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3432U - 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3432U
CN204343432U CN201420755896.XU CN201420755896U CN204343432U CN 204343432 U CN204343432 U CN 204343432U CN 201420755896 U CN201420755896 U CN 201420755896U CN 204343432 U CN204343432 U CN 204343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eal
water
kickboard
floor drain
inn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558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水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Juya Bathro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75589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43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3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34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包括同层地漏主体、地漏箅子和水封结构,地漏主体的侧壁具有至少一个管道接口,位于地漏主体内的水封结构是由水封外套与水封内套构成的竖截面为“山”字形水封,在水封内套的下端口与地漏主体底面之间空间里增设第一密封结构,该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片状浮板和弹簧,浮板与水封内套的下端口相适配,弹簧位于地漏主体底面和浮板之间,其两端分别抵于浮板底部与地漏主体的底面,浮板抵住水封内套的下端口;同时,在水封外套上方设置环形水封面板,该水封面板套于水封内套上,用于封闭竖向水道的上端口,形成第二密封结构,两道密封结构长久保留竖向水道中与地漏主体底部的水体,达到长久水封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系统的同层排水地漏,尤其是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建筑领域中排水系统所采用的常用排水件,它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地漏的用途是排除地面水,将水中的固体物、纤维物、毛发、易沉积物等进行过滤,同时,通过形成的水封隔绝排水管道中的废气,具有防止排水管道堵塞、防臭的作用。
在房屋装修中,地面的铺设层往往只有3~8cm,而国家标准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节选4.5.9中规定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cm。目前,为达到国家标准对水封高度的要求,往往采用:(1) 在下层铺设了地漏,即采用隔层排水方式;(2) 在同层排水中采用降板或升板安装方式。但是,隔层排水中排水横管和地漏会占用下层楼层的空间而造成一系列麻烦和隐患,包括产权不明晰、噪音干扰、渗漏隐患和空间局限等,而且由于采用地漏,容易发生堵塞。而在同层排水中,降板或升板安装方式会增加工程成本。因此,地漏问题是同层排水技术的一个瓶颈。
目前,许多生产同层排水产品的厂家都在为开发新型的同层排水地漏而努力,市面上出现了多种用于同层排水的地漏,如:静水封横排地漏、自带水封防返溢侧墙地漏、自护水封防返溢多通道地漏、浮动罩防返溢多通道地漏等产品,虽然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地漏的使用要求,但是,仍存在具有以下问题:
① 地漏的密封不佳,且无防干涸作用:现有的地漏有横排的,有直排的,有水封式密封的,有机械式密封的,有机械加水封式的。概括而言,要么是水封被单边封闭,要么是水封全被裸露。总之:现在所有的地漏水封都是一侧或两侧对外裸露,这样的水封会被蒸发掉。如果水封的水在长时间没有水补充的情况下,容易蒸发,无法起到防臭作用。甚至有些地漏的密封结构如同虚设,比如翻盖式的机械密封,由于制作精度问题,致使同一个密封口一侧密封而另一侧不密封,根本起不到密封作用。
② 受水封高度限制,地漏往往比较厚,对建筑结构和立管位置有要求,在安装时不能灵活布置。
③ 安装、维修不方便:现有的各种地漏由于不能完全拆解或只可部分拆解,使用时地漏本身特别是管道出现堵塞,就不能进行拆解维修(疏通)并重新安装使用,只能破坏性拆除,令安装和维修非常不方便。
④ 防返水性能差,尽管大多数已有的地漏都在设计上考虑了防返水,但由于地漏内排水通道上存在钩挂毛发及纤维的结构,使用时因钩挂了毛发及纤维而令防返水失效。
⑤ 无阻隔、顺畅的排水效果差:在原本就狭小的排水通道空间上,使用时因结构和钩挂了毛发及纤维的阻隔,而令过水面积进一步缩小,故不能达到顺畅排水的效果。另外,由于挂毛发和挂毛线,导致机械密封失效。
