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16537U - 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16537U CN204316537U CN201420870531.1U CN201420870531U CN204316537U CN 204316537 U CN204316537 U CN 204316537U CN 201420870531 U CN201420870531 U CN 201420870531U CN 204316537 U CN204316537 U CN 2043165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p
- pin
- resistance
- connects
- 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包括WIFI模块、485转换电路、协议转换电路、用于对WIFI模块、485转换电路和协议转换电路进行供电的电源模块;WIFI模块与协议转换电路相连接,该协议转换电路具有第一数据输入端、第一数据输出端,485转换电路具有第二数据输入端、第二数据输出端和能与电能表的485接口通信的485数据端,协议转换电路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连接485转换电路的第二数据输出端,协议转换电路的第一数据输出端连接485转换电路的第二数据输入端。本实用新型能作为电脑与电能表的无线通信设备,从中避免电脑与电能表不共地而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换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
背景技术
在测试电能表通信功能时经常需要在各种场合下进行,例如在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时需要电脑通过485转换器与电能表485接口通信,由于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是一种高能量强干扰,干扰信号能通过485线耦合到电脑使电脑死机而需要重启电脑,降低了测试效率。此外,在进行高低温试验时需要将电能表放置在密闭的试验箱内,电脑无法直接通过485转换器与试验箱内的电能表连接通信。另外,电脑通过485转换器与电能表485接口通信时,电脑与电能表不共地但有电气连接,单相电能表由于多数计量芯片电流采样采用锰铜分流器需以火线作为地,如果操作不当电脑有可能被损坏。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使电能表能与电脑等设备无线通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述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包括WIFI模块、485转换电路、协议转换电路、用于对WIFI模块、485转换电路和协议转换电路进行供电的电源模块;WIFI模块与协议转换电路相连接,该协议转换电路具有第一数据输入端、第一数据输出端,485转换电路具有第二数据输入端、第二数据输出端和能与电能表的485接口通信的485数据端,协议转换电路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连接485转换电路的第二数据输出端,协议转换电路的第一数据输出端连接485转换电路的第二数据输入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红外收发电路,该红外收发电路具有第三数据输入端和第三数据输出端,第三数据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端相连接,第三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数据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通过一电源开关连接该红外收发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WIFI模块采用ESP8266芯片,所述协议转换电路采用uPD78F9222芯片,该uPD78F9222芯片的第12引脚构成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端,第13引脚构成所述第一数据输入端,ESP8266芯片的第1引脚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9引脚,ESP8266芯片的第5引脚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8引脚;所述485转换电路包括MAX3085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构成所述第二数据输入端,并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12引脚,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MAX3085芯片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MAX3085芯片的第2、3引脚相连接,并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地;MAX3085芯片的第1引脚构成所述第二数据输出端,并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13引脚,MAX3085芯片的第4、5引脚分别接地;MAX3085芯片的第6、7引脚构成所述485数据端。
进一步的,所述WIFI模块采用ESP8266芯片,所述协议转换电路采用uPD78F9222芯片,该uPD78F9222芯片的第12引脚构成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端,第13引脚构成所述第一数据输入端,ESP8266芯片的第1引脚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9引脚,ESP8266芯片的第5引脚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8引脚;所述红外收发电路包括HS0038B红外接收头、38K载波产生电路和红外发射电路;38K载波产生电路采用CD4011芯片,该CD4011芯片的第3、14引脚分别连接红外发射电路,HS0038B红外接收头的第1引脚连接CD4011芯片的第14引脚,HS0038B红外接收头的第2引脚和CD4011芯片的第7引脚分别接地,HS0038B红外接收头的第3引脚构成所述第三数据输出端,并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13引脚,红外发射电路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12引脚;所述电源开关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与CD4011芯片的第14引脚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稳压电路,稳压电路采用AMS1117芯片,电池的正极连接AMS1117芯片的第1引脚,电池的负极和AMS1117芯片的第2引脚分别接地,AMS1117芯片的第3引脚构成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485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MAX3085芯片的第7引脚;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MAX3085芯片的第8引脚;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MAX3085芯片的第 