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17224U -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 Google Patents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17224U
CN204417224U CN201420754206.9U CN201420754206U CN204417224U CN 204417224 U CN204417224 U CN 204417224U CN 201420754206 U CN201420754206 U CN 201420754206U CN 204417224 U CN204417224 U CN 204417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oute
runner
water
interface
integ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542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刘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Xiaomi Inc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4207542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17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17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1722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净水设备包括集成水路模块及多个功能部件;多个所述功能部件通过所述集成水路模块进行各部件间的水路连通;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外侧表面为多个接口介面,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一体形成多个流道,所述多个流道中至少部分流道分别在三维方向上延伸;所述接口介面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接口,各接口分别为多个所述功能部件的接入接口;所述多个流道分别连通各所述接口。可将各种有形管路和接头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体的水路部件,杜绝了管子与接头连接密封失效导致漏水的最大问题。使净水设备内部更简洁。多个接口介面的设计可便于布置多个接口,以便于设备内各部件布置更紧凑合理。

Description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净水设备,用于制造纯水、净水或其他模式的制水,净水相关部件通过水管及快接头相连,使水通过各净水相关功能部件达到净水作用。
净水相关部件通过水管及快接头相连,使水通过各净水相关功能部件达到净水作用。
净水相关部件通过水管及快接头相连,占用体积大,排管凌乱,快接与管的连接长期使用易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净水设备水路部分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净水设备,包括集成水路模块及多个功能部件;多个所述功能部件通过所述集成水路模块进行各部件间的水路连通;
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外侧表面为多个接口介面,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一体形成多个流道,所述多个流道中至少部分流道分别在三维方向上延伸;所述接口介面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接口,各接口分别为多个所述功能部件的接入接口;所述多个流道分别连通各所述接口。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至少有两个流道分别位于不同的平面上,其中一平面内流道的延伸方向与另外一平面上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交叉。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具有至少一水路层和至少一连接区,所述水路层内具有多个流道,所述水路层内多个流道的延伸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所述连接区内具有多个流道,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延伸方向与所述水路层的平面方向相交。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具有至少两个水路层,所述连接区位于各水路层之间,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分别连通各所述水路层。
可选的,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延伸方向相同,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至少一端连通至所述水路层内的一流道。
可选的,所述流道内设置有至少一逆止结构。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包括至少一本体和至少一盖体,所述本体和盖体密封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共同围成一所述水路层。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包括一本体和二盖体,两盖体分别盖合在所述本体两相对或两相邻的表面上,所述本体和盖体密封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之间分别地共同围成一所述水路层。
可选的,所述本体和盖体为焊接连接;
所述本体和盖体为胶合连接;
所述本体和盖体为卡合连接;
所述本体和盖体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本体和盖体为二次模注塑镶嵌连接。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外形成有多个底托,以分别承托所述滤芯组中各滤芯。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外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外接线路的卡扣。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为注塑成型部件,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多个流道为一体注塑成型。
可选的,各所述流道的两端部分别为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所述流道还包括至少一个扩容部,所述扩容部设于所述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之间,并且所述扩容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的横截面面积。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扩容部之间、所述扩容部与进水口部之间,以及所述扩容部与出水口部之间平滑过渡。
可选的,所述接口包括:
