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55211U - 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55211U
CN204355211U CN201520044326.4U CN201520044326U CN204355211U CN 204355211 U CN204355211 U CN 204355211U CN 201520044326 U CN201520044326 U CN 201520044326U CN 204355211 U CN204355211 U CN 204355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 shade
rain
motor bike
shade device
retract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443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启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443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55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55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552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突变雨天避免淋雨,零件不受损坏,车身不会遭到腐蚀,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以及在雨天驾驶方便的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包括有控制系统、上下伸缩装置、雨水感应装置、智能遮雨装置、手动开关、蓄电池、上下伸缩杆、后车轮、车体支架、前车轮和车把手。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摩托车能够在突变雨天避免淋雨,零件不受损坏,车身不会遭到腐蚀,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以及在雨天驾驶方便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购买能力也逐渐提高,在一些大城市中汽车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大,摩托车的数量在逐步减少,但是在占全国大多数的中小城市中,方便、快捷的摩托车仍然是城市居民的主流代步交通工具,然而,摩托车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摩托车本身以及驾驶者完全暴露在室外,尤其在雨天行驶显得极为不便;此外,在没有车棚的情况下,突然下雨,摩托车便完全处于大雨之中,雨水容易对摩托车造成严重损坏,致使电路短路,车身以及零件严重腐蚀,大大缩短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因此,在雨天摩托车如何驾驶方便以及如何保养增加使用寿命显得越来越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摩托车车身在突变雨天中淋雨,零件容易损坏,车身腐蚀严重,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以及在雨天驾驶不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突变雨天避免淋雨,零件不受损坏,车身不会遭到腐蚀,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以及在雨天驾驶方便的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包括有控制系统、上下伸缩装置、雨水感应装置、智能遮雨装置、手动开关、蓄电池、上下伸缩杆、后车轮、车体支架、前车轮和车把手;所述蓄电池安装在上下伸缩装置上;所述上下伸缩装置安装在车体支架上;所述智能遮雨装置通过上下伸缩杆与上下伸缩装置连接;所述雨水感应装置安装在智能遮雨装置上方;所述手动开关安装在蓄电池上方;所述控制系统与上下伸缩装置、雨水感应装置和智能遮雨装置连接;
所述智能遮雨装置包括有左右伸缩装置、左右伸缩杆、前后伸缩装置、前后伸缩杆和遮雨油布;所述左右伸缩杆安装在左右伸缩装置上;所述前后伸缩装置安装在左右伸缩装置两侧,通过左右伸缩杆连接;所述前后伸缩杆安装在左右伸缩装置上;所述遮雨油布安装在左右伸缩杆和前后伸缩杆上,遮雨油布呈折叠状。
优选地,所述左右伸缩装置为液压油缸。
优选地,所述前后伸缩装置为液压油缸。
优选地,所述上下伸缩装置为液压油缸。
优选地,所述遮雨油布为塑料布。
工作原理:白天或者晚上,摩托车停放在无遮雨棚的室外,突然下雨,雨水感应装置裸露在室外,检测到室外下雨,立即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首先控制上下伸缩装置工作,液压油缸带动上下伸缩杆向上升起,达到设定高度后停止工作,然后控制系统控制智能遮雨装置工作,左右伸缩装置工作,液压油缸带动左右伸缩杆上的前后伸缩装置向左右伸长,同时铺开左右方向上的遮雨油布,到达设置位置后停止工作,最后,前后伸缩装置启动工作,液压油缸带动前后伸缩杆向前向后伸长,同时铺开前后方向上的遮雨油布,到达设置位置后停止工作;遮雨油布完全打开,达到遮雨的效果。
如果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下雨,智能遮雨装置可以自动打开,也可以手动操作,按下手动开关即可实现遮雨。
