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18129U - 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和脚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和脚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18129U
CN204318129U CN201420786285.1U CN201420786285U CN204318129U CN 204318129 U CN204318129 U CN 204318129U CN 201420786285 U CN201420786285 U CN 201420786285U CN 204318129 U CN204318129 U CN 204318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assembly
fixture
furniture
rear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862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hong Home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hong Home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hong Home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hong Home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862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18129U/zh
Priority to JP2015001972U priority patent/JP3198421U/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18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181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折叠脚的家具(100)和脚连接装置(12,13)。所述折叠脚包括安装在家具主体(15)的底部的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所述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能够对向折叠到第一锁定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锁定位置,在所述第一锁定位置,所述前脚组件(1)和所述后脚组件(2)都折叠在所述家具主体(15)的底部且在同一平面内;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锁定位置,所述前脚组件(1)和所述后脚组件(2)分别与所述家具主体(15)的底部呈预定角度。

Description

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和脚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和脚连接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下均可使用的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和在这种家具中使用的脚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家居条件和生活用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例如,有的人喜欢较高的沙发,有的人却喜欢较矮的沙发。家中有幼儿的家庭因为担心幼儿的安全而倾向于购买和使用高度尽可能低的沙发或其他家具。这样,幼儿即使不慎从沙发上跌落也不至于受伤。单身青年或者无子女的年轻夫妻,可能会希望在家里的阳台或者飘窗上放置一把很低的沙发。而有老人的家庭则考虑老人坐下和站起不方便会尽可能购买和使用高一些的沙发。另外,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有些用户可能想要更改沙发的高矮,以调整家居设计风格和解决自己的审美疲劳。
然而,现有的家具中,很少能够具备这种调整高度的功能。少数具有折叠脚的沙发也不便于操作,且折叠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减小空间便于存放,而非使用。也就是说,现有技术的家具中,折叠脚处于折叠状态后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其便于折叠且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下均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脚包括安装在家具主体的底部的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所述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能够对向折叠到第一锁定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锁定位置,在所述第一锁定位置,所述前脚组件和所述后脚组件都折叠在所 述家具主体的底部且在同一平面内;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锁定位置,所述前脚组件和所述后脚组件分别与所述家具主体的底部呈预定角度。