⑥ 浮子不耐高温:目前的地漏的浮子多为气泡式设计,且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45度热水,30分钟不变形”的规定,但是使用时难免会有接近100℃的高温热水通过,气泡式的浮子由于本身结构特点通常采用轻薄的塑胶材料制成,往往难以经受接近100℃的高温热水冲烫,极易发生变形,轻则密封不严,重则导致气泡密封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可长时间保持水封,密封水不易蒸发,即使长时间不使用,也能有效地起到防臭防虫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包括同层地漏主体、地漏箅子和水封结构,所述地漏主体的侧壁具有至少一个管道接口,位于地漏主体内的水封结构是由水封外套与水封内套相套构成的竖截面为“山”字形水封,其特征是,在所述水封内套的下端口与地漏主体底面之间空间里增设一带弹簧浮板,以形成第一密封结构,该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片状浮板和弹簧,所述浮板与水封内套的下端口相适配,所述弹簧位于地漏主体底面和浮板之间,其两端分别抵于浮板底部与所述地漏主体的底面,在所述弹簧的作用力下,浮板抵住所述水封内套的下端口以封闭该下端口;同时,在水封外套上方设置一环形的水封面板,该水封面板套于水封内套上,用于在地漏存水时在自身重力和气压的作用下与水封外套的顶端紧密接触,封闭水封内套与水封外套两者侧壁之间的竖向水道的上端口,形成第二密封结构,利用所述的两道密封结构能够长久保留所述竖向水道中的水体和弹簧浮板与地漏主体底面之间的底部水体构成的杯状水体,达到长久水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排水流入水封内套中时,由于水流的冲力作用,浮板被下压而向下移动,从而打开水封内套的下端口,排水进入竖向水道并托起水封面板,使地漏与所述管道接口连接的排水管连通,令排水能顺利地通过地漏排入排水系统中。当排水排至仅能填充到与地漏水封外套的顶端平齐时,水封面板因水体无法支撑其重力而重新下降至水封外套的顶端而将所述竖向水道的上端口封闭;同时,水封内套中的存水也不足以克服浮板弹簧的作用力而使浮板回升,从而重新封闭所述水封内套的下端口。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浮板封堵水封内套的下端口及水封面板封堵了所述竖向水道的上端口的双层密封,令水封内套、水封外套、浮板、水封面板所围闭的空间中的杯状水体基本不会被蒸发而干涸,即使水封内套中的存水逐渐蒸发减少,浮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仍始终保持与水封内套下端口接触的状态,确保杯状水体能长期存在。而所述的水封面板另一个作用是能有效地阻挡住排水管的污水倒灌,起到双向密封、长效隔臭的作用。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推荐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板采用金属薄板制成,或者采用其他能耐100℃高温的材料制成,以便在地漏在遇到接近100℃高温热水排水时,也不会发生几何变形,从而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和使用场所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浮板外轮廓与地漏的水封外套的内径相近,以确保浮板封闭水封内套下端口的可靠性,同时为确保浮板下方的水量补充顺畅,在浮板靠近边缘即大于水封内套直径的区域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数个平衡孔,以便使浮板上浮时能让其上方的水体顺畅地填充入浮板下方的空间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浮板的盘面边缘向上或向下或同时上下设置导向折边,该导向折边可避免浮板在受力不均时发生翻侧而卡在水封外套内,使浮板在水封外套内能顺畅地上下滑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折边的高度可以在5mm~10mm范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以方便浮板的装拆及浮板始终能平稳地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增设一底壳,所述底壳为与水封外套的内腔内径相适配的带底面的圆筒,其筒内壁上设置至少二个或以上沿内壁周边对称分布的纵向限位结构,所述浮板的外廓尺寸与所述底壳内腔尺寸相适配,其周边也设有与底壳内壁上的纵向限位结构相对应并适配的限位结构,如底壳内壁上设置限位凸筋,相应的,浮板外廓上设置限位槽,或者两者对调,所述浮板和底壳通过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做滑动连接,使浮板在底壳内沿直线升降而不会发生偏移;在所述浮板周边对称均布有数个缺口作为平衡孔;所述弹簧位于底壳底面与浮板之间的空间内,其两端分别抵于浮板底部与底壳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内壁与浮板相配合的纵向限位结构为限位凸筋,4条限位凸筋沿底壳周圈均布在底壳内壁上,相应地,浮板外廓的限位结构为限位槽,浮板沿周边设有4个均布并与底壳的限位凸筋对应的限位槽,并且浮板上的平衡孔与限位槽合二为一,即限位槽同时也是平衡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分别在所述底壳底面和浮板底面对应设置弹簧定位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定位槽内,使弹簧中轴线和底壳以及浮板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用于避免使用中因弹簧位置偏移而受力不均,浮板不能平稳地上、下移动,以确保浮板完全与水封内套下端口抵触密封。