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63792U - 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63792U
CN204363792U CN201420843857.5U CN201420843857U CN204363792U CN 204363792 U CN204363792 U CN 204363792U CN 201420843857 U CN201420843857 U CN 201420843857U CN 204363792 U CN204363792 U CN 204363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generating pipe
pan
pipe dish
bas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438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容小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products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容小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容小炎 filed Critical 容小炎
Priority to CN2014208438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63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63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63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其包括电烤焗机机座本体和表面固定有发热管的发热管盘,其中:所述机座本体具有能完全容纳所述发热管盘并供发热管盘上下运动的容腔,且所述容腔的底面与发热管盘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弹性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热管盘可活动地限位安装在电烤焗机的容腔内,通过弹性体自动根据所用的锅具深度调节发热管盘所在高度,使发热管盘边缘的接触面始终与锅具底面接触,使发热管与锅具始终保持最佳的加热距离,锅具受热均匀。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台主机配多个锅具使用,一机多用,且锅具更换方便快捷,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并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设备技术领域,涉及电烤焗机,特指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带有加热器的装置其加热器均是固定设置在该装置上,不可以活动,造成用具的空间有限,只能专机专用,当我们烹饪不同体积,不同形状的食物时又要换用另外专用的器具来进行,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类似的发热装置上的加热器固定方式和活动都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其包括电烤焗机机座本体和表面固定有发热管的发热管盘,其中:所述机座本体具有能完全容纳所述发热管盘并供发热管盘上下运动的容腔,且所述容腔的底面与发热管盘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弹性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体为四根独立的塔形弹簧,塔形弹簧的底部安装在机座本体容腔的内底面,塔形弹簧的顶端设置在发热管盘下表面上向上凹陷的导向凹孔中,且塔形弹簧轴线与导向凹孔同轴。
所述发热管盘的两侧分别突出设有导向滑块,对应地,所述机座本体的容腔侧壁内表面设有导向槽。
于所述导向槽的顶端部安装有限位挡块。
所述发热管盘的边缘具有高于发热管表面的环状抵触面。
于所述机座本体的容腔两侧内壁还安装有突出于机座本体的容腔上端面的锅具卡扣;对应地,所述发热管盘的两侧边缘具有避让所述锅具卡扣的避让缺口。
该电烤焗机还包括设置在机座本体上方的锅盖组件,该锅盖组件具有锅盖外盖以及导热内盖,于锅盖外盖与导热内盖之间的空间中亦设有表面固定有发热管的上发热管盘,该上发热管盘的发热管朝下设置,上发热管盘的下表面边缘与导热内盖的上表面接触,且该上发热管盘的上表面与锅盖外盖之间亦设有弹性体。
于机座本体的后表面外部还设有一对安装座,该对安装座上安装有可转动锅盖架,锅盖组件安装在该锅盖架上。
所述机座本体的前表面设有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热管盘可活动地限位安装在电烤焗机的容腔内,通过弹性体自动根据所用的锅具深度调节发热管盘所在高度,使发热管盘边缘的接触面始终与锅具底面接触,使发热管与锅具始终保持最佳的加热距离,锅具受热均匀。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台主机配多个锅具使用,一机多用,且锅具更换方便快捷,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并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图4是图2实施例在使用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打开状态的分解示意图和关闭状态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是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其包括电烤焗机机座本体1和表面固定有发热管21的发热管盘2,其中:所述机座本体1具有能完全容纳所述发热管盘2并供发热管盘2上下运动的容腔10,且所述容腔10的底面与发热管盘2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弹性体3。发热管21的接线部穿出发热管盘2的底部,发热管盘2的中部安装有感温元件。弹性体3的弹力应使发热管盘2在未使用状态下维持在高位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体3为四根独立的塔形弹簧,塔形弹簧的底部安装在机座本体1容腔10的内底面,为便于塔形弹簧的定位组装,在容腔10的底面设有四个定位部101;塔形弹簧的顶端设置在发热管盘2下表面上向上凹陷的导向凹孔201中,且塔形弹簧轴线与导向凹孔201同轴。采用塔形弹簧是由于塔形弹簧的压缩阻力较小,便于将发热管盘2向下压,而且压缩后高度可以达到最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塔形弹簧使发热管盘2的运动行程最大化,最大范围利用容腔10空间;塔形弹簧均匀分布在发热管盘2下方,并且通过导向凹孔201来同轴导向,确保四根塔形弹簧对发热管盘2产生的弹力方向一致以使发热管盘2运动顺畅。
进一步地,结合图2、图3、图4所示,所述发热管盘2的两侧分别突出设有导向滑块202,对应地,所述机座本体1的容腔10的侧壁内表面设有导向槽102,进一步地,于所述导向槽102的顶端部安装有限位挡块103。通过导向滑块202与导向槽102的配合使发热管盘2的上下运动更为顺畅、平衡,而导向槽102顶端部安装限位挡块103可以防止导向滑块202滑出导向槽102,避免因此而导致发热管盘2被整体弹出造成的危险。
所述发热管盘2的边缘具有高于发热管21表面的环状抵触面203,该环状抵触面203用于抵触锅具4的底面,环状抵触面203高于发热管21表面,使用时锅具4的底面与发热管21之间具有一定距离,避免锅具与发热管21直接接触而造成锅具接触部位受热过快、整体受热不均匀的现象,使锅具受热均匀。
于所述机座本体1的容腔10两侧内壁还安装有突出于机座本体1的容腔10上端面的锅具卡扣11;对应地,所述发热管盘2的两侧边缘具有避让所述锅具卡扣11的避让缺口(图中未示出)。通过锅具卡扣11在使用时与锅具4边缘的卡扣部卡扣,使锅具4在使用时保持固定,同时由于发热管盘2边缘具有避让缺口,因此锅具卡扣也不会影响发热管盘2的上下运动。
