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06267U - 终端 - Google Patents

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06267U
CN204406267U CN201420773499.5U CN201420773499U CN204406267U CN 204406267 U CN204406267 U CN 204406267U CN 201420773499 U CN201420773499 U CN 201420773499U CN 204406267 U CN204406267 U CN 204406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earance
junction
glass plate
fram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734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伏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734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06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06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06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前盖、后盖、显示屏和控制组件,所述前盖包括边框和玻璃板,所述边框包括第一外观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外观面的第一内接面,所述玻璃板包括第二外观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外观面的第二内接面,所述第一内接面设置于所述边框内侧,所述第二内接面设置于所述玻璃板周侧,所述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玻璃板,所述边框的第一内接面贴合于所述玻璃板的第二内接面,所述第一外观面与所述第二外观面平滑相接形成无缝的光滑表面。实现所述边框与所述玻璃板之间无缝隙,实现所述终端表面光滑,符合人体工学,增强了所述终端的外观效果,进而提高了所述终端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大屏的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电视等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终端的外部观赏性能显得越来越重要,通常这种带有显示器的终端设备都是采用盖板组件盖合成外部壳体,并且在外部壳体上会设有一个透明板件作为图像显示部件。透明板件与壳体的结合,是在透明板件的周侧固定一个边框从而形成一个盖板组件,利用盖板组件与其他盖板或者壳体部件相组合形成终端的外壳。此种结构需要多个零部件的组合,多个零部件之间存在缝隙,尤其是壳体上透明部件与壳体相结合处,存在的缝隙导致出现漏光、表面不平、结构不稳固等缺陷,严重影响终端在使用时的观赏性、舒适度和使用寿命。并且当这种终端作为手持设备时为了满足显示屏幕尺寸占终端整体尺寸足够大,往往将边框设计的较小,于是透明板件与壳体的结合部位通常是位于终端的边缘,而目前透明板件与边框的结合处存在断差以及缝隙,除了影响观赏性和舒适度外,一方面还会造成手持终端时手掌不适,不符合人体工学,另一方面还会造成灰尘或者是杂屑进入边框和透明板件之间,影响终端性能,以及造成终端显示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以解决手持终端时手掌不适以及终端性能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前盖,所述前盖包括边框和玻璃板,所述边框包括第一外观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外观面的第一内接面,所述玻璃板包括第二外观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外观面的第二内接面,所述第一内接面设置于所述边框内侧,所述第二内接面设置于所述玻璃板周侧,所述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玻璃板,所述边框的第一内接面贴合于所述玻璃板的第二内接面,所述第一外观面与所述第二外观面平滑相接形成光滑表面,所述终端还包括后盖、显示屏、控制组件和电源,所述后盖盖合于所述边框上,所述后盖和所述前盖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 相对所述玻璃板设置,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指令输入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向所述显示屏发送图像指令,指令输入器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向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入指令,所述电源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央处理器,为所述显示屏和中央处理器提供电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边框一体成型于所述玻璃板。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盖还包括透光膜或防爆膜,所述透光膜或防爆膜贴合于所述光滑表面,并覆盖所述第一外观面与所述第二外观面之间的接缝。