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8985U - 插接件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接件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8985U
CN204348985U CN201520091600.3U CN201520091600U CN204348985U CN 204348985 U CN204348985 U CN 204348985U CN 201520091600 U CN201520091600 U CN 201520091600U CN 204348985 U CN204348985 U CN 204348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nk
contact pin
lug boss
base plate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916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ENGO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HENGO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HENGO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HENGO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916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48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8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89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接件插座,包括接线端和插接端,插接端包括底板和两块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的侧板,两块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均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上还设置有用于卡持插针的凸起部。通过两块侧板上的弯折部,能从两个方向行对插针产生弹性作用力,同时弯折部上还设置有凸起部,在插针与插接端插接时,凸起部发生弹性形变,使凸起部与插针表面充分接触,再通过凸起部和弯折部两个部分的共同作用力,使插针稳定的固定在弯折部、凸起部以及底板之间,避免发生晃动,保证电流稳定性。

Description

插接件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插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接件插座。
背景技术
插接件也称为连接器,插接件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主要是用来连接电子零件与电子零件之间的金属导线(俗称电线),或者连接电子零件与电路板之间的导线。在对两根导线进行连接时,可以通过插接件将两根导线连接起来,使两根导线可以随时的连接、断开,避免将导线焊接或缠绕在一起,方便快捷。
插接件包括插针和插件,将两根导线分别连接在插针和插座上,通过插针与插座之间的插接连接,实现方便快捷的插接连接,更方便电流的导通。
现有技术中,插座包括接线端和插接端,插接端上设置有弹片,在插针插接在插座的插接端上时,通过弹片的弹性作用力,将插针卡持在弹片和插接端的内壁上,从而实现插针与插座之间稳定的电流导通。但是这种结构,插针在插接入插座内后,插针与插座之间的接触点仅是插针与弹片之间接触的直线以及插针与内壁之间接触的直线,无法稳定的固定住插针,使插针容易在插座内移动,从而导致插针与插座之间的连接不稳定,电流断断续续,影响插接件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卡持插针且固定至插针位置,避免插针在插座内移动的插接件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接件插座,包括接线端和插接端,插接端包括底板和两块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的侧板,两块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均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上还设置有用于卡持插针的凸起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壁向内弯曲形成弯折部,同时在弯折部上还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与弯折部之间具有弹性,在插针与插座连接时,插针插接入插接端内,通过弯折部夹持插针,同时设置在弯折部上的凸起部能进一步的对插针施加弹性挤压,使插针在凸起部的弹性作用力下向底板方向压紧,由于两侧板上均设置有弯折部,通过两个弯折部上凸起部的共同作用下,使插针在与插座连接时,至少收到三个方向上的夹持力,保证插针在插座内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插针与插座之间稳定的电流传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弯折部与侧板之间设置有夹角,夹角为145°~1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部与侧板的夹角设置为145°~160°,在插针与插座连接时,向内弯曲的弯折部能对插针起到夹持作用,145°~160°的夹角,能使弯折部对插针施加倾斜方向的夹持力,在将插针向下压的同时,还能产生左右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保证插针在水平放上上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凸起部截面呈圆弧形,且垂直插针插接方向设置,凸起部与弯折部之间形成有夹角且夹角设置为10°~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形的截面,使凸起部能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与插针接触时,能通过弹性形变,使凸起部的表面充分与插针表面接触,从而更好的对插针产生夹持力,凸起部与弯折部之间10°~30°的夹角设置,使凸起部能在弯折部向内弯曲,夹持插针的基础上,再利用凸起部对插针产生夹持作用力,进一步保证了插针插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凸起部位于弯折部中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弯折部中间位置,在与插针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时,能保证弯折部整体结构不受破坏,保证整体稳定性,从而在加强插座夹持力的同时,提高了插座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侧板的长度小于底板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针插入插接端内后,侧板长度小于底板的长度,能使侧板上的弯折部以及弯折部上的凸起部更好的与插针相接触,保证弯折部、凸起部对插针夹持作用的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两块侧板上的弯折部,能从两个方向行对插针产生弹性作用力,同时弯折部上还设置有凸起部,在插针与插接端插接时,凸起部发生弹性形变,使凸起部与插针表面充分接触,再通过凸起部和弯折部两个部分的共同作用力,使插针稳定的固定在弯折部、凸起部以及底板之间,避免发生晃动,保证电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接件插座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视图;
图3为图1中B-B的剖面视图;
图4为图1中C-C的剖面视图;
图5为插接件插座左视图。