腔体,形成于所述接口的内部,所述腔体供一逆止阀和接头由所述腔体的一端插入,且所述腔体的内轮廓与所述逆止阀和接头的外轮廓匹配;及
限位部,其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逆止阀插入所述腔体的过程中被能够限位部抵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集成水路模块,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外侧表面为多个接口介面,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形成多个流道;所述接口介面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接口,各接口分别为外接功能部件的接口;所述多个流道分别连通各所述接口。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至少有两个流道分别位于不同的平面上,其中一平面内流道的延伸方向与另外一平面上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交叉。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具有至少一水路层和至少一连接区,所述水路层内具有多个流道,所述水路层内多个流道的延伸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所述连接区内具有多个流道,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延伸方向与所述水路层的平面方向垂直相交。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具有至少两个水路层,所述连接区位于各水路层之间,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分别连通各所述水路层。
可选的,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延伸方向相同,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至少一端连通至所述水路层内的一流道。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包括至少一本体和至少一盖体,所述本体和盖体密封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共同围成一所述水路层。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包括一本体和二盖体,两盖体分别盖合在所述本体两相对或两相邻的表面上,所述本体和盖体密封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之间分别地共同围成一所述水路层。
可选的,所述集成水路模块为注塑成型部件,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多个流道为一体注塑成型。
可选的,各所述流道的两端部分别为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所述流道还包括至少一个扩容部,所述扩容部设于所述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之间,并且所述扩容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的横截面面积。
可选的,所述接口包括:
腔体,形成于所述接口的内部,所述腔体供一逆止阀和接头由所述腔体的一端插入,且所述腔体的内轮廓与所述逆止阀和接头的外轮廓匹配;及
限位部,其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逆止阀插入所述腔体的过程中被能够限位部抵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以此,可将各种有形管路和接头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体的水路部件,杜绝了管子与接头连接密封失效导致漏水的最大问题。使净水设备内部更简洁。多个接口介面的设计可便于布置多个接口,以便于设备内各部件布置更紧凑合理。
本实用新型中集成水路模块采用多分块的注塑成型,如此,可解决多层内腔式水路在注塑成型时无法正常分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本体和盖体采用二次模注塑镶嵌连接,使集成水路模块各流道密封性更好,耐压性能大大提升。同时使集成水路模块整体强度增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其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设备管路及设备布置示意图。
图2其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设备的内部结构简略示意图。
图3A其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集成水路模块结构简略示意图(前视图)。
图3B其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集成水路模块结构简略示意图(俯视图)。
图3C其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集成水路模块结构简略示意图(侧视图)。
图4其是根据再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集成水路模块上控制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其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集成水路模块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
图8是图5的右视图。
图9是图5中沿着P-P面的剖视图。
图10其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流道的接口处安装逆止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具体请参见图1所示,其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设备管路及其中多个功能部件布置示意图。功能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前置处理滤芯、进水电磁阀、水质传感器、增压泵、反渗透滤芯、后置处理滤芯和比例器等。如图1所示,此净水设备实施例主要包括水路A、前置处理滤芯101、进水电磁阀102A、增压泵103、反渗透滤芯104、后置处理滤芯105和比例器106。
水路A包括原水进水端107A、净水出水端107B和废水排水口108。在水路A上,由原水进水端107A至净水出水端107B,依次连通前置预处理滤芯101、增压泵103、反渗透滤芯104及后置处理滤芯105。前置预处理滤芯101、增压泵103、反渗透滤芯104及后置处理滤芯105均可选用现有净水设备的部件。前置预处理滤芯101、增压泵103及后置处理滤芯105均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各部件进水口均分别连通上游水路A,而出水口均分别连通下游水路A。在净水出水端107B前的水路上还可设置净水出水电磁阀102B,以控制出水。
反渗透滤芯104一般具有原水进水口、净水出水口和废水出水口,原水进水口连通上游水路A,净水出水口连通下游水路A。水路A的废水管路连通在反渗透滤芯104废水出水口上,在废水管路的废水排水口108前,安装有比例器106。比例器106内具有小孔等限流结构,使反渗透滤芯104中浓缩水憋压,并能将废水排走,保证反渗透滤芯104的工作压力。比例器106作用是控制浓缩水排出流量、保证反渗透净水系统恒定的压力。在废水管路的废水排水口108前,还可设置废水出水电磁阀102C,以控制废水出水。