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壳上端口设置限制浮板脱出的止脱结构,用于阻挡浮板从底壳中脱出,使第一密封结构成为一单独的组件,既方便装、拆第一密封结构,使之易于更换维护;又有利于防止弹簧掉出受损。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壳上的止脱结构为止脱块,所述止脱块位于所述底壳的限位凸筋的顶端并从凸筋上向底壳中心方向径向凸起。相应地,所述浮板上也设置与底壳的止脱结构相对应并配合的止脱结构,所述浮板上的止脱结构为止脱台,它位于浮板的限位槽的下部,当浮板通过限位槽沿底壳限位凸筋移动至底壳上端时,所述止脱台与底壳上的止脱块相抵触,从而将浮板限制在底壳的高度内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封结构是筒形的水封外套安装在地漏主体的底部,筒形的水封内套上缘具有外翻边,该外翻边的外径大于水封外套的外径,以便将水封内套安装在地漏主体上端口上;所述水封内套位于水封外套的内腔内,水封内套的外壁与水封外套内壁间具有环形水道,水封内套的下端与地漏主体底部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与水封内套内腔和所述环形水道形成竖截面为“山”字形的地漏水封。
本实用新型可以做以下改进:为适应地漏安装的楼板厚度以及同层排水管安装深度不同的情况,所述地漏箅子与地漏主体上端口安装位之间设有可调节高度的管状箅子连接件,该箅子连接件外壁具有若干环形凹槽,可以根据地漏安装时的高度截取合适高度的箅子连接件,使箅子与水封内套的外翻边之间具有1~2cm间距。
本实用新型在以上改进措施的基础可以进行以下的改进:所述水封内套的上缘向外横向翻折后再竖向向下弯折形成拱形檐,所述拱形檐的下缘边是水封内套安装于地漏主体上端口的安装部位,所述水封外套的顶端伸入所述水封内套外壁和拱形檐内壁间的环形空间内,并与拱形檐的横向折面之间具有供水封面板上下活动的空间,所述水封面板位于所述空间内,同时,由于该水封内套的拱形檐设计使得水封内套的安装部位低于水封内套上端面,水封内套上端可伸入箅子连接件内,从而既满足了水封高度和水封面板活动行程的高度要求,又能尽可能地减小地漏主体的高度,使得地漏做得更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以下的改进:所述水封内套的外壁上设有沿周边设一用于承托水封面板的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与水封外套的顶端齐平,所述水封面板在自身重力和气压的作用下与水封外套顶端和环形凸缘同时接触,以增强水封面板封闭环形水道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再进行以下的改进:所述水封面板在其外边缘与环形水道外边缘之间的区域上沿一周分布数个气孔,使水封面板上部的气压与排水管道的气压一致,另外,所述水封面板的外边缘向下或向上或上下同时设置导向折边,使水封面板上下活动更为顺畅,即使在受力不均时也不会发生卡位,而影响其密封作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折边的高度可以在5mm~10mm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一步做以下的改进:所述水封内套的下端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在与浮板紧密接触时起加强水封内套与浮板之间的密封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推荐的一个实施例是,在所述地漏本体的上端开口处增设一个用于水封内套和箅子或者箅子连接件定位安装的顶盖,该顶盖外环边缘向下翻折形成折边与地漏本体的上端开口处形成可拆式密封连接,其内环边缘向下延伸并形成两层台阶,其中,第一层台阶为箅子或者箅子连接件安装位,所述箅子或者箅子连接件可拆式密封连接于第一层台阶,第二层台阶为水封内套安装位,水封内套可拆式密封连接于第二层台阶。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一步将所述地漏主体的内腔底部制成凹槽状,使所述水封外套的底端能够可拆式密封连接于该凹槽内,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地漏便成为可拆卸式地漏,地漏中的水封结构全部可拆卸出来,以便能够非常方便地清理地漏中的杂物、清洗地漏及疏通排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还可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地漏箅子的中部设有用于穿插洗衣机出水管的通孔,该通孔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管体,在该管体下端套设掐管密封环,在箅子下方设置可密封箅子孔洞区域的环状防溢面板,该防溢面板套于所述管体上并由掐管密封环的顶端承托,当进入地漏中的水量较大且无法及时排出时,防溢面板在水的浮力和冲击力作用下上升至与箅子接触,封闭箅子上的孔洞,防止水从箅子的孔洞反溢至地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溢面板可以是包括环形空心底座以及固定与底座顶面的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与箅子底面接触密封箅子的孔洞,提高防溢性能。