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31531U - 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31531U
CN204331531U CN201420717314.9U CN201420717314U CN204331531U CN 204331531 U CN204331531 U CN 204331531U CN 201420717314 U CN201420717314 U CN 201420717314U CN 204331531 U CN204331531 U CN 204331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resistance
power amplifier
sheffer stroke
stroke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173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im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im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im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im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173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31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31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315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直流电源S,与直流电源S相连接的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温度补偿电路,以及与温度补偿电路相连接的光敏电阻CDS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直流电源S与光敏电阻CDS之间串接有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其制作和使用非常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能根据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来自动调整输出电流值,而且经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不会发生较大的衰减,从而能确保放大信号的质量和性能,确使其性能更加稳定,并有效的降低电路自身和外界的射频干扰,从而确保其性能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厂商在制作完电池保护电路板以后一般都需要用双极性电源来检测该电池保护电路板的各项功能是否已经达标,即利用双极性电源快速的实现对电池保护电路板的过压、欠压、过流的快速校准和测试。所谓的双极性电源是指该电源放电时其电源内部的电流是从负极流向正极,而对该电源充电时其电源内部的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传统的普通电源其内部的电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只能从负极流向正极,而不能从正极流向负极)。但是,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双极性电源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且经传统的功率放大电路进行功率驱动放大后,其放大信号的衰减幅度较大,而且还会受到外部的电磁干扰,进而使得放大信号性能较为不稳定,使得其供电性能极其不稳定。因此严重影响了其深层次的使用和推广,便是人们急需要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双极性电源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进而导致性能不稳定的缺陷,提供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主要由直流电源S,与直流电源S相连接的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温度补偿电路,以及与温度补偿电路相连接的光敏电阻CDS组成。同时,在直流电源S与光敏电阻CDS之间串接有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所述的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2,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光二极管D1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二极管D2后接地的电阻R8,正极与电阻R8和二极管D2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9,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0,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1,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7,以及一端与极性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2组成;所述与非门IC1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与非门IC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3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光敏电阻CDS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与直流电源S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由三极管Q1,三极管Q2,串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串接在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S的负极之间的RC滤波电路,串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与直流电源S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2,以及与直流电源S相并联的电阻R5组成;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S的正极相连接,而三极管Q2的基极还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温度补偿电路由三极管Q3,三极管Q4,功率放大器P1,串接在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4,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2,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3,负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经光敏电阻CDS后接地的电容C4,与电容C4相并联的电阻R6,以及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经光敏电阻CDS接地的电阻R7组成;所述功率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其负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基极接地。同时,三极管Q3的基极还与直流电源S的正极相连接。
所述RC滤波电路由电阻R3,以及与电阻R3相并联的电容C1组成,所述的电容C2、电容C3及电容C4均为极性电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其制作和使用非常方便。
(2)本实用新型能根据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来自动调整输出电流值,而且经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不会发生较大的衰减,从而能确保放大信号的质量和性能,确使其性能更加稳定,并有效的降低电路自身和外界的射频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度补偿式电源主要由直流电源S,与直流电源S相连接的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温度补偿电路,与温度补偿电路相连接的光敏电阻CDS,以及串接在直流电源S与光敏电阻CDS之间的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组成。
其中,控制电路由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5以及RC滤波电路组成。连接时,电阻R1串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而RC滤波电路则串接在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S的负极之间。电阻R2串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与直流电源S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5则与直流电源S相并联。
同时,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S的正极相连接,其基极还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为确保运行效果,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及电阻R5的阻值均为10KΩ。本申请中的RC滤波电路由电阻R3,以及与电阻R3相并联的电容C1组成。
所述的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2,与非门IC5,与非门IC1与非门IC2极性电容C5,极性电容C6,光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以及电阻R12组成。
连接时,所述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与直流电源S的负极相连接;同时极性电容C5的正极与光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而光二极管D1的P2极则接地;电阻R8一端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其另一端经二极管D2后接地。
所述极性电容C6的正极与电阻R1和二极管D2的连接点相连接,其负极接地;电阻R9的一端与与非门IC1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10则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
电阻R11的一端与与非门IC1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与非门IC3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同时,电容C7的正极与与非门IC2输出端相连接,其负极也与与非门IC3负极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与极性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与非门IC2负极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与非门IC1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与非门IC2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3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IC3的输出端与与光敏电阻CDS的一端相连接。
温度补偿电路用于外部环境温度变化时的功率补偿,其由三极管Q3,三极管Q4,功率放大器P1,串接在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4,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2,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3,负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经光敏电阻CDS后接地的电容C4,与电容C4相并联的电阻R6,以及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经光敏电阻CDS接地的电阻R7组成。
功率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其负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同时,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而其基极接地。
为确保使用效果,所述的电容C2、电容C3及电容C4均优先采用极性电容来实现。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4)

1.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直流电源S,与直流电源S相连接的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温度补偿电路,以及与温度补偿电路相连接的光敏电阻CDS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直流电源S与光敏电阻CDS之间串接有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所述的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2,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光二极管D1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二极管D2后接地的电阻R8,正极与电阻R8和二极管D2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9,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0,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1,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7,以及一端与极性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2组成;所述与非门IC1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与非门IC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3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光敏电阻CDS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与直流电源S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由三极管Q1,三极管Q2,串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串接在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S的负极之间的RC滤波电路,串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与直流电源S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2,以及与直流电源S相并联的电阻R5组成;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S的正极相连接,而三极管Q2的基极还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补偿电路由三极管Q3,三极管Q4,功率放大器P1,串接在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4,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2,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3,负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经光敏电阻CDS后接地的电容C4,与电容C4相并联的电阻R6,以及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经光敏电阻CDS接地的电阻R7组成;所述功率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其负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基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直流电源S的正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C滤波电路由电阻R3,以及与电阻R3相并联的电容C1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C2、电容C3及电容C4均为极性电容。
CN201420717314.9U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1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17314.9U CN204331531U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17314.9U CN204331531U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31531U true CN204331531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7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1731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1531U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31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5348B (zh) 一种光束激发放大式场强检测电流源
CN204331531U (zh) 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
CN204331525U (zh) 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稳压电源装置
CN104460809A (zh) 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电源装置
CN104460800A (zh) 一种温度补偿式逻辑放大稳压电源装置
CN204314763U (zh) 一种光束激发式精密反向偏置可调电流源
CN204190617U (zh) 一种温度补偿稳压电源
CN204189060U (zh) 一种由精密反向电流源供电的新型补偿式电源
CN104467417A (zh) 一种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偏置可调电流源
CN204314350U (zh) 一种新型偏置可调温度补偿电源
CN104459234A (zh) 一种新型偏置可调温度补偿电源
CN204190619U (zh) 一种温度补偿式电源
CN204189059U (zh) 一种精密反向偏置可调电流源
CN104467698A (zh) 一种逻辑保护放大电路
CN204316475U (zh) 一种mos管驱动电路
CN204316446U (zh)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开关功率放大系统
CN204316470U (zh) 一种射极耦合非对称逻辑保护触发系统
CN104410372A (zh)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开关功率放大系统
CN204334323U (zh) 一种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偏置可调电流源
CN204334490U (zh) 一种逻辑保护放大电路
CN105182088A (zh) 一种放大式场强检测电路
CN204316441U (zh) 一种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
CN204349413U (zh) 一种电路保护装置
CN204190618U (zh) 一种偏置可调温度补偿电源
CN105007048A (zh) 一种新型开关功率放大式场强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