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8314U - 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 - Google Patents

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28314U
CN204328314U CN201420761031.4U CN201420761031U CN204328314U CN 204328314 U CN204328314 U CN 204328314U CN 201420761031 U CN201420761031 U CN 201420761031U CN 204328314 U CN204328314 U CN 204328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body
retaining collar
resistance
lower nozzle
horizontal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610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华明
李业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7610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28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28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283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包括弯形管体,用于连接外部上立管的第一固定套环和用于连接外部横管的第二固定套环。所述第一固定套环固定在所述弯形管体的上管口,所述第二固定套环固定在所述弯形管体的下管口,所述上管口的口径小于所述下管口的口径,所述弯形管体的内管腔内径由所述上管口处向所述下管口处逐渐扩大,所述弯形管体的内管腔上还设置有一内衬金属层。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组装便捷,抗冲击和耐磨损能力较好,能够有效的抵抗水流和硬物冲击。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巧妙的根据弯形管体的内管腔渐扩弯管的形态,预先制作不锈钢衬套用作内衬金属层,大大的降低了产品制作难度,提高了产品的制作效率。

Description

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件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
背景技术
在高层排水系统中,大多采用PVC等塑料制作的排水管道进行排水,水流由高处进入排水管道中向下排放的过程会对弯道处的管壁产生巨大的冲击,而排放的废水中通常还混有泥沙或其他硬物,也将大大的提高水流的冲击力,该冲击力会严重的磨损弯道处的管壁。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抗冲击、耐磨损的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抗冲击、耐磨损的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包括:一弯形管体,用于连接外部上立管的第一固定套环和用于连接外部横管的第二固定套环。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套环固定在所述弯形管体的上管口,所述第二固定套环固定在所述弯形管体的下管口,所述上管口的口径小于所述下管口的口径,所述弯形管体的内管腔内径由所述上管口处向所述下管口处逐渐扩大,所述弯形管体的内管腔上还设置有一内衬金属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立横转接管还包括一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具有一用于与弯形管体的上管口处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一用于与弯形管体的下管口处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形管体、第一固定套环和第二固定套环均由PVC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衬金属层为预加工卷制成型的不锈钢衬套,所述不锈钢衬套的外形尺寸与所述弯形管体的内管腔相适配,所述不锈钢衬套由所述下管口插入所述内管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不锈钢衬套与所述内管腔之间设置有密封填充粘接层。
本实用新型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和耐磨损能力较好,能够有效的抵抗水流和硬物冲击,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的:其一为将弯形管体内管腔口径设置为由进水口向出水口逐渐扩大,水流在进入上管口后,利用口径变大逐渐降低水流冲击力;其二为在内管腔中设置内衬金属层来增强管体的抗冲击和耐磨损能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套环和第二固定套环与外部管件进行对接,操作简单,组装便捷,同时还能够避免不同材质管道连接处因膨胀系数差异而泄漏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适配L型支架,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可靠性和便捷性,以及便于本实用新型借助外部墙体进行固定,分担部分重量。既可以将L型支架的中部固定在弯形管体的弯曲圆心一侧的外部墙体上,吊装弯形管体,也可以设置在远离弯形管体弯曲圆心的一侧的外部墙体上,支撑弯形管体。
4、本实用新型巧妙的根据弯形管体的内管腔渐扩弯管的形态,预先制作不锈钢衬套用作内衬金属层,组装时,仅需将不锈钢衬套的小口端对应内管腔的下管口进行插入,并沿轴向推进固定即可完成内衬金属层的设置,大大的降低了产品制作难度,提高了产品的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弯形管体100,上管口110,下管口120,内管腔130,第一固定套环200,第二固定套环300,内衬金属层400,L型支架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包括:一弯形管体100,用于连接外部上立管的第一固定套环200和用于连接外部横管的第二固定套环300。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套环200固定在弯形管体100的上管口110,第二固定套环300固定在弯形管体100的下管口120,上管口110的口径小于下管口120的口径,弯形管体100的内管腔130内径由上管口110处向下管口120处逐渐扩大,弯形管体100的内管腔130上还设置有一内衬金属层400。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弯形管体100、第一固定套环200和第二固定套环300均由PVC材料制作而成,弯形管体100为90°转向的弯形管体,第一固定套环200和第二固定套环300为管箍,与弯形管体100之间为螺纹密封连接,本实施例的内衬金属层400为预加工卷制成型的不锈钢衬套,所述不锈钢衬套的外形尺寸与弯形管体100的内管腔130相适配,所述不锈钢衬套由下管口120插入内管腔130中,在所述不锈钢衬套插入前在其外表面涂覆上密封胶水,所述密封胶水在所述不锈钢衬套与内管腔130之间凝固形成密封填充粘接层(图中未示出)。