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80251U -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80251U
CN204380251U CN201420628073.0U CN201420628073U CN204380251U CN 204380251 U CN204380251 U CN 204380251U CN 201420628073 U CN201420628073 U CN 201420628073U CN 204380251 U CN204380251 U CN 204380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y
thing
clamping
toy thing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280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东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Guangdong Auldey Animation and Toys Co Ltd
Guangdong Alpha Animation and 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Guangdong Alpha Animation and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Guangdong Alpha Animation and 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280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80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80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80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特点是包括有玩具本体、连接于玩具本体前端的夹持结构以及若干个可供夹持的玩具物,该夹持结构上设有可被触发的夹紧部件,通过将玩具本体推向玩具物使夹持结构与玩具物触碰而触发夹紧部件实现将玩具物夹紧,故可以将玩具物分散放于前方位置,然后玩者拿着玩具本体,推向想要夹持的玩具物,当玩具物与玩具本体的夹持结构相撞击时其夹紧部件就会实现将玩具物夹紧,即表示获得该玩具物,小孩通过这样的玩耍可从中学习到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去获得,该玩具还可以双人进行互抢玩具物的玩耍,通过同样的玩耍方式在双方规定的时间内谁抢得的玩具物最多,如此玩耍可增强小孩的竞争意识。

Description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玩具,具体说是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能从众多的选择对象中快速选中你所需要的,然后通过合法的竞争获得,这样你才算是成功。要想成为成功人士,那么从小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让小孩锻炼从一堆的玩具中选出你让他拿的玩具,这个游戏可让小孩从玩耍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快速选中所要的事物;比如利用一个圈圈让小孩以一定的距离丢出去套住他想要的玩具,这个游戏可让小孩从玩耍的过程中学会即使再大的困难也要通过规定的正常手段获得所要的事物。但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哪款玩具可实现在玩耍过程中既能锻炼小孩作出选择,又能锻炼小孩通过正确的手段获得该选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巧妙,既能锻炼小孩作出选择,又能锻炼小孩通过正确的手段获得该选择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其特点是包括有玩具本体、连接于玩具本体前端的夹持结构以及若干个可供夹持的玩具物,所述夹持结构上设有可被触发的夹紧部件,通过将玩具本体推向玩具物使夹持结构与玩具物触碰而触发夹紧部件实现将玩具物夹紧。
其中,上述夹持结构包括有可供玩具物容纳的夹持腔,所述夹持腔的开口端朝向玩具本体的前方,通过将玩具本体推向玩具物使玩具物进入到夹持腔中并触发夹紧部件实现将玩具物夹紧,所述夹持腔可以由夹持结构单独构成,也可以是由玩具本体和夹持结构的其中一部分共同组成,还可以是由玩具本体的前端部单独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夹紧部件可以为凸设在上述夹持腔的上内侧面或下内侧面上的弹性卡件,上述玩具物进入到夹持腔时所述弹性卡件弹出并卡入玩具物而实现将玩具物固定在夹持腔中。
为了保证夹持牢固,上述玩具物的正面和/或反面设有一凹槽,上述玩具物进入夹持腔后上述弹性卡件弹出并卡入到玩具物的凹槽中而实现夹持住玩具物。
