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89832U - 可换线的插座 - Google Patents

可换线的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89832U
CN204289832U CN201420787654.9U CN201420787654U CN204289832U CN 204289832 U CN204289832 U CN 204289832U CN 201420787654 U CN201420787654 U CN 201420787654U CN 204289832 U CN204289832 U CN 204289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line
wiring part
case body
lower 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876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凯
沈友坤
张旭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ity Gamay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ity Gama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ity Gama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ity Gama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876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89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89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898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换线的插座,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滑壳体及端子组件。下壳体包括本体以及接线件,本体罩设于插套固定腔,接线件设置于接线腔,接线件上位于与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扣位。滑壳体的端部设置有滑扣,滑扣滑动卡置于扣位。端子组件包括接线端子及与接线端子相螺合的压线螺丝。上述可换线的插座通过设置滑壳体滑动设置于接线件,并在接线件内设置有用于容置端子组件的接线孔,从而使得更换电源连接线的操作更加便捷,且可换线的插座的整体结构小巧紧凑,整体结构较牢固。此外,上述可换线的插座通过在滑壳体以及下壳体上分别设置相互扣合地滑扣及扣位,从而可以使滑壳体与下壳体更牢靠地相固定,进而提高可换线的插座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Description

可换线的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换线的插座。
背景技术
一般的,通过插座可插入各种插头,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简便与舒适,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各种电器化产品也应运而生,插座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然而,现有插座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如下弊端:
在一些使用场合中,需要更换插座的电源连接线以满足不同功率和规格的电器,以防止电源连接线超过额定功率,从而可以避免电源连接线过热烧损。但是,现有的插座一般是将电源连接线直接与插套进行焊接,较难再更换电源连接线。
此外,当现有的插座在正常使用中,电源连接线损坏后,由于电源连接线的更换操作较难,通常会报废,这样,会造成资源极大地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换电源连接线的操作较便捷、整体结构小巧紧凑、可以使滑壳体与下壳体更牢靠地相固定以及整体结构较牢固的可换线的插座。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还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下:可以避免电源连接线在压线螺丝旋转过程中压入压线螺丝与接线端子侧壁之间的间隙中挤压接线端子侧壁向侧边鼓出,以避免接线端子变形、可以使滑壳体更好地相对上壳体滑动、可以避免接线时,压线螺丝从下壳体及上壳体中掉落而出以及可以使更换地线、火线及零线操作均较便捷。
一种可换线的插座,包括: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形成相互连通的插套固定腔以及接线腔;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安装于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本体以及接线件,所述本体罩设于所述插套固定腔,所述接线件设置于所述接线腔,所述接线件内设置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侧壁还开设有与所述接线腔连通的入线口,所述接线件上位于与所述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扣位;
滑壳体,所述滑壳体滑动设置于所述接线件,并罩设所述接线腔,所述滑壳体的端部设置有滑扣,所述滑扣滑动卡置于所述扣位;及
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接线端子及与所述接线端子相螺合的压线螺丝,所述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接线孔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位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扣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滑扣对应滑动扣合于两个所述扣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位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扣位依次间隔排列分布于所述接线件上位于与所述本体的连接处。
上述可换线的插座通过设置滑壳体滑动设置于接线件,并在接线件内设置有用于容置端子组件的接线孔,从而使得更换电源连接线的操作更加便捷,且可换线的插座的整体结构小巧紧凑,整体结构较牢固。此外,上述可换线的插座通过在滑壳体以及下壳体上分别设置相互扣合地滑扣及扣位,从而可以使滑壳体与下壳体更牢靠地相固定,进而提高可换线的插座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可换线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可换线的插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可换线的插座的爆炸图;