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边框包括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框体内壁的凸缘,所述凸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接面相连接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第一内接面之间形成内角,所述玻璃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内接面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相对所述第一外观面设置,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二内接面形成倒角,所述倒角与所述内角相配合。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内接面设置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内接面设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凹陷相配合;和/或所述第一内接面设置第一凹陷,所述第二内接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凹陷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内接面设有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外观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边框的内壁环向延伸,所述第二内接面设有所述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与所述第二外观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凹陷沿所述玻璃板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陷相配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内接面设置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凸起呈楔形,所述第一凹陷为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陷相邻设置, 所述第二内接面设置所述第二凹陷和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陷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凹陷相配合。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中框,所述边框和所述中框经一体成型相连接,所述边框包括第三外观面,所述中框包括第四外观面,所述第三外观面与所述第四外观面平滑相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外观面为圆弧面或者平面,所述第二外观面为圆弧面或者平面,所述第三外观面为圆弧面或者平面,所述第四外观面为圆弧面或者平面。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边框与所述玻璃板之间设置粘胶层。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贴合于所述玻璃板背离所述第二外观面的一面。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盖包括透光玻璃板和盖板,所述盖板设置通孔,所述透光玻璃板一体成型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透光玻璃板的侧壁贴合于所述通孔内壁,所述透光玻璃板的采光面与所述盖板的外表面平滑相接。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盖包括底框和底板,所述底框的结构与所述边框的结构相同设置,所述底板的结构与所述玻璃板的结构相同设置,所述显示屏可以是双面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通过所述边框的第一内接面贴合于所述玻璃板的第二内接面,所述第一外观面与所述第二外观面平滑相接形成光滑表面,从而实现所述边框与所述玻璃板之间无缝隙,实现所述终端的外观面光滑,符合人体工学,增强了所述终端的外观效果,进而提高了所述终端的使用效率,以及避免终端内部落入灰尘,从而可以改善终端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的终端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终端的一较优实施方式的前盖沿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前盖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前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前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改进方式的前盖的示意图;
图7是图4的实施例中的第二改进方式的前盖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的中框和前盖的示意图;
图9是图2的实施例中一较优实施方式的前盖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1的终端的一较优实施方式的后盖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后盖的示意图。
主要零部件标示:终端100,前盖110,边框10,玻璃板20,第一外观面11,第一内接面12,第二外观面21,第二内接面22,后盖30,显示屏40,控制组件50,透光膜60,框体101,凸缘102,台阶面13,内角13a,连接面23,倒角23a,第一凸起121、121a、122a、123a,第二凹陷221、221a、222a、223a,第一凹陷121b、122b、123b,第二凸起221、221a、222a、223a,第三外观面15,第四外观面64,粘胶层220,实体按键511,透光玻璃板31,盖板32,通孔32a,底框30a,底板30b,辅助显示面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100,终端100包括前盖110,前盖110包括边框10和玻璃板20。边框10包括第一外观面11 及连接于第一外观面11的第一内接面12。玻璃板20包括第二外观面21及连接于第二外观面21的第二内接面22。第一内接面12设置于边框10内侧,第二内接面22设置于玻璃板20周侧。组装状态下,边框10固定连接玻璃板20,边框10的第一内接面12贴合于玻璃板20的第二内接面22,第一外观面11与第二外观面21平滑相接形成光滑表面。可以理解的是,当使用者使用设有本实用新型的终端100时,边框10的第一外观面11与玻璃板20的第二外观面21为朝向使用者的一面。例如,当终端100为触控手机时,边框10的第一外观面11与玻璃板20的第二外观面21可为使用者的观看及触控操作面。
