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12540U - 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12540U
CN204412540U CN201420731390.5U CN201420731390U CN204412540U CN 204412540 U CN204412540 U CN 204412540U CN 201420731390 U CN201420731390 U CN 201420731390U CN 204412540 U CN204412540 U CN 204412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spray nozzle
nozzle sheet
structure sheet
sp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313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亿东
林圣凯
蔡定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B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Microbase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EIB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B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B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313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12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12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12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包括一结构片、一喷孔片及一压电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冲压技术而于该结构片中央设有一穿孔,以及于该穿孔的周围产生至少一个如:隆起部或变形部位的应力集中处,并将该喷孔片夹设于该结构片及该压电环之间,且该喷孔片对应该穿孔而设有多个喷孔,据而当该压电环受驱动后,带动该结构片及该喷孔片同步振动,以将一待雾化液体由接近该等应力集中处的该等喷孔雾化后喷出,不仅可大幅提高瞬间的雾化量,还能进一步降低使用时的能量耗损。

Description

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雾化设备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使用冲压技术于金属结构片上制得多个应力集中点,使得雾化量可大幅提高的的雾化装置,并可有效降低使用时的能源消耗。
背景技术
按,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液体雾化装置,其是利用如:锆钛酸铅材料等压电材料而制成的压电(PZT)环片,当输入电压后,可使本体及附属的金属背板产生伸缩的形变现象,其利用以波动形态传递的振动能量,使位于压电材料一侧的一喷孔片,靠近喷孔处的液体被雾化成细小分子后喷出。
该种液体雾化装置主要是由一雾化模组及一储液腔体所构成的,该雾化模组则是由一结构片、一喷孔片及一压电环依序叠置而成。其中该喷孔片呈一圆盘形,其上设有多个喷孔,并将该喷孔片夹设于该压电环及该结构片之间。然而,传统的该喷孔片因受限于其平面的造型,将造成下述缺点:1、振动能量传递时,其传递方向是由该喷孔片之外周缘朝向中心作传递,故振动能量所产生的应力会过度集中于中心处而造成该喷孔片破裂,缩短使用寿命;2、由于振动能量均集中于中心处,肇使雾化区域仅形成于该喷孔片中心处附近,因而能够使用到有效的该等喷孔并不多,雾化量自然也不佳;3、并且,因喷雾区域过度集中于中心区域,造成雾化的液体分子密度过度集中,易使液滴碰撞在一起而结合成大粒径的液滴,导致雾化效率下降。
为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亦有在喷孔片中心设置半球面结构的设计,如美国发明专利US7066398号、美国发明专利申请号第US20090242660号等两案,理论上可较现有技术增加雾化量,并降低集中于该喷孔片中心处的应力,及产生较大的雾化区域。然而,该种该喷孔片在实际使用时,为了达到最佳的雾化效能,其半球面结构必须有足够的深度,而曲率半径通常会被加大而造成有效雾化范围缩减;若需增大有效雾化范围,又须增大加工曲率半径,导致加工深度变浅,则雾化效能变差。再者,由于该喷孔片采用金属材料,其材料本身的特性会于加工后产生延展,但半球面结构的直径越长,其结构张力也随之降低,而造成输入力量减弱且整体的结构强度也减弱。再者,由于现有技术喷孔片半球面结构的设计,其振动波能量经传递后,大部份仍会集中于中心区域,导致仅位于中心部分的微孔能有效作动,而外围区域的微孔则因振动能量不足而无法有效使用,导致雾化面积无法达到原设计面积,也会影响到使用时的雾化量。而,如美国发明专利第6651650号,是将该喷孔片上的该等喷孔作六边形的排列,期能增加雾化效能,但实际使用的效果与一般圆形排列的雾化效能相差无几,完全无法提升使用时的雾化量。