此净水设备运行中,未处理的水经原水进水端107A进入前置处理滤芯101过滤后,再经增压泵103增压到达反渗透滤芯104,反渗透滤芯104渗出的纯净水经后置处理滤芯105处理,之后到达净水出水端107B,输出处理后的净水以供使用。反渗透滤芯104中的有压力的浓缩水,通过废水管路经比例器106限流排出后,到达废水排水口108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一种集成水路模块,通过集成水路模块实现各功能部件间的水路连通;集成水路模块外侧表面为多于两个的接口介面,集成水路模块内一体形成多个流道,多个流道中至少部分流道分别在三维方向上延伸。接口介面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接口,各接口可包括控制阀、增压泵或滤芯组和原水接入等接口;多个流道分别按设计需求的顺序连通各接口。
集成水路模块内,多个流道中至少部分流道分别在三维方向上延伸,例如是,一部分流道延伸方向在同一二维平面内;而另一部分流道为了连通其它接口介面上的接口,这些流道延伸方向可垂直于前面说的二维平面或相对于此二维平面倾斜。以此,可将现有净水设备中各种有形管路和接头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体的水路部件(集成水路模块),杜绝了管子与接头连接密封失效导致漏水的最大问题。使净水设备内部更简洁。集成水路模块外形可为多面体结构,比如方体、梯形体、楔形,以及这些外形与曲面、凹块、凸块及/或曲面的复合形状。形成的多个接口介面的设计可便于布置多个接口,以便于设备内各部件布置更紧凑合理。
举例来讲,请参见图2所示,其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设备的内部结构简略示意图。在图2中,净水设备可包括集成水路模块2、控制阀、增压泵3和滤芯组4。控制阀、增压泵3和滤芯组4分别通过接口固定连接于集成水路模块2,并通过所述集成水路模块2进行各部件间的水路连通。
控制阀5安装实施例的示意图见图4,多个控制阀5具有进出水接口51,用于插接于集成水路模块2的对应接口25中,进出水接口51或接口25中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密封圈。同时,控制阀5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安装于集成水路模块2。其它流量计等部件安装方式也请参照此实例。
同时,集成水路模块2和增压泵3的泵支架31设置连接结构,泵支架31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集成水路模块2的联接,连为一体。集成水路模块2在底部通过泵支架31承托固定增压泵3,避免了轻重的增压泵3直接压在集成水路模块2,造成集成水路上板与集成水路本体出现焊接不牢,出现渗水的问题。
集成水路模块2外还可一体形成或组装多个底托26,以分别承托滤芯组4中各滤芯。集成水路模块外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外接线路的卡扣,卡扣形式可先为C形夹,或其它现有理线器,以规范净水设备中各种电源线和信号线等。
集成水路模块内的,至少有两个流道分别位于不同的平面上,其中一平面内流道的延伸方向与另外一平面上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交叉,流道之间在内模出模方向上相互交错。这种结构在注塑工艺中由于不便于分模,属于不便于直接注塑成型的结构。集成水路模块2这种内腔流道交叉的结构,一种实现方式是分块注塑成型,另一种实现方式是采用3D打印成型,当然也能选择模注成型和机加工结合的方式制作。
举例来讲,请参见图3A-3C所示,其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集成水路模块结构简略示意图。在图3A中,本实施例中集成水路模块2整体可概呈方体状,集成水路模块2外侧为六个接口介面2A。其它实施例中集成水路模块2外形也可选为其它多面体,接口介面2A数量并不限定。
在图3A中,集成水路模块2包括一本体22、下盖体23和上盖体24,下盖体23和上盖体24分别盖合在本体22两相对的上下表面上,当然也可以在两相邻的表面上,比如侧面和顶面,当然也可以采用更多盖体。本实施例中本体22和下盖体23和上盖体24密封地固定连接为一体。
集成水路模块2内可一体形成多个流道21,以便于按顺序连通各部件。各接口介面2A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接口25,各接口25可包括控制阀、增压泵3或滤芯组4的接入或接出接口。控制阀、增压泵3或滤芯组4的接口都分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多个流道21分别按设计需要的顺序连通各接口。
如图3A所示,集成水路模块2内具有两个水路层210和一连接区220,水路层210内具有多个流道21,水路层内多个流道21的延伸方向在同一平面内。连接区220具有多个流道21,连接区内各流道21延伸方向可与水路层210的平面方向垂直或倾斜相交,实施例中以垂直相交为例说明。连接区220内各流道21分别连通各接口25和水路层210内的流道21。
如图3A、3C所示,连接区220位于两水路层210之间,连接区220内各流道21分别连通各水路层中至少一流道21。并且连接区220内各流道延伸方向相同,延伸方向可选为与注塑后退模方向相同,以便于分模。其中连接区220内各流道21至少一端连通至水路层内的一流道21,以便于成型模推入和退出。
两个水路层210分别位于下盖体23和本体22之间,以及上盖体24和本体22之间。以此,可先在本体22或下、上盖体23、24上分别成型两个水路层210的槽形,再等本体22和下盖体23和上盖体24密封连接后,即可组成完整的水路层210。可分别将本体22、下盖体23和上盖体24分别注塑成型后,再将三者固定结合在一起。本体和盖体可为超声波焊接连接、可为胶合连接、可为卡合连接、还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
如此,由于多流道水平布置的水路层210是形成在本体22开放端面上,其成型模芯不会伸入内部。而形成连接区220内多流道的模芯向内指向一致,也不会出现干涉。可解决多层内腔式水路在注塑成型时无法正常分模的问题,本体22的注塑模具可采用上下分模,也可以采用上、下、左、右多方向分模,内成型模芯不会被卡死。
而本体和盖体还可为二次模注塑镶嵌连接。举例来讲,分别将本体22、下盖体23和上盖体24分别注塑成型后,再将本体22、下盖体23和上盖体24放入模具,在三者结合处进行注塑熔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净水设备管路内压要求将高,管路需承受较大压力,一种实现方式是,一次模成型时,在本体和盖体结合密封处的两侧均预留边逢,形成镂空给合部,以供二次注塑时胶料注入熔接为一体。这样再将本体22、下盖体23和上盖体24放入模具后,在三者结合处进行注塑熔接后,给合强度大大提升,避免因压力过大导致各流道21之间密封失效。
本体和盖体采用二次模注塑镶嵌连接,使集成水路模块各流道密封性更好,耐压性能大大提升。同时使集成水路模块整体强度增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主要针对流道设计,流道在沿着由其一端至另一端方向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从而改变了水流在流道内的压力损失,有利于提高出水量,同时减少带动水流的动力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流道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在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扩容部,扩容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的横截面面积。也就是说,流道的进水口部区域、出水口部区域和扩容部区域的横截面面积不相等,中部的扩容部区域的横截面面积增大了,因此,降低了流道内水流的压力损失,提高了出水量,减少了带动水流的动力需求。
