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90833U - 挂件式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挂件式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90833U
CN204290833U CN201420802953.5U CN201420802953U CN204290833U CN 204290833 U CN204290833 U CN 204290833U CN 201420802953 U CN201420802953 U CN 201420802953U CN 204290833 U CN204290833 U CN 204290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lin
barb
code
photovoltaic module
perfo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029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惠
邱泉
杨培婵
江三阳
徐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NBO New Energy Group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029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90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90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908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挂件式光伏组件,通过在光伏组件上方和下方都设有托码和檩条,第一托码的上端顶住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一倒钩,所述第一托码下端具有第三倒钩,所述第三倒钩与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二倒钩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托码水平的一面设有与第二檩条的第一开孔对应的第二开孔,螺栓可插入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中拧紧使第二托码与第二檩条固定连接,采用该组合式连接组件,可节省材料,并且组装时,将托码和檩条配合使用后,直接与屋面进行连接,不需要先固定再连接,节省组装的时间。

Description

挂件式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领域,尤其涉及挂件式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单体光伏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而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安装都普遍需要先采用到支架;压块、螺栓、连接件等,在安装时首先在屋顶固定支架,然后将太阳能组件装在支架上,用螺栓固定组件;但是这样的施工进度在一定程度上会缓慢一些,并且比较浪费材料。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件式光伏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组装耗时耗材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挂件式光伏组件,其中,包括第一檩条、第二檩条、第一托码、第二托码,所述第一檩条与第一托码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檩条与第二托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的挂件式光伏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为开口的三边框结构,两侧边向内弯曲形成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在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上下两边设有第一开孔。
所述的挂件式光伏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托码为伞把型结构,所述第一托码上端顶住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一倒钩,所述第一托码下端具有第三倒钩,所述第三倒钩与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二倒钩卡合连接。
所述的挂件式光伏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托码为L型结构,包含垂直的两个边框,所述第二托码水平的一面设有与第二檩条的第一开孔对应的第二开孔,螺栓可插入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中拧紧使第二托码与第二檩条固定连接。
所述的挂件式光伏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托码上端还包括第三开孔,可插入自钻自攻螺钉。
所述的挂件式光伏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一倒钩与下边框的距离等于第一托码上边框与第三倒钩的距离。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光伏组件上方和下方都设有托码和檩条,第一托码的上端顶住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一倒钩,所述第一托码下端具有第三倒钩,所述第三倒钩与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二倒钩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托码水平的一面设有与第二檩条的第一开孔对应的第二开孔,螺栓可插入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中拧紧使第二托码与第二檩条固定连接,采用该组合式连接组件,可节省材料,并且组装时,将托码和檩条配合使用后,直接与屋面进行连接,不需要先固定再连接,节省组装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挂件式光伏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挂件式光伏组件的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挂件式光伏组件的第一檩条与第一托码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托码与第二檩条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件式光伏组件,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挂件式光伏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第一檩条101、第二檩条102、第一托码103、第二托码104,所述第一檩条101与第一托码103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檩条102与第二托码10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挂件式光伏组件,采用组合式结构,将第一檩条与第一托码与光伏组件上端卡合连接,第二檩条与第二托码与光伏组件下端连接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组合后的整个组件在安装时,只需要将螺栓与屋顶屋面进行固定即可。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挂件式光伏组件的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檩条101和第二檩条102为开口的三边框结构,两侧边向内弯曲形成第一倒钩106和第二倒钩107,在第一檩条101和第二檩条102上下两边设有第一开孔109。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檩条和托码,光伏组件上端与下端的檩条相同,而托码不相同,其中,檩条包括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均为开口的三边框,即一端开口,并且两侧边向内弯曲形成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在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上下两边设有第一开孔,用于与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挂件式光伏组件的第一檩条与第一托码连接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托码103为伞把型结构,所述第一托码上端顶住所述第一檩条101的第一倒钩106,所述第一托码下端具有第三倒钩108,所述第三倒钩108与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二倒钩卡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托码设置在光伏组件的上端,其结构为伞把型,第一托码具有第三倒钩,所述第三倒钩与第一檩条的第二倒钩卡合连接,即与第一檩条下方的倒钩进行卡合连接,在第三倒钩与第二倒钩连接时,第一托码上端也与第一檩条的第一倒钩相互顶住,构成了相对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托码与第二檩条的连接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二托码104为L型结构,包含垂直的两个边框,所述第二托码104水平的一面设有与第二檩条102的第一开孔109对应的第二开孔110,螺栓可插入第一开孔109和第二开孔110中拧紧使第二托码104与第二檩条102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下端安装时,利用第二檩条与第二托码进行连接,其中第二托码为L型结构,并且L的水平部分要比L的竖直部分长,在L的水平边框上与第二檩条的第一开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开孔,因此,螺栓可插入第二檩条和第二托码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挂件式光伏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托码上端还包括第三开孔,可插入自钻自攻螺钉105。