所述防溢面板还可以只是一个环形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水封内套的下端与地漏主体的底面之间空间里设置一弹簧浮板,作为第一密封结构,该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片状浮板和弹簧,片状浮板与水封内套的下端口相适配,弹簧位于底地漏主体底面和浮板之间,使浮板在弹簧力作用下抵住所述水封内套的下端口以密封该下端口,同时,在水封外套上方的水封面板在地漏存水时在自身重力和气压的作用下与水封外套的顶端紧密接触,封闭水封内套与水封外套两者侧壁之间的竖向水道的上端口,形成第二密封结构,利用两道密封结构封闭竖向水道中的水体和弹簧浮板与地漏主体底面之间的底部水体构成的杯状水体,令杯状水体基本不会因蒸发而干涸,得以长久保留,达到长久水封的目的,能起到长效防臭防虫的作用。
(2)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中浮板和底壳通过通过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做滑动连接,使浮板在底壳内沿直线升降而不会发生偏移,避免弹簧发生变形,确保浮板与水封内套下端口的密封效果。
(3)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浮板主要依靠弹簧的作用力达到密封效果,因此可以采用耐100℃高温的材料或金属薄板制备,以便在地漏在遇到接近100℃高温热水排水时,也不会发生几何变形,从而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和使用场所的适应性,并延长第一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
(4) 本实用新型底壳和浮板包裹弹簧,底壳和浮板之间设有止脱结构,用于阻挡浮板从底壳中脱出,使第一密封结构成为一单独的组件,既方便装、拆第一密封结构,使之易于更换维护;又有利于防止弹簧掉出受损。
(5)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的底壳底面和浮板底面对应设置弹簧定位槽,使弹簧中轴线和底壳以及浮板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弹簧位置偏移而受力不均,浮板不能平稳地上、下移动,以确保浮板完全与水封内套下端口抵触密封。
(6)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水封内套的顶端具有拱形檐,使得水封内套的安装部位可以低于水封内套上端面,水封内套上端可伸入箅子连接件内,从而既满足了水封高度和水封面板活动行程的高度要求,又能尽可能地减小地漏主体的高度,使得地漏做得更薄,即使地漏主体的高度在5cm以下,也能起到良好的水封效果,因此,地漏可以根据不同的铺设层厚度做成不同的厚度,且对建筑结构和立管位置没有特殊要求,能非常灵活地布置。
(4)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箅子连接件可根据铺设层的厚度来调整地漏的高度,使地漏可适应各种厚度的铺设层的安装要求。
(8) 本实用新型的水封结构各部件与地漏主体均为可拆卸连接,不但方便安装,而且特别方便地漏的清洗、清理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第一密封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第一密封结构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第一密封结构的主视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第一密封结构的底壳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第一密封结构的浮板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主视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三的主视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四的主视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五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7所示的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同层地漏主体1、地漏箅子8和水封结构,地漏主体1的内腔底部制成凹槽状,其侧壁具有两个管道接口11,该两个管道接口11上设有管道连接件9,用于与排水管道连接。地漏主体1的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用于定位安装的顶盖6。为适应地漏安装的楼板厚度以及同层排水管安装深度不同的情况,地漏箅子8与顶盖6安装位之间设有可调节高度的管状箅子连接件7,该箅子连接件7外壁具有若干环形凹槽,可以根据地漏安装时的高度截取合适高度的箅子连接件7,使地漏箅子8与水封内套3的外翻边之间具有1~2cm间距。