6引脚,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电容、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CD4011芯片的第14引脚,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红外发射管的正极,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红外发射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连接所述CD4011芯片的3引脚,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七电阻的一端构成所述第三数据输入端,并连接所述uPD78F9222芯片的第12引脚,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38K载波产生电路还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CD4011芯片的第12、13引脚相连接,并连接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CD4011芯片的第1、2引脚相连接,并连接其第10引脚;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CD4011芯片的第10引脚,另一端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第九电阻和第10引脚相串联连接于所述CD4011芯片的第11引脚与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之间;所述CD4011芯片的第8、9引脚相连接,并连接其第11引脚。
进一步的,所述协议转换电路还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第四电容一端接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uPD78F9222芯片的第6引脚;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并联连接于地端与所述uPD78F9222芯片的第5引脚之间,所述uPD78F9222芯片的第5、20引脚分别接至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所述uPD78F9222芯片的第1引脚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ESP8266芯片的第4引脚接地,第6、8引脚分别接至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WIFI模块、协议转换电路、485转换电路和电源模块构成的WIFI转换电路模块能够用于使电脑等具备WIFI功能的智能设备与电能表实现无线通信,因而在电能表进行通信功能测试时,可以避免电脑等智能设备遭受干扰信号影响和因与电能表不共地被损坏的现象发生,并解决了电能表进行高低温试验时,电能表无法直接与电脑等智能设 备通信连接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进一步设置所述红外收发电路,使得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红外通信的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包括WIFI模块1、485转换电路2、红外收发电路3、协议转换电路6、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对WIFI模块1、485转换电路2、红外收发电路3、协议转换电路6进行供电。
WIFI模块1与协议转换电路6相连接,该协议转换电路6具有第一数据输入端、第一数据输出端,485转换电路2具有第二数据输入端、第二数据输出端和能与电能表的485接口通信的485数据端,协议转换电路6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连接485转换电路2的第二数据输出端,协议转换电路6的第一数据输出端连接485转换电路2的第二数据输入端。红外收发电路3具有第三数据输入端和第三数据输出端,第三数据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端相连接,第三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数据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通过一电源开关K1连接红外收发电路3,当该电源开关K1关闭时,只有485转换电路2工作,当需要实现红外通信时,可打开该电源开关K1。
如图2所示,所述WIFI模块1采用ESP8266芯片U2,其协议规范为802.11b/g/n,内置TCP/IP协议栈,兼容多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USB转WIFI的WIFI适配器。所述协议转换电路6采用uPD78F9222芯片U6,该uPD78F9222芯片U6的第12引脚构成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端,第13引脚构成所述第一数据输入端。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6V电池4和3.3V稳压电路5,稳压电路5采用AMS1117芯片U2,电池4的正极连接AMS1117芯片U2的第1引脚,电池4的负极和AMS1117芯片U2的第2引脚分别接地,AMS1117芯片U2的第3引脚构成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
所述485转换电路2包括MAX3085芯片U4、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的一端构成所述第二数据输入端,并连接uPD78F9222芯片U6的第12引脚,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MAX3085芯片U4的第8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MAX3085芯片U4的第2、3引脚相连接,并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MAX3085芯片U4的第1引脚构成所述第二数据输出端,并连接uPD78F9222芯片U6的第13引脚,MAX3085芯片U4的第4、5引脚分别接地;MAX3085芯片U4的第6、7引脚构成所述485数据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MAX3085芯片U4的第7引脚;第一电容C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MAX3085芯片U4的第8引脚;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MAX3085芯片U4的第6引脚,另一端接地。
如图2所示,所述红外收发电路3包括HS0038B红外接收头U5、38K载波产生电路和红外发射电路。其中,38K载波产生电路采用CD4011芯片U3,该CD4011芯片U3的第3、14引脚分别连接红外发射电路,HS0038B红外接收头U5的第1引脚连接CD4011芯片U3的第14引脚,HS0038B红外接收头U5的第2引脚和CD4011芯片U3的第7引脚分别接地,HS0038B红外接收头U5的第3引脚构成所述第三数据输出端,并连接uPD78F9222芯片U6的第13引脚,红外发射电路连接uPD78F9222芯片U6的第12引脚;所述电源开关K1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与CD4011芯片U3的第14引脚之间。
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管IT1、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二电容C2、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CD4011芯片U3的第14引脚,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分别连接红外发射管IT1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红外发射管IT1的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所述CD4011芯片U3的3引脚,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 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构成所述第三数据输入端,并连接所述uPD78F9222芯片U6的12引脚,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38K载波产生电路还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和第三电容C3;所述CD4011芯片U3的第12、13引脚相连接,并连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所述CD4011芯片U3的第1、2引脚相连接,并连接其第10引脚;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CD4011芯片U3的第10引脚,另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9和第10引脚相串联连接于所述CD4011芯片U3的第11引脚与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之间;所述CD4011芯片U3的第8、9引脚相连接,并连接其第11引脚。