优选的是,所述前脚组件包括两个前脚、连接在所述两个前脚之间的前脚连杆和用于将所述前脚连接到所述底部的脚连接装置,所述后脚组件包括两个后脚、连接在所述两个后脚之间的后脚连杆和用于将所述后脚连接到所述底部的脚连接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脚连接装置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其被连接并固定到所述前脚或所述后脚;第二固定件,其被固定到所述家具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有使枢轴穿过的第一孔和第二孔,使得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能够围绕所述枢轴枢转,使得所述前脚组件和所述后脚组件被锁定在所述第一锁定位置和所述第二锁定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脚连接装置还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通过弹簧与所述枢轴相连,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长孔,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长孔并能够随着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枢转在所述长孔中移动,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定位置和所述第二锁定位置相对应的多个锁定槽,所述定位杆能够被所述弹簧的弹力定位在所述多个锁定槽中的任一个。
优选的是,所述后脚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前脚连杆的长度,所述后脚连杆被设置在所述后脚的当所述后脚组件处于所述第一锁定位置时靠近所述家具主体的底部的一侧。
优选的是,所述后脚的长度大于所述前脚的长度,并且在所述第二锁定位置,所述前脚组件与所述家具主体的底部之间的角度大于所述后脚组件与所述家具主体的底部之间的角度。
优选的是,所述前脚和所述后脚的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分别安装有脚垫。
优选的是,所述家具是沙发。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家具的脚连接装置,所述家具包括折叠脚,所述折叠脚包括安装在家具主体的底部的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 所述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能够对向折叠到第一锁定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锁定位置,在所述第一锁定位置,所述前脚组件和所述后脚组件都折叠在所述家具主体的底部且在同一平面内;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锁定位置,所述前脚组件和所述后脚组件分别与所述家具主体的底部呈预定角度。所述前脚组件包括两个前脚、连接在所述两个前脚之间的前脚连杆和用于将所述前脚连接到所述底部的脚连接装置,所述后脚组件包括两个后脚、连接在所述两个后脚之间的后脚连杆和用于将所述后脚连接到所述底部的脚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连接装置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其被连接并固定到所述前脚或所述后脚;第二固定件,其被固定到所述家具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有使枢轴穿过的第一孔和第二孔,使得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能够围绕所述枢轴枢转,使得所述前脚组件和所述后脚组件被锁定在所述第一锁定位置和所述第二锁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折叠脚的家具能够很方便地调整高度,在折叠和展开状态下均可使用,折叠状态下折叠脚占用空间小。对于有老人或者小孩的家庭,可以方便地改变家具的高度,例如,为了孩子安全考虑,可以将折叠脚折叠在家具底部,将家具的高度降到最低;为了方便老人使用,可以将折叠脚展开,升高家具的高度。另外,根据不同的个人习惯和偏好,通过将折叠脚展开到任意一个第二锁定位置,可以调整沙发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家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折叠脚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前脚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后脚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前脚连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后脚连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A和7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脚连接装置处于第一锁定位置的平面图和立体图;
图8A和8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脚连接装置处于第二锁定位置的平面图和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折叠脚处于第一锁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10A至10E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沙发的折叠状态变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和脚连接装置。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以沙发为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家具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沙发10包括沙发主体15和安装在沙发主体15底部的折叠脚。折叠脚包括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图1中被沙发主体15遮挡而未示出)以及将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连接至沙发主体15底部的脚连接装置(未图示)。