以上各种喷孔片的设计大多针对提升雾化效能,且效果有限,对于能量耗损的部分也完全无提及,有鉴于此,本创作人提出了一种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不仅能够提升瞬间的雾化量,且进一步降低使用时的能量耗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从而利用在结构片的表面以冲压技术形成隆起部或是变形部位,当振动产生时会形成应力集中,使得与之结合的喷孔片上同时产生多处可雾化喷射的区域,达到提高瞬间的雾化量的功效;并且,使用同样的能量能够喷射更多的待雾化液体,也能进一步降低使用时的能量耗损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其包括:一结构片,其具有一出液面及一入液面,该结构片通过冲压技术而使其朝向该出液面凸起形成一隆起部,该隆起部的中央并设有一穿孔,且使该隆起部形成具有至少四个应力集中点的几何形状;一喷孔片,选用高分子聚合材料而制成的薄片状结构体,覆设于该结构片的该出液面,且使该喷孔片对应该穿孔而设有多个喷孔;及一压电环,设于该喷孔片的一侧且使该隆起部位于其中心位置,使该喷孔片夹设于该结构片及该压电环之间,该压电环受驱动后,带动该结构片及该喷孔片同步振动,以将一待雾化液体由接近该等应力集中点的该等喷孔雾化后喷出。
其中,该隆起部呈四边或四边以上的多边形图形,且各边缘相交处形成该每一应力集中点,经过实际测试,当该雾化片的厚度介于12.5~175μm,该结构片厚度为100μm,且该隆起部的高度小于等于700μm时,而能够在使用时产生良好的应力集中效果,对于提升雾化量也有相当大的帮助。另外,该结构片及该喷孔片之间夹设有一黏胶,使二者结合成一体,并能够发挥最佳的能量传递效果。而,该穿孔内部设有至少一肋条,藉由横跨或是十字交叉等方式,以提高该结构片的的整体强度,对于使用时的支撑效果也有一定的帮助。
于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该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其包括:一结构片,其具有一出液面及一入液面,该结构片通过冲压技术而于中央设有一穿孔,且使邻近该穿孔的表面产生至少四个变形部位;一喷孔片,选用高分子聚合材料而制成的薄片状结构体,覆设于该结构片的该出液面,且该喷孔片对应该穿孔设有多个喷孔;及一压电环,设于该喷孔片的一侧,使该喷孔片夹设于该结构片及该压电环之间,该压电环受驱动后,带动该结构片及该喷孔片同步振动,且该穿孔邻近该变形部位处会产生应力集中,使一待雾化液体由接近该等应力集中处的该等喷孔雾化后喷出。
其中,该每一变形部位于该等出液面上呈尖锥结构或呈凹穴结构,或是呈现凸点结构,当该雾化片的厚度介于12.5~175μm,该结构片厚度为80~250μm,且该变形部位的高度小于等于700μm时,而能够在使用时产生良好的应力集中效果,对于提升雾化量也有相当大的帮助。而该结构片及该喷孔片之间同样夹设有一黏胶,使二者结合成一体,并能够发挥最佳的能量传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各种实施态样的雾化量比较表;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各种实施态样能量耗损的比较表;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11结构片;111出液面;112入液面;113隆起部;114穿孔;115肋条;12喷孔片;121喷孔;122黏胶;13压电环;2待雾化液体;3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31结构片;311穿孔;312变形部位;32喷孔片;33压电环;34黏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其组合剖视图。如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表示的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1包括:一结构片11、一喷孔片12及一压电环13。
其中该结构片11采用不锈钢片状材料,且其具有一出液面111及一入液面112,该结构片11通过冲压技术而使其朝向该出液面111凸起形成一隆起部113,该隆起部113的中央并设有一穿孔114,且使该隆起部113系形成具有四个应力集中点的四边形状,且各边缘相交处形成该每一应力集中点,该隆起部113的高度介于该结构片11厚度的1.5~4倍,如图所示呈现正方形。应注意的是,为了有效提升整体强度,于该穿孔114内部设有呈十字交叉排列的一肋条115,而能提高该结构片的的整体强度,对于使用时的支撑效果也有一定的帮助。
该喷孔片12则是选用高分子聚合材料而制成的薄片状结构体,经过适当的加工后而覆设于该结构片11的该出液面111,且该喷孔片12对应该穿孔114而设有多个喷孔121。应注意的是,该结构片11及该喷孔片12之间夹设有一黏胶122,使该结构片111与该喷孔片112得以结合成一体,且其间不会产生缝隙,故能够有效传递振动能量。
该压电环13设于该喷孔片12的一侧且使该隆起部113位于其中心位置,使该喷孔片12夹设于该结构片11及该压电环13之间,该压电环13受驱动后,带动该结构片11及该喷孔片12同步振动,以将一待雾化液体2由接近该等应力集中点处的该等喷孔121雾化后喷出。