进一步地,上述弹性卡件可以为弹性翘板,所述弹性翘板的中部通过转轴及扭簧安装于所述夹持腔的内部下方位置,所述弹性翘板的后部通过一关联件的卡定而限制弹性翘板的前部向上翘起,当上述玩具物进入到夹持腔中时触碰关联件使关联件解除对弹性翘板的卡定而实现弹性翘板的前部向上翘起卡住玩具物。上述弹性卡件也为弹性卡凸,所述弹性卡凸包括卡座、弹簧和凸柱,所述卡座与夹持腔一体成型设计,所述弹簧安装于卡座内,所述凸柱插接到卡座中并部分伸出卡座,上述玩具物进入到夹持腔时玩具物的边缘挤压凸柱向内收缩,当玩具物进入到夹持腔后凸柱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卡入玩具物的凹槽中而实现将玩具物固定在夹持腔中。
当弹性卡件为弹性翘板时,所述弹性翘板为“Y”形板,其分叉端为弹性翘板的前部,在分叉端的上表面凸设有凸块,所述弹性翘板的前部向上翘起时所述凸块卡入到上述玩具物的凹槽中。
为了便于夹持玩耍以及为了进一步增加玩耍的乐趣,上述玩具物为一圆盘体,每个玩具物的正反面上均贴设或凸印有用于区别各个玩具物的图案,上述夹持腔对应为半圆盘形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结构也可以为包括位于玩具本体前部两侧的作为夹紧部件的夹持爪和位于玩具本体前部中间用于卡定夹持爪的触碰板,通过将玩具本体推向玩具物使玩具物触碰所述触碰板使触碰板解除对夹持爪的卡定而实现两夹持爪向前转出夹持住玩具物。
为了进一步增加该玩具的趣味性,上述玩具本体为汽车形状玩具体或公仔形状玩具体或动物形状玩具体或植物形状玩具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玩具本体的前端设置夹持结构,同时设有若干个可供夹持的玩具物,在夹持结构上设有当玩具物撞击到夹持结构时能触发夹紧该玩具物的夹紧部件,故可以将玩具物分散放于前方位置,然后玩者拿着玩具本体,推向想要夹持的玩具物,当玩具物与玩具本体的夹持结构相撞击时其夹紧部件就会实现将玩具物夹紧,即表示获得该玩具物,小孩通过这样的玩耍可从中学习到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去获得,该玩具还可以双人进行互抢玩具物的玩耍,通过同样的玩耍方式在双方规定的时间内谁抢得的玩具物最多,如此玩耍可增强小孩的竞争意识;又由于将玩具本体设计成汽车形状,不仅增加了该玩具的趣味性,也有利于推动该玩具本体行走。该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设计巧妙,玩法新颖,可锻炼小孩尽快适应当今的社会,还可锻炼小朋友的手脑协调能力,提高小朋友的包括方向感、力度感等的控制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夹持状态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去掉车壳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待夹持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待夹持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夹持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包括有玩具本体1、连接于玩具本体1前端的夹持结构以及若干个可供夹持的玩具物7,该夹持结构上设有可被触发的夹紧部件,通过将玩具本体1推向玩具物7使夹持结构与玩具物7触碰而触发夹紧部件实现将玩具物7夹紧,故可以将玩具物7分散放于前方位置,然后玩者拿着玩具本体1,推向想要夹持的玩具物7,当玩具物7与玩具本体1的夹持结构相撞击时其夹紧部件就会实现将玩具物7夹紧,即表示获得该玩具物,小孩通过这样的玩耍可从中学习到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去获得,该玩具还可以双人进行互抢玩具物的玩耍,通过同样的玩耍方式在双方规定的时间内谁抢得的玩具物最多,如此玩耍可增强小孩的竞争意识。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玩具本体1为玩具车形态,该玩具车包括有车底盘11、车壳12和车轮13,该实施例的夹持结构设置于车底盘11的前端位置,该夹持结构包括有可供玩具物容纳的夹持腔8,该实施例的车底盘11包括有底座111和盖板112,在底座111和盖板112之间留设有空间110,该空间110的前端部形成了夹持腔8,该夹持腔8的开口端朝向玩具本体1的前方,通过将玩具本体1推向玩具物7使玩具物7进入到夹持腔8中并触发夹紧部件实现将玩具物7夹紧;该实施例的夹紧部件为凸设在夹持腔8的下内侧面上的弹性翘板2,在底座111的前端部设有凹位113,该弹性翘板2安置于凹位113中,该弹性翘板2的中间设有通孔21,凹位113的后部两侧对应轴孔114,通过一转轴91穿过通孔114并将其两端固定在轴孔114中而实现弹性翘板2可绕转轴91前后翘动,同时转轴91上套设有驱使弹性翘板2前部翘起的扭簧92,该弹性翘板2的后部通过一关联件3的卡定而限制弹性翘板2的前部向上翘起,当玩具物7进入到夹持腔8中时触碰关联件3使关联件3解除对弹性翘板2的卡定而实现弹性翘板2的前部向上翘起卡住玩具物7。该实施例的关联件3为一安装于底座111和盖板112的空间内且可前后移动的板件31,该板件31在靠近弹性翘板2的位置向下凸设有卡钩32,通过卡钩32与弹性翘板2的后部相卡接,该实施例的底座111对应位置设有供卡钩32向下伸出的通口,该关联板3的后端套接有可使关联板3后移后能自动前移复位的复位弹簧33,卡接时该板件31的前端伸入到夹持腔8中,当玩具物7进入到夹持腔8中会撞击关联件3使其向后移动,从而使弹性翘板2的后部从关联件3中间的卡钩32中脱离卡定,此时弹性翘板2在扭簧92的弹力作用下其前部向上翘起,如图3所示的状态。该实施例的弹性翘板2为“Y”形板,其分叉端为弹性翘板2的前部,在分叉端的上表面凸设有凸块22;该实施例的玩具物7为一圆盘体,该圆盘体的中间向两端凸起71,在凸起71和圆盘体的边缘之间设有一凹槽72,弹性翘板2前端的凸块22翘起时就卡入到该凹槽72中,从而可保证夹持牢固。