该终端100还包括后盖30、显示屏40和控制组件50。后盖30盖合于边框10上,后盖30和前盖110之间形成收容腔(未标示),显示屏40固定于收容腔内。显示屏40的显示面相对玻璃板20设置。控制组件50电连接显示屏40,以控制显示屏40运行。
通过边框10的第一内接面12贴合于玻璃板20的第二内接面22,第一外观面11与第二外观面21平滑相接形成光滑表面,从而实现边框10与玻璃板20之间无缝隙,实现前盖110表面光滑,进而使得终端100朝向使用者的外观面光滑,无缝隙,无断差,从而符合人体工学,增强了终端100的外观效果,进而提高了终端100的使用效率。
本实施例中,该终端100为手机。边框10为塑胶边框,边框10呈矩形环状。边框10包括框体101,框体101的断面呈矩形状,框体10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部10a和底表面10b,以及相对设置的外壁10c和内壁10d。第一外观面11设置于顶部10a,第一内接面12设置于内壁10d。当前盖110应用于手机时,底表面10b可以是固定于手机的中框上,也可以是固定于手机的后盖上,还可以是固定于手机前盖的另一边框上。外壁10c可以是设置外观面,也可以是贴合于手机的中框内侧或者后盖内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边框还可以是金属材质,边框的断面还可以是异型形状,或者是多边形。
该玻璃板20为矩形板件。玻璃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外观面21和连接面23,以及位于第二外观面21和连接面23之间的侧壁20c。第二外观面21朝向使用者,连接面23背离使用者,第二内接面22设置于侧壁20c。边框10围合于玻璃板20四周,侧壁20c与内壁10d相互抵靠,第二内接面22与第一内接面12相贴合,从而玻璃板20与边框10之间无缝隙。同时,第一外观面11 与第二外观面22不存在段差,形成一个光滑表面,从而提高了前盖100的表面光滑度,使得终端100使用效率提高。另外,玻璃板20为透明的硬质板件,玻璃板20与边框10良好结合的同时,对终端100内部零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实现良好的透光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外观面11为平面,第二外观面22为平面,进而使得第一外观面11和第二外观面22形成一个光滑平面,进而边框10与玻璃板20相接处表面光滑,增强无缝终端前盖100的外观效果,符合人体工学,提高无缝终端前盖100的使用效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外观面11可以是圆弧面,第二外观面22也可以是圆弧面,或者第一外观面11与第二外观面22以平面或/和圆弧面相结合的形式平滑相接。
本实施例中,显示屏40包括一出光面41,当显示屏40接入信号后,出光面41发出各种图像光线,各种图像光线透过玻璃板20呈现出图案。显示屏40可以是固定于前盖110上,也可以是固定于后盖30上。具体的,显示屏40粘接于玻璃板20,显示屏40与前盖110形成盖板组件,方便对终端100的维修,以及更换盖板组件。避免了玻璃板20与显示屏40的拆卸分离,从而玻璃板20和显示屏40均受到灰尘、或者杂物的损伤,进而导致终端100的显示效果不佳,从而利用前盖10与显示屏40的结合,使得终端100减少零部件之间的拆卸,省去了用于固定显示屏40的壳体部件,进而减少终端100的壳体部件之间的缝隙,有利于终端100的外观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屏40与玻璃板20还可以是一体设置,即玻璃板20集成于显示屏40上,第二外观面22作为显示屏40的出光面。
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50收容于收容腔。控制组件50包括指令输入器(未标示)和中央处理器(未标示),中央处理器固定于收容腔内,电连接显示屏40,向显示屏40输出信号。指令输入器电连接中央处理器,向中央处理器输入信号。控制组件50还包括电路板51,中央处理器集成于电路板51上。具体的,电路板51为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板。电路板51可以是螺钉连接于后盖30。指令输入器电连接电路板51,指令输入器经过电路板51上的电路向中央处理器输入信号,中央处理器对信号处理后,输出至显示屏40,显示屏40将信号转换成使用者可识别的各种图像光线。指令输入器可以是按键、可以是声控器、还可以是感光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终端100为笔记本电脑时, 控制组件50还可以是收容于另一壳体中。
本实施方式中,后盖30为盖板,后盖30通过卡合连接的方式盖合于前盖110。从而方便后盖30与前盖110的拆卸,进而实现安装终端100内部的显示屏40和控制组件5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后盖30还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盖合于前盖110。
进一步地,边框10一体成型于玻璃板20。
本实施例中,边框10与玻璃板20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固定连接。具体的,通过压辊成型,获得玻璃板20的玻璃原材料板件,经过切割工艺获得玻璃板20的矩形半成品板件,最后利用数控铣床加工矩形半成品板件的周缘,最终获得玻璃板20。将玻璃板20放置于注塑模具的模腔内,进而经过注塑成型工艺,使得边框10一体注塑于玻璃板20上。从而使得第一内接面12与第二内接面22更好的贴合,第一外观面11和第二外观面21在同一模腔内,第一外观面11和第二外观面21所形成的表面更加光滑,同时边框10与玻璃板20的结构更稳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边框采用金属材质,还可以是将玻璃板放置于成型模具的模腔内,向成型模具内注射液态金属,从而使得边框与玻璃板件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前盖110还包括透光膜60或防爆膜,透光膜60或防爆膜贴合于第一外观面11和第二外观面12构成的光滑表面,并覆盖第一外观面11与第二外观面21之间的接缝。
