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91142U - 简易真空吸笔结构 - Google Patents

简易真空吸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91142U
CN204391142U CN201520080022.3U CN201520080022U CN204391142U CN 204391142 U CN204391142 U CN 204391142U CN 201520080022 U CN201520080022 U CN 201520080022U CN 204391142 U CN204391142 U CN 204391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nozzle
vacuum
tracheae
vacuum generator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800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g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尹高斌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尹高斌 filed Critical 尹高斌
Priority to CN2015200800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91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91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91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简易真空吸笔结构,包括取放产品的吸嘴、承载吸嘴的笔身、将笔身抽成真空的真空发生器以及密封笔身的密封橡胶;所述密封橡胶固定在笔身侧壁靠近前端位置,所述吸嘴固定在笔身前端,在笔身后端连接着一条连接笔身与真空发生器并使真空发生器抽真空的气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吸嘴、密封橡胶、吸附控制开关、气管以及真空发生器等组件,在吸附控制开关与密封橡胶均处于闭合状态时,吸嘴即可实现吸附动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兼容性强,适于广泛应用与生产实践过程中。

Description

简易真空吸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智能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真空吸笔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吸笔作为转移芯片的必备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领域。在芯片生产、转移及包装的过程中,由于芯片很薄,很脆弱,如果用手或者粗糙的机械工具直接去接触芯片,极易划伤芯片表面,造成芯片性能受损,所以需要借助真空吸笔来完成芯片的抓取,最大程度上保护芯片完好无损。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为“CN203674189U”,专利名称为“一种真空吸笔”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真空吸笔,包括:依次连接的真空装置、中空笔杆及吸盘,所述吸盘包括多个独立的真空吸附单元,各真空吸附单元连接有独立管道,各独立管道藉由所述中空笔杆与所述真空装置连接。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个独立的真空吸附单元能确保即使所述吸盘局部损坏,个别真空吸附单元失效,整个吸盘仍能保持足够吸附力,避免芯片掉片。
然而,这种真空吸笔的价格比较昂贵,兼容性不强,所以并不能大量投入实际生产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单精巧,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各种吸附作业场合的简易真空吸笔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真空吸笔结构,包括取放产品的吸嘴、承载吸嘴的笔身、将笔身抽成真空的真空发生器以及密封笔身的密封橡胶;所述密封橡胶固定在笔身侧壁靠近前端位置,所述吸嘴固定在笔身前端,在笔身后端连接着一条连接笔身与真空发生器并使真空发生器抽真空的气管。
其中,该真空吸笔结构还包括控制是否进行吸附动作的吸附控制开关,所述吸附控制开关通过圆环形固定结构固定在笔身侧壁上,所述吸附控制开关紧挨密封橡胶。
其中,所述吸嘴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者三角形。
其中,所述吸嘴包括可吸附不同元件的大、中、小型不同规格的吸嘴,所述吸嘴上与笔身的连接处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笔身相应的位置为内螺纹结构,吸嘴与笔身进行可拆卸的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气管与笔身相连接的端部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笔身相应的位置为内螺纹结构,所述笔身与气管进行可拆卸的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气管与真空发生器相连接的端部为内螺纹结构,所述真空发生器相应的位置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真空发生器与气管进行可拆卸的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吸嘴、密封橡胶、吸附控制开关、气管以及真空发生器等组件,在吸附控制开关与密封橡胶均处于闭合状态时,吸嘴即可实现吸附动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兼容性强,适于广泛应用与生产实践过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简易真空吸笔结构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吸嘴                  11、密封橡胶
12、笔身                  13、气管
14、真空发生器            15、吸附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真空吸笔结构,包括取放产品的吸嘴10、承载吸嘴10的笔身12、将笔身12抽成真空的真空发生器14以及密封笔身12的密封橡胶11;密封橡胶11固定在笔身12侧壁靠近前端位置,吸嘴10固定在笔身12前端,在笔身12后端连接着一条连接笔身12与真空发生器14并使真空发生器14抽真空的气管13。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吸嘴10、密封橡胶11、吸附控制开关15、气管13以及真空发生器14等组件,在吸附控制开关15与密封橡胶11均处于闭合状态时,吸嘴10即可实现吸附动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兼容性强,适于广泛应用与生产实践过程中。
在本实施例中,该真空吸笔结构还包括控制是否进行吸附动作的吸附控制开关15,吸附控制开关15通过圆环形固定结构固定在笔身12侧壁上,吸附控制开关15紧挨密封橡胶11。吸附控制开关15的安装可以使得该真空吸笔结构可更方便的随开随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吸嘴10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者三角形。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吸嘴10截面的形状,也可以是网状的设计,只要是能够实现吸附功能的吸嘴10形状,均属于本方案的简单变形和变换,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吸嘴10包括可吸附不同元件的大、中、小型不同规格的吸嘴10,吸嘴10上与笔身12的连接处为外螺纹结构,笔身12相应的位置为内螺纹结构,吸嘴10与笔身12进行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吸嘴10与笔身12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这样就方便了不同吸嘴10的更换。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上述三种规格的吸嘴10,在具体的吸取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要求还可能使用其他规格的吸嘴10,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气管13与笔身12相连接的端部为外螺纹结构,笔身12相应的位置为内螺纹结构,笔身12与气管13进行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气管13与真空发生器14相连接的端部为内螺纹结构,真空发生器14相应的位置为外螺纹结构,真空发生器14与气管13进行可拆卸的螺纹连接。笔身12与气管1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以及真空发生器14与气管1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就保证了在笔身12、真空发生器14或者气管13受到损坏时可以及时的进行更换处理,而不需要整体更换,这样就更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同时气管13一端为外螺纹结构、另一端为内螺纹结构,在气管13长度不够时,可以直接增加一条气管13即可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兼容性强,适于广泛应用与生产实践过程中。