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玩具本体1为玩具车形态,该实施例的夹持结构同样包括有夹持腔8,不同的是其夹紧部件设置于夹持腔8上部的弹性卡凸4,该弹性卡凸4包括卡座41、弹簧42和凸柱43,其中卡座41与夹持腔8一体成型设计,弹簧42安装于卡座41内,凸柱43插接到卡座41中并部分伸出卡座41,当玩具物7进入到夹持腔8时玩具物7的边缘挤压凸柱43向内收缩,而当玩具物7进入到夹持腔8后凸柱43在弹簧42作用下复位卡入玩具物7的凹槽72中,从而实现将玩具物7固定在夹持腔8中。
实施例三:
如图6至图8所示,该实施例的夹持结构为包括位于玩具本体1前部两侧的夹持爪5和位于玩具本体1前部中间用于解锁夹持爪5使夹持爪5向前转出的触碰板6,该实施例的玩具本体1为玩具车形态,该玩具车包括有车底盘11、车壳12和车轮13,该实施例的夹持结构设置于车底盘11的前端位置,该夹持爪5的具体连接方式是在夹持爪5与车底盘11前端边角处均设有轴孔,通过转轴91插接于轴孔中实现连接,在转轴91上套设有扭簧92,夹持爪5在解除卡定后在扭簧92的弹力作用下向前转出而环抱住玩具物7;该夹持爪5的夹持端设有卡接口50,触碰板6后端两侧对应设有卡钩60,夹持爪5向后转至靠拢于车底盘11的侧边时其卡接口50与卡钩60相卡合而使夹持爪5定位于待夹持状态,此时扭簧92的弹力处于被限定状态。该实施例的夹持爪5包括两段条板51,每段条板51之间通过转轴91和扭簧92连接而实现夹持爪5在解除卡定后所有条板51均在扭簧92的弹力作用下向前转出,仿佛人体的手一样可以环抱住玩具物7,如图8所示的状态。该实施例的触碰板6为一安装于车底盘11上且可前后移动的板件61,该板件61的前端部伸出到玩具车前端,板件61的前端部设计成半弧形触碰位62,板件61的后端设有使板件61被撞击后移后能自动前移复位的复位弹簧63。该实施例的玩具物7为一圆盘体,圆盘体的圆弧面中间向外扩展有一凸圈73,触碰板6的前端部对应设有可供凸圈73伸入的凹槽位64。夹持爪5的夹持接触面上对应设有可半包覆住凸圈73的包覆凹位52,从而可保证夹持牢固。
该实用新型的玩具物的正反面上均贴设或凸印有用于区别各个玩具物的图案,而夹持腔对应为半圆盘形腔体。该实用新型的玩具本体为汽车形状,也可以为其他的如公仔形状、动物形状或植物形状等形状的玩具本体。
该玩具的具体玩法如下:
单人玩法——将玩具物分散放置于玩者前方较远的位置,然后手持玩具本体,将玩具本体推向自己所选定的玩具物,当玩具本体的夹持结构刚好与该玩具物触碰时,此时夹持结构会实施对玩具物进行夹持,根据玩者推到玩具本体的力度、角度的不同,夹持结构并不一定就能夹持到该玩具物。通过该玩耍可以锻炼小朋友的手脑协调能力,提高小朋友的包括方向感、力度感等的控制能力。
双人或多人玩法——将玩具物分散放置在两玩者的中间位置,然后确认先后顺序,先者先推到自己的玩具本体去夹持自己所选定的玩具物,无论先者该次是否能成功夹持到该玩具物,接下来均是由后者推到其玩具本体,如此轮流,以规定时间内或所有玩具物均被夹完后谁所获得的玩具物最多即为胜者。通过该玩耍可以增强小孩的竞争意识,同时还能从中学习到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去获得所要的事物。
延伸玩法——该玩法是双人或多人玩法的进一步玩法,该玩法跟玩具物上的图案内容有关,通过玩具物上的图案来分玩具物的强弱,在规定时间或规定的次数内,双方轮流对玩具物进行夹持,最后根据夹持到的所有玩具物的总合进行强弱对比,强者为胜。如此玩法则不是以夹得多即为胜者,或许夹得多但所夹到的都是比较弱的玩具物,那么也可能会输,所以该玩法进一步增强了玩者对目标玩具物的选择和能否夹持到的可能性的判断,更能锻炼小孩从众多的选择对象中快速选中你所需要的且成功率高的事物。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玩具本体(1)、连接于玩具本体(1)前端的夹持结构以及若干个可供夹持的玩具物(7),所述夹持结构上设有可被触发的夹紧部件,通过将玩具本体(1)推向玩具物(7)使夹持结构与玩具物(7)触碰而触发夹紧部件实现将玩具物(7)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夹持结构包括有可供玩具物(7)容纳的夹持腔(8),所述夹持腔(8)的开口端朝向玩具本体(1)的前方,通过将玩具本体(1)推向玩具物(7)使玩具物(7)进入到夹持腔(8)中并触发夹紧部件实现将玩具物(7)夹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夹紧部件为凸设在上述夹持腔(8)的上内侧面或下内侧面上的弹性卡件,上述玩具物(7)进入到夹持腔(8)时所述弹性卡件弹出并卡入玩具物(7)而实现将玩具物(7)固定在夹持腔(8)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玩具物(7)的正面和/或反面设有一凹槽(72),上述玩具物(7)进入夹持腔(8)后上述弹性卡件弹出并卡入到玩具物(7)的凹槽(72)中而实现夹持住玩具物(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卡件为弹性翘板(2),所述弹性翘板(2)的中部通过转轴(91)及扭簧(92)安装于所述夹持腔(8)的内部下方位置,所述弹性翘板(2)的后部通过一关联件(3)的卡定而限制弹性翘板(2)的前部向上翘起,当上述玩具物(7)进入到夹持腔(8)中时触碰关联件(8)使关联件(8)解除对弹性翘板(2)的卡定而实现弹性翘板(2)的前部向上翘起卡住玩具物(