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4814U - 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04814U
CN204304814U CN201420708249.3U CN201420708249U CN204304814U CN 204304814 U CN204304814 U CN 204304814U CN 201420708249 U CN201420708249 U CN 201420708249U CN 204304814 U CN204304814 U CN 204304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transistor
nand gate
pole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082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 Tai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huang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huangt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huang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082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04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04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04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主要由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以及与该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相连接的一次晶体振荡电路和二次晶体振荡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与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相连接的功率逻辑控制电路,所述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U、变压器T及触发电路组成,该一次晶体振荡电路和二次晶体振荡电路则均与触发电路相连接等组成。本实用新型能极大的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电路自身和外接的射频干扰,使得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有效的克服传统电源电路的延迟效应,能有效的提高电源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稳压电源,具体是指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用于电力系统故障检测的设备也有着极大的发展。由于电力系统的检修往往涉及到几百千伏,甚至上百万千伏的电压线路,因此其检修线路非常长,故而对故障检测设备的供电要求也非常高。然而,目前人们对故障检测设备所提供的移动电源却存在较大的波纹系数,不仅会产生射频电磁干扰,而且其电路结构比较复杂、维护和制作成本较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故障检测设备的使用范围,不利于人们对线路进行大规模的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故障检测设备用电源存在的波纹系数较大、射频干扰严重、电路复杂及效率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全新的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主要由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以及与该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相连接的一次晶体振荡电路和二次晶体振荡电路组成,同时,还设有与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相连接的功率逻辑控制电路。
所述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U、变压器T及触发电路组成,该一次晶体振荡电路和二次晶体振荡电路则均与触发电路相连接;所述功率逻辑控制电路由功率放大器P1,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与非门IC4,N极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P极经电阻R11后接地的二极管D5,一端与与非门IC1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7后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5和电容C7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阻R6,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8后与与非门IC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7,以及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2组成;所述与非门IC1的第二输入端接地,其输出端还与与非门IC2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2的第二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相连接,其输出端则分别与与非门IC3的第一输入端和与非门IC4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3的第二输入端与与非门IC4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与变压器T相连接,其输出端与触发电路相连接,而电阻R7与电阻R8的连接点也均与该触发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T由原边线圈L1、副边线圈L2及副边线圈L3组成,且该原边线圈L1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触发电路则同时与副边线圈L2和副边线圈L3相连接,而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则与副边线圈L3的非同名端相连接。
所述触发电路由晶体管Q1,晶体管Q2,一端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4后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3,一端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与电阻R1相并联的电容C5,一端与晶体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2,与电阻R2相并联的电容C6,N极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2,P极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N极与晶体管Q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N极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副边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3,以及P极与副边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N极与晶体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组成;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还与副边线圈L2的同名端连接后接地,所述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副边线圈L3的非同名端连接后接地;所述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则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相连接,而电阻R7和电阻R8的连接点则与晶体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
所述一次晶体振荡电路由倒相放大器U1,串接在倒相放大器U1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9和石英晶体振荡器X1,正极与倒相放大器U1的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以及正极与倒相放大器U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的可调电容C2组成;所述二次晶体振荡电路由倒相放大器U2,串接在倒相放大器U2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0和石英晶体振荡器X2,正极与倒相放大器U2的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晶体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可调电容C4,以及正极与倒相放大器U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3组成。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极大的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电路自身和外接的射频干扰,使得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
(2)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克服传统电源电路的延迟效应,能有效的提高电源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较广,能适用于不同场合的故障检测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与该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相连接的一次晶体振荡电路和二次晶体振荡电路,以及与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相连接的功率逻辑控制电路组成。其中,所述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U、变压器T及触发电路组成,而一次晶体振荡电路和二次晶体振荡电路则均与触发电路相连接。
所述功率逻辑控制电路由功率放大器P1,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与非门IC4,二极管D5,电容C7,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11和电阻R12组成。连接时,二极管D5的N极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其P极经电阻R11后接地;电阻R5的一端与与非门IC1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其另一端经电容C7后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电阻R5和电容C7的连接点相连接。
电阻R7的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经电阻R8后与与非门IC4的输出端相连接;而电阻R12的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相连接,其另一端则接地。
所述与非门IC1的第二输入端接地,其输出端还与与非门IC2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2的第二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相连接,其输出端则分别与与非门IC3的第一输入端和与非门IC4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与非门IC3的第二输入端与与非门IC4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变压器T由原边线圈L1、副边线圈L2及副边线圈L3组成,且该原边线圈L1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则与副边线圈L3的非同名端相连接。
所述触发电路由晶体管Q1,晶体管Q2,电阻R1,电阻R2,电容C5,电容C6,电阻R3,电阻R4,以及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组成。连接时,电阻R3的一端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接,其另一端经电阻R4后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5与电阻R1相并联;电阻R2的一端与晶体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接,而电容C6则与电阻R2相并联。
所述二极管D2的N极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接,其P极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二极管D1的P极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其N极与晶体管Q1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N极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其P极与副边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二极管D4的P极与副边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其N极与晶体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
同时,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还与副边线圈L2的同名端连接后接地,所述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副边线圈L3的非同名端连接后接地。而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则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相连接,电阻R7和电阻R8的连接点则与晶体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
所述的一次晶体振荡电路由倒相放大器U1,串接在倒相放大器U1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9和石英晶体振荡器X1,正极与倒相放大器U1的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以及正极与倒相放大器U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的可调电容C2组成。
所述的二次晶体振荡电路由倒相放大器U2,串接在倒相放大器U2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0和石英晶体振荡器X2,正极与倒相放大器U2的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晶体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可调电容C4,以及正极与倒相放大器U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3组成。
为确保使用效果,该电容C1、电容C3、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均优先采用贴片电容来实现。
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4)

