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13124U - 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13124U
CN204313124U CN201420791742.6U CN201420791742U CN204313124U CN 204313124 U CN204313124 U CN 204313124U CN 201420791742 U CN201420791742 U CN 201420791742U CN 204313124 U CN204313124 U CN 204313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light
blue led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917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涛
李培平
赵小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oer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oer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oer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oer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917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13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13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13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一底面;一与所述底面相对的出光面;以及连接底面和出光面的入光面;所述导光板的底面外侧均匀分布有RG油墨网点;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面与所述RG油墨网点中的RG油墨混合作用生成白光,所述白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射的蓝光与所述导光板底面设置的RG油墨混合反射出高色域的白光,从而使得实现高色域白光的设计成本降低,且由于蓝色发光二极管中不含有荧光粉,所以发光效率较高且不会使得显示画面出现发黄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幕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设备对色域,亮度要求不断的提高,现有技术中通过白色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配合三原色(Red,Green,Blue,简称RGB)光阻来实现显示设备的高色域要求越来越受限制。目前,实现高色域的方式主要采用蓝光芯片加RG荧光粉或者蓝光LED加量子点技术。
在实际背光模组设计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蓝光芯片加RG荧光粉实现高色域的技术方案设计成本较高,且使用一段时间后显示画面容易发黄,而且RG荧光粉会吸收一部分光线,使LED光效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导光板;
所述导光板包括:一底面;一与所述底面相对的出光面;以及连接底面和出光面的入光面;
所述导光板的底面外侧均匀分布有RG油墨网点; 
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面与所述RG油墨网点中的RG油墨混合作用生成白光,所述白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
优选地,所述RG油墨网点均匀排布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且所述RG 油墨网点的直径随着其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距离越远所述RG油墨网点的直径越大。
优选地,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后在所述导光板内进行全反射传输。
优选地,当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射的蓝光入射到所述导光板内与所述RG油墨混合接触,漫反射出白光。
优选地,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且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蓝色发光晶片中轴线与所述导光板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位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导光板;
所述导光板包括:一底面;一与所述底面相对的出光面;以及连接底面和出光面的入光面;
所述导光板的底面外侧均匀分布有RG油墨网点; 
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面与所述RG油墨网点中的RG油墨混合作用生成白光,所述白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
优选地,所述RG油墨网点均匀排布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且所述RG油墨网点的直径随着其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距离越远所述RG油墨网点的直径越大。
优选地,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后在所述导光板内进行全反射传输。
优选地,当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射的蓝光入射到所述导光板内与所述RG油墨混合接触,漫反射出白光。
优选地,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且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蓝色发光晶片中轴线与所述导光板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射的蓝光与所述导光板底面设置的RG油墨混合反射出高色域的白光,从而使得实现高色域白光的设计成本降低,且由于蓝色发光二极管中不含有荧光粉,一般在LED中使用荧 光粉技术,荧光粉随着时间会出现老化,继而出现黄化现象,综上,蓝光LED发光效率较高且不会使得显示画面出现发黄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为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101,导光板102;所述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简称LGP)。
所述导光板102包括:一底面104;一与所述底面相对的出光面105;以及连接底面104和出光面105的入光面103;
所述导光板的底面104外侧均匀分布有RG油墨网点106;
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101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面103与所述RG油墨网点106中的RG油墨混合作用生成白光,所述白光通过所述导光板102的出光面105射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RG油墨网点106均匀排布于所述导光板102的底面104,且所述RG油墨网点106的直径随着其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101的距离越远所述RG油墨网点106的直径越大。具体的讲,所述RG油墨网点直径大小变化是由所述RG油墨网点的密度决定的,所述RG油墨网点的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RG油墨网点面积与单位面积的比值。由于光源发出的光线是一定的,距离光源近的网点虽然小,但网点上漫反射的光线多,表面可射出的光线为A。距离光源远的网点虽然大,但网点上漫反射的光线变少了,也就是说一部分光线已经被距离光源近的网点反射到出表面,这样距离光源远的网点表面可射出的光线为B。所述网点直径大小的设计最终实现的 目标为A=B。
优选地,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101发出的蓝光通过所述导光板102的入光面103后在所述导光板内进行全反射传输。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101发射的蓝光入射到所述导光板102内与所述RG油墨混合接触,漫反射出白光。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101的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102的入光面103相对设置,且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101晶片的中轴线与所述导光板102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RG油墨为红油墨和绿油墨一定比例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进入导光板内进行全反射传输,当所述蓝光光线在所述导光板中遇到RG油墨网点中的RG油墨时漫反射出的光线为高色域白光;具体的讲就是蓝光与RG油墨混合作用后发出高色域白光。所述蓝光与RG油墨混合作用后发出高色域白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透射出形成显示装置的背光源,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高色域。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蓝光LED封装表面没有荧光粉,而传统LED封装表面有荧光粉;同样条件下,蓝色LED激发出的光线全部射出,而传统LED激发出的光线需透射过荧光粉才能射出,荧光粉会吸收一部分光线,所以本实用新型蓝色LED代替传统LED会给背光带来一定的亮度提升;且由于所述蓝色LED中没有荧光粉,所以不会使得显示画面出现发黄的现象。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导光板;