所述协议转换电路6还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第四电容C4一端接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uPD78F9222芯片U6的第6引脚;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并联连接于地端与所述uPD78F9222芯片U6的第5引脚之间,所述uPD78F9222芯片U6的第5、20引脚分别接至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所述uPD78F9222芯片U6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ESP8266芯片U2的第4引脚接地,第6、8引脚分别接至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由于其WIFI模块1采用无效验位固定频率的通信方式,而电能表的通信方式为偶校验1200至9600的波特率,因此需要通过所述协议转换电路6进行转换,使用WIFI模块1前,协议转换电路6通过数个AT命令对它进行初始化。电脑或手机等智能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的WIFI模块1,连接成功后往WIFI发送的数据被WIFI模块1所接收,并输出至协议转换电路6,该协议转换电路6对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后,从其第一数据输出端输出至485转换电路2,经过485转换电路2转换后从其485数据端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可作为电能表与电脑的无线通信设备,应用时,在电脑上安装WIFI适配器,将485转换电路2的485数据端与电能表的485接口相连接,如此,即可使电能表与电脑实现无线通信,因而,可以避免电脑与电能表不共地而损坏,且 当电能表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时,该电快速瞬变脉冲群不会干扰到电脑,不会使电脑死机而降低测试效率;当电能表进行高低温测试并被放置于密闭的试验箱内时,也能与电脑进行通信。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WIFI模块、485转换电路、协议转换电路、用于对WIFI模块、485转换电路和协议转换电路进行供电的电源模块;WIFI模块与协议转换电路相连接,该协议转换电路具有第一数据输入端、第一数据输出端,485转换电路具有第二数据输入端、第二数据输出端和能与电能表的485接口通信的485数据端,协议转换电路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连接485转换电路的第二数据输出端,协议转换电路的第一数据输出端连接485转换电路的第二数据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转换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收发电路,该红外收发电路具有第三数据输入端和第三数据输出端,第三数据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端相连接,第三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数据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通过一电源开关连接该红外收发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转换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模块采用ESP8266芯片,所述协议转换电路采用uPD78F9222芯片,该uPD78F9222芯片的第12引脚构成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端,第13引脚构成所述第一数据输入端,ESP8266芯片的第1引脚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9引脚,ESP8266芯片的第5引脚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8引脚;所述485转换电路包括MAX3085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构成所述第二数据输入端,并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12引脚,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MAX3085芯片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MAX3085芯片的第2、3引脚相连接,并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地;MAX3085芯片的第1引脚构成所述第二数据输出端,并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13引脚,MAX3085芯片的第4、5引脚分别接地;MAX3085芯片的第6、7引脚构成所述485数据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WIFI转换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模块采用ESP8266芯片,所述协议转换电路采用uPD78F9222芯片,该uPD78F9222芯片的第12引脚构成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端,第13引脚构成所述第一数据输入端,ESP8266芯片的第1引脚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9引脚,ESP8266芯片的第5引脚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8引脚;所述红外收发电路包括HS0038B红外接收头、38K载波产生电路和红外发射电路;38K载波产生电路采用CD4011芯片,该CD4011芯片的第3、14引脚分别连接红外发射电路,HS0038B红外接收头的第1引脚连接CD4011芯片的第14引脚,HS0038B红外接收头的第2引脚和CD4011芯片的第7引脚分别接地,HS0038B红外接收头的第3引脚构成所述第三数据输出端,并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13引脚,红外发射电路连接uPD78F9222芯片的第12引脚;所述电源开关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与CD4011芯片的第14引脚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WIFI转换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稳压电路,稳压电路采用AMS1117芯片,电池的正极连接AMS1117芯片的第1引脚,电池的负极和AMS1117芯片的第2引脚分别接地,AMS1117芯片的第3引脚构成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WIFI转换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