结合图5、图6所示,该电烤焗机还包括设置在机座本体1上方的锅盖组件5,该锅盖组件5具有锅盖外盖51以及导热内盖52,于锅盖外盖51与导热内盖52之间的空间中亦设有表面固定有发热管的上发热管盘53,该上发热管盘53的发热管朝下设置,上发热管盘53的下表面边缘与导热内盖52的上表面接触,且该上发热管盘53的上表面与锅盖外盖51之间亦设有弹性体3。与机座本体1的结构原理相同,即在锅盖组件5中也安装可活动的上发热组件,上发热管盘53、弹性体3等的安装方式、活动方式等与机座本体1中的发热管盘2、弹性体3的安装方式、活动方式一致,导热内盖的安装方式与前述锅具的卡扣方式相当,因此在此不再赘述。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深度的导热内盖,从而与锅具配合得当不同的焗烤空间,实现上下同时或者独立加热,以适应使用者的烹饪需要。
于机座本体1的后表面外部还设有一对安装座12,该对安装座12上安装有可转动锅盖架13,锅盖组件5安装在该锅盖架13上。所述机座本体1的前表面设有控制面板15,控制面板15上设有开关按键、调节旋钮、模式按键以及状态显示屏等,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调节加热模式、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热管盘2可活动地限位安装在电烤焗机机座本体1的容腔10内,通过弹性体3自动根据所用的锅具深度调节发热管盘2即发热管21所在高度,例如图3,使用深度较浅的平底锅时,平底锅的边缘由机座本体1的容腔10上端面支撑并由锅具卡扣11扣住,发热管盘2在塔形弹簧的弹力下维持在较高的位置并且发热管盘2边缘的环状接触面203始终与锅具底面接触;例如图4,当使用深度较深的锅具时,锅具的边缘也由机座本体1的容腔10上端面支撑并由锅具卡扣11扣住,由于深度较深,将发热管盘2被下压至较低的位置,发热管盘2边缘的环状接触面203仍然始终与锅具4底面接触,使发热管21与锅具4始终保持最佳的加热距离,锅具受热均匀,烹饪效果最佳。同理,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锅盖组件中也设置可活动的发热组件,配合不同深度的导热内盖,采用上下同时或者独立加热,实现不同的烹饪功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台主机配多个锅具使用,一机多用,且锅具更换方便快捷,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并节约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其包括电烤焗机机座本体和表面固定有发热管的发热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本体具有能完全容纳所述发热管盘并供发热管盘上下运动的容腔,且所述容腔的底面与发热管盘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弹性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四根独立的塔形弹簧,塔形弹簧的底部安装在机座本体容腔的内底面,塔形弹簧的顶端设置在发热管盘下表面上向上凹陷的导向凹孔中,且塔形弹簧轴线与导向凹孔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盘的两侧分别突出设有导向滑块,对应地,所述机座本体的容腔侧壁内表面设有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导向槽的顶端部安装有限位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盘的边缘具有高于发热管表面的环状抵触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机座本体的容腔两侧内壁还安装有突出于机座本体的容腔上端面的锅具卡扣;对应地,所述发热管盘的两侧边缘具有避让所述锅具卡扣的避让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其特征在于:该电烤焗机还包括设置在机座本体上方的锅盖组件,该锅盖组件具有锅盖外盖以及导热内盖,于锅盖外盖与导热内盖之间的空间中亦设有表面固定有发热管的上发热管盘,该上发热管盘的发热管朝下设置,上发热管盘的下表面边缘与导热内盖的上表面接触,且该上发热管盘的上表面与锅盖外盖之间亦设有弹性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其特征在于:于机座本体的后表面外部还设有一对安装座,该对安装座上安装有可转动锅盖架,锅盖组件安装在该锅盖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本体的前表面设有控制面板。
CN201420843857.5U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 Active CN204363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3857.5U CN204363792U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3857.5U CN204363792U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63792U true CN204363792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20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43857.5U Active CN204363792U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637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4455A1 (zh) * 2017-05-22 2018-11-29 聂华耀 一种烤盘悬浮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4455A1 (zh) * 2017-05-22 2018-11-29 聂华耀 一种烤盘悬浮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73541U (zh) 一种电饭煲
CN204363792U (zh) 一种可适用不同深度锅具使用的新型电烤焗机
CN204580953U (zh) 一种电热烹饪机
CN219109219U (zh) 一种带有烤盘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04274122U (zh) 电饭煲
CN204245896U (zh) 电饭煲
CN202775812U (zh) 一种加热迅速的煎锅
CN201612524U (zh) 煎烤器具
US10070753B2 (en) Cooking chamber frame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CN203122165U (zh) 多功能电烤炉
CN204943667U (zh) 一种防止电暖气烫伤的控制面板
CN203538719U (zh) 保温售餐台
CN203644664U (zh) 双极突跳式温控器
CN205018873U (zh) 一种电烤盘
CN209915680U (zh) 一种新型瓦罐
CN202723554U (zh) 电热壶的电热开关结构
CN203059340U (zh) 一种炒锅
CN203290699U (zh) 一种光投影触控电饭煲
CN203407880U (zh) 一种能变色警示的锅子
CN211060188U (zh) 具有电源线收纳功能的智能电磁炉
CN210810623U (zh) 一种具有防烫结构的烤饼炉
CN203059354U (zh) 一种蒸笼
CN214382353U (zh) 一种具有防溢功能的华夫机
CN201469045U (zh) 温控烤炉
CN202941911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电热锅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21

Address after: 12 floor, Da Plaza, 12 Changyu street, Kowloon,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New products Internation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Hung Hom eversmile family 2 19E

Patentee before: Rong Xiaoy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