 ′ ρ 3 = N 3 L 3 , 并且L2=L2′,L1、L2、L2′和L3分别为浮管框架的前部管段、左侧中部管段、右侧中部管段和后部管段的长度,N1、N2、N2′和N3分别为对应于浮管框架的前部管段、左侧中部管段、右侧中部管段和后部管段的网衣重砣系挂数量。
为了浮管框架的增加浮力,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浮管框架增设有一层或以上所述对称翼型框架,所述各层对称翼型框架位于同一平面上,相邻两层对称翼型框架内外套装设置,所述各层对称翼型框架通过连接件相固定。
为了达到最优的降低水流阻力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的对称翼型框架由曲线形浮管组成。
为了降低规模化生产后的浮管框架的生产成本和加快浮管框架的安装速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二,所述的对称翼型框架由直线形浮管组成。
其中,所述的对称翼型框架具有类弧形前部管段、类V形后部管段以及位于该两者之间的左侧中部管段和右侧中部管段,所述类弧形前部管段和类V形后部管段的凸起方向相反,所述类弧形前部管段的中间位置即为对称翼型框架的前缘位置,所述类V形后部管段的尖端位置即为对称翼型框架的后缘位置。
所述的网衣可以形成柱形养殖空间,也可以形成上大下小的台形养殖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网箱系统设有对称翼型的浮管框架,使得网衣适应性的形成了横截面为对称翼型的养殖空间,并且,将框架系泊点设置在对称翼型框架的前缘位置,使得浮管框架的前部管段及对应该前部管段的网衣前部在本网箱系统的稳定状态下能够成为迎流面,因此有效的减小了本网箱系统在稳定状态下的迎流面积,从而减小了本网箱系统对水流的阻力;由此,带来了网衣容积损失率降低、系泊点结构安全性提高和网箱的框架系统在环境载荷、锚泊线水动力、锚泊系统与系泊浮体(即浮管框架)之间的动力响应性能提高的效果;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系挂在网衣底部边沿的多个网衣重砣分别对应于浮管框架的前部管段、左侧中部管段、右侧中部管段和后部管段进行均匀布置,并使得网衣重砣在该四个管段的配重布置密度满足ρ1>ρ3>ρ2=ρ2′,从而在确保网箱系统浮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流对网衣所形成养殖空间的形变影响,有效的提高了网衣所形成养殖空间的稳定性;
第三,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增设有一层或以上的对称翼型框架,从而提高浮管框架的浮力;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网箱系统与现有的网箱生产制造流程对比,在不改变施工建造的作业流程、不增加多余的部件、不减少养殖的容积基的前提下,提升了网衣系统的耐流性,使得养殖更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网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左视图;
图1-3为图1-1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网箱系统的俯视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网箱系统的俯视图之一;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网箱系统的俯视图之二;
图4-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网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图4-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具有对称翼型框架的网箱系统,包括浮管框架1和网衣2。
上述浮管框架1设有对称翼型框架,该对称翼型框架由曲线形浮管组成、具有类弧形前部管段101、类V形后部管段102以及位于该两者之间的左侧中部管段103和右侧中部管段104,类弧形前部管段101和类V形后部管段102的凸起方向相反,类弧形前部管段101的中间位置即为对称翼型框架的前缘位置,类V形后部管段102的尖端位置即为对称翼型框架的后缘位置。浮管框架1设有用于单点系泊的框架系泊点,该框架系泊点设置在对称翼型框架的前缘位置1a。
上述网衣2的顶部连接浮管框架1、底部边沿系挂有多个网衣重砣3,以形成横截面形状与浮管框架1相适配的、横截面为称翼型的柱形养殖空间。该系挂在网衣2底部边沿的多个网衣重砣3分别对应于浮管框架1的前部管段、左侧中部管段、右侧中部管段和后部管段均匀布置,并满足ρ1>ρ3>ρ2=ρ2′的关系,其中,网衣重砣3对应于浮管框架1的前部管段、左侧中部管段、右侧中部管段和后部管段的配重布置密度分别为 ρ 1 = N 1 L 1 , ρ 2 = N 2 L 2 , ρ 2 ′ = N 2 ′ L 2 ′ ρ 3 = N 3 L 3 , 并且L2=L2′,L1、L2、L2′和L3分别为浮管框架1的前部管段、左侧中部管段、右侧中部管段和后部管段的长度,N1、N2、N2′和N3分别为对应于浮管框架1的前部管段、左侧中部管段、右侧中部管段和后部管段的网衣重砣3系挂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网箱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基于单点系泊方式的特性,本实用新型的网箱系统在遇到任意特定方向的水流时,将在系泊系统作用于浮管框架1的框架系泊点上的拉力作用下,最终稳定在浮管框架1的前缘位置1a作为迎流最前方的状态,此时,浮管框架1的前部管段及对应该前部管段的网衣2前部成为网箱系统的迎流面,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网箱系统采用了对称翼型的浮管框架1使得网衣2也适应性的形成了横截面为对称翼型的养殖空间,因此有效的减小了本网箱系统在稳定状态下的迎流面积,从而减小了本网箱系统对水流的阻力;由此,带来了网衣2容积损失率降低、系泊点结构安全性提高和网箱的框架系统在环境载荷、锚泊线水动力、锚泊系统与系泊浮体(即浮管框架)之间的动力响应性能提高的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网箱系统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二中,对称翼型框架由直线形浮管组成。
本实施例二降低水流阻力的效果劣于实施例一,但能够降低规模化生产后的浮管框架的生产成本和加快浮管框架的安装速度。
实施例三
如图3-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网箱系统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三中,浮管框架1增设有一层或以上对称翼型框架,各层对称翼型框架位于同一平面上,相邻两层对称翼型框架内外套装设置,各层对称翼型框架通过连接件4相固定。从而,本实施例三能够有效增加浮管框架1的浮力。
另外,参见图3-2,本实施例三通过增设有一层或以上对称翼型框架来增加浮管框架1浮力的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实施例二中。