1.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主要由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以及与该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相连接的一次晶体振荡电路和二次晶体振荡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与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相连接的功率逻辑控制电路,所述变压器二极管触发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U、变压器T及触发电路组成,该一次晶体振荡电路和二次晶体振荡电路则均与触发电路相连接;所述功率逻辑控制电路由功率放大器P1,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与非门IC4,N极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P极经电阻R11后接地的二极管D5,一端与与非门IC1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7后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5和电容C7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阻R6,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8后与与非门IC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7,以及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2组成;所述与非门IC1的第二输入端接地,其输出端还与与非门IC2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2的第二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相连接,其输出端则分别与与非门IC3的第一输入端和与非门IC4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3的第二输入端与与非门IC4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与变压器T相连接,其输出端与触发电路相连接,而电阻R7与电阻R8的连接点也均与该触发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由原边线圈L1、副边线圈L2及副边线圈L3组成,且该原边线圈L1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触发电路则同时与副边线圈L2和副边线圈L3相连接,而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则与副边线圈L3的非同名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由晶体管Q1,晶体管Q2,一端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4后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3,一端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与电阻R1相并联的电容C5,一端与晶体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2,与电阻R2相并联的电容C6,N极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2,P极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N极与晶体管Q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N极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副边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3,以及P极与副边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N极与晶体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组成;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还与副边线圈L2的同名端连接后接地,所述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副边线圈L3的非同名端连接后接地;所述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则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相连接,而电阻R7和电阻R8的连接点则与晶体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晶体振荡电路由倒相放大器U1,串接在倒相放大器U1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9和石英晶体振荡器X1,正极与倒相放大器U1的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以及正极与倒相放大器U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的可调电容C2组成;所述二次晶体振荡电路由倒相放大器U2,串接在倒相放大器U2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0和石英晶体振荡器X2,正极与倒相放大器U2的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晶体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可调电容C4,以及正极与倒相放大器U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3组成。
CN201420708249.3U 2014-11-23 2014-11-23 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Active CN204304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8249.3U CN204304814U (zh) 2014-11-23 2014-11-23 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8249.3U CN204304814U (zh) 2014-11-23 2014-11-23 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04814U true CN204304814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10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08249.3U Active CN204304814U (zh) 2014-11-23 2014-11-23 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04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0279A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驱动电源
CN104009633B (zh)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电路
CN104410298A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对称发式驱动电源
CN104467475A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混合触发式驱动电源
CN104467481A (zh)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混合触发式电源
CN204304814U (zh) 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CN104410296A (zh) 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CN204304813U (zh) 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混合触发式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CN204304815U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对称发式驱动电源
CN204334362U (zh) 一种新型逻辑保护放大式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CN104467484A (zh) 一种新型逻辑保护放大式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CN104410297A (zh) 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电路的混合触发式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电源
CN204334359U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混合触发式驱动电源
CN204316363U (zh)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混合触发式电源
CN204334361U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逻辑保护放大式混合触发电源
CN204334360U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逻辑保护放大式驱动电源
CN104467482A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逻辑保护放大式混合触发电源
CN104410299A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双缓冲触发式驱动电源
CN204349823U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逻辑保护放大式双缓冲驱动电源
CN104410304A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逻辑保护放大式驱动电源
CN104467480A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逻辑保护放大式双缓冲驱动电源
CN203967960U (zh) 一种大功率晶闸管末级触发装置
CN204304784U (zh)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用驱动电源
WO2015070515A1 (zh) 电源转换装置及其转换方法
CN206349938U (zh) 一种同步整流开关、芯片及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ong Mingqiang

Inventor before: Zhou Pengch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7

Address after: 100144, No. 3, building 30, 2 Xing Xing street, Beijing, Shijingshan District, A-0051

Patentee after: Kang Tai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Sichuan city of Chengdu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Guixi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NeoCreatec Cor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