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89201U - 取样工具 - Google Patents

取样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89201U
CN204389201U CN201520073002.3U CN201520073002U CN204389201U CN 204389201 U CN204389201 U CN 204389201U CN 201520073002 U CN201520073002 U CN 201520073002U CN 204389201 U CN204389201 U CN 204389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tap
inner casing
shell
perisporium
sampling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730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捷
张健
杨浩
徐福昌
陈博
张云
南玲昆
吴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metallurgy Xin Litai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Xinli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Xinli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Xinli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730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89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89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89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样工具,该取样工具包括外壳以及内壳,所述内壳的底端和所述外壳的底端封闭,所述内壳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的周壁上设有第一取样口,所述内壳的周壁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取样口,所述内壳可旋转地套设在所述外壳内,以使所述取样工具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取样口和所述第二取样口相通,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取样口和所述第二取样口完全错开。本实用新型的取样工具,不仅取样均匀,而且取样阻力小,取料不受物料限制。

Description

取样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物取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取样工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取样管来采集矿物样品,现有的取样管上设有取料口,将取样管插入料堆中,在物料充满管内后拔出,拔出后通过敲打管壁将管内样品抖放于盛样器皿中。上述取样存在如下问题:1、取样管插入料堆时,物料从上往下压入管内,取样管全部埋入料堆时管内就已充满物料,导致深层的物料不能进入取样管,所采取的样品不具备完全的代表性;2、取样管的开槽为开放式,导致取样管的插入阻力大,不容易插到料堆深层;3、对流动性较好的物料进行取样时,拔出取样管时物料容易从取样口流出。因此,如何能够使采取的样品更具代表性,并且操作方便,不受物料性质的限制是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取样均匀、便于操作的取样工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样工具包括:外壳以及内壳,所述内壳的底端和所述外壳的底端封闭,所述内壳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的周壁上设有第一取样口,所述内壳的周壁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取样口,所述内壳可旋转地套设在所述外壳内,以使所述取样工具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取样口和所述第二取样口相通,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取样口和所述第二取样口完全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样工具,不仅取样均匀,而且取样阻力小,取料不受物料限制。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取料工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第一倒料口,所述容纳腔的顶部敞开形成第二倒料口,所述第一倒料口与所述第二倒料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周壁为圆柱形,所述外壳的底部为锥形,所述底部的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周壁夹角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内壳的周壁为圆柱形,所述内壳的底壁与所述内壳的周壁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内壳的顶部具有伸出所述外壳的伸出部。
优选地,所述伸出部上设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样口为腰形孔且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取样口为条形孔且沿所述内壳的轴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样口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取样口的中心线共线且沿轴向方向,所述第二取样口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取样口沿周向分布,所述内壳旋转至不同角度时,各个所述第二取样口依次与全部的所述第一取样口相对应。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取样口与全部的所述第一取样口相对应时,所述第一取样口沿径向方向的投影均落入所述第二取样口沿径向方向的投影内。
优选地,所述内壳还包括紧固套,所述紧固套外套在所述内壳的周壁上,所述紧固套与所述内壳的周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壳还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外壳的周壁连接,且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一取样孔上方,所述外壳上位于所述止挡部上方的部分形成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间隙中,所述止挡部对所述紧固套形成沿轴向方向的限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样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样工具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断面图;
图4是图2的B-B断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样工具的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C剖视图;
图7是图5的D-D断面图。
