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01139U - 一种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01139U
CN204401139U CN201420861706.2U CN201420861706U CN204401139U CN 204401139 U CN204401139 U CN 204401139U CN 201420861706 U CN201420861706 U CN 201420861706U CN 204401139 U CN204401139 U CN 204401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hamber
filter mechanism
uncovered box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617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晓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en Chuan intelligent circui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ALLFAVO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ALLFAVO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ALLFAVO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617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01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01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01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通过隔板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槽体内水平设置有贯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两端通过齿轮固定,过滤机构包括若干个敞口盒体,每个敞口盒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芯,过滤芯包括椭球形的外壳,外壳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弧形通槽,弧形通槽以外壳的短轴为对称轴中心对称设置,外壳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第一腔室内设置有药液进液管和药液排液管,第二腔室内设置有蒸馏水进液管和蒸馏水排液管,过滤机构与隔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块。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活性炭的吸附利用率,减少了活性炭的用量。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
背景技术
电镀是PCB 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它涉及到大量化学药水的使用,在PCB 板往返于各药水缸的过程中会带入大量杂质和污染颗粒,日积月累若不加以过滤处理除去药水中的这些杂质和污染颗粒,将会严重影响PCB 产品的品质和外观,若排放掉并重新添加新药水,不但会增加污染,而且浪费严重,生产成本大大增加。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785544 U公开了一种电镀碳处理系统,操作方便快捷,处理效率高、药水浪费少,成本低。但是,这一结构中的碳处理槽是采用传统的活性炭与待处理的药液混合吸附的方式进行杂质的去除。这种方式活性炭用量大,有效利用率低,而且对于混合在药液中的活性炭需要多级过滤回收,后续工序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活性炭的吸附利用率,减少了活性炭的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通过隔板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槽体内水平设置有贯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两端通过齿轮固定,过滤机构包括若干个敞口盒体,敞口盒体分为内外两层设置,同层的敞口盒体首尾铰接,不同层的敞口盒体相互交错设置,内层的敞口盒体的两端分别与上层的两个相邻的敞口盒体的底部铰接,内层的敞口盒体的底部设置有与齿轮相互啮合的齿形部,每个敞口盒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芯,过滤芯包括椭球形的外壳,外壳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弧形通槽,弧形通槽以外壳的短轴为对称轴中心对称设置,外壳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第一腔室内设置有药液进液管和药液排液管,第二腔室内设置有蒸馏水进液管和蒸馏水排液管,药液进液管和蒸馏水进液管分别与过滤机构的表面间隙配合,过滤机构与隔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药液进液管的末端背向隔板倾斜设置,药液进液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8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将活性炭放入碳处理槽内与药液混合的吸附处理方式,将活性炭整合入循环转动的过滤机构中,通过药液的高压喷洒经过过滤机构进行吸附过滤,大大降低了活性炭的用量和流失量。在吸附过滤的过程中,过滤机构在齿轮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从药液进液管喷出的药液经过内外两层共计4次与过滤芯的接触吸附,对药液内含有的杂质进行去除。相互铰接的敞口盒体可以使整个过滤机构呈链条状固定于齿轮上并随之转动,上下两层敞口盒体交错设置,可以避免药液从过滤芯之间的缝隙中流过和没有得到吸附过滤。以中心对称排布的弧形通槽可以提高过滤芯各个位置的药液流量均匀度。虽然经过弧形通槽的均流作用,但是过滤芯中心部位的流速还是会比周边位置快,过滤芯呈椭球状,可以保证过滤芯中间部位具有较厚的活性炭层,以保证较高流速的情况下的吸附过滤效果。通过第一腔室内的吸附,过滤机构转动至第二腔室,通过蒸馏水进行清洗再生,然后再次进入第一腔室进行吸附,如此循环。这种“吸附-清洗再生-吸附”的循环吸附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活性炭的吸单次附能力,从而实现循环利用较少的活性炭对电镀药液进行有效过滤的目的。橡胶密封块可以避免药液通过过滤机构与隔板的缝隙向第二腔室流动的问题。第一腔室的过滤网用于过滤药液中体积较大的杂质以及从过滤芯内部被药液带出的活性炭颗粒。药液进液管的末端倾斜设置,可以使药液进入过滤机构时具有一个远离第二腔室方向的流动趋势,这就进一步减少了药液通过过滤机构内部向第二腔室流动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过滤机构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过滤芯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弧形通槽在外壳上排布的结构图。