下面参照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脚。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折叠脚的结构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折叠脚包括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前脚组件1包括两个前脚12、连接在两个前脚12之间的前脚连杆14以及脚连接装置13。后脚组件2包括两个后脚24、连接在两个后脚24之间的后脚连杆22以及脚连接装置23。
下面将结合图3和图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脚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脚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前脚组件1包括一对前脚12、前脚连杆14、一对前脚连接装置13,以及一对脚垫11。
前脚12与前脚连杆14一起用于支撑沙发主体15的重量。前脚连接装置13用于将前脚组件1连接至沙发主体15的底部。脚垫11设置在前脚12的端部,优选地由橡胶材料制成。脚垫11的厚度应当保证, 在折叠脚处于第二锁定位置时,脚垫11可以起到防滑和防磨的作用;而当折叠脚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脚垫11可以起到支撑沙发主体15的作用,避免折叠脚与地面直接接触。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后脚组件2包括一对后脚24、后脚连杆22、一对后脚连接装置23,以及一对脚垫21。
后脚24与后脚连杆22一起用于支撑沙发主体15的重量。后脚连接装置23用于将后脚组件2连接至沙发主体15的底部。脚垫21设置在后脚24的端部,优选地由橡胶材料制成。脚垫21的厚度应当保证,在折叠脚处于工作位置时,脚垫21可以起到防滑和防磨的作用;而当折叠脚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脚垫21可以起到支撑沙发主体15的作用,避免折叠脚与地面直接接触。
为了节省空间,例如,如图3和图4中所示,前脚连杆14被设置为与前脚12在同一平面内,而后脚连杆22则被设置为与后脚24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例如,在先折叠后脚组件1的条件下,后脚连杆22设置在靠近沙发主体15底部的一侧。当然,在先折叠前脚组件2的条件下,后脚连杆22可以设置在远离沙发主体15底部的一侧。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在折叠时,后脚连杆22与前脚12互不干涉,充分利用空间。
一般来讲,由于沙发100有靠背,因而后脚组件2承受的重量会更大。基于这种事实,本实用新型的沙发100的后脚组件2比前脚组件1更宽。另外,为了使沙发100更加稳固,后脚24比前脚12更长。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沙发100,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是对向折叠的。也就是说,在需要折叠的情况下,前脚组件1朝着后脚组件2的方向折叠,后脚组件2朝着前脚组件1的方向折叠;另一方面,在需要展开的情况下,前脚组件1朝着远离后脚组件2的方向展开,后脚组件2朝着远离前脚组件1的方向展开。
下面参照图5和图6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脚连接装置13和后脚连接装置23的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脚连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脚连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5所示,前脚连接装置13包括第一固定件131和第二固定件 137。
第二固定件137是截面为U型的部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和连接两个侧壁的底壁。通过设置在其底壁上的安装孔138可以将第二固定件137固定安装在沙发主体15的底部(例如通过螺栓等)。第二固定件137的两个侧壁上形成有孔139和两个定位槽142、143。
第一固定件131也是截面为U型的部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和连接两个侧壁的底壁。与第二固定件137相比,第一固定件13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可以紧密配合地安装于第二固定件137中。第一固定件131的两个侧壁上形成有孔140。
第二固定件137和第一固定件131通过穿过孔139和140的螺栓136而彼此连接,并且可以相对彼此进行枢转。螺栓136通过与螺母134配合而将第二固定件137和第一固定件131组装在一起。
第一固定件131可以利用任何方式,例如螺栓、铆钉等(图中未示出)与前脚12连接。另外,第一固定件131的两个侧壁上还形成有长孔141。闩轴132穿过第一固定件131的长孔141并且可以在长孔141内移动。闩轴132可以利用任何方式固定在孔141中。例如,如图4所示,其一端可以具有法兰,另一端可以销栓。螺栓136与闩轴132之间用弹簧135连接。
如图5所示,第二固定件137的侧壁的边缘为弧形,且形成有两个定位槽142和143。闩轴132可以经由上述弧形边缘在两个定位槽142和143之间移动。当闩轴132位于定位槽142中时,折叠脚处于第二锁定位置。当沿着第一固定件131的轴向在远离螺栓136的方向拉动前脚时,闩轴132在孔141中从靠近螺栓136的一端移向另一端,此时弹簧135被拉伸,闩轴132可以从定位槽142中取出。然后可以使第一固定件131与第二固定件137彼此相对枢转,从而使闩轴132沿着第二固定件137的侧壁移动,然后进入定位槽143。当闩轴132处于定位槽143中时,本实施方式的折叠脚处于第一锁定位置。弹簧135的弹力保证了折叠脚可以稳定地处于各种锁定位置。
如图6所示,后脚连接装置23包括第一固定件231和第二固定件237。
第二固定件237是截面为U型的部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和连接两个侧壁的底壁。通过设置在其底壁上的安装孔238可以将第二固定件237固定安装在沙发主体15的底部(例如通过螺栓等)。第二固定件237的两个侧壁上形成有孔239和两个定位槽142、143。