本实施例中,透光膜60采用热塑性树脂材料。透光膜60可以是半透明的感光材料,在暗光下透光膜60呈现暗色,从而弱化第一外观面11与第二外观面21的结合线;在强光下,透光膜60透光性能增强,从而良好的透过光线。透光膜60也可以是高透性的材料,实现良好的透光性能。透光膜60完全覆盖第二外观面21,从而透光膜60保护第二外观面21不被刮花或者损坏,同时保证了终端100的外观整体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透光膜还可以采用防爆膜替换。
进一步地,边框10包括框体101以及设置于框体101内壁的凸缘102,凸缘102上设置有与第一内接面12相连接的台阶面13,台阶面13与第一内接面12之间形成内角13a,玻璃板20还包括连接于第二内接面22的连接面23,连接面23相对第二外观面21设置,连接面23与第二内接面22形成倒角23a,倒角23a与内角13a相配合。
本实施例的一较优实施方式中,台阶面13垂直第一内接面12。具体的,凸缘102设置于内壁10d,凸缘102靠近底端10b端面,凸缘102的断面呈矩形。台阶面13设置于凸缘102的顶端表面,凸缘102的底端表面与底端10b端面相平齐。内角13a设置于凸缘102和第一内接面12之间,内角13a为直角凹槽,从而容纳玻璃板20的边缘,进而增加边框10与玻璃板20的结合强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缘还可以呈阶梯状,则凸缘上还可以是设有多个平行的台阶面,从而边框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内角。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面23设置于下壁20b,连接面23垂直第二内接面22,连接面23平行于第一外观面21。倒角23a为直角倒角。从而倒角23a与凹角13a相嵌合,进而台阶面13与第一内接面12共同夹持玻璃板20的边缘,增强边框10与玻璃板20的连接,使得边框10稳固的承托玻璃板20,防止玻璃板20脱离边框10,提高终端100的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边框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台阶面,则玻璃板的周缘还可以是设置多个相平行的连接面,从而玻璃板的周缘形成多个倒角,多个倒角与多个内角一一对应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玻璃板20的侧壁20c设有凸缘202,凸缘202设有连接于第二内接面22的台阶面130。台阶面130与第二内接面22形成内角130a。边框10包括连接于第一内接面12的连接面230,连接面230与第一内接面12形成倒角230a,倒角230a与内角130a相配合。即凸缘202承托边框10的内边缘,进而可以进一步减小边框10尺寸,使得终端100获得更大尺寸的显示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接面12设置第一凸起121、121a、122a、123a,所述第二内接面设有第二凹陷221、221a、222a、223a,所述第一凸起121、121a、122a、123a与所述第二凹陷221、221a、222a、223a相配合;和/或所述第一内接面22设置第一凹陷121b、122b、123b,所述第二内接面22设有第二凸陷221、221a、222a、223a,所述第一凹陷121b、122b、123b与所述第二凸起221、221a、222a、223a相配合。
本实施例的一较优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边框10于其第一内接面12设有第一凸起121。第一凸起121邻近边框10的顶端10a,第一凸起121沿边框10的内壁10d环向延伸,第一凸起121的横截面成三角形状。第二内接面22设有与第一凸起121相对应的第二凹陷221。第二凹陷221邻近玻璃板20的上 端20a,第二凹陷221沿玻璃板20的周向延伸。第一凸起121插入第二凹陷221内,从而第一内接面12与第二内接面22相嵌合。玻璃板20的周侧设置第二凹陷221,在玻璃板20加工时,只需进行切削工艺,而且对玻璃板20装夹方便,进而方便对玻璃板20的加工,减少终端100的制作成本。同时,由于第二凹陷221邻近于玻璃板20的上壁20a,使得边框10在注塑时,第一凸起121的注射压力会呈梯度减小,从而防止边框10与玻璃板20的结合处产生毛刺或者多胶等缺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第一内接面上设置第一凹陷,第二内接面上设置第二凸起。
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内接面12设置一个第一凸起121a和两个第一凹陷121b。第二内接面22设置第二凹陷221a和第二凸起221b。第一凸起121a靠近顶壁10a,第一凹陷121b与第一凸起121a相隔。第二凹陷221a与第一凸起121a相对应,第二凸起221b与第一凹陷121b相对应。从而增加了第一内接面12与第二内接面22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边框10(见图1)和玻璃板20(见图1)的结合,保证了边框10和玻璃板20的整体化,进而有利于第一外观面11(见图2)和第二外观面21(见图2)的平滑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还存在基于另一实施方式的其他改进方式,提供第一改进方式,如图6所示,第一内接面12设置第一凸起122a和第一凹陷122b。第一凸起122a呈楔形,第一凹陷122b为半圆形凹槽。第一凸起122a邻近底端10b,第一凹陷122b与第一凸起122a相邻设置。第二内接面22设置第二凹陷222a和第二凸起222b,第二凹陷222a与第一凸起122a相对应,第二凹陷222a与第一凸起122a相结合。第二凸起222b与第一凹陷122b相对应,第二凸起222b与第一凹陷122b相结合。