实施例四
如图4-1和图4-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网箱系统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一至三的任意一种构造,与它们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四中,网衣2形成上大下小的台形养殖空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包括浮管框架(1)和网衣(2),所述网衣(2)的顶部连接浮管框架(1)、底部边沿系挂有多个网衣重砣(3),以形成横截面形状与浮管框架(1)相适配的养殖空间,所述浮管框架(1)设有用于单点系泊的框架系泊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管框架(1)设有对称翼型框架,所述框架系泊点设置在对称翼型框架的前缘位置(1a),所述网衣(2)形成横截面为称翼型的养殖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挂在网衣(2)底部边沿的多个网衣重砣(3)分别对应于浮管框架(1)的前部管段、左侧中部管段、右侧中部管段和后部管段均匀布置,并满足ρ1>ρ3>ρ2=ρ2′的关系,其中,网衣重砣(3)对应于浮管框架(1)的前部管段、左侧中部管段、右侧中部管段和后部管段的配重布置密度分别为 ρ 1 = N 1 L 1 , ρ 2 = N 2 L 2 , ρ 2 ′ = N 2 ′ L 2 ′ ρ 3 = N 3 L 3 , 并且L2=L2′,L1、L2、L2′和L3分别为浮管框架(1)的前部管段、左侧中部管段、右侧中部管段和后部管段的长度,N1、N2、N2′和N3分别为对应于浮管框架(1)的前部管段、左侧中部管段、右侧中部管段和后部管段的网衣重砣(3)系挂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管框架(1)增设有一层或以上所述对称翼型框架,所述各层对称翼型框架位于同一平面上,相邻两层对称翼型框架内外套装设置,所述各层对称翼型框架通过连接件(4)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称翼型框架由曲线形浮管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称翼型框架由直线形浮管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称翼型框架具有类弧形前部管段(101)、类V形后部管段(102)以及位于该两者之间的左侧中部管段(103)和右侧中部管段(104),所述类弧形前部管段(101)和类V形后部管段(102)的凸起方向相反,所述类弧形前部管段(101)的中间位置即为对称翼型框架的前缘位置,所述类V形后部管段(102)的尖端位置即为对称翼型框架的后缘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衣(2)形成柱形养殖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衣(2)形成上大下小的台形养殖空间。
CN201520018825.6U 2015-01-12 2015-01-12 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26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8825.6U CN204426350U (zh) 2015-01-12 2015-01-12 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8825.6U CN204426350U (zh) 2015-01-12 2015-01-12 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26350U true CN204426350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594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18825.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26350U (zh) 2015-01-12 2015-01-12 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263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4766A (zh) * 2015-01-12 2015-05-1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4766A (zh) * 2015-01-12 2015-05-1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CN104604766B (zh) * 2015-01-12 2017-03-2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4766A (zh) 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CN106508766A (zh) 一种深远海养殖网箱
CN104294803A (zh) 迂回式鱼道
CN206706668U (zh) 一种用于将鱼赶入到鱼道内的装置
CN204426350U (zh) 具有对称翼型剖面的网箱系统
CN211111302U (zh) 一种生态浮岛固定桩
CN204895794U (zh) 近岸水面光伏电站浮式基础锚固装置
CN204456006U (zh) 一种分层取水挡水坝
CN209179042U (zh) 一种具有螺旋状通孔的群桩基础
CN106592506A (zh) 一种水工模型试验供水装置
CN204589959U (zh) 河流交界断面漂浮物抗冲击拦截装置
CN203270531U (zh) 一种水电站库区钢制拦污装置
CN202890252U (zh) 中层拖网的立式曲面网板
CN204560619U (zh) 防沉底网箱
CN205151910U (zh) 一种河道阻截式生态除污浮床
CN204886818U (zh) 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整体平台漂浮式装置
CN108791738A (zh) 一种大型海上风机整体浮托安装方法
CN204047609U (zh) 具有类三角形浮管框架的深水网箱
CN209703420U (zh) 一种浮体装置
CN208792356U (zh) 一种具有星状通孔的群桩基础
CN109868788B (zh) 一种浮体装置
CN112706889A (zh) 一种联合风能发电和海水养殖的浮式平台
CN206698857U (zh)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沉水植物定植器
CN206612022U (zh) 一种小型漂浮式网箱框架
CN204466604U (zh) 一种单管圆形浮式大型深水网箱的主构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3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