第一固定件231也是截面为U型的部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和连接两个侧壁的底壁。与第二固定件237相比,第一固定件23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可以紧密配合地安装于第二固定件237中。第一固定件231的两个侧壁上形成有孔240。
第二固定件237和第一固定件231通过穿过孔239和240的螺栓236而彼此连接,并且可以相对彼此进行枢转。螺栓236通过与螺母234配合而将第二固定件237和第一固定件231组装在一起。
第一固定件231可以利用任何方式,例如螺栓、铆钉等(图中未示出)与后脚24连接。另外,第一固定件231的两个侧壁上还形成有长孔241。闩轴232穿过第一固定件231的长孔241并且可以在长孔241中移动。闩轴232可以利用任何方式固定在长孔241中。例如,如图6所示,其一端可以具有法兰,另一端可以销栓。螺栓236与闩轴232之间用弹簧235连接。
如图6所示,第二固定件237的侧壁的边缘为弧形,且形成有两个定位槽242和243。闩轴232可以经由上述弧形边缘在两个定位槽242和243之间移动。当闩轴232位于定位槽242中时,折叠脚处于第二锁定位置。当沿着第一固定件231的轴向在远离螺栓236的方向拉动前脚时,闩轴232在孔241中从靠近螺栓236的一端移向另一端,此时弹簧235被拉伸,闩轴232可以从定位槽242中取出。然后可以使第一固定件231与第二固定件237彼此相对枢转,从而使闩轴232沿着第二固定件237的侧壁移动,然后进入定位槽243。当闩轴232处于定位槽243中时,本实施方式的折叠脚处于第一锁定位置。弹簧235的弹力保证了折叠脚可以稳定地处于各种锁定位置。
下面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脚的工作原理。
图7A和图7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脚连接装置处于第一锁定位置的平面图和立体。
如图7A和7B所示,在第一锁定位置,定位杆132被定位在定位槽143中。从侧面看去,能够看到后脚24。另外,后脚连杆22由于设置在后脚24的另一侧,所以在如图7B所示的第一锁定位置,不会与前脚12彼此妨碍。
图8A和图8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脚连接装置处于第二锁定位置的平面图和立体图。参照图8A和8B,以前脚连接装置为例对第二锁定位置进行详细说明。如图8A的平面图所示,定位杆132从图7A的锁定槽143变到了锁定槽142中,使得第一固定件131与第二固定件137之间呈预定角度。参照图8B的立体图可知,当第二固定件被固定到沙发100底部时,连接并固定到第一固定件131的前脚12与沙发100底部呈预定角度。并且弹簧135通过弹力将定位杆132固定在定位槽142中。
另外也可以参照图9来理解第一锁定位置下折叠脚的布置。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折叠脚处于第一锁定位置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沙发主体15,在第一锁定位置,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后脚连杆22位于后脚24与沙发主体15的底部之间。
下面参照图10A至图10D说明沙发100的工作原理。
如图10A所示,此时沙发100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折叠状态)。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图中被沙发100遮挡)折叠在沙发底部。
想要升高沙发100时可以将沙发100放倒,露出底部,如图10B所示,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此时都折叠在沙发100的底部。参照图7A和7B,在第一锁定位置,定位杆132被定位在定位槽143中。从侧面看去,能够看到后脚24。另外,后脚连杆22由于设置在后脚24的另一侧,所以在如图7B所示的第一锁定位置,不会与前脚12彼此妨碍。
接下来,如图10B中箭头所示将前脚组件1展开,使其处于第二锁定位置(展开状态),如图10C所示。然后再如图10C中的箭头所示将后脚组件2展开,使其处于第二锁定位置,如图10D所示。
此时沙发100的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均处于第二锁定位置。 如图8A和图8B所示,定位杆132从图7A的锁定槽143变到了锁定槽142中,使得第一固定件131与第二固定件137之间呈预定角度。参照图8B的立体图可知,当第二固定件137被固定到沙发100底部时,连接并固定到第一固定件131的前脚12与沙发100底部呈预定角度。并且弹簧135通过弹力将定位杆132固定在定位槽142中。
本实用新型的沙发100的折叠过程与上述展开过程相反,即按照图10D、图10C、图10B、图10A的顺序进行。
这里需要注意,以上实施方式是以沙发100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其他家具,例如桌子和茶几。
应当理解的是,在家具是桌子和茶几的情况下,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的作用和要求是没有严格区分的,为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只需要前脚连杆1和后脚连杆2的长度不同,且长度更大的那个设置在对应脚的靠近家具底部的一侧即可。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前脚连接装置13和后脚连接装置23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在家具是桌子的情况下,二者可以完全相同。在家具是沙发的情况下,考虑到用户的使用方便,前脚一般不会伸出沙发底部太远从而导致碰到用户的脚。而沙发的后脚为了安全性考虑一般尽可能伸出更远。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后脚比前脚更长,相应地,后脚组件2与沙发底部之间的角度比前脚组件1与沙发底部之间的角度更小,以保证沙发底部与地面之间平行或者后部略低。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定位槽的位置,从而满足不同的要求。
另外,如图所示,前脚12和后脚24的端部可以形成为弯曲状,使得脚垫11和21无论是在沙发处于折叠状态下还是展开状态均与地面贴合,达到更好的支撑和防滑作用。