位于地漏主体1内的水封结构是由水封外套2与水封内套3相套构成。筒形的水封外套2的底端可拆式密封连接于地漏主体1的内腔底部的凹槽内。筒形的水封内套3位于水封外套2的内腔内,水封内套3的外壁与水封外套2内壁间具有竖向环形水道,水封内套3的下端与地漏主体1底部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与水封内套3内腔和环形水道形成竖截面为“山”字形的地漏水封。
在水封内套3的下端与地漏主体1底面之间空间里增设带弹簧浮板,作为第一密封结构4,如图3~7所示,该密封结构4由片状浮板41、底壳43和弹簧42构成。浮板41和底壳43由金属或耐100℃高温的材料制成,以便在地漏在遇到接近100℃高温热水排水时,也不会发生几何变形,从而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和使用场所的适应性。底壳43为与水封外套的内腔内径相适配的带底面的圆筒,其筒内壁上设置四个沿内壁周边对称分布的纵向限位结构,该纵向限位结构为限位凸筋44。浮板41的外廓尺寸与底壳43内腔尺寸相适配,其周边也设有与底壳43内壁上的纵向限位结构相对应并适配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为限位槽412。浮板41和底壳43通过相互配合的限位槽和限位凸筋做滑动连接,使浮板在底壳内沿直线升降而不会发生偏移。浮板周边对称均布有4个缺口411作为平衡孔。弹簧42位于底壳43底面与浮板41之间的空间内,其两端分别抵于浮板41底部与底壳43的底面。底壳43内腔底面和浮板41底面对应设置弹簧定位槽46,弹簧4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定位槽46内,使弹簧42中轴线和底壳43以及浮板41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用于避免使用中因弹簧位置偏移而受力不均,浮板不能平稳地上、下移动,以确保浮板完全与水封内套下端口抵触密封。密封结构的底壳43上端口设置限制浮板脱出的止脱结构,用于阻挡浮板41从底壳中脱出,使第一密封结构4成为一单独的组件,既方便装、拆第一密封结构,使之易于更换维护;又有利于防止弹簧42掉出受损。底壳43上的止脱结构为止脱块441,该止脱块441位于底壳43的限位凸筋44的顶端并从凸筋上向底壳中心方向径向凸起。相应地,浮板41上也设置与底壳43的止脱结构相对应并配合的止脱结构。浮板41上的止脱结构为止脱台413,它位于浮板的限位槽412的下部,当浮板41通过限位槽412沿底壳43的限位凸筋44移动至底壳43上端时,止脱台413与底壳43上的止脱块441相抵触,从而将浮板41限制在底壳43的高度内活动。
同时,在水封外套2上方设置一环形的水封面板5,该水封面板5套于水封内套3上,用于在地漏存水时在自身重力和气压的作用下与水封外套2的顶端紧密接触,封闭环形水道的上端口,形成第二密封结构,并与第一密封结构4一起形成双向密封,以便长久保留所述竖向水道中的水体以及浮板41与地漏主体1底面之间的底部水体构成的杯状水体,达到长久水封的目的。
水封内套3的外壁上设有沿周边设一用于承托水封面板5的环形凸缘32,该环形凸缘32与水封外套2的顶端齐平,水封面板5在自身重力和气压的作用下与水封外套2和环形凸缘32同时接触,以增强水封面板5封闭环形水道的密封性。水封内套3的下端设有密封圈31,该密封圈31在与浮板41紧密接触时起加强水封内套3与浮板41之间的密封性的作用。
水封面板5在其外边缘与环形水道外边缘之间的区域上沿一周分布数个气孔51,使水封面板5上部的气压与排水管道的气压一致,另外,所述水封面板5的外边缘上下同时设置导向折边,使水封面板5上下活动更为顺畅,即使在受力不均时也不会发生卡位,而影响其密封作用。导向折边的高度在5mm~10mm的范围内。
顶盖6外环边缘向下翻折形成折边与地漏本体1的上端开口形成可拆式密封连接,其内环边缘向下延伸并形成两层台阶,其中,第一层台阶为箅子连接件7安装位,箅子连接件7可拆式密封连接于第一层台阶,第二层台阶为水封内套3安装位。筒形的水封内套3上缘具有外翻边,该外翻边的外径大于水封外套2的外径,外翻边的外边缘可拆式密封连接于顶盖6的第二层台阶上。
在使用时,排水经过地漏箅子8的孔洞流入水封内套3中时,由于水流的冲力作用,浮板41被下压而向下移动,从而打开水封内套3的下端口,排水进入竖向水道并托起水封面板,使地漏与所述管道接口连接的排水管连通,令排水能顺利地通过地漏排入排水系统中。当排水排至仅能填充到与地漏水封外套2的顶端平齐时,水封面板5因水体无法支撑其重力而重新下降至水封外套2的顶端而将竖向水道的上端口封闭;同时,水封内套3中的存水也不足以克服浮板弹簧42的作用力而使浮板41回升,从而重新封闭水封内套3的下端口。由于采用了浮板41封堵水封内套3的下端口及水封面板5封堵了竖向水道的上端口的双层密封,令水封内套3、水封外套2、浮板41、水封面板5所围闭的空间中的杯状水体基本不会因蒸发而干涸,即使水封内套中的存水逐渐蒸发减少,浮板41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仍始终保持与水封内套3下端口接触的状态,确保杯状水体能长期存在。而水封面板5另一个作用是能有效地阻挡住排水管的污水倒灌,起到双向密封、长效隔臭的作用。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8所示,浮板41外轮廓与水封外套2的内径相近,其靠近边缘即大于水封内套3直径的区域沿周边均匀分布4个平衡孔45,地漏主体1底面和浮板41底面对应设置弹簧定位槽46,弹簧42位于地漏主体1底面和浮板41底部之间,其两端,弹簧4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定位槽46内,从而分别抵于浮板41底部与地漏主体1的底面,使浮板41在弹簧的作用力下抵住水封内套3的下端口以封闭该下端口。浮板41的边缘向下设置有一圈导向折边,使浮板41上下活动更为顺畅。