485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MAX3085芯片的第7引脚;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MAX3085芯片的第8引脚;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MAX3085芯片的第6引脚,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WIFI转换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电容、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CD4011芯片的第14引脚,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红外发射管的正极,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红外发射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连接所述CD4011芯片的3引脚,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七电阻的一端构成所述第三数据输入端,并连接所述uPD78F9222芯片的第12引脚,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WIFI转换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38K载波产生电路还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CD4011芯片的第12、13引脚相连接,并连接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CD4011芯片的第1、2引脚相连接,并连接其第10引脚;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CD4011芯片的第10引脚,另一端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第九电阻和第10引脚相串联连接于所述CD4011芯片的第11引脚与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之间;所述CD4011芯片的第8、9引脚相连接,并连接其第11引脚。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WIFI转换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转换电路还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第四电容一端接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uPD78F9222芯片的第6引脚;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并联连接于地端与所述uPD78F9222芯片的第5引脚之间,所述uPD78F9222芯片的第5、20引脚分别接至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所述uPD78F9222芯片的第1引脚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WIFI转换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ESP8266芯片的第4引脚接地,第6、8引脚分别接至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输出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70531.1U CN204316537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70531.1U CN204316537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16537U true CN204316537U (zh) | 2015-05-06 |
Family
ID=53138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70531.1U Active CN204316537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1653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73240A (zh) * | 2016-01-14 | 2016-05-11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WiFi的远程串口控制模块 |
CN107132801A (zh) * | 2017-06-30 | 2017-09-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Arduino的远程开关装置 |
-
2014
- 2014-12-31 CN CN201420870531.1U patent/CN20431653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73240A (zh) * | 2016-01-14 | 2016-05-11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WiFi的远程串口控制模块 |
CN107132801A (zh) * | 2017-06-30 | 2017-09-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Arduino的远程开关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34968U (zh) | 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及北斗/gps定位终端 | |
CN105137783A (zh) | 一种智能插座及智能家居系统 | |
CN204316537U (zh) | 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 | |
CN203733112U (zh) | 多功能usb接口实现电路和usb连接器 | |
CN204968123U (zh) | 便携式微功率无线通信网络调试装置 | |
CN204131543U (zh) | 一种自侦测自恢复rs485通讯电路 | |
CN105184450A (zh) | 一种用于水利发电的基于无线通讯的人员管理系统 | |
CN204375144U (zh) | 一种蓝牙转换电路模块 | |
CN204794140U (zh) | 智能控制数据线 | |
CN204305011U (zh) | 一种WiFi模块电路 | |
CN203813137U (zh) | 一种内置wifi中继器的电源插座 | |
CN202267960U (zh) | 通用异步收发器调试装置 | |
CN205543535U (zh) | 多功能数据线 | |
CN106300466A (zh) | 一种otg快速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206363306U (zh) | 一种终端及其串口通信电路 | |
CN204575732U (zh) | 一种动力电池电压采样电路 | |
CN202929393U (zh) | 基于智能家居控制的gsm通信电路 | |
CN204928821U (zh) | Usb接口及终端设备、天线接口及nfc天线、通信系统 | |
CN103279443A (zh) | Uart通信信号转换电路 | |
CN208955340U (zh) | 基于NB-IoT的智能电源插座 | |
CN207743959U (zh) | 一种基于rs232的数据传输电路 | |
CN201975838U (zh) | 无线充电器 | |
CN204258777U (zh) | 一种电力终端管理系统的rs485通讯电路 | |
CN205622640U (zh) | 一种具有poe供电功能的智能网关 | |
CN205039797U (zh) | 一种兼容usb充电和音频传输的接口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