另外,如上所述,考虑到沙发的使用方便性和安全性,优选地将后脚设置得比前脚长且后脚连杆比前脚连杆更长,也就是后脚组件2更宽,这样可以使沙发更加稳固。还优选的是,在第二锁定位置,前脚与家具底部的夹角要大于后脚与家具底部的夹角,这可以通过为前脚连接装置和后脚连接装置设计不同的定位槽位置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以形成有两个锁定槽为例。但是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至少两个锁定槽的情况。这时,用户通过为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选择不同的一组锁定槽可以将家具设定为不同的高度。当然,这种高度的选择要以安全性为前提,因此,优选地提供两个第二锁定位置。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家具可以有一个折叠状态和两个展开状态(对应于两个不同的家具高度)。
另外,附图中示出了利用弹簧和锁定槽来实现位置的锁定。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以想到其他变形和替换,只要能够保证第二固定件137和第一固定件131的相对位置可以在至少两个状态之间切换即可。通过这种变形和替换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脚包括安装在家具主体(15)的底部的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
所述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能够对向折叠到第一锁定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锁定位置,在所述第一锁定位置,所述前脚组件(1)和所述后脚组件(2)都折叠在所述家具主体(15)的底部且在同一平面内;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锁定位置,所述前脚组件(1)和所述后脚组件(2)分别与所述家具主体(15)的底部呈预定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脚组件(1)包括两个前脚(12)、连接在所述两个前脚(12)之间的前脚连杆(14)和用于将所述前脚(12)连接到所述底部的脚连接装置(13),所述后脚组件(2)包括两个后脚(24)、连接在所述两个后脚(24)之间的后脚连杆(22)和用于将所述后脚(24)连接到所述底部的脚连接装置(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连接装置(13,23)设置有:
第一固定件(131,231),其被连接并固定到所述前脚(12)或所述后脚(24);
第二固定件(137,237),其被固定到所述家具主体(15)的底部;
所述第一固定件(131,23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37,237)分别设置有使枢轴(136,236)穿过的第一孔(139,239)和第二孔(140,240),使得所述第二固定件(137,237)和所述第一固定件(131,231)能够围绕所述枢轴(136,236)枢转,使得所述前脚组件(1)和所述后脚组件(2)被锁定在所述第一锁定位置和所述第二锁定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连接装置(13,23)还设置有定位杆(132,232),所述定位 杆(132,232)通过弹簧(135,235)与所述枢轴(136,236)相连,所述第一固定件(131,231)上设置有长孔(141,241),所述定位杆(132,232)穿过所述长孔(141,241)并能够随着所述第一固定件(131,23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37,237)的枢转在所述长孔(141,241)中移动,
所述第二固定件(137,237)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定位置和所述第二锁定位置相对应的多个锁定槽(142,143,242,243),所述定位杆(132,232)能够被所述弹簧(135,235)的弹力定位在所述多个锁定槽(142,143,242,243)中的一个。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脚连杆(22)的长度大于所述前脚连杆(14)的长度,所述后脚连杆(22)被设置在所述后脚(24)的当所述后脚组件(2)处于所述第一锁定位置时靠近所述家具主体(15)的底部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脚(24)的长度大于所述前脚(12)的长度,并且
在所述第二锁定位置,所述前脚组件(1)与所述家具主体(15)的底部之间的角度大于所述后脚组件(2)与所述家具主体(15)的底部之间的角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脚(12)和所述后脚(24)的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分别安装有脚垫(11,21)。
8.如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家具是沙发。
9.一种用于家具的脚连接装置,所述家具具有折叠脚,所述折叠脚包括安装在家具主体(15)的底部的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所述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能够对向折叠到第一锁定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锁定位置,在所述第一锁定位置,所述前脚组件(1)和 所述后脚组件(2)都折叠在所述家具主体(15)的底部且在同一平面内,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锁定位置,所述前脚组件(1)和所述后脚组件(2)分别与所述家具主体(15)的底部呈预定角度,并且
所述前脚组件(1)包括两个前脚(12)、连接在所述两个前脚(12)之间的前脚连杆(14)和用于将所述前脚(12)连接到所述底部的脚连接装置(13),所述后脚组件(2)包括两个后脚(24)、连接在所述两个后脚(24)之间的后脚连杆(22)和用于将所述后脚(24)连接到所述底部的脚连接装置(23),