另外,经过实际测试后,本创作人所使用的该雾化片的厚度介于12.5~175μm,该结构片厚度为80~250μm,且该隆起部的高度小于等于700μm时,能够在使用时产生良好的应力集中效果,对于提升雾化量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以第一实施例为例,当该压电环13受驱动而产生振动能量时,其应力集中点共有四处且平均分散于该穿孔114内侧,振动能量会分别朝向各个应力集中点传递,使得接近该等应力集中点处的该等喷孔12进行雾化喷射。并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该隆起部113形成具有五个应力集中点的五边形结构,同理,该隆起部113的形状可不断地增加,如图4~6,最多可增加成八边形,请参阅图7、8所示,为第一实施例的各种实施态样进行比较的比较表,根据实验数据,该隆起部113的形状至少可以增加至具有八个应力集中点的八边形状,均可获得良好的瞬间雾化量及有效降低能量耗损。
请参阅图9、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其组合剖视图。如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表示的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3,其同样包括一结构片31、一喷孔片32及一压电环33,其结构大致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最大的不同处于该结构片31通过冲压技术而于中央设有一穿孔311,且使邻近该穿孔311的表面产生四个变形部位312,该每一变形部位312如图中所示呈尖锥结构,或可呈现凹穴结构或是凸点结构,其高度介于该结构片厚度的1.5~4倍,均可于该压电环33受驱动而产生振动能量时,对该穿孔311形成应力集中的部位,使该待雾化液体2由接近该等应力集中处的该等喷孔雾化后喷出。
应注意的是,为了能够有效传递振动能量,该结构片31及该喷孔片32之间同样夹设有一黏胶34,使该结构片31与该喷孔片32结合成一体,而不会使振动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有所耗损。
综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在该结构片11、31的表面以冲压技术形成该隆起部113或该等变形部位312,使振动能量传递时形成多个应力集中点,故能使相对于该穿孔114、311内缘部位而成为多处可雾化喷射的区域,因而能够同时由该等可雾化喷射区域同时喷射更多的该待雾化液体2,达到提高瞬间的雾化量的目的;并且,当使用同样的能量而能够喷射更多的待雾化液体,自然也能降低使用时的能量耗损。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该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或是熟悉此技术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结构片,其具有一出液面及一入液面,该结构片通过冲压技术而使其朝向该出液面凸起形成一隆起部,该隆起部的中央设有一穿孔,且使该隆起部形成具有至少四个应力集中点的几何形状;
一喷孔片,选用高分子聚合材料而制成的薄片状结构体,覆设于该结构片的该出液面,且使该喷孔片对应该穿孔而设有多个喷孔;及
一压电环,设于该喷孔片的一侧且使该隆起部位于其中心位置,使该喷孔片夹设于该结构片及该压电环之间,该压电环受驱动后,带动该结构片及该喷孔片同步振动,以将一待雾化液体由接近该等应力集中点的该等喷孔雾化后喷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其中,该隆起部呈四边或四边以上的多边形图形,且各边缘相交处形成该每一应力集中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其中,该雾化片的厚度介于12.5~175μm之间,该结构片厚度为80~250μm之间,且该隆起部的高度小于等于700μ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其中其更具有一黏胶,夹设于该结构片及该喷孔片之间,使该结构片与该喷孔片结合成一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其中,该穿孔内部设有至少一肋条,以提高该结构片的支撑强度。
6.一种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结构片,其具有一出液面及一入液面,该结构片通过冲压技术而于中央设有一穿孔,且使邻近该穿孔的表面产生至少四个变形部位;
一喷孔片,选用高分子聚合材料而制成的薄片状结构体,覆设于该结构片的该出液面,且该喷孔片对应该穿孔设有多个喷孔;及
一压电环,设于该喷孔片的一侧,使该喷孔片夹设于该结构片及该压电环之间,该压电环受驱动后,带动该结构片及该喷孔片同步振动,且该穿孔邻近该变形部位处会产生应力集中,使一待雾化液体由接近该等应力集中处的该等喷孔雾化后喷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其中,该每一变形部位于该等出液面上呈尖锥结构、凹穴结构或凸点结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其中,该雾化片的厚度介于12.5~175μm之间,该结构片厚度为100μm,且该变形部位的高度小于等于700μ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其中其更具有一黏胶,夹设于该结构片及该喷孔片之间,使该结构片与该喷孔片结合成一体。