从而更一步增加了第一内接面12与第二内接面22的接触面积,使得边框10和玻璃板20的结合强度更好,进而避免边框10与玻璃板20产生横向位移,防止第一外观面11与第二外观面12出现缝隙,有利于终端100(见图1)的表面平滑。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第二改进方式,如图7所示,第一内接面12呈波浪形,即第一内接面12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凸起123a和一个第一凹陷123b。第一凸起123a为半圆形凸缘,第一凹陷123b为半圆形凹槽。第一凸起123a和第一凹陷123b相邻设置。第二内接面22设置第二凹陷223a和第二凸起223b,第二凹陷223a与第一凸起123a相对应,第二凹陷322a与第一凸起123a相结合。第二凸 起223b与第一凹陷123b相对应,第二凸起223b与第一凹陷123b相结合。从而增加了第一内接面12与第二内接面22的接触面积的同时,增加了边框10和玻璃板20之间的纵向抗剪切应力,进而避免边框10与玻璃板20形成纵向剪切运动,损坏无缝终端前盖100的内侧零部件;防止第一外观面11与第二外观面21出现段差,并且也保证了第一外观面11与第二外观面21的平滑,有利于终端100(见图1)的外观良好。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8所示,终端100还包括中框60,边框10包括第三外观面15,中框60包括第四外观面64,第三外观面15与第四外观面64平滑相接。 
本实施例中,中框60沿平行于边框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环形件。中框60采用塑胶材质。边框10和玻璃板20一体成型,具体的,将边框10和玻璃板20一同放入中框60的注射模腔中,进行注塑,使得中框60一体成型于边框10上,进而实现终端100可以有两种不同色料的结合,增加终端100的多样化,以及增加终端100的使用功能。中框60注塑模具和边框10的注塑模具可以是成套的双色模具,中框60的注塑模具和边框10的注塑模具共用于一台双色注塑机上进行注塑。从而中框60与边框20之间紧密结合,不存在缝隙,进而提高了表面无缝中端100的外观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中框材质也可以采用金属,中框可以是经过冲压工艺成型或者是经过数控铣床工艺成型,从而可以是中框和玻璃板一同放入边框的注塑模具中,从而一次成型出前盖110,进而有利于终端100的结构稳固,减少终端100的外表面缝隙。
本实施例中,第三外观面15设置于外壁10c,第三外观面15为平面。第四外观面64设置于中框60的外壁,第四外观面64为平面,进而使得边框10与中框60结合处没有断差,而且边框10与中框60的表面光滑,增强终端100的外观效果,符合人体工学,提高终端100的使用效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外观面可以是圆弧面,第四外观面也可以是圆弧面,或者第三外观面与第四外观面以平面圆弧面相结合的形式平滑相接。
本实施例中,中框60的底部设置第一卡板60a,后盖30的周缘设置第二卡板30a。第二卡板30a与于第一卡板60a相卡合,进而后盖30固定于中框60上,实现前盖110、中框60和后盖30共同构成终端100的外壳。具体的,第一卡板60a邻近中框60的内壁。第二卡板30a的内侧面贴合于第一卡板60a背离中框 60内壁的一面。第二卡板30a背离第一卡板60a一面与后盖30的外表面平滑相接。同时,后盖30卡合于中框60后,第二卡板30a背离第一卡板60a一面与中框60的外壁表面平滑相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第二卡板30a邻近后盖30内壁,第一卡板60a背离第二卡板30a的一面与后盖30的外表面平滑相接。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边框10与玻璃板20之间设置粘胶层220。
本实施例中,在边框10的尺寸较小时,第一内接面12和第二内接面22的面积受到限制,边框10和玻璃板20结合强度受到限制,在边框10进行注塑成型之前,可以是在第二内接面22和连接面23上涂设粘胶层220,然后对边框10进行注塑成型工艺,使得边框10在注塑时,将粘胶层220与边框10的胶体熔融在一起,从而加强边框10与玻璃板20的结合强度。具体的,粘胶层220部分覆盖第一内接面12和第二内接面22。粘胶层2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粘贴面220a和第二粘贴面220b。第一粘贴面220a粘接第一内接面12一部分,以及粘接台阶面13。第二粘接面220b粘接于第二内接面22一部分,以及粘接连接面23一部分。从而第一内接面12邻近第一外观面11部分可以紧密与第二内接面22邻近第二外观面21部分贴合,保证边框10与玻璃板20之间无缝隙。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粘胶层还可以是部分粘接第一内接面和第二内接面。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显示屏40可以为触控屏,显示屏40贴合于玻璃板20背离第二外观面22的一面,指令输入器可以为虚拟按键或/和实体按键511。
本实施例中,连接面23粘接显示屏40。指令输入器包括虚拟按键(未标示)和实体按键511。虚拟按键集成于显示屏40上,实体按键511设置于终端100的外壳上。具体的,显示屏40显示出虚拟按键,通过在玻璃板20的第二外观面22上触摸虚拟按键,实现向中央处理器输入信号,进而实现终端100的人机交互。实体按键511用以实现对终端100的电源开关控制,或者是控制显示屏40的关闭或唤醒。利用指令输入器的虚拟按键集成于显示屏40上,进而减少了终端100的实体按键数量,进而减少了终端100开设通孔的数量,减少表面无缝中端100的缝隙,增加终端100的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屏40也可以是LCD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指令输入器还可以是仅包括实体按键511。