实施例三:
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筒形的水封内套3的上缘向外横向翻折后再竖向向下弯折形成拱形檐。拱形檐横向折面的折边的外径大于水封外套2的外径。拱形檐的下缘边是水封内套3安装于地漏主体1上端口的安装部位,水封外套2的顶端伸入水封内套3外壁和拱形檐内壁间的环形空间内,并与拱形檐的横向折面之间具有供水封面板5上下活动的空间,水封面板5位于该空间内,同时,由于该水封内套3的拱形檐设计使得水封内套3的安装部位低于水封内套3上端面,水封内套3上端可伸入箅子连接件4内,既满足了水封高度和水封面板5活动行程的高度要求,又能尽可能地减小地漏主体1的高度,使得地漏做得更薄。水封内套3的拱形檐的下缘边可拆式密封连接于顶盖6的第二层台阶上。
实施例四:
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一或二不同的是:地漏箅子8的中部设有用于穿插洗衣机出水管的通孔,该通孔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管体81,在该管体81下端套设掐管密封环82,在地漏箅子8下方设置可密封箅子孔洞区域的环状防溢板10,该防溢板10套于所述管体上并由掐管密封环82的顶端承托,当进入地漏中的水量较大且无法及时排出时,防溢板10在水的浮力和冲击力作用下上升至与箅子接触,封闭地漏箅子8上的孔洞,防止水从地漏箅子8上的孔洞反溢至地面。
防溢板10由环形空心底座以及固定与底座顶面的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与地漏箅子底面接触密封地漏箅子8孔洞区域部分,提高防溢性能。
实施例五:
如图11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水封内套3的下端密封圈31包裹水封内套3下端口的边缘。

Claims (10)

1.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包括同层地漏主体、地漏箅子和水封结构,所述地漏主体的侧壁具有至少一个管道接口,位于地漏主体内的水封结构是由水封外套与水封内套相套构成的竖截面为“山”字形水封,其特征是,在所述水封内套的下端口与地漏主体底面之间空间里增设一带弹簧浮板,以形成第一密封结构,该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片状浮板和弹簧,所述浮板与水封内套的下端口相适配,所述弹簧位于地漏主体底面和浮板之间,其两端分别抵于浮板底部与所述地漏主体的底面,在所述弹簧的作用力下,浮板抵住所述水封内套的下端口以封闭该下端口;同时,在水封外套上方设置一环形的水封面板,该水封面板套于水封内套上,用于在地漏存水时在自身重力和气压的作用下与水封外套的顶端紧密接触,封闭水封内套与水封外套两者侧壁之间的竖向水道的上端口,形成第二密封结构,利用所述的两道密封结构能够长久保留所述竖向水道中的水体和弹簧浮板与地漏主体底面之间的底部水体构成的杯状水体,达到长久水封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是,所述浮板外廓尺寸与地漏的水封外套的内径相近,同时在浮板靠近边缘即大于水封内套直径的区域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数个平衡孔,以便使浮板上浮时能让其上方的水体顺畅地填充入浮板下方的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增设一底壳,所述底壳为与水封外套的内腔内径相适配的带底面的圆筒,其筒内壁上设置至少二个或以上沿内壁周边对称分布的纵向限位结构,所述浮板的外廓尺寸与所述底壳内腔尺寸相适配,其周边也设有与底壳内壁上的纵向限位结构相对应并适配的限位结构所述浮板和底壳通过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做滑动连接,使浮板在底壳内沿直线升降而不会发生偏移;在所述浮板周边对称均布有数个缺口作为平衡孔;所述弹簧位于底壳底面与浮板之间的空间内,其两端分别抵于浮板底部与底壳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底壳底面和浮板底面对应设置弹簧定位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定位槽内,使弹簧中轴线和底壳以及浮板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用于避免使用中因弹簧位置偏移而受力不均,浮板不能平稳地上、下移动,以确保浮板完全与水封内套下端口抵触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底壳上端口设置限制浮板脱出的止脱结构,用于阻挡浮板从底壳中脱出,使第一密封结构成为一单独的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底壳上的止脱结构为止脱块,所述止脱块位于所述底壳的限位凸筋的顶端并从凸筋上向底壳中心方向径向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是,所述水封内套的下端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在与浮板紧密接触时起加强水封内套与浮板之间的密封性的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是,所述水封内套的外壁上设有沿周