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37376U - 一种医用排液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排液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37376U
CN204337376U CN201420830967.8U CN201420830967U CN204337376U CN 204337376 U CN204337376 U CN 204337376U CN 201420830967 U CN201420830967 U CN 201420830967U CN 204337376 U CN204337376 U CN 204337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discharge opeing
medical
suction bottle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309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爱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4208309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37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37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373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排液包,包括:一排液瓶,排液瓶的上端分别设有一集液头和一上排液口;一吸引瓶,吸引瓶的上端设有一吸气阀,一橡胶球套于吸气阀;吸引瓶的下端设有一瓶盖,瓶盖连接一收缩管和与收缩管连接的膨胀球,并且收缩管和膨胀球位于吸引瓶的内部;一联接管,排液瓶通过联接管与吸引瓶连接;其中,排液瓶的下端设有一与排液瓶内部连通的下排液口;吸引瓶的表面设有显示膨胀球膨胀率的负压刻度线。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排液包,通过在吸引瓶的表面设置负压刻度线,便于医院了解排液瓶和吸引瓶内部的负压值,利于排出创伤部的血液、化脓以及体液等渗出液。同时,通过在排液瓶的下端设置下排液口,利于排液瓶中的液体的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排液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排液包。
背景技术
在肺部手术胸腔医疗中,常使用吸引排液包进行吸引创伤部产生的血液、化脓以及体液等渗出液。现有的吸引排液包包括排液瓶和吸引瓶,排液瓶连接排液管,排液管插入患者的创伤部,由吸引瓶对排液瓶产生负压,使得创伤部的血液、化脓以及体液等渗出液通过排液管流入排液瓶中。但现有的吸引排液包无法知晓内部负压的大小,仅凭医生的经验控制。若是负压小,则无法排尽血液、化脓以及体液等渗出液,若是负压大,则会造成将内脏器官吸住,导致不必要的误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排液包,以解决现有吸引排液包无法知晓内部负压的大小,使得无法排尽血液、化脓以及体液等渗出液,以及严重时造成误伤内脏器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排液包,包括:一排液瓶,所述排液瓶的上端分别设有一与所述排液瓶内部连通的集液头和一上排液口,所述集液头与外接排液管连接;一吸引瓶,所述吸引瓶的上端设有一与所述吸引瓶内部连通的吸气阀,一橡胶球套于所述吸气阀,并且所述橡胶球还具有一单向阀;所述吸引瓶的下端设有一具有导气孔的瓶盖,所述瓶盖连接一收缩管和与所述收缩管连接的膨胀球,并且所述收缩管和所述膨胀球位于所述吸引瓶的内部;一联接管,所述排液瓶通过所述联接管与所述吸引瓶连接;其中,所述排液瓶的下端设有一与所述排液瓶内部连通的下排液口,所述下排液口具有一控制液体流动的控制装置;所述吸引瓶的表面设有显示所述膨胀球膨胀率的负压刻度线。
上述的一种医用排液包,其中,所述下排液口连接一排液管。
上述的一种医用排液包,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为板形钳,所述板形钳可夹持地设于所述排液管上。
上述的一种医用排液包,其中,所述负压刻度线沿靠近所述吸引瓶表面的中间向外侧扩散。
上述的一种医用排液包,其中,所述负压刻度线的范围为0Kpa至-50Kpa之间,所述负压刻度线的范围优选为-2Kpa至-15Kpa之间。
上述的一种医用排液包,其中,所述排液瓶的表面从上至下设有显示液体容量的刻度线,所述排液瓶的表面的左下角还倾斜设有微量刻度线。
上述的一种医用排液包,其中,所述上排液口连接一可拆卸的盖子。
上述的一种医用排液包,其中,所述集液头的头部具有一联接器,并且所述集液头还具有一控制液体流动的板形钳。
上述的一种医用排液包,其中,所述吸引瓶的上端具有一联接头,所述联接管分别与所述排液瓶的上端和所述联接头连接。
上述的一种医用排液包,其中,所述排液瓶和所述吸引瓶的侧端面设有尼龙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通过在吸引瓶的表面设置负压刻度线,便于医院了解排液瓶和吸引瓶内部的负压值,利于排出创伤部的血液、化脓以及体液等渗出液。