图4为图3所述的可换线的插座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可换线的插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沿A-A线的三维等轴测剖视图;
图7为图6在A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4所示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沿B-B线的剖示图;
图10为图4在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可换线的插座10包括上壳体100、下壳体200、滑壳体300以及端子组件400。上壳体100及下壳体200相固定,滑壳体300设置于上壳体100及下壳体200上,端子组件400设置于上壳体100及下壳体200之间。
请参阅图4,上壳体100内侧形成相互连通的插套固定腔110以及接线腔120。插套固定腔110用于固定安装在下壳体200内的插套,上壳体100还开设有与插套固定腔110连通插孔130,插孔130用于插入电器的插脚进而与插套电连接。
请参阅图2,下壳体200安装于上壳体100。具体的,下壳体200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安装于上壳体100。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下壳体200包括本体210以及接线件220,本体210罩设于插套固定腔110,接线件220设置于接线腔120。接线件220上位于与本体210的连接处设置有扣位221。接线件220的两侧的外表面还分别设置有两个滑槽222。
请参阅图4,接线件220内设置有接线孔223,接线孔223侧壁还开设有与接线腔连通的入线口223a,入线口223用于穿过电源连接线以进入接线孔223内。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接线孔223沿内侧孔壁依次凸出设置第一限位凸台223b以及第二限位凸台223c,且第一限位凸台223b及第二限位凸台之间设置有间隔。
请参阅图4,滑壳体300滑动设置于接线件220,并罩设接线腔120。请一并参阅图3,滑壳体300的两侧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两个滑条310,两个滑条310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滑槽222。这样,当可换线的插座10需要更换电源连接线时,基于滑条310滑动设置于滑槽222,只需推动滑壳体300,滑条310就会沿着滑槽222滑动,从而可以将滑壳体300滑入或滑出接线件220,操作较便捷。
上述可换线的插座10通过在接线件220以及滑壳体300上分别设置滑槽222以及滑条310,只需相对接线件220推动滑壳体300既可控制滑壳体300滑入或滑出接线件220,从而更好地使滑壳体300更好地相对上壳体100滑动,进而使得更换电源连接线的操作更便捷。此外,也解决了现有插座,在更换电源线需要拆卸和安装固定壳体的螺丝,造成的操作繁琐,在黑暗环境下或杂乱的环境下,较难一一找到对应的螺丝的问题。
为了使滑壳体300更好地相对上壳体100滑动,例如,滑条310为条状结构;又如,滑槽222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又如,滑条310具有圆弧形结构的侧面;又如,滑条310与滑槽222紧密接触,这样,可以使滑壳体300更好地相对上壳体100滑动。
请参阅图2,滑壳体300的端部设置有滑扣320,滑扣320滑动卡置于接线件220的扣位221。这样,当需要将滑壳体300安装在下壳体200上时,将滑扣320滑入扣位221既可。
上述可换线的插座10通过在滑壳体300以及下壳体200上分别设置相互扣合地滑扣320及扣位221,从而可以使滑壳体300与下壳体200更牢靠地相固定,进而提高可换线的插座10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为了使得滑壳体300与下壳体200更牢靠地相固定,例如,扣位221为两个,滑扣320为两个;又如,两个滑扣320对应滑动扣合于两个扣位221;又如,扣位221若干个;又如,若干个扣位221依次间隔排列分布于接线件220上位于与本体210的连接处,这样,可以使得滑壳体300与下壳体200更牢靠地相固定。
请参阅图8,端子组件400包括接线端子410及与接线端子410相螺合的压线螺丝420。
请参阅图7,接线端子410设置于接线孔223的底部,并且接线端子410与第一限位凸台223b连接,这样,可以避免接线端子在接线孔223内发生松动摇晃的问题。
请参阅图8,压线螺丝420包括螺杆部421以及与螺杆部421一端固定连接的头部422。请一并参阅图7,头部422位于第一限位凸台223b及第二限位凸台223c之间,并且头部422的直径大于第二限位凸台223c的内径,这样,当可换线的插座10需要更换电源连接线,拧开压线螺丝420时,第二限位凸台223c会限制压线螺丝420的头部422从接线孔223内掉落,也就是说,当将压线螺丝420从接线端子410压线螺丝420的头部422只能在第一限位凸台223b及第二限位凸台223c之间运动,从而避免压线螺丝420与下壳体200及上壳体100分离,换言之,压线螺丝420只能位于下壳体200及上壳体100内。
上述可换线的插座10通过在接线孔223的内侧壁依次凸出设置第一限位凸台223b以及第二限位凸台223c,且压线螺丝420的头部422的直径大于第二限位凸台223c的内径,以使第二限位凸台223c限制压线螺丝420的头部422的运动,进而可以避免接线时,压线螺丝230从下壳体200及上壳体100中掉落而出。
例如,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为环形结构;又如,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为环形结构;又如,所述接线端子开设有螺孔;又如,所述螺杆部与所述螺孔螺合;又如,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的一侧紧密接触。
请参阅图9,螺杆部421与接线端子410相螺合,螺杆部421面向接线端子410底部的一端端部沿周向开设有环形卡线槽421a,且卡线槽421a的底部具有斜面结构。请一并参阅图8,当更换电源连接线时,电源连接线30就可以卡置于卡线槽421a内,从而使的电源连接线30更牢靠地固定在端子组件400内。
上述可换线的插座10通过在螺杆部421面向接线端子410底部的一端端部沿周向开设有环形卡线槽421a,可以避免电源连接线在压线螺丝420旋转过程中压入压线螺丝420与接线端子410侧壁之间的间隙中挤压接线端子410侧壁向侧边鼓出,以避免接线端子410变形。
为了更好地使端子组件400更好地固定电源连接线,例如,请参阅图8,螺杆部421面向接线端子410底部的一端端面为曲面;又如,所述曲面为凸弧面,这样,可以更好地使端子组件400更好地固定电源连接线。