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翘板(2)为“Y”形板(21),其分叉端为弹性翘板(2)的前部,在分叉端的上表面凸设有凸块(22),所述弹性翘板(2)的前部向上翘起时所述凸块(22)卡入到上述玩具物(7)的凹槽(72)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卡件为弹性卡凸(4),所述弹性卡凸(4)包括卡座(41)、弹簧(42)和凸柱(43),所述卡座(41)与夹持腔(8)一体成型设计,所述弹簧(42)安装于卡座(41)内,所述凸柱(43)插接到卡座(41)中并部分伸出卡座(41),上述玩具物(7)进入到夹持腔(8)时玩具物(7)的边缘挤压凸柱(43)使凸柱(43)向内收缩,当玩具物(7)进入到夹持腔(8)后凸柱(43)在弹簧(42)作用下复位卡入玩具物(7)的凹槽(71)中而实现将玩具物(7)固定在夹持腔(8)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玩具物(7)为一圆盘体,每个玩具物(7)的正反面上均贴设或凸印有用于区别各个玩具物(7)的图案,上述夹持腔(8)对应为半圆盘形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夹持结构为包括位于玩具本体(1)前部两侧的作为夹紧部件的夹持爪(5)和位于玩具本体(1)前部中间用于卡定夹持爪(5)的触碰板(6),通过将玩具本体(1)推向玩具物(7)使玩具物(7)触碰所述触碰板(6)使触碰板(6)解除对夹持爪(5)的卡定而实现两夹持爪(5)向前转出夹持住玩具物(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玩具本体(1)为汽车形状玩具体或公仔形状玩具体或动物形状玩具体或植物形状玩具体。
CN201420628073.0U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 Active CN204380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8073.0U CN204380251U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8073.0U CN204380251U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80251U true CN204380251U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53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28073.0U Active CN204380251U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802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8155A (zh) * 2014-10-28 2015-02-25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8155A (zh) * 2014-10-28 2015-02-25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3243B (zh)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
CN204233757U (zh)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
CN204395436U (zh) 一种触碰变形成昆虫类的玩具车
US7140944B2 (en) Connecting toy
CN204380251U (zh)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
CN104368155A (zh)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玩具
CN104436666A (zh) 一种可加速的陀螺玩具装置
CN204193490U (zh) 一种具有双臂夹持功能的玩具车
CN204193492U (zh) 一种具有单臂夹持功能的翻转变形玩具车
CA2913660C (en) Flipping and transforming toy vehicle capable of gripping toys
CN204193494U (zh) 一种具有单臂夹持功能的翻转玩具车
JP3138102U (ja) 剣玉玩具
CN204193493U (zh) 一种具有双臂夹持功能的翻转玩具车
CN204233753U (zh) 一种可加速的陀螺玩具装置
CN207429655U (zh) 玩具拼图色块安装件以及墙面玩具板
CN204208294U (zh) 一种具有双臂夹持功能的变形玩具车
CN204193491U (zh) 一种具有单臂夹持功能的玩具车
CN204233758U (zh) 一种具有双臂夹持功能的翻转变形玩具车
CN204193495U (zh) 一种具有单臂夹持功能的变形玩具车
CN202700069U (zh) 新型音乐鼓
JP3086850U (ja) コマ玩具
CN212016730U (zh) 玩具
CN215387499U (zh) 一种华容道锻炼辅具
KR200190286Y1 (ko) 다운 브로우 연습용 매트
CN212416950U (zh) 一种枫叶魔塔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