(2)通过在排液瓶的下端设置下排液口,利于排液瓶中的液体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排液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排液包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排液包,包括有一排液瓶1和一吸引瓶2,该排液瓶1通过一联接管3与吸引瓶2相连接,使得排液瓶1的内部与吸引瓶2的内部通过连接管3相贯通。在排液瓶1的上端分别设有一与排液瓶1内部连通的集液头4和一上排液口5,集液头4与外接排液管连接,外接排液管插入患者创伤部,以此通过排液管和集液头4将创伤部的血液、化脓以及体液等渗出液导流至排液瓶1的内部。使用完毕后,通过上排液口5将排液瓶倾倒以倒出液体。在吸引瓶2的上端设有一与吸引瓶2内部连通的吸气阀6,一橡胶球61套于吸气阀6上,并且该橡胶球61还具有一单向阀62。通过按压橡胶球61,使得吸引瓶2内的空气从吸气阀6和单向阀62中向外排出,以此使得吸引瓶2和排液瓶1内部产生负压。在吸引瓶2的下端设有一具有导气孔71的瓶盖7,瓶盖7连接有一收缩管72和与收缩管72连接的膨胀球73,并且收缩管72和膨胀球73位于吸引瓶2的内部。当吸引瓶2内产生负压时,膨胀球73会随之膨胀。进一步的,在排液瓶1的下端还设有一与排液瓶1内部连通的下排液口8,并且下排液口8具有一控制液体流动的控制装置81。通过控制装置81能够控制下排液口8的开启或关闭,同时,通过下排液口8的使用,能够方便将排液瓶1中的液体排出,无需倾倒排液瓶1。在吸引瓶2的表面设有用于显示膨胀球73膨胀率的负压刻度线74,通过负压刻度线74能够给使用者直观查看负压大小。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所示。下排液口8连接有一排液管82,以此使得排液瓶1中的液体能够通过下排液口8从排液管82中引流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81为板形钳,板形钳可夹持地设于排液管82上,通过板形钳来控制排液管8的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负压刻度线74沿靠近吸引瓶2表面的中间向外侧扩散。以一实施例为例,吸引瓶2表面的负压刻度线74的范围值为0Kpa至-50Kpa之间,以一最佳实施例为例,负压刻度线74的范围优选值为-2Kpa至-15Kpa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在排液瓶1的表面从上至下设有显示液体容量的刻度线11,通过刻度线11来显示排液瓶1中吸收的创伤部的血液、化脓以及体液等渗出液的容量。在排液瓶1的表面的左下角还倾斜设有微量刻度线12。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上排液口5连接一有可拆卸的盖子51。当倾倒排液瓶1中的液体时,打开盖子51,即可从上排液口5中排出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在集液头4的头部具有一联接器42,通过联接器42将集液头4于排液管连接。在集液头4上还具有一控制液体流动的板形钳43,通过板形钳43来控制集液头4的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在吸引瓶2的上端具有一联接头31,联接管3分别与排液瓶1的上端和联接头3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在排液瓶1和吸引瓶2的侧端面设有尼龙贴9,通过尼龙贴9可将排液瓶1和吸引瓶2粘贴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使用方式:
请继续参见图1所示,通过按压橡胶球61,使得吸引瓶2内的空气从吸气阀6和单向阀62中向外排出,以此使得吸引瓶2和排液瓶1内部产生负压。当吸引瓶2和排液瓶1内部产生负压时,膨胀球73会随之膨胀,使用者通过吸引瓶2表面的负压刻度线74查看内部负压值,以满足负压要求范围。由于排液瓶1内部具有负压,创伤部的血液、化脓以及体液等渗出液通过集液头4导流至排液瓶1的内部。当导流完成后,通过刻度线11和微量刻度线12来读取排液瓶1中液体的容量。读取完毕后,打开板形钳43,通过上排液口5将排液瓶倾倒以倒出液体,或者打开下板形钳,使得排液瓶1中的液体直接从下排液口8排出。
综上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排液包,通过在吸引瓶的表面设置负压刻度线,便于医院了解排液瓶和吸引瓶内部的负压值,利于排出创伤部的血液、化脓以及体液等渗出液。同时,通过在排液瓶的下端设置下排液口,利于排液瓶中的液体的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医用排液包,包括:
一排液瓶,所述排液瓶的上端分别设有一与所述排液瓶内部连通的集液头和一上排液口,所述集液头与外接输液管连接;
一吸引瓶,所述吸引瓶的上端设有一与所述吸引瓶内部连通的吸气阀,一橡胶球套于所述吸气阀,并且所述橡胶球还具有一单向阀;所述吸引瓶的下端设有一具有导气孔的瓶盖,所述瓶盖连接一收缩管和与所述收缩管连接的膨胀球,并且所述收缩管和所述膨胀球位于所述吸引瓶的内部;
一联接管,所述排液瓶通过所述联接管与所述吸引瓶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液瓶的下端设有一与所述排液瓶内部连通的下排液口,所述下排液口具有一控制液体流动的控制装置;
所述吸引瓶的表面设有显示所述膨胀球膨胀率的负压刻度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排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液口连接一排液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医用排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板形钳,所述板形钳可夹持地设于所述排液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排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刻度线沿靠近所述吸引瓶表面的中间向外侧扩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医用排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