所述导光板包括:一底面;一与所述底面相对的出光面;以及连接底面和出光面的入光面;
所述导光板的底面外侧均匀分布有RG油墨网点; 
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面与所述RG油墨网点中的RG油墨混合作用生成白光,所述白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RG油墨网点均匀排布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且所述RG油墨网点的直径随着其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距离越远所述RG油墨网点的直径越大。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后在所述导光板内进行全反射传输。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射的蓝光入射到所述导光板内与所述RG油墨混合接触,漫反射出白光。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且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蓝色发光晶片的中轴线与所述导光板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位置。
以上所述全反射条件为: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它与光疏介质的界面上;②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以上所述高色域指的是可有效提升色彩的鲜艳度和真实感,让电视画面明亮鲜活,栩栩如生,同时提供更多色彩表现,还原真实视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RG油墨为红油墨和绿油墨一定比例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进入导光板内进行全反射传输,当所述蓝光光线在所述导光板中遇到RG油墨网点中的RG油墨时漫反射出的光线为高色域白光;具体的讲就是蓝光与RG油墨混合作用后发出高色域白光。所述蓝光与RG油墨混合作用后发出高色域白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透射出形成显示装置的背光源,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高色域。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蓝光LED封装表面没有荧光粉,而传统LED封装表面有荧光粉;同样条件下,蓝色LED激发出的光线全部射出,而传统LED激发出的光线需透射过荧光粉才能射出,荧光粉会吸收一部分光线,所以本实用新型蓝色LED代替传统LED会给背光带来一定的亮度提升;且由于所述蓝色LED中没有荧光粉,所以不会使得显示画面出现发黄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导光板;
所述导光板包括:一底面;一与所述底面相对的出光面;以及连接底面和出光面的入光面;
所述导光板的底面外侧均匀分布有RG油墨网点;
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面与所述RG油墨网点中的RG油墨混合作用生成白光,所述白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RG油墨网点均匀排布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且所述RG油墨网点的直径随着其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距离越远所述RG油墨网点的直径越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后在所述导光板内进行全反射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射的蓝光入射到所述导光板内与所述RG油墨混合接触,漫反射出白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且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蓝色发光晶片的中轴线与所述导光板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位置。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导光板;
所述导光板包括:一底面;一与所述底面相对的出光面;以及连接底面和出光面的入光面;
所述导光板的底面外侧均匀分布有RG油墨网点;
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面与所述RG油墨网点中的RG油墨混合作用生成白光,所述白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G油墨网点均匀排布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且所述RG油墨网点的直径随着其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距离越远所述RG油墨网点的直径越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后在所述导光板内进行全反射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射的蓝光入射到所述导光板内与所述RG油墨混合接触,漫反射出白光。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且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蓝色发光晶片的中轴线与所述导光板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位置。
CN201420791742.6U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 Active CN204313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1742.6U CN204313124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1742.6U CN204313124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13124U true CN204313124U (zh) 2015-05-06

Family

ID=53135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91742.6U Active CN204313124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131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5804A (zh) * 2014-12-12 2015-05-06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5804A (zh) * 2014-12-12 2015-05-06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04682U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2511145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EP2400567A3 (en) Phosphor selection for a Light-Emitting Device
CN105788474A (zh) 一种能够减少蓝光危害的led背光源液晶显示器
CN203686775U (zh) 一种ld补光背光装置
CN206684429U (zh) 一种彩膜基板、液晶面板及液晶模组
WO2009028370A1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カラーフィルタ
CN203519974U (zh) 背光模组的发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3309702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771205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421754A (zh) Led光源及包括该led光源的背光源、液晶显示器
CN103474021B (zh) 一种增大led显示屏显示色域的方法
CN106200118A (zh) 量子点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110748U (zh) 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及led显示屏
CN203688945U (zh) 一种激光背光液晶显示装置
CN204313124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
CN104595804A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
EP2492898A3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205485177U (zh) 一种高透过型光学组合薄膜
CN201765416U (zh) 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3857354U (zh) 增强色彩亮度的四色led矩阵灯
CN203760007U (zh) 一种正六边形rgb混色led显示屏
CN202756978U (zh) 一种可调色温的白光led照明装置
CN203013157U (zh) Led显示设备
CN204945567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其液晶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