进一步地,后盖30包括透光玻璃板31和盖板32,盖板32设置通孔32a,透光玻璃板31一体成型于通孔内,透光玻璃板31的侧壁贴合于通孔32a内壁, 透光玻璃板31的采光面311与盖板32的外表面平滑相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终端100还包括摄像器(未标示),摄像器固定于后盖30内侧,与透光玻璃板31相对设置。采光面311采收外界光线后,透过透光玻璃板31发射至摄像器内。进而摄像器实现摄像或拍照。透光玻璃板31的采光面311与盖板32的外表面平滑相接,进而实现后盖30的外表面无缝隙,无段差,从而增强终端100的表面光滑。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另一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后盖30包括底框30a和底板30b,底框30a的结构与边框10的结构相同设置,底板30b的结构与玻璃板20的结构相同设置,显示屏40可以是双面显示屏。具体的,显示屏40还包括相对出光面41设置的辅助显示面42。辅助显示面42贴合于底板30b的内侧,从而使得终端100(见图1)实现双面显示的效果,增加终端100的使用功能。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前盖,所述前盖包括边框和玻璃板,所述边框包括第一外观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外观面的第一内接面,所述玻璃板包括第二外观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外观面的第二内接面,所述第一内接面设置于所述边框内侧,所述第二内接面设置于所述玻璃板周侧,所述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玻璃板,所述边框的第一内接面贴合于所述玻璃板的第二内接面,所述第一外观面与所述第二外观面平滑相接形成无缝的光滑表面,所述终端还包括后盖、显示屏和控制组件,所述后盖盖合于所述边框上,所述后盖和所述前盖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相对所述玻璃板设置,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以控制所述显示屏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一体成型于所述玻璃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还包括透光膜或防爆膜,所述透光膜或防爆膜贴合于所述第一外观面和所述第二外观面构成的光滑表面,并覆盖所述第一外观面与所述第二外观面之间的接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框体内壁的凸缘,所述凸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接面相连接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第一内接面之间形成内角,所述玻璃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内接面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相对所述第一外观面设置,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二内接面形成倒角,所述倒角与所述内角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接面设置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内接面设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凹陷相配合;和/或所述第一内接面设置第一凹陷,所述第二内接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凹陷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接面设有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外观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边框的内壁环向延伸,所述第二内接面设有所述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与所述第二外观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凹陷沿所述玻璃板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陷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接面设置所述第一凸 起和所述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凸起呈楔形,所述第一凹陷为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陷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内接面设置所述第二凹陷和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陷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凹陷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中框,所述边框和所述中框经一体成型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第三外观面,所述中框包括第四外观面,所述第三外观面与所述第四外观面平滑相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观面为圆弧面或者平面,所述第二外观面为圆弧面或者平面,所述第三外观面为圆弧面或者平面,所述第四外观面为圆弧面或者平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与所述玻璃板之间设置粘胶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贴合于所述玻璃板背离所述第二外观面的一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包括透光玻璃板和盖板,所述盖板设置通孔,所述透光玻璃板一体成型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透光玻璃板的侧壁贴合于所述通孔内壁,所述透光玻璃板的采光面与所述盖板的外表面平滑相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包括底框和底板,所述底框的结构与所述边框的结构相同设置,所述底板的结构与所述玻璃板的结构相同设置,所述显示屏可以是双面显示屏。