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安装可靠性,本实施例的立横转接管还包括一L型支架500,所述L型支架具有一用于与弯形管体的上管口处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一用于与弯形管体的下管口处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端。示例性的,本实施例在现场实施使用时,将L型支架500的中部固定在弯形管体的弯曲圆心一侧的外部墙体上。如图所示L型支架500的第一连接端与弯形管体的上管口处连接,L型支架500的第二连接端与弯形管体的下管口处连接。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立横转接管设置在高层排水管道上,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利用第一固定套环200将弯形管体100的上管口110和外部上立管排水口进行对接,利用第二固定套环300将弯形管体100的下管口120和外部横管的进水口进行对接,由高层流动至外部上立管排水口处的水流进入弯形管体100中,水流流速相对于使用传统口径不变的弯管有所减缓,且在本实施例中,水流是直接冲击在不锈钢衬套上,不会直接冲击在弯形管体的内管壁上,大大的提高了弯形管体的抗冲击、耐磨损能力,即使水流中混合有硬物也能够顺利进行导流。最后,水流再经由弯形管体100的下管口120排入外部横管中进行排放。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包括一弯形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外部上立管的第一固定套环和用于连接外部横管的第二固定套环,所述第一固定套环固定在所述弯形管体的上管口,所述第二固定套环固定在所述弯形管体的下管口,所述上管口的口径小于所述下管口的口径,所述弯形管体的内管腔内径由所述上管口处向所述下管口处逐渐扩大,所述弯形管体的内管腔上还设置有一内衬金属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横转接管还包括一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具有一用于与所述弯形管体的上管口处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一用于与所述弯形管体的下管口处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形管体、第一固定套环和第二固定套环均由PVC材料制作而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金属层为预加工卷制成型的不锈钢衬套,所述不锈钢衬套的外形尺寸与所述弯形管体的内管腔相适配,所述不锈钢衬套由所述下管口插入所述内管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衬套与所述内管腔之间设置有密封填充粘接层。
CN201420761031.4U 2014-12-05 2014-12-05 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28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61031.4U CN204328314U (zh) 2014-12-05 2014-12-05 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61031.4U CN204328314U (zh) 2014-12-05 2014-12-05 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28314U true CN204328314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4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6103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28314U (zh) 2014-12-05 2014-12-05 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283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4753A (zh) * 2017-01-22 2017-05-24 江苏顺通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无缝弯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4753A (zh) * 2017-01-22 2017-05-24 江苏顺通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无缝弯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7034B (zh) 用于复合式衬砌结构背后回填注浆的注浆系统及注浆方法
CN103741671A (zh) 一种用于基坑降水中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
CN205606060U (zh) 一种同层安装单立管排水管件
CN204000838U (zh) 地下连续墙胶囊式防绕流结构
CN203362181U (zh) 一种应用于隧道施工防水堵漏的压浆式膜袋
CN204328314U (zh) 耐硬物冲击的带变径的立横转接管
CN205477669U (zh) 一种用于复合式衬砌结构背后回填注浆的注浆系统
CN207277486U (zh) 一种矿山尾矿库应急自动排水装置
CN204647655U (zh) 螺旋降噪排水三通管件
CN203383853U (zh) 用于解决隧道中心沟排水能力不足的缓冲系统
CN202252426U (zh) 一种实壁螺旋管
CN206052919U (zh) 一种带有导流板的蜗形滞流器
CN20582438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管道
CN204435330U (zh) 一种水电水利工程临时生态泄放管封堵系统
CN201310703Y (zh) 一种导流三通接头
CN107013768A (zh) 管道井
CN206844229U (zh) 一种管道增压泵位置高于水位的消防水池
CN203641701U (zh) 一种轻质混凝土护壁组合给排水管道
CN102498771A (zh) 具有止回功能的排盐井及其施工方法
CN205077463U (zh) 用于发电厂的山体引水隧道结构
CN104452815A (zh) 塑料降压检查井
CN206830193U (zh) 一种盾构管片预埋注浆管
CN203238701U (zh) 喀斯特地区矿井探水取水设备
CN203641717U (zh) 一种高层建筑用金属软管
CN204041110U (zh) 一种流体变速除结晶的隧道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Yegui

Inventor before: Guan Huaming

Inventor before: Li Yegu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