附图标记:100-取样工具,10-外壳,11-外壳的周壁,12-第一取样口,13-第一倒料口,14-底部的侧壁,15-定位槽,16-止挡部,17-支撑面,20-内壳,21-容纳腔,22-内壳的周壁,23-第二取样口,24-第二倒料口,25-内壳的底壁,26-伸出部,27-把手,28-定位部,29-紧固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图1-7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样工具100。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样工具100包括外壳10以及内壳20,内壳20和外壳10的底端封闭,内壳20的顶端和外壳10的顶端可以打开或封闭。内壳20具有容纳腔21,外壳10上设有贯通内壳的周壁22的第一取样口12,内壳20上设有贯通内壳的周壁22上的第二取样口23,内壳20可旋转地套设在外壳10内,以使取样工具10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打开状态下,第一取样口12和第二取样口23相通,在关闭状态下,第一取样口12和第二取样口23完全错开。
具体地,旋转内壳20时,第二取样口23沿内壳20的中心线转动,第一取样口12与第二取样口23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第二取样口23转动至与第一取样口12相通时,内壳的周壁22打开;第二取样口23转动至与第一取样口12完全错开时,内壳的周壁22覆盖所有第一取样口12,外壳的周壁11覆盖所有第二取样口23。其中,第一取样管和第二取样管相通时,第一取样口12与第二取样口23可以完全重合或有一部分重合,或者第一取样口12完全落入第二取样口23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外壳10和内壳20的形状可以是直管或者弯管,只要具有旋转配合段即可;旋转配合段可以是圆柱段或圆锥段或者其他曲面形状,只要能够实现第一取样管和第二取样管的相对旋转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样工具100,将内壳20和外壳10套设在一起,旋转内壳20或外壳10其中一个时,旋转至外壳10上的第一取样口12与内壳20的第二取样口23相通时,形成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物料可以通过开口进入内壳20内部,可顺利实现取样;旋转至第一取样口12与第二取样口23完全错开时,内壳的周壁22与外壳的周壁11形成了封闭的存储空间,使提取的物料能够稳定存储在取样工具100内,避免了物料的滑出,同时内壳的周壁22和外壳的周壁11形成了一个封闭件,取样工具100插入料堆时,大大减小了物料对取样工具100的阻力,便于插入料堆深处进行取样;插入过程中,取样工具100处于关闭状态,物料不会进入容纳腔21内,使采样工具能够采取指定深度的物料,使检测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具体取样步骤如下:取样前,旋转内壳20使第二取样口23关闭;之后将取样工具100插入料堆内;旋转内壳20使第二取样口23打开,物料受重力以及侧压力进入内壳20内部;旋转内壳20使第一取样口12关闭,拔出取样工具100,就完成了物料的采集。
如图2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外壳10的顶部设有第一倒料口13,第一倒料口13是外壳的周壁11在顶端形成的开口,内壳20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倒料口13连通的第二倒料口24。第二倒料口24是内壳的周壁22内壳的周壁22在顶端形成的开口。由此,取样完毕后,无需旋转内壳20或外壳10,可以直接从取样工具100的顶部将物料倒入盛放样品的容器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内壳20和外壳10中至少一个零件的顶部还可以是封闭的,取样完毕后,旋转内壳20或外壳10,物料能够从第一取样口12和第二取样口23形成的开口处倒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外壳的周壁11为圆柱形,外壳10的底部为锥形,底部的侧壁14与外壳的周壁11夹角为钝角。由此,锥形底部便于取样工具100插入料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外壳的周壁11还可以是锥形,外壳10的底部还可以是圆柱形。
在图1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内壳的周壁22为圆柱形,内壳的底壁25与内壳的周壁22相垂直,内壳的底壁25对内壳20的底部形成封闭。由此,内壳20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内壳的底壁25上可设置定位部28,外壳10的底部设有与内壳的底壁25配合的支撑面17以及与定位部28配合的定位槽15,支撑面17对内壳20形成了稳定的支撑,定位槽15使对内壳20形成了良好的定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内壳20的顶部具有伸出外壳10的伸出部26,伸出部26穿过第一倒料口13。伸出部26自第一倒料口13伸出,内壳的周壁22为管体时,伸出部26为内壳的周壁22的一部分。由此,便于操作者对内壳20或外壳10中的一个固定,以旋转内壳20或外壳10中的另一个。
有利地,如图1、5所示,伸出部26上设有把手27,把手27与伸出部26顶端固定,把手27与伸出部26的周壁垂直。由此,便于操作者握持把手27以对内管进行旋转,进而实现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的快速切换。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取样口12为腰形孔且沿外壳10的轴向延伸,第二取样口23为条形孔且沿内壳20的轴向延伸,第一取样口12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第一取样口12的中心线共线,第二取样口23与第一取样口12的设置方向相同。由此,使第一取样口12和第二取样口23的重合面积最大化,便于采集物料。
进一步地,参照图5-7,第一取样口12的个数为多个,多个第一取样口12的中心线共线且沿轴向方向,第二取样口23的个数为多个,多个第二取样口23沿周向分布,内壳20旋转至不同角度时,各个第二取样口23依次与全部的第一取样口12相对应。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取样口12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第一取样口12为腰形孔且沿同一轴线方向延伸,两个第二取样口23沿第一取样口12的周向分布,打开状态下,第一取样口12与第二取样口23的重合面积最大,旋转一定角度后,第一取样口12与第二取样口23错开,取样工具100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取样口12每次只与一个第二取样口23配合,两个第二取样口23中的任意一个均能与第一取样口12配合以使取样工具100处于打开状态。由此,设置多个第二取样口23与第一取样口12配合,能实现第一取样口12的快速打开,同时可以将两个第二取样口23的大小以及位置设置成不同的,当需要对不同深度的物料进行采样时,直接转换与第一取样口12配合的第二取样口23,就能实现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物料的提取。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每个第二取样口23与全部的第一取样口12相对应时,第一取样口12沿径向方向的投影均落入第二取样口23沿径向方向的投影内。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单个第二取样口23的长度大于各个第一取样口12的长度之和,单个第二取样口23的宽度大于单个第一取样口12的宽度。由此,不仅便于内壳20的加工生产,而且内壳20的第二取样口23不易堵塞。