图中:1、槽体;2、隔板;3、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过滤机构;6、齿轮;7、敞口盒体;8、齿形部;9、过滤芯;10、外壳;11、弧形通槽;12、活性炭;13、药液进液管;14、蒸馏水进液管;15、橡胶密封块;16、过滤网;17、药液排液管;18、蒸馏水排液管;19、金属丝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内通过隔板2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槽体1内水平设置有贯穿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的过滤机构5,过滤机构5的两端通过齿轮6固定,过滤机构5包括若干个敞口盒体7,敞口盒体7分为内外两层设置,同层的敞口盒体7首尾铰接,不同层的敞口盒体7相互交错设置,内层的敞口盒体7的两端分别与上层的两个相邻的敞口盒体7的底部铰接,内层的敞口盒体7的底部设置有与齿轮6相互啮合的齿形部8,每个敞口盒体7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芯9,过滤芯9包括椭球形的外壳10,外壳10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弧形通槽11,弧形通槽11以外壳10的短轴为对称轴中心对称设置,外壳10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12,第一腔室3内设置有药液进液管13和药液排液管17,第二腔室4内设置有蒸馏水进液管14和蒸馏水排液管18,药液进液管13和蒸馏水进液管14分别与过滤机构5的表面间隙配合,过滤机构5与隔板2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块15。在吸附过滤的过程中,过滤机构5在齿轮6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从药液进液管13喷出的药液经过内外两层共计4次与过滤芯9的接触吸附,对药液内含有的杂质进行去除。相互铰接的敞口盒体7可以使整个过滤机构5呈链条状固定于齿轮6上并随之转动,上下两层敞口盒体7交错设置,可以避免药液从过滤芯9之间的缝隙中流过和没有得到吸附过滤。以中心对称排布的弧形通槽11可以提高过滤芯9各个位置的药液流量均匀度。虽然经过弧形通槽11的均流作用,但是过滤芯9中心部位的流速还是会比周边位置快,过滤芯9呈椭球状,可以保证过滤芯9中间部位具有较厚的活性炭层,以保证较高流速的情况下的吸附过滤效果。通过第一腔室3内的吸附,过滤机构5转动至第二腔室4,通过蒸馏水进行清洗再生,然后再次进入第一腔室3进行吸附,如此循环。这种“吸附-清洗再生-吸附”的循环吸附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活性炭的吸单次附能力,从而实现循环利用较少的活性炭对电镀药液进行有效过滤的目的。橡胶密封块15可以避免药液通过过滤机构5与隔板2的缝隙向第二腔室4流动的问题。第一腔室3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6, 用于过滤药液中体积较大的杂质以及从过滤芯内部被药液带出的活性炭颗粒。药液进液管13的末端背向隔板2倾斜设置,药液进液管1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可以使药液进入过滤机构5时具有一个远离第二腔室4方向的流动趋势,这就进一步减少了药液通过过滤机构5内部向第二腔室4流动的可能。
另外,在外壳10的外侧设置有金属丝网层19,可以对从过滤芯9内部渗出的活性炭进行拦截,减少活性炭的流失。
其中,药液和蒸馏水的循环输送通过外部的循环泵实现,药液的输送压力保持在1.5bar~2.5bar,蒸馏水的输送压力保持在3bar以上,这可以使蒸馏水的压力大于药液的药理,使得蒸馏水会向第一腔室3方向扩散,避免药液流入第二腔室4产生流失。药液进液管13和蒸馏水进液管14与过滤机构5之间的间隙保持在3~5mm。过滤机构5通过齿轮6驱动,齿轮6通过电机(图中未示出)带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3)

1.一种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包括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内通过隔板(2)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槽体(1)内水平设置有贯穿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的过滤机构(5),过滤机构(5)的两端通过齿轮(6)固定,过滤机构(5)包括若干个敞口盒体(7),敞口盒体(7)分为内外两层设置,同层的敞口盒体(7)首尾铰接,不同层的敞口盒体(7)相互交错设置,内层的敞口盒体(7)的两端分别与上层的两个相邻的敞口盒体(7)的底部铰接,内层的敞口盒体(7)的底部设置有与齿轮(6)相互啮合的齿形部(8),每个敞口盒体(7)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芯(9),过滤芯(9)包括椭球形的外壳(10),外壳(10)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弧形通槽(11),弧形通槽(11)以外壳(10)的短轴为对称轴中心对称设置,外壳(10)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12),第一腔室(3)内设置有药液进液管(13)和药液排液管(17),第二腔室(4)内设置有蒸馏水进液管(14)和蒸馏水排液管(18),药液进液管(13)和蒸馏水进液管(14)分别与过滤机构(5)的表面间隙配合,过滤机构(5)与隔板(2)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3)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进液管(13)的末端背向隔板(2)倾斜设置,药液进液管(1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80°。
CN201420861706.2U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 Active CN204401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1706.2U CN204401139U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1706.2U CN204401139U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01139U true CN204401139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2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61706.2U Active CN204401139U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011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7031A (zh) * 2017-09-22 2019-03-29 明志科技大学 电镀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7031A (zh) * 2017-09-22 2019-03-29 明志科技大学 电镀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72853U (zh) 一种可进行加药沉淀的化工废水处理装置
CN204861068U (zh) 一种生姜自动洗涤系统
CN203700076U (zh) 一种工业废水深度净化装置
CN204051377U (zh) 高效一体化酸碱及有机废气吸附装置
CN204401139U (zh) 一种改进的pcb板碳处理槽
CN201959589U (zh) 一种吸附交换树脂柱
CN206051761U (zh) 一种水处理装置
CN203540987U (zh) 一种高效清洗装置
CN207671815U (zh) 一种废水循环净化罐
CN209490559U (zh) 一种油品添加剂的精制分离除杂装置
CN109174450B (zh) 一种金属回收装置
CN211255542U (zh) 一种改进的藻水浓缩装置
CN114716071A (zh) 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08642835U (zh) 一种生产陶粒支撑剂的新型球磨机
CN209575969U (zh) 一种改进的海藻糖生产脱色罐
CN203120764U (zh) 拖网渔船吸鱼装置螺旋式鱼水分离器
CN203090711U (zh) 集水、气净化和活性炭快速再生功能一体的净化装置
CN205036900U (zh) 一种浮动床再生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CN207904014U (zh) 一种带有活性炭吸附设备的节水型净水设备
CN201701817U (zh) 旁路式活性炭过滤机
CN216457835U (zh) 一种煅烧贝壳尾气回收装置
CN210701378U (zh) 一种跳跳球制造用表面清洗装置
CN204897622U (zh) 一种搅拌式活性炭过滤装置
CN206472669U (zh) 一种儿童娱乐用鱼缸
CN206970343U (zh) 一种多级过滤式水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hole Li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of Nanjing City Road, No. 7

Patentee after: Jiangsu Ben Chuan intelligent circui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10000 Li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ALLFAVOR ELECTRON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