刻度线的范围为0Kpa至-50Kpa之间,所述负压刻度线的范围优选为-2Kpa至-15Kpa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排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瓶的表面从上至下设有显示液体容量的刻度线,所述排液瓶的表面的左下角还倾斜设有微量刻度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排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液口连接一可拆卸的盖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排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头的头部具有一联接器,并且所述集液头还具有一控制液体流动的板形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排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瓶的上端具有一联接头,所述联接管分别与所述排液瓶的上端和所述联接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排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瓶和所述吸引瓶的侧端面设有尼龙贴。
CN201420830967.8U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医用排液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7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0967.8U CN204337376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医用排液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0967.8U CN204337376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医用排液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37376U true CN204337376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20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3096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7376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医用排液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373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9706A (zh) * 2017-06-30 2017-09-12 苏州威新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引流瓶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9706A (zh) * 2017-06-30 2017-09-12 苏州威新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引流瓶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82891U (zh) 一种用于icu重症医学科的护理用引流装置
CN204501822U (zh) 内科引流装置
CN106512108A (zh) 一种icu重症病人术后护理用引流装置
CN204337376U (zh) 一种医用排液包
CN202666073U (zh) 一种便携式洗胃装置
CN203291370U (zh) 一种可控引流负压球
CN201481876U (zh) 医用阻水透气外引流袋
CN208943015U (zh) 恒负压吸引器
CN207708297U (zh) 一种气管套管的堵管装置
CN203777407U (zh) 一种静脉输液器
CN206837167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CN203591474U (zh) 一种可持续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CN206534914U (zh) 一种新型负压引流瓶
CN202909164U (zh) 一种临床医用微型负压引流装置
CN201969089U (zh) 一种负压式胸腔闭式引流袋
CN205586279U (zh) 子母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205586274U (zh) 一种组合式引流瓶
CN104146822A (zh) 一种便于密封的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
CN207804685U (zh) 胸腔引流器
CN202777250U (zh) 一种无残留液自排气的输液器滴壶组件
CN207708239U (zh) 神经外科手术引流装置
CN206482892U (zh) 一种一次性胸腔内负压引流装置
CN207545539U (zh) 一种胃肠负压吸引装置
CN207412436U (zh) 可脱卸胸腔引流装置
CN203763552U (zh) 液气胸负压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