举例来讲,如图5、图8和图9所示,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集成水路模块的侧视图,图8是图5的右视图,图9是图5中沿着P-P面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集成水路模块内的至少一条流道,图9示出两条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第一流道包括进水口部211、出水口部212以及设于进水口部211和出水口部212之间的扩容部213。进水口部211与扩容部213之间、扩容部213与出水口部212之间均平滑过渡。本实施例中,流道的横截面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流道的横截面还可以是椭圆形或者矩形等其他多边形状。进水口部211的直径为A1,出水口部212的直径为B1,扩容部213的直径为C1,并且C1>A1>B1,也就是说,扩容部213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进水口部211的横截面面积,进水口部21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出水口部212的横截面面积,从而流道形成典型的小-大-小的结构。这样,水在第一流道内的流速变缓,减小了与流道侧壁的摩擦,从而有利于减少水流损失。
第二流道包括进水口部214、出水口部215以及设于进水口部214和出水口部215之间的扩容部216。进水口部214与扩容部216之间、扩容部216与出水口部215之间均平滑过渡。本实施例中,流道的横截面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流道的横截面还可以是椭圆形或者矩形等其他多边形状。进水口部214的直径为A2,出水口部215的直径为B2,扩容部216的直径为C2,并且C2>B2>A2,也就是说,扩容部216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进水口部214的横截面面积以及出水口部215。这样,水在第二流道内的流速变缓,减小了与流道侧壁的摩擦,从而有利于减少水流损失。出水口部215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进水口部214的横截面面积,水流在出水口部215的流速小于其在进水口部214的流速,因此,如此设计还可以减轻进水口部214的瞬时压力变化对出水口部215水压的影响。
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水口部211的横截面面积也可以等于出水口部212的横截面面积。
再举例来讲,如图9所示,第一流道中,扩容部213位于邻近出水口部212位置。扩容部213与进水口部211之间的夹角α约为100°,扩容部213与进水口部211之间的夹角α在80°至180°范围内都是可行的;扩容部213与出水口部212之间的夹角β约为105°,扩容部213与出水口部212之间的夹角β在80°至180°范围内都是可行的。第二流道中,扩容部216邻近进水口部214。扩容部216与进水口部214之间的夹角θ约为95°,扩容部216与进水口部214之间的夹角θ在80°至180°范围内都是可行的;扩容部216与出水口部215之间的夹角γ约为85°,扩容部216与出水口部215之间的夹角γ在80°至180°范围内都是可行的。
以上夹角α、β、γ、θ可以使流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平滑过渡,有利于减小流体与流道侧壁之间的摩擦,从而有利于减少水流损失。
再举例来讲,如图5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集成水路模块包括多个接口25,这些接口25的一端可以分别连通于进水口部211、214以及出水口部212、215。流道的进水口部211、214和出水口部212、32可以通过这些接口25与外部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接口25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进水口部211、214和出水口部212、215的横截面面积,以方便密封。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口25的横截面面积也可以等于与其相连的进水口部或出水口部的横截面面积。另有一部分接口25暂时不连接进水口部211、214或者出水口部212、215,而是作为备用接口,当需要增设流道时,可使用这些备用接口。
此实施例中,将流道横截面面积设计为不相等,使得流道内部分区域的水流压力损失降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流道内水流压力损失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于流道包括进水口部、出水口部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至少一个扩容部,并且扩容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的横截面面积,也就是说,流道的进水口部区域、出水口部区域和扩容部区域的横截面面积不相等,扩容部区域的横截面面积增大了,因此,降低了水流的压力损失,提高了出水量,减少了带动水流的动力需求。
同时,上述实施例中扩容部处也可供容纳水质传感器探头,以此扩容部作为水流缓冲水槽,以提高检测数据的稳定性。
参见图10所示,其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流道的接口处安装逆止结构的剖视示意图。逆止结构可设置在集成水路模块的接口处,图10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安装逆止阀的接口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逆止阀安装于集成水路的接口为例进行说明。图10中箭头示出了接口中的水流方向,水流从接口的一端(图10中为左端)流向接口的另一端(图10中为右端),通过设置逆止阀防止水流沿着与水流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出。
该用于安装逆止阀的接口为一体成型,例如通过注塑工艺成型。该接口25包括:腔体110和限位部120。
本实施例中,腔体110为圆柱形,其形成于接口25的内部,逆止阀200和接头300由腔体110的一端插入腔体110内,且逆止阀200和接头300的外轮廓与腔体110的内轮廓匹配。
限位部120位于腔体110内,逆止阀200插入腔体110的过程中被能够限位部120抵顶。
由于接口为一体成型,因此接口结构具有可塑的特点,接口可设计为具有一体的、与逆止阀轮廓匹配的腔体,使得逆止阀能够直接插入接口内,即,将逆止阀直接安装于水路系统中,无需额外设置套管等类似的连接结构,因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必须通过套管安装逆止阀,导致水路系统无法做到小型化以及漏水可能性较大的问题;实现了接口部分的小型化,节省了空间,且减少了连接点,降低了漏水的可能;并且接口还具有用于抵顶逆止阀,防止逆止阀从腔体脱离的限位部,从而便于逆止阀的安装、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以此,可将各种有形管路和接头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体的水路部件,杜绝了管子与接头连接密封失效导致漏水的最大问题。使净水设备内部更简洁。多个接口介面的设计可便于布置多个接口,以便于设备内各部件布置更紧凑合理。