CN201420731390.5U 2014-11-27 2014-11-27 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 Active CN204412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1390.5U CN204412540U (zh) 2014-11-27 2014-11-27 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1390.5U CN204412540U (zh) 2014-11-27 2014-11-27 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12540U true CN204412540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62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31390.5U Active CN204412540U (zh) 2014-11-27 2014-11-27 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1254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5117A (zh) * 2014-11-25 2016-08-17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
CN107626020A (zh) * 2016-07-19 2018-01-26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雾化装置
CN107626020B (zh) * 2016-07-19 2024-05-31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雾化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5117A (zh) * 2014-11-25 2016-08-17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
CN105855117B (zh) * 2014-11-25 2018-07-17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
CN107626020A (zh) * 2016-07-19 2018-01-26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雾化装置
US11110232B2 (en) 2016-07-19 2021-09-07 Microbase Technology Corp. Nebuliz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CN107626020B (zh) * 2016-07-19 2024-05-31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8558B (zh) Spray holes and the use of its atomization module
TWI331055B (en) Atomizing device
CN102784738B (zh) 一种大雾化量的低频超声雾化喷头
TW200940114A (en) Medical liquid droplet apparatus
CN204412540U (zh) 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
CN102553767A (zh) 压电陶瓷超声雾化片
US20070051827A1 (en) Spraying device
US9628917B2 (en) Sound producing system
CN105855117B (zh) 可加大雾化量的雾化装置
CN203437258U (zh) 压电陶瓷超声雾化片
CN102641816A (zh) 喷孔片及使用其的雾化组件
CN101773893B (zh) 组合超声雾化装置
CN203610259U (zh) 具有几何立体喷孔片的液体雾化模块
CN205270010U (zh) 分体式压电陶瓷超声波雾化片
CN103223389A (zh) 一种压电陶瓷雾化器
JP2012224958A (ja) 微細繊維製造方法及び微細繊維製造装置
CN107185766A (zh) 一种压电陶瓷超声雾化片
CN104581583B (zh) 一种新型动铁单元及铁芯的制备方法
CN203086720U (zh) 音膜
CN201913041U (zh) 超声雾化器
CN203002555U (zh) 压电陶瓷雾化换能片
CN202314767U (zh) 微孔雾化装置
CN211385558U (zh) 一种压电陶瓷雾化片
CN101879493A (zh) 超声波聚焦液体喷雾器
CN203140234U (zh) 一种超声雾化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