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74407U - 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74407U
CN204374407U CN201420803222.2U CN201420803222U CN204374407U CN 204374407 U CN204374407 U CN 204374407U CN 201420803222 U CN201420803222 U CN 201420803222U CN 204374407 U CN204374407 U CN 204374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output terminal
input end
micro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032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鲁军
叶诚
王甜
张鹏
汤咏
于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un Creat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un Creat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un Creat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un Creat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032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74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74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744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针对现有发射机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包括壳体、发射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壳体为中空的矩形盒体,在壳体的腔室中安装有发射电路;在壳体的背面设有控制盒和散热翅;其中,控制盒为中空的矩形块,在控制盒的腔室中安装有控制电路;在壳体与控制盒相连接处开有过线孔,通过穿过该过线孔的导线将发射电路和控制电路连接在一起。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电磁兼容性好,且采取分腔室的结构,对产生干扰信号的控制电路进行单独隔离和屏蔽。

Description

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达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
背景技术
发射机是雷达及通信等电子设备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功率较大,电磁兼容性差。所以现有的发射机功率等要求使设备体积一般很大,导致发射机较重,存在拆装、维护上的不便利;另外,现有发射机的电路结构和线缆连接非常复杂,且其中各元器件的发热量大、散热效果差,元器件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干扰,进而导致发射机的电磁兼容性差。
若在上述传统结构的发射机上另外加装散热装置,则会使得发射机的设计和装配变复杂,体积和重量增加,难以插入标准机箱中,或额外占据标准机箱中的有限空间,影响其它设备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发射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能够安装于19"或24"的标准电子机箱内,整个外观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屏蔽效能高,散热效率高,维护和安装便利,并适应机柜标准化、模块化发展要求。其具体结构如下:
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包括壳体1、发射电路和控制电路8,所述壳体1为中空的矩形盒体,在壳体1的腔室中安装有发射电路;在壳体1的背面设有控制盒19和散热翅;其中,控制盒19为中空的矩形块,在控制盒19的腔室中安装有控制电路8;在壳体1与控制盒19相连接处开有过线孔,通过穿过该过线孔的导线将发射电路和控制电路8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说,散热结构为呈分布式的散热翅20。
进一步说,在壳体1的面板上设有把手16和松不脱螺钉15;在壳体1的背板上设有定位销17。
进一步说,发射电路由依次串联的输入端射频连接器601、第一级放大子电路、第二级放大子电路、第三级放大子电路、微带板14、分配器3、第四级放大子电路、合成器4和输出端射频连接器602构成。
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射机的结构紧凑、电磁兼容性好,尺寸结构符合标准化机箱的要求,具有标准化、模块化的特点,便于人员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采取分腔室的结构,对产生干扰信号的控制电路8进行单独隔离和屏蔽,且各元器件之间采用直接焊接的方式,大大减少电缆数量和连接复杂问题,结构简单紧凑,信号损耗小;
在散热上,在壳体1背面直接设计有散热翅,且散热翅为规则的结构设计20即采用了分布式高效散热翅结构,提高了发射机的快速散热能力。此外,在发射机壳体1上设有一体化的导轨,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调试和精确定位。此外,发射机壳体结构整体经过导电氧化处理,保证了发射机壳体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能力,发射机整个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能力和可靠接地,满足了电子设备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和电磁兼容性设计要求。发射机后端部位的连接器接口形式采用盲配结构设计,具有自适应配合连接能力,接口自动可靠连接,方便发射机安装、调试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发射电路由四级放大电路构成,其中第四级放大子电路是有由并联的6个放大子单元21构成,较传统结构而言,各单元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凑,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发射电路中仅四处用电缆连接,减少了信号的损失与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将图1中壳体1的盖板移除后的俯视图。
图3为将图1中控制盒19的盖板移除后的仰视图。
图4为发射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图1中第一级放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图1中第二级放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图1中第三级放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图1中发射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参见图1,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包括壳体1、发射电路和控制电路8;所述壳体1为整体盒体结构,在壳体1的腔室中安装有发射电路;在壳体1的背面设有控制盒19和散热翅;其中,控制盒19壳体为盒体结构,在控制盒19的腔室中安装有控制电路8;在壳体1与控制盒19相连接处开有过线孔,通过穿过该过线孔的导线将发射电路和控制电路8连接在一起。所述壳体1为中空盒体,在壳体1的腔室中安装有发射电路,如图2所示; 在壳体1的背面设有1个控制盒19,在控制盒19内安装有控制电路8,如图3所示;