如图1所示,内壳20还包括紧固套29,紧固套29外套在内壳的周壁22上,紧固套29与内壳的周壁22之间具有间隙;外壳10还包括止挡部16,止挡部16与外壳的周壁11连接,且止挡部16位于第一取样孔上方,外壳10上位于止挡部16上方的部分形成插入部;插入部插入间隙中,止挡部16对紧固套29形成沿轴向方向的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内壳,所述内壳的底端和所述外壳的底端封闭,所述内壳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的周壁上设有第一取样口,所述内壳的周壁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取样口,所述内壳可旋转地套设在所述外壳内,以使所述取样工具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取样口和所述第二取样口相通,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取样口和所述第二取样口完全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第一倒料口,所述容纳腔的顶部敞开形成第二倒料口,所述第一倒料口与所述第二倒料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周壁为圆柱形,所述外壳的底部为锥形,所述底部的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周壁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周壁为圆柱形,所述内壳的底壁与所述内壳的周壁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顶部具有伸出所述外壳的伸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上设有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口为腰形孔且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取样口为条形孔且沿所述内壳的轴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口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取样口的中心线共线且沿轴向方向,所述第二取样口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取样口沿周向分布,所述内壳旋转至不同角度时,各个所述第二取样口依次与全部的所述第一取样口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取样口与全部的所述第一取样口相对应时,所述第一取样口沿径向方向的投影均落入所述第二取样口沿径向方向的投影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还包括紧固套,所述紧固套外套在所述内壳的周壁上,所述紧固套与所述内壳的周壁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外壳还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外壳的周壁连接,且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一取样孔上方,所述外壳上位于所述止挡部上方的部分形成插入部;
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间隙中,所述止挡部对所述紧固套形成沿轴向方向的限位。
CN201520073002.3U 2015-02-02 2015-02-02 取样工具 Active CN204389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3002.3U CN204389201U (zh) 2015-02-02 2015-02-02 取样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3002.3U CN204389201U (zh) 2015-02-02 2015-02-02 取样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89201U true CN204389201U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61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73002.3U Active CN204389201U (zh) 2015-02-02 2015-02-02 取样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8920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0273A (zh) * 2018-07-20 2018-12-28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机台车混合料布料评价方法及辅助装置
CN109724828A (zh) * 2017-10-31 2019-05-07 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式煤取样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0455576A (zh) * 2019-09-17 2019-11-15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干冰烟丝任意深度取样的专用工具
CN111693325A (zh) * 2020-06-18 2020-09-2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便携式采样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4828A (zh) * 2017-10-31 2019-05-07 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式煤取样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9100273A (zh) * 2018-07-20 2018-12-28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机台车混合料布料评价方法及辅助装置
CN110455576A (zh) * 2019-09-17 2019-11-15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干冰烟丝任意深度取样的专用工具
CN111693325A (zh) * 2020-06-18 2020-09-2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便携式采样装置
CN111693325B (zh) * 2020-06-18 2023-05-16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便携式采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89201U (zh) 取样工具
US20150374151A1 (en) Carafe
US8757049B2 (en) Preparation device for a beverage, in particular for iced tea
CN209296390U (zh) 一种水泥取样器
RU2318712C2 (ru) Разливное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CN109283022A (zh) 一种用于多点采样的水体取样装置
CN108861045B (zh) 一种用于定量取液的定量出液盖
CN206823233U (zh) 一种定量分液漏斗
CN203122134U (zh) 接水盒组件及具有它的饮水机
CN203244292U (zh) 一种改进的瓶盖
CN202030137U (zh) 瓶内塞
CN204678040U (zh) 一种实验室用液氮罐
JP6383173B2 (ja) キャップ
JP5303767B2 (ja) 地盤改良体のサンプリング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サンプリング方法
CN203970200U (zh) 便捷水舀
CN203076052U (zh) 封闭式组织研磨棒装置
CN211418158U (zh) 一种可伸缩式防盗组合盖
CN209311150U (zh) 一种用于多点采样的水体取样装置
CN205548222U (zh) 一种多功能水杯
CN206027745U (zh) 一种肿瘤科实验室用样本处理试管
CN205209811U (zh) 流体取样器
CN206074295U (zh) 标准取土桶
CN201831675U (zh) 一种气压式咖啡手冲机
CN204536057U (zh) 一种新型取样器
CN103829698A (zh) 按动翻盖式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50100 Kunming, Xishan District, Yunnan Spring Road, No. 913

Patentee after: Yunnan metallurgy Xin Litai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650100 Kunming, Xishan District, Yunnan Spring Road, No. 913

Patentee before: Yunnan Xinli Nonferrous Met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