本实用新型的挂件式光伏组件,下端的第二檩条与第二托码可通过螺栓连接后与屋顶屋面连接,上端的第一托码和第一檩条与光伏组件连接后,在第一托码上端还包括第三开孔,插入自钻自攻螺钉,可实现上端的第一托码与第一檩条和光伏组件的固定连接,并且自钻自攻螺钉插入后,锁死了第一檩条和第一托码,进一步的固定了第一檩条与第一托码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挂件式光伏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一倒钩与下边框的距离等于第一托码上边框与第三倒钩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檩条的第二倒钩与第一托码的第三倒钩卡合连接后,第一托码的上端顶住第一檩条的第一倒钩,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檩条的第一倒钩与下边框的距离等于第一托码上边框与第三倒钩的距离,即可实现在第一檩条的第二倒钩与第一托码的第三倒钩卡合连接时,第一托码的上端能够顶住第一檩条的第一倒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光伏组件上方和下方都设有托码和檩条,第一托码的上端顶住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一倒钩,所述第一托码下端具有第三倒钩,所述第三倒钩与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二倒钩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托码水平的一面设有与第二檩条的第一开孔对应的第二开孔,螺栓可插入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中拧紧使第二托码与第二檩条固定连接,采用该组合式连接组件,可节省材料,并且组装时,将托码和檩条配合使用后,直接与屋面进行连接,不需要先固定再连接,节省组装的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挂件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檩条、第二檩条、第一托码、第二托码,所述第一檩条与第一托码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檩条与第二托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件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为开口的三边框结构,两侧边向内弯曲形成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在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上下两边设有第一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件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码为伞把型结构,所述托码上端顶住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一倒钩,所述托码下端具有第三倒钩,所述第三倒钩与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二倒钩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件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码为L型结构,包含垂直的两个边框,所述第二托码水平的一面设有与第二檩条的第一开孔对应的第二开孔,螺栓可插入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中拧紧使第二托码与第二檩条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件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码上端还包括第三开孔,可插入自钻自攻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件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檩条的第一倒钩与下边框的距离等于第一托码上边框与第三倒钩的距离。
CN201420802953.5U 2014-12-18 2014-12-18 挂件式光伏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90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2953.5U CN204290833U (zh) 2014-12-18 2014-12-18 挂件式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2953.5U CN204290833U (zh) 2014-12-18 2014-12-18 挂件式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90833U true CN204290833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73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0295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90833U (zh) 2014-12-18 2014-12-18 挂件式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90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11197U (zh) 一种太阳能冰箱
CN202108170U (zh) 太阳能发电瓦
CN202073246U (zh) 一种光伏太阳能的支撑系统
CN204290833U (zh) 挂件式光伏组件
CN204857747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201821295U (zh) 太阳能支架
CN204137288U (zh) 太阳能电动自行车
CN203026538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用安装导轨
CN204290834U (zh) 太阳能光伏瓦
CN204024351U (zh) 一种光伏发电窗
CN204227734U (zh) 一种与光伏电池结合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
CN203298390U (zh) 太阳能自发热地板
CN202947064U (zh) 一种家用太阳能照明灯
CN207624757U (zh) 一种密封防水型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
CN203205437U (zh) 折叠太阳能板
CN202551379U (zh) 一种太阳能户外取暖垫
CN205670759U (zh) 光伏整体屋顶水槽连接结构
CN207339719U (zh) 建筑围栏光伏发电系统
CN206743161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屋顶人字形支架
CN203247909U (zh) 太阳能通信基站塔
CN204290832U (zh) 用于光伏安装的导轨组件
CN204190697U (zh) 新型太阳能光伏接线盒
CN204626805U (zh) 混凝土分体组合式光伏瓦
CN203205431U (zh) 便携太阳能板
CN207797426U (zh) U型无导轨光伏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03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before Bay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located i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ANBO New Energy Group Limited

Address before: Xinghua Road 51806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Shekou Nanhai No. 6 Library Building No. 6 room 406-408

Patentee before: CHINA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