当雨停止时,一段时间后雨水感应装置感应到不再下雨,立即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前后伸缩装置、左右伸缩装置和上下伸缩装置恢复初始状态,同时将遮雨油布折叠;也可以手动操作,关闭手动开关,即可实现智能遮雨装置恢复初始状态。
所述左右伸缩装置为液压油缸,伸缩过程稳定,架构结实,不受风雨的影响,遮雨效果好。
所述前后伸缩装置为液压油缸,伸缩过程稳定,架构结实,不受风雨的影响,遮雨效果好。
所述上下伸缩装置为液压油缸,伸缩过程稳定,架构结实,不受风雨的影响,遮雨效果好。
所述遮雨油布为塑料布,原材料丰富,便宜实惠,结实耐用,遮雨效果好。
雨水感应装置为属感应传感领域现有技术,连接结构为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液压油缸为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连接结构为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控制系统通过所属领域编程即可实现。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摩托车车身在突变雨天中淋雨,零件容易损坏,车身腐蚀严重,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以及在雨天驾驶不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摩托车能够在突变雨天避免淋雨,零件不受损坏,车身不会遭到腐蚀,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以及在雨天驾驶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向上升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遮雨装置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遮雨装置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后车轮,2-车体支架,3-蓄电池,4-控制系统,5-上下伸缩装置,6-前车轮,7-车把手,8-雨水感应装置,9-智能遮雨装置,91-左右伸缩杆,92-左右伸缩装置,93-前后伸缩装置,94-前后伸缩杆,95-遮雨油布, 10-上下伸缩杆,11-手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如图1、2、3、4、5所示,包括有控制系统4、上下伸缩装置5、雨水感应装置8、智能遮雨装置9、手动开关11、蓄电池3、上下伸缩杆 10、后车轮1、车体支架2、前车轮6和车把手7;所述蓄电池3安装在上下伸缩装置5上;所述上下伸缩装置5上安装在车体支架2上;所述智能遮雨装置9通过上下伸缩杆 10与上下伸缩装置5连接;所述雨水感应装置8安装在智能遮雨装置9上方;所述手动开关11安装在蓄电池3上方;所述控制系统4与上下伸缩装置5、雨水感应装置8和智能遮雨装置9连接;
所述智能遮雨装置9包括有左右伸缩装置92、左右伸缩杆91、前后伸缩装置93、前后伸缩杆94和遮雨油布95;所述左右伸缩杆91安装在左右伸缩装置92上;所述前后伸缩装置93安装在左右伸缩装置92两侧,通过左右伸缩杆91连接;所述前后伸缩杆94安装在左右伸缩装置92上;所述遮雨油布95安装在左右伸缩杆91和前后伸缩杆94上,遮雨油布95呈折叠状。
所述左右伸缩装置92为液压油缸。
所述前后伸缩装置93为液压油缸。
所述上下伸缩装置5为液压油缸。
所述遮雨油布95为塑料布。
工作原理:白天或者晚上,摩托车停放在无遮雨棚的室外,突然下雨,雨水感应装置8裸露在室外,检测到室外下雨,立即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4,控制系统4接收到信号,首先控制上下伸缩装置5工作,液压油缸带动上下伸缩杆 10向上升起,达到设定高度后停止工作,然后控制系统4控制智能遮雨装置9工作,左右伸缩装置92工作,液压油缸带动左右伸缩杆91上的前后伸缩装置93向左右伸长,同时铺开左右方向上的遮雨油布95,到达设置位置后停止工作,最后,前后伸缩装置93启动工作,液压油缸带动前后伸缩杆94向前向后伸长,同时铺开前后方向上的遮雨油布95,到达设置位置后停止工作;遮雨油布95完全打开,达到遮雨的效果。
如果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下雨,智能遮雨装置9可以自动打开,也可以手动操作,按下手动开关11即可实现遮雨。
当雨停止时,一段时间后雨水感应装置8感应到不再下雨,立即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4,控制系统4发出信号,控制前后伸缩装置93、左右伸缩装置92和上下伸缩装置5恢复初始状态,同时将遮雨油布95折叠;也可以手动操作,关闭手动开关11,即可实现智能遮雨装置9恢复初始状态。
所述左右伸缩装置92为液压油缸,伸缩过程稳定,架构结实,不受风雨的影响,遮雨效果好。
所述前后伸缩装置93为液压油缸,伸缩过程稳定,架构结实,不受风雨的影响,遮雨效果好。
所述上下伸缩装置5为液压油缸,伸缩过程稳定,架构结实,不受风雨的影响,遮雨效果好。
所述遮雨油布95为塑料布,原材料丰富,便宜实惠,结实耐用,遮雨效果好。
雨水感应装置8为属感应传感领域现有技术,连接结构为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液压油缸为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连接结构为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控制系统4通过所属领域编程即可实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控制系统(4)、上下伸缩装置(5)、雨水感应装置(8)、智能遮雨装置(9)、手动开关(11)、蓄电池(3)、上下伸缩杆( 10)、后车轮(1)、车体支架(2)、前车轮(6)和车把手(7);所述蓄电池(3)安装在上下伸缩装置(5)上;所述上下伸缩装置(5)上安装在车体支架(2)上;所述智能遮雨装置(9)通过上下伸缩杆( 10)与上下伸缩装置(5)连接;所述雨水感应装置(8)安装在智能遮雨装置(9)上方;所述手动开关(11)安装在蓄电池(3)上方;所述控制系统(4)与上下伸缩装置(5)、雨水感应装置(8)和智能遮雨装置(9)连接;