本实用新型中集成水路模块采用多分块的注塑成型,如此,可解决多层内腔式水路在注塑成型时无法正常分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本体和盖体采用二次模注塑镶嵌连接,使集成水路模块各流道密封性更好,耐压性能大大提升。同时使集成水路模块整体强度增强。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24)

1.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水路模块及多个功能部件;多个所述功能部件通过所述集成水路模块进行各部件间的水路连通;
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外侧表面为多个接口介面,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一体形成多个流道,所述多个流道中至少部分流道分别在三维方向上延伸;所述接口介面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接口,各接口分别为多个所述功能部件的接入接口;所述多个流道分别连通各所述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至少有两个流道分别位于不同的平面上,其中一平面内流道的延伸方向与另外一平面上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交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具有至少一水路层和至少一连接区,所述水路层内具有多个流道,所述水路层内多个流道的延伸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所述连接区内具有多个流道,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延伸方向与所述水路层的平面方向相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具有至少两个水路层,所述连接区位于各水路层之间,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分别连通各所述水路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延伸方向相同,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至少一端连通至所述水路层内的一流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包括至少一本体和至少一盖体,所述本体和盖体密封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共同围成一所述水路层。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包括一本体和二盖体,两盖体分别盖合在所述本体两相对或两相邻的表面上,所述本体和盖体密封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之间分别地共同围成一所述水路层。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盖体为焊接连接;
所述本体和盖体为胶合连接;
所述本体和盖体为卡合连接;
所述本体和盖体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本体和盖体为二次模注塑镶嵌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外形成有多个底托,以分别承托所述滤芯组中各滤芯。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外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外接线路的卡扣。
11.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为注塑成型部件,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多个流道为一体注塑成型。
12.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流道的两端部分别为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所述流道还包括至少一个扩容部,所述扩容部设于所述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之间,并且所述扩容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的横截面面积。
13.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包括:
腔体,形成于所述接口的内部,所述腔体供一逆止阀和接头由所述腔体的一端插入,且所述腔体的内轮廓与所述逆止阀和接头的外轮廓匹配;及
限位部,其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逆止阀插入所述腔体的过程中被能够限位部抵顶。
14.一种集成水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外侧表面为多个接口介面,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形成多个流道;所述接口介面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接口,各接口分别为外接功能部件的接口;所述多个流道分别连通各所述接口。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成水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至少有两个流道分别位于不同的平面上,其中一平面内流道的延伸方向与另外一平面上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交叉。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成水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具有至少一水路层和至少一连接区,所述水路层内具有多个流道,所述水路层内多个流道的延伸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所述连接区内具有多个流道,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延伸方向与所述水路层的平面方向垂直相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水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具有至少两个水路层,所述连接区位于各水路层之间,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分别连通各所述水路层。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水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延伸方向相同,所述连接区内各流道至少一端连通至所述水路层内的一流道。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水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包括至少一本体和至少一盖体,所述本体和盖体密封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共同围成一所述水路层。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水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包括一本体和二盖体,两盖体分别盖合在所述本体两相对或两相邻的表面上,所述本体和盖体密封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之间分别地共同围成一所述水路层。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集成水路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和盖体为焊接连接;
