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90670U - 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90670U
CN204290670U CN201420741630.XU CN201420741630U CN204290670U CN 204290670 U CN204290670 U CN 204290670U CN 201420741630 U CN201420741630 U CN 201420741630U CN 204290670 U CN204290670 U CN 204290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magnetic steel
shell
electric energy
stee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416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东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IKE BI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IKE BI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IKE BI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IKE BI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416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90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90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90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所述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包括外壳、磁钢组件、线圈、极片,磁钢组件、线圈、极片均安装在外壳内,其特征是所述极片的横截面呈∏型,其中上极片与外壳中的盖板固定连接,下极片与外壳中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极片与盖板为一体结构,下极片与底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磁钢组件为相对配置的两个,两个磁钢组件之间设置有导磁片。本实用新型呈圆柱体,外壳呈圆筒形,线圈呈圆环状,∏型极片由圆筒与圆片连接组成,磁钢组件为永磁体圆柱。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洁,体积小输出大,吸收转换能量效率高,提高了能量/体积比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弹载物理电源。
背景技术
在弹载电子控制系统中,常需要一种靠物理环境因素(例如风力、弹丸发射时的后座力或旋转力等)来发电,然后将所产生的电能给电子控制器供电或用于激活下一级电源(例如热电池)工作的发电装置。利用弹丸发射时的后座力所具有的机械能,然后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目前已有的产品,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磁钢组件1’在后座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切割线圈2’,磁场通过极片3’和外壳4’形成回路,从而在与之交链的线圈2’中产生感生电动势,然后通过电连接线5’在与之连接的电负载6’中储能或产生电流。负载大小一定时,负载上所产生的电能的大小正比于磁场和线圈2’两者交链的强度,即正比于线圈2’体积和磁场强度的乘积;磁场强度一定时,就与线圈2’体积成正比。由于极片’间距需与磁钢磁极间距相等,线圈2’绕制体积受限,所以已有产品对空间的利用率较低,从而能量/体积密度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洁,体积小输出大,吸收转换能量效率高,提高了能量/体积比的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包括外壳、磁钢组件、线圈、极片,磁钢组件、线圈、极片均安装在外壳内,其特征是所述极片的横截面呈∏型,其中上极片与外壳中的盖板固定连接,下极片与外壳中的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极片与盖板为一体结构,下极片与底板为一体结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磁钢组件为相对配置的两个,两个磁钢组件之间设置有导磁片。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两个磁钢组件构成的磁钢组件整体两端均设置有导磁片。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呈圆柱体,外壳呈圆筒形,线圈呈圆环状,∏型极片由圆筒与圆片连接组成,磁钢组件为永磁体圆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洁,体积小输出大,吸收转换能量效率高,提高了能量/体积比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的主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其设计要点是极片3的横截面呈∏型且上极片31与外壳4中的盖板7固定连接,下极片32与外壳4中的底板8固定连接,∏型极片可以加工成整体也可用圆筒与盖板7、底板8拼接。与已有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限定空间,使磁场交链于更多的线圈2,线圈2绕制体积要大的多,因而通过线圈2可以发出更多的电能,从而有同样的外形体积却要比已有的产品产生更大的电能,提高了能量/体积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一般为园柱形,其构成零部件也随之做成圆柱形或圆板或圆环,线圈2绕制为圆环。根据安装空间需要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如方形柱等,其构成零部件形状做相应配合调整。
以圆柱形为例,外壳4做成圆筒,线圈2绕制成圆环状,∏型极片为圆筒镶接圆片组成(也可压制成整体),磁钢组件1采用至少两块(也可用数块)永磁体圆柱,在每块端面(整个组件的头尾两端也可不放)放置导磁片9构成(各件之间可以用胶粘接,也可以用不导磁材料从外包住,保证连接强度即可)。
本实施例按图2所示位置或相互关系进行装配并固定牢靠,将线圈2头、尾分别通过导线5引出至负载6即可应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且本实用新型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包括外壳、磁钢组件、线圈、极片,磁钢组件、线圈、极片均安装在外壳内,其特征是:所述极片的横截面呈∏型,其中上极片与外壳中的盖板固定连接,下极片与外壳中的底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极片与盖板为一体结构,下极片与底板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组件为相对配置的两个,两个磁钢组件之间设置有导磁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磁钢组件构成的磁钢组件整体两端均设置有导磁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呈圆柱体,外壳呈圆筒形,线圈呈圆环状,∏型极片由圆筒与圆片连接组成,磁钢组件为永磁体圆柱。
CN201420741630.XU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 Active CN204290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1630.XU CN204290670U (zh)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1630.XU CN204290670U (zh)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90670U true CN204290670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73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41630.XU Active CN204290670U (zh)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906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6826A (zh) * 2015-10-20 2015-12-23 青岛澳格纳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磁控微型发电装置
CN116191812A (zh) * 2023-04-20 2023-05-30 广东易百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复位悬磁式发电器及其发电和复位方法以及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6826A (zh) * 2015-10-20 2015-12-23 青岛澳格纳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磁控微型发电装置
CN116191812A (zh) * 2023-04-20 2023-05-30 广东易百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复位悬磁式发电器及其发电和复位方法以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90670U (zh) 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
CN207304346U (zh) 一种发电装置
CN203617229U (zh)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简易电磁系统
CN203911718U (zh) 一种永磁压力发电装置
CN103501099B (zh) 一种永磁压力发电装置
CN205921428U (zh) 一种基于风光柴储微网的双向充电桩
CN205646331U (zh) 一种太阳能移动卷盘插座
CN202533747U (zh) 一种带吸盘的太阳能电子钟
CN201925195U (zh) 太阳能电风扇
CN201679626U (zh) 一种磁悬浮式风力发电机
CN203326749U (zh) 双极做功弱磁阻发电装置
CN203368158U (zh) 发电装置
CN202914249U (zh) 一种发电装置
CN205637463U (zh) 一种公共建筑用发电地板
CN202889016U (zh) 一种能够整体充磁的永磁电机
CN203160633U (zh) 一种发电地板
CN202769982U (zh) 一种可蓄能的太阳能热水器
CN204559344U (zh) 一种多连体风力发电机
KR20130028828A (ko) 전자기유도 현상을 이용한 압력 발전기
CN202720864U (zh) 太阳能、风能组合看板
CN202076855U (zh) 无线移动供电器
CN101924421A (zh) 一种利用雷电产生磁场作用磁体进行发电的方法
CN103354395A (zh) 双极做功弱磁阻发电装置
CN201887601U (zh) 自发电装置
CN201673772U (zh) 非晶合金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