所述智能遮雨装置(9)包括有左右伸缩装置(92)、左右伸缩杆(91)、前后伸缩装置(93)、前后伸缩杆(94)和遮雨油布(95);所述左右伸缩杆(91)安装在左右伸缩装置(92)上;所述前后伸缩装置(93)安装在左右伸缩装置(92)两侧,通过左右伸缩杆(91)连接;所述前后伸缩杆(94)安装在左右伸缩装置(92)上;所述遮雨油布(95)安装在左右伸缩杆(91)和前后伸缩杆(94)上,遮雨油布(95)呈折叠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伸缩装置(92)为液压油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伸缩装置(93)为液压油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伸缩装置(5)为液压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油布(95)为塑料布。
CN201520044326.4U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55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4326.4U CN204355211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4326.4U CN204355211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55211U true CN204355211U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56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4432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55211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552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5769A (zh) * 2017-10-17 2018-03-02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用于共享单车把手和车座的雨雪自动防护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5769A (zh) * 2017-10-17 2018-03-02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用于共享单车把手和车座的雨雪自动防护罩
CN107745769B (zh) * 2017-10-17 2019-12-27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用于共享单车把手和车座的雨雪自动防护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1929A (zh) 节能环保雨水收集系统
CN204355211U (zh) 一种摩托车智能遮雨装置
CN208201698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防撞交通路桩
CN203946205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充电棚
CN202987377U (zh) 新型两轮电动车全封闭式驾驶室
CN201472529U (zh) 一种安装有可伸缩折叠伞的电动车或摩托车
CN203306087U (zh) 一种汽车多工况电动助力系统
CN201087569Y (zh) 一种新型停车棚
CN207228734U (zh) 一种智能车位锁
CN205498587U (zh) 一种便携式全自动户外车棚
CN207919441U (zh) 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护栏装置
CN205059540U (zh) 一种观光电动车用全方位前挡雨刷装置
CN201573716U (zh) 微型正三轮电动轿车
CN204956763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折叠车棚
CN204548321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摩托车遮阳挡雨罩
CN205311554U (zh) 一种智能雨刮器
CN214189914U (zh) 一种电动车车棚专用雨刷
CN201566754U (zh) 两轮摩托车用的防雨遮阳棚罩
CN103770713A (zh) 一种带刮雨器的反光镜
CN203450240U (zh) 蓄水储能公交车
CN206384086U (zh) 一种电动车专用晴雨伞支架
CN203676250U (zh) 遮挡式防雨头盔
CN206765989U (zh) 一种嵌入式自动调节车载雨刷装置
CN204236633U (zh) 电动车辅助平衡装置
CN201863808U (zh) 一种电力抢险车用后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