在壳体1与控制盒19安装处开有过线孔,通过穿过该过线孔的导线将发射电路和控制电路8连接在一起;在设有控制盒19一侧的壳体1表面设有散热翅20,如图3所示。
参见图2和图3:在壳体1的面板上设有把手16和松不脱螺钉15;在壳体1的背板上设有定位销17。
参见图4,发射电路包括输入端射频连接器601、第一电缆1301、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第三级放大电路、分配器前端微带板14、分配器3、第四级放大子电路、合成器4、第四电缆1304和输出端射频连接器602;其中,通过第一电缆1301将输入端射频连接器601的输出端与第一级放大电路连接在一起;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三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第三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分配器前端微带板14的输入端之间、分配器前端微带板14的输出端与分配器3的输入端之间、分配器3的输出端与第四级放大子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第四级放大子电路的输出端与合成器4的输入端之间均直接连接在一起;通过第四电缆1304将合成器4的输出端与输出端射频连接器602输入端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5,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级放大器201、第二电缆1302、第一级微带板1402、第一级衰减器101;其中,通过第二电缆1302将第一级放大器201的输出端与第一级微带板1402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第一级微带板1402的输出端与第一级衰减器101的输入端直接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6,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包括第二级放大器202、第二级隔离器901、第二级前端微带板1403、第三电缆1303、第二级后端微带板1404、第二级衰减器102;其中,参见图4,第二级放大器202的输出端与第二级隔离器901的输入端之间、第二级隔离器901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前端微带板1403的输入端之间均直接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三电缆1303将第二级前端微带板1403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后端微带板1404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级后端微带板1404的输出端与第二级衰减器102的输入端之间直接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7,所述第三级放大电路包括第三级放大器203和第三级隔离器902;其中,第三级放大器203的输出端与第三级放大器203的输入端之间直接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4,所述第四级放大电路由6组并联的放大子单元21构成;每个放大子单元21均由放大子单元侧前端微带板2105、放大子单元侧开关控制2101、放大子单元侧中部微带板2106、放大子单元侧衰减器2102、放大子单元侧放大器2103、放大子单元侧隔离器2104和放大子单元侧尾部微带板2107串联而成。
参见图3,在控制盒19内设有第一级电容器组件1101,参见图2,在壳体1内设有第二级电容器组件1102;第一级电容器组件1101与第二级电容器组件1102相连接,第二级电容器组件1102与每个放大子单元21内的放大子单元侧放大器2103相连接,如图8所示。
参见图4,放大子单元21内的放大子单元侧开关控制2101均与控制电路8相连接;第一级放大器201与控制电路8相连接,如图8所示。
参见图2,在设有定位销17一侧的壳体1侧壁上设有一个矩形低频连接器7;在壳体1内设有一个型号为JUW-149M/H65-1-11的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的输出端、第一级电容器组件1101的输入端、控制电路8的通讯端、以及放大子单元侧开关控制2101均与矩形低频连接器7相连接。
进一步说,第一级放大器201的功率为8W,第一级衰减器1001的型号为33-1001-0.5dB;第二级放大器202的功率为60W、第二级隔离器901的型号为TBG202M1-60、第二级衰减器1002的型号为33-1001-0.5dB;第三级放大器203的功率为500W、第三级隔离器902的型号为TBG202M1-60;第一级电容器组件1101的型号为CD293-63V-6800μF±20%、第二级电容器组件1102的型号为MXR-63V-2200μF±20%;放大子单元侧开关控制2101的型号为TGK1-C211-H1201、放大子单元侧衰减器2102的型号为33-1001-0.5dB、放大子单元侧放大器2103的功率为500W、放大子单元侧隔离器2104的型号为TBG202M1-60;矩形低频连接器7的型号为CJ19T48HJ。

Claims (10)

1.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包括壳体(1)、发射电路和控制电路(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中空盒体,在壳体(1)的腔室中安装有发射电路;
在壳体(1)的背面设有1个控制盒(19),在控制盒(19)内安装有控制电路(8);
在壳体(1)与控制盒(19)安装处开有过线孔,通过穿过该过线孔的导线将发射电路和控制电路(8)连接在一起;在设有控制盒(19)一侧的壳体(1)的表面设有散热翅(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散热翅(20)为分布式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的面板上安装有把手(16)和松不脱螺钉(15);在壳体(1)的背板上安装有定位销(1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其特征在于:发射电路包括输入端射频连接器(601)、第一电缆(1301)、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第三级放大电路、分配器前端微带板(14)、分配器(3)、第四级放大子电路、合成器(4)、第四电缆(1304)和输出端射频连接器(602);其中,通过第一电缆(1301)将输入端射频连接器(601)的输出端与第一级放大电路连接在一起;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三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第三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分配器前端微带板(14)的输入端之间、分配器前端微带板(14)的输出端与分配器(3)的输入端之间、分配器(3)的输出端与第四级放大子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第四级放大子电路的输出端与合成器(4)的输入端之间均直接连接在一起;通过第四电缆(1304)将合成器(4)的输出端与输出端射频连接器(602)输入端连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级放大器(201)、第二电缆(1302)、第一级微带板(1402)、第一级衰减器(101);其中,通过第二电缆(1302)将第一级放大器(201)的输出端与第一级微带板(1402)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第一级微带板(1402)的输出端与第一级衰减器(101)的输入端直接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包括第二级放大器(202)、第二级隔离器(901)、第二级前端微带板(1403)、第三电缆(1303)、第二级后端微带板(1404)、第二级衰减器(102);其中,第二级放大器(202)的输出端与第二级隔离器(901)的输入端之间、第二级隔离器(901)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前端微带板(1403)的输入端之间均直接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三电缆(1303)将第二级前端微带板(1403)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后端微带板(1404)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级后端微带板(1404)的输出端与第二级衰减器(102)的输入端之间直接连 