附图标记:1、插接端;2、接线端;3、倒刺;4、插针;11、底板;12、侧板;13、弯折部;14、凸起部;21、皮线翼片;22、芯线翼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插接件插座,包括接线端2和插接端1,插接端1包括底板11和两块固定连接在底板11上的侧板12,两块侧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均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13,弯折部13与侧板12之间弯曲成型,使弯折部13与侧板12之间能产生弹性,在插针4与插座上的插接端1连接时,插针4将弯折部13向外挤出,同时通过弯折部13与侧板12连接处弯曲成型产生的弹性作用力,对插针4施加一个反向的作用力,由于侧板12设置有两个,且每个侧板12上均设置有弯折部13,因此,两个弯折部13能从两个方向上对插针4施加作用力,同时在弯折部13上还设置有凸起部14,凸起部14与弯折部13之间具有弹性。插针4插接入插接端1内,通过弯折部13夹持插针4,而且设置在弯折部13上的凸起部14能进一步的对插针4施加弹性挤压,使插针4在凸起部14的弹性作用力下向底板11方向压紧,由于两侧板12上均设置有弯折部13,通过两个弯折部13上凸起部14的共同作用下,使插针4在与插座连接时,至少收到三个方向上的夹持力,保证插针4在插座内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插针4与插座之间稳定的电流传输。
接线端2上设置有皮线翼片21和芯线翼片22,在将导线与插座固定连接时,先将导线端部的皮线剥开,使内部的芯线露出,然后在将导线放置在接线端2上,且使导线的皮线位于皮线翼片21上,芯线位于芯线翼片22上,然后将皮线翼片21和芯线翼片22向导线一侧下压,使皮线翼片21、芯线翼片22能分别对皮线与芯线起到夹持作用,通过对皮线和芯线的夹持,使导线稳定的连接在接线端2子上。
进一步的,侧板12的长度小于底板11的长度。在插针4插入插接端1内后,侧板12长度小于底板11的长度,能使侧板12上的弯折部13以及弯折部13上的凸起部14更好的与插针4相接触,保证弯折部13、凸起部14对插针4夹持作用的稳定。
如图5所示,为了使弯折部13和凸起部14对插针4的夹持效果更好,在弯折部13与侧板12之间设置有夹角,夹角为145°~160°,优选的,设置为150°。在插针4与插座连接时,向内弯曲的弯折部13能对插针4起到夹持作用,150°的夹角,能使弯折部13对插针4施加倾斜方向的夹持力,在将插针4向下压的同时,还能产生左右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保证插针4在水平放上上的稳定性。
根据图1对凸起部14的形状及位置,对凸起部14进行进一步说明。凸起部14截面呈圆弧形,且垂直插针4插接方向设置,圆弧形的截面,使凸起部14能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与插针4接触时,能通过弹性形变,使凸起部14的表面充分与插针4表面接触,从而更好的对插针4产生夹持力。如图5所示,凸起部14与弯折部13之间形成有夹角且夹角设置为10°~30°优选的,设置为20°。20°的夹角的设置,使凸起部14能在弯折部13向内弯曲,夹持插针4的基础上,再利用凸起部14对插针4产生夹持作用力,进一步保证了插针4插接的稳定性。
凸起部14位于弯折部13中间位置。设置在弯折部13中间位置,在与插针4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时,能保证弯折部13整体结构不受破坏,保证整体稳定性,从而在加强插座夹持力的同时,提高了插座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插座与插针4之间的插接稳定,不仅要使插座与插针4之间具有稳定的插接作用力,还需要将插座与插针4稳定的固定在外壳上,因此在底板11上设置有倒刺3,且倒刺3向远离侧板12的一端凸出设置。在将插座安装入外壳内后,倒刺3的设置能卡住插座,避免插座在使用过程中从外壳内掉落出,在插针4与插座进行插接时,插针4与插座之间的连接更稳定,保证了插针4与插座之间良好的导电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插接件插座,包括接线端和插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包括底板和两块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的侧板,两块所述的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均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还设置有用于卡持插针的凸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夹角,所述夹角为145°~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截面呈圆弧形,且垂直插针插接方向设置,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弯折部之间形成有夹角且所述夹角设置为1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弯折部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接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底板的长度。
CN201520091600.3U 2015-02-07 2015-02-07 插接件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48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1600.3U CN204348985U (zh) 2015-02-07 2015-02-07 插接件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1600.3U CN204348985U (zh) 2015-02-07 2015-02-07 插接件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8985U true CN204348985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32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9160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48985U (zh) 2015-02-07 2015-02-07 插接件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48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6319U (zh) 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3312507U (zh) 电连接器用低成本大电流夹片端子
CN204424511U (zh) 电连接器端子组
CN203839613U (zh) 电连接器
CN206076611U (zh) 线缆连接器
CN202749625U (zh) 音视频连接器改良结构
CN204348984U (zh) 接线母端子
CN204348985U (zh) 插接件插座
CN201820969U (zh) 电连接器装置
CN203850548U (zh) 一种具有自弹锁扣及解锁结构的连接器
CN203883172U (zh) 一种带线led电源连接器
CN102790300B (zh) 一种低插入力高拔出力的直插端子
CN205944502U (zh) 一种结构可靠的掀盖式电子连接器
CN204966788U (zh) 一种电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03351809U (zh) 连接端子
CN204424516U (zh) 插接稳定的接线端子
CN203932399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电池导电连接器
CN204348975U (zh) 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
CN201829624U (zh) 电缆接线夹导电器
CN205985506U (zh) 电连接器
CN202797356U (zh) 焊线式d-sub电连接器
CN206806621U (zh) 一种小电流密集型母线槽插脚组件
CN204992041U (zh) 线夹连接器及其线夹连接器组件
CN204905510U (zh) 线端连接器
CN216958613U (zh) 一种简易型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