2、吸附控制开关15的安装可以使得该真空吸笔结构可更方便的随开随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吸嘴10与笔身12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这样就方便了不同吸嘴10的更换。
4、笔身12与气管1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以及真空发生器14与气管1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就保证了在笔身12、真空发生器14或者气管13受到损坏时可以及时的进行更换处理,而不需要整体更换,这样就更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简易真空吸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放产品的吸嘴、承载吸嘴的笔身、将笔身抽成真空的真空发生器以及密封笔身的密封橡胶;所述密封橡胶固定在笔身侧壁靠近前端位置,所述吸嘴固定在笔身前端,在笔身后端连接着一条连接笔身与真空发生器并使真空发生器抽真空的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真空吸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真空吸笔结构还包括控制是否进行吸附动作的吸附控制开关,所述吸附控制开关通过圆环形固定结构固定在笔身侧壁上,所述吸附控制开关紧挨密封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真空吸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者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真空吸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包括可吸附不同元件的大、中、小型不同规格的吸嘴,所述吸嘴上与笔身的连接处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笔身相应的位置为内螺纹结构,吸嘴与笔身进行可拆卸的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真空吸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与笔身相连接的端部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笔身相应的位置为内螺纹结构,所述笔身与气管进行可拆卸的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真空吸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与真空发生器相连接的端部为内螺纹结构,所述真空发生器相应的位置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真空发生器与气管进行可拆卸的螺纹连接。
CN201520080022.3U 2015-02-05 2015-02-05 简易真空吸笔结构 Active CN204391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0022.3U CN204391142U (zh) 2015-02-05 2015-02-05 简易真空吸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0022.3U CN204391142U (zh) 2015-02-05 2015-02-05 简易真空吸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91142U true CN204391142U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63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80022.3U Active CN204391142U (zh) 2015-02-05 2015-02-05 简易真空吸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911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3647A (zh) * 2018-03-22 2018-06-29 深圳捷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笔
CN109327267A (zh) * 2018-10-11 2019-02-12 深圳飞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md调试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3647A (zh) * 2018-03-22 2018-06-29 深圳捷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笔
CN108213647B (zh) * 2018-03-22 2024-04-09 深圳捷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笔
CN109327267A (zh) * 2018-10-11 2019-02-12 深圳飞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md调试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91142U (zh) 简易真空吸笔结构
CN204365634U (zh) 一种阀体清洗装置
CN204553516U (zh) 一种吸盘
CN203983248U (zh) 一种用于放置硅片的环形花篮
CN204660827U (zh) 一种吸盘装置
CN201446530U (zh) 一种搬运锥产品的吸附机构
CN204809198U (zh) 一种去除晶硅太阳能电池片表面脏污的装置
CN208723175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插座
CN202536021U (zh) 茶叶贮青槽
CN205028914U (zh) 一种硅片盛放花篮
CN202443961U (zh) 用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制绒的花篮
CN204624081U (zh) 一种便携式包装盒
CN205452322U (zh) 一种点接触式花篮筐
CN202265029U (zh) 带有吸盘的洗面奶包装瓶
CN215141618U (zh) 一种led点胶机阀体针头清洁装置
CN203373270U (zh) 玻璃蚀刻装置中的防护机构
CN203312270U (zh) 一种聚光光伏电池片不挂尘真空吸笔
CN206937369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组件层压件引出线挑刀
CN205028900U (zh) 抗辐照高速光电耦合器
CN207087399U (zh) 一种专用真空治具
CN202462353U (zh) 一种酒盒底座柔布装配工装
CN204864041U (zh) 一种用于扣合螺纹式空心胶囊的扣合机
CN204195666U (zh) 一种新型的芯片拆卸和安装工具
CN203222230U (zh) 一种可以利用吹风机为抽气动力的真空压缩袋
CN205175070U (zh) 热风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5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C, 308 Fifth Avenue, Zhangkengjie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5 floors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Qiang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hao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the 422000 Shaodong County town village pond ridge scholar group No. 21

Patentee before: Yin Gaob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