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连接装置(13,23)设置有:
第一固定件(131,231),其被连接并固定到所述前脚(12)或所述后脚(24);
第二固定件(137,237),其被固定到所述家具主体(15)的底部;
所述第一固定件(131,23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37,237)分别设置有使枢轴(136,236)穿过的第一孔(139,239)和第二孔(140,240),使得所述第二固定件(137,237)和所述第一固定件(131,231)能够围绕所述枢轴(136,236)枢转,使得所述前脚组件(1)和所述后脚组件(2)被锁定在所述第一锁定位置和所述第二锁定位置。
CN201420786285.1U 2014-12-11 2014-12-11 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和脚连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18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6285.1U CN204318129U (zh) 2014-12-11 2014-12-11 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和脚连接装置
JP2015001972U JP3198421U (ja) 2014-12-11 2015-04-20 折畳足を備える家具及び足接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6285.1U CN204318129U (zh) 2014-12-11 2014-12-11 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和脚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18129U true CN204318129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54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8628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18129U (zh) 2014-12-11 2014-12-11 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和脚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198421U (zh)
CN (1) CN2043181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1500A (zh) * 2015-06-11 2015-09-23 成都森绿家具有限公司 具有铰接脚体的沙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1500A (zh) * 2015-06-11 2015-09-23 成都森绿家具有限公司 具有铰接脚体的沙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98421U (ja) 2015-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08659U (zh) 一种公园长椅
US7810189B2 (en) Folding bed
CN106235701B (zh) 集成折叠床椅的多功能医用柜
EP2001728A2 (en) Stroller with removable arm bar
WO2006096585A3 (en) Multi-purpose adjustment chair mechanism
EP2413748A1 (en) High chair with folding legs
CN204318129U (zh) 具有折叠脚的家具和脚连接装置
CN109363412A (zh) 家用功能性电动沙发
US9119475B1 (en) Convertible furniture frame assembly
KR200470472Y1 (ko) 접이식 캠핑용 그릴 테이블
USD540060S1 (en) Chair
CA2796648C (en) Convertible furniture item
CN201641157U (zh) 坐躺两用椅椅架
KR200472055Y1 (ko) 낚시용 의자의 다리구조
US20120317712A1 (en) Multifunctional furniture
CN202504738U (zh) 折叠躺椅
KR200454234Y1 (ko) 접이식 테이블
CN111493574A (zh) 一种长行程腰部支撑机构及座椅
KR200445283Y1 (ko) 접이식 테이블
KR101135439B1 (ko) 캠핑카용 변형가구
CN204032808U (zh) 一种折叠椅腿靠调节装置
US1535713A (en) Folding brace
KR101484247B1 (ko) 피크닉 테이블 겸용 러기지 보드
CN101608729B (zh) 具快速装卸功能的支撑装置
CN203555397U (zh) 多功能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patent

Correction item: Patentee

Correct: Shanghai Sincol Furniture Products Co., Ltd.

False: SHANGHAI XINHONG HOME SUPPLIES CO., LTD.

Number: 19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31

CU03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patent gazette

Correction item: Patentee

Correct: Shanghai Sincol Furniture Products Co., Ltd.

False: SHANGHAI XINHONG HOME SUPPLIES CO., LTD.

Number: 19

Volume: 31

ERR Gazette correction
RECT Rectific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