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级放大电路包括第三级放大器(203)和第三级隔离器(902);其中,第三级放大器(203)的输出端与第三级放大器(203)的输入端之间直接连接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级放大电路由6组并联的放大子单元(21)构成;每个放大子单元(21)均由放大子单元侧前端微带板(2105)、放大子单元侧开关控制(2101)、放大子单元侧中部微带板(2106)、放大子单元侧衰减器(2102)、放大子单元侧放大器(2103)、放大子单元侧隔离器(2104)和放大子单元侧尾部微带板(2107)串联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盒(19)内设有第一级电容器组件(1101),在壳体(1)内设有第二级电容器组件(1102);
第一级电容器组件(1101)的输出端与第二级电容器组件(1102)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级电容器组件(1102)与每个放大子单元(21)内的放大子单元侧放大器(2103)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放大子单元(21)内的放大子单元侧开关控制(2101)均与控制电路(8)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其特征在于:在设有定位销(17)一侧的壳体(1)背板上安装有一个矩形低频连接器(7);在壳体(1)内设有一个型号为JUW-149M/H65-1-11的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的输出端、第一级电容器组件(1101)的输入端、控制电路(8)、以及放大子单元侧开关控制(2101)均与矩形低频连接器(7)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其特征在于:第一级放大器(201)的功率为8W,第一级衰减器(101)的型号为33-1001-0.5dB;第二级放大器(202)的功率为60W、第二级隔离器(901)的型号为TBG202M1-60、第二级衰减器(1002)的型号为33-1001-0.5dB;第三级放大器(203)的功率为500W、第三级隔离器(902)的型号为TBG202M1-60;第一级电容器组件(1101)的型号为CD293-63V-6800μF±20%、第二级电容器组件(1102)的型号为MXR-63V-2200μF±20%;放大子单元侧开关控制(2101)的型号为TGK1-C211-H1201、放大子单元侧衰减器(2102)的型号为33-1001-0.5dB、放大子单元侧放大器(2103)的型号为功率500W、放大子单元侧隔离器(2104)的型号为TBG202M1-60;矩形低频连接器(7)的型号为CJ19T48HJ。
CN201420803222.2U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74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3222.2U CN204374407U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3222.2U CN204374407U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74407U true CN204374407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30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0322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74407U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744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3880A (zh) * 2016-07-29 2016-11-09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场面监视雷达系统发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3880A (zh) * 2016-07-29 2016-11-09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场面监视雷达系统发射装置
CN106093880B (zh) * 2016-07-29 2019-06-11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场面监视雷达系统发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74407U (zh) 一种全固态的电子发射机
CN105375090A (zh) 一种快速安装式滤波板
CN105955417A (zh) 机箱
CN201780860U (zh) 一种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
WO2012100602A1 (zh) 滤波器
CN202564700U (zh)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薄型电子装置
CN214046110U (zh) 一种pcb板防电磁干扰抽屉盒
CN204030948U (zh) 一种dc-dc模块电源绝缘、屏蔽垫片
CN202940776U (zh) 机载c波段功率放大器
CN207603636U (zh) 小型化微组装大功率天线开关切换单元
CN204651627U (zh) 射频同轴连接器及gps干路放大器
CN210274887U (zh) 一种带前后连接器出线的插卡式机箱
CN202979518U (zh) 具有usb接口的非金属外壳电子设备
CN102394478B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保护插箱装置
CN104125728B (zh) 插件式电子发射机
CN203872503U (zh) 电源emi滤波器的安装结构
CN202905435U (zh) 96pin新型组合式千兆网络变压器
CN205159475U (zh) 一种快速安装式滤波板
CN106465560A (zh) 模块化构建的电气设备
CN201830601U (zh) 密封机箱散热模块
CN202995585U (zh) 一种基于cpci总线规范的射频模块及射频装置
CN105429606A (zh) 一种集成化滤波组件
CN205921138U (zh) 中置贯通电源分配单元
CN205082128U (zh) 一种pcb板上的易干扰器件屏蔽结构
CN210274674U (zh) 一种电源模块的pcb转接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