CN201420773499.5U 2014-12-09 2014-12-09 终端 Active CN204406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73499.5U CN204406267U (zh) 2014-12-09 2014-12-09 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73499.5U CN204406267U (zh) 2014-12-09 2014-12-09 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06267U true CN204406267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3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73499.5U Active CN204406267U (zh) 2014-12-09 2014-12-09 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0626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6517A (zh) * 2014-12-09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05120023B (zh) * 2015-08-31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7633768A (zh) * 2016-07-19 2018-01-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770996A (zh) * 2016-08-18 2018-03-06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结构层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6517A (zh) * 2014-12-09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04536517B (zh) * 2014-12-09 2018-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05120023B (zh) * 2015-08-31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7633768A (zh) * 2016-07-19 2018-01-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1177454B2 (en) 2016-07-19 2021-11-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N107770996A (zh) * 2016-08-18 2018-03-06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结构层的电子设备
US10503209B2 (en) 2016-08-18 2019-12-10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tructural lay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6517A (zh) 终端
CN104536518A (zh) 终端前盖、终端前盖组件及终端
CN204406267U (zh) 终端
CN104866019A (zh)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CN104866018A (zh) 终端前盖及终端
CN104866020A (zh)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CN203590266U (zh) 一种终端的前壳与前壳结构
CN204406268U (zh) 终端前盖、终端前盖组件及终端
CN104866021B (zh)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CN104866017A (zh) 终端前盖及终端
CN104933970A (zh)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CN105187573A (zh) 显示屏组件、终端前盖及终端
CN105120022A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9233929U (zh) 电子设备
CN104924623A (zh) 显示屏组件的成型工艺
CN205039864U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5187584A (zh) 装饰盖固定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4865721A (zh) 显示屏组件制作方法
CN204046667U (zh) 一种窄边式终端前壳及终端
CN105282274A (zh) 一种窄边式终端前壳及终端
CN105283002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窄边式前壳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4906517U (zh) 摄像模组及其线路板
WO2022082956A1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装配方法
CN110737309A (zh) 显示屏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205103573U (zh) 变频器按键控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