所述本体和盖体为胶合连接;
所述本体和盖体为卡合连接;
所述本体和盖体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本体和盖体为二次模注塑镶嵌连接。
22.如权利要求14至20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水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路模块为注塑成型部件,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多个流道为一体注塑成型。
23.如权利要求14至20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水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流道的两端部分别为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所述流道还包括至少一个扩容部,所述扩容部设于所述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之间,并且所述扩容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水口部和出水口部的横截面面积。
24.如权利要求14至20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水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包括:
腔体,形成于所述接口的内部,所述腔体供一逆止阀和接头由所述腔体的一端插入,且所述腔体的内轮廓与所述逆止阀和接头的外轮廓匹配;及
限位部,其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逆止阀插入所述腔体的过程中被能够限位部抵顶。
CN201420754206.9U 2014-12-03 2014-12-03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17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54206.9U CN204417224U (zh) 2014-12-03 2014-12-03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54206.9U CN204417224U (zh) 2014-12-03 2014-12-03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17224U true CN204417224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67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54206.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17224U (zh) 2014-12-03 2014-12-03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1722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6866A1 (zh) * 2014-12-03 2016-06-0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WO2016086865A1 (zh) * 2014-12-03 2016-06-0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及集成水路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05903098A (zh) * 2016-04-08 2016-08-31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妇幼私护仪及具有其的热水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6866A1 (zh) * 2014-12-03 2016-06-0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WO2016086865A1 (zh) * 2014-12-03 2016-06-0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及集成水路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04944607B (zh) * 2014-12-03 2017-12-1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CN105903098A (zh) * 2016-04-08 2016-08-31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妇幼私护仪及具有其的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4607A (zh)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CN104944608A (zh)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及集成水路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05000634B (zh) 净水机
CN204417224U (zh)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CN204543745U (zh) 集成水路板及净水器
CN105299368B (zh) 集成水路模块及软水机
CN106512529A (zh) 一种净水器集成水路板
CN106007041A (zh) 一种反渗透直饮净水器
CN204400639U (zh)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
CN205073750U (zh) 净水器
CN106555218B (zh) 一种汽车涂装电泳循环泵轴封及喷淋复合系统
JP2019514679A (ja) 高強度集積水路パック
CN201231107Y (zh) 导管成形过滤机
CN105999822A (zh) 一种净水器集成水路板
CN204805806U (zh) 净水设备及其水路模块
CN105665378A (zh) 一种模具管道清洗与流量测定机
CN204910985U (zh) 净水机
CN206985811U (zh) 一种富氢水机集成水道
CN106267965A (zh) 净水器
CN211311060U (zh) 一种立体拼接水路
CN208711449U (zh) 一种碟管式反渗透高盐水处理系统
CN207986855U (zh) 一种集成水路板
CN206352575U (zh) 方便更换的泵结构
CN206901905U (zh) 一种模块化净水器
CN103485388B (zh) 一种具有多重过滤功能的运水管道系统及加工模具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