边设一用于承托水封面板的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与水封外套的顶端齐平,所述水封面板在自身重力和气压的作用下与水封外套顶端和环形凸缘同时接触,以增强水封面板封闭环形水道的密封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是,所述水封面板在其外边缘与环形水道外边缘之间的区域上沿一周分布数个气孔,使水封面板上部的气压与排水管道的气压一致,另外,所述水封面板的外边缘向下或向上或上下同时设置导向折边,使水封面板上下活动更为顺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是,所述水封内套的上缘向外横向翻折后再竖向向下弯折形成拱形檐,所述拱形檐的下缘边是水封内套安装于地漏主体上端口的安装部位,所述水封外套的顶端伸入所述水封内套外壁和拱形檐内壁间的环形空间内,并与拱形檐的横向折面之间具有供水封面板上下活动的空间内,所述水封面板位于所述空间内,同时,该水封内套的拱形檐设计使得水封内套的安装部位低于水封内套上端面。
CN201420755896.XU 2014-12-05 2014-12-05 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43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55896.XU CN204343432U (zh) 2014-12-05 2014-12-05 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55896.XU CN204343432U (zh) 2014-12-05 2014-12-05 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3432U true CN204343432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26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5589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43432U (zh) 2014-12-05 2014-12-05 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434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3726B (zh) 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
CN203684351U (zh) 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存水弯
CN102330459B (zh) 防返溢立管连接件
CN105909978A (zh) 浮球式防泄漏煤气排水器
CN201778366U (zh) 下沉式卫生间防漏系统
CN204343432U (zh) 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
CN203684350U (zh) 一种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
CN105275079A (zh) 一种横向排水地漏
CN201915489U (zh) 高水封大水量防臭气地漏
CN204343415U (zh) 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存水弯
CN204081045U (zh) 智能地漏
CN106869289B (zh) 一种建筑同层排水地漏
CN201696745U (zh) 防臭排积水的防水套管
CN203878722U (zh) 一种防干涸防返溢地漏
CN204662623U (zh) 一种淋浴间隐藏式排水系统
CN202416536U (zh) 预埋防水地漏
CN220977694U (zh) 一种桥梁防渗漏泄水管
CN201495623U (zh) 同层地漏
CN201794150U (zh) 组合式防渗地漏
CN203878721U (zh) 一种防干涸地漏
CN204081049U (zh) 同层多通道防臭地漏
CN202124903U (zh) 防返溢立管连接件
CN102071730A (zh) 高水封大水量防臭气地漏
CN202672281U (zh) 一种防泛溢隔气地漏
CN213390440U (zh) 一种防渗漏地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9

Address after: 528400, C District, two floor, No. 7 Xiang Hing Street, former Long Industrial District, three Town, Guangdong, Zhongshan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JUYA BATHROO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80, Guangdong, Zhuhai province Xiangzhou Tang Zhen town after pit village 95

Patentee before: Xie Shuiqi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