为了更好使接线端子410更好地与可换线的插座10内部的电线连接,例如,请参阅图9,接线端子410的底部还延伸设置一接线部411,接线部411用于与可换线的插座10内部的电线连接,例如,所述电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接线部411及插套。
请参阅图10,接线端子400为三个,三个接线端子400具体包括地线接线端子430、零线接线端子440以及火线接线端子450,这样,通过设置地线接线端子430、零线接线端子440以及火线接线端子450以分别对应连接地线、火线及零线,从而使得换线操作更便捷。
上述可换线的插座10通过设置地线接线端子430、零线接线端子440以及火线接线端子450以分别对应连接地线、火线及零线,从而可以使更换地线、火线及零线操作均较便捷。
上述可换线的插座10通过设置滑壳体300滑动设置于接线件220,并在接线件220内设置有用于容置端子组件400的接线孔223,从而使得更换电源连接线的操作更加便捷,且可换线的插座10的整体结构小巧紧凑,整体结构较牢固。此外,上述可换线的插座10通过在滑壳体300以及下壳体200上分别设置相互扣合地滑扣320及扣位221,从而可以使滑壳体300与下壳体200更牢靠地相固定,进而提高可换线的插座10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例如,本实用新型的可换线的插座的其他实施方式还包括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相互组合所形成的可换线的插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可换线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形成相互连通的插套固定腔以及接线腔;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安装于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本体以及接线件,所述本体罩设于所述插套固定腔,所述接线件设置于所述接线腔,所述接线件内设置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侧壁还开设有与所述接线腔连通的入线口,所述接线件上位于与所述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扣位;
滑壳体,所述滑壳体滑动设置于所述接线件,并罩设所述接线腔,所述滑壳体的端部设置有滑扣,所述滑扣滑动卡置于所述扣位;及
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接线端子及与所述接线端子相螺合的压线螺丝,所述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接线孔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线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位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线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扣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换线的插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扣对应滑动扣合于两个所述扣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线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位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扣位依次间隔排列分布于所述接线件上位于与所述本体的连接处。
CN201420787654.9U 2014-12-11 2014-12-11 可换线的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9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7654.9U CN204289832U (zh) 2014-12-11 2014-12-11 可换线的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7654.9U CN204289832U (zh) 2014-12-11 2014-12-11 可换线的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89832U true CN204289832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72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8765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9832U (zh) 2014-12-11 2014-12-11 可换线的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898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9779A (zh) * 2016-09-28 2016-12-14 青岛海澄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 一种换线插排的连接线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9779A (zh) * 2016-09-28 2016-12-14 青岛海澄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 一种换线插排的连接线装置
WO2018059106A1 (zh) * 2016-09-28 2018-04-05 吕寿芹 一种换线插排的连接线装置
CN106229779B (zh) * 2016-09-28 2018-06-29 青岛大学 一种换线插排的连接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97273B1 (en) German/French style plug with multiple pin arrangements
CN201805101U (zh) 免拔式节能插头
WO2014131216A1 (zh) 电源适配器
CN204289832U (zh) 可换线的插座
CN204289833U (zh) 易拆卸的排插
CN204289778U (zh) 排插
CN204289846U (zh) 新型插座
CN204289762U (zh) 插座
CN203813111U (zh) 一种组合式插座
CN206149253U (zh) 一种对讲机充电座组合体
CN205051059U (zh) 拼接式插排
CN203180207U (zh) 防水插头插座
CN202906103U (zh) 一种圆柱形电连接器的插头
CN202817374U (zh) 一种自锁式电连接器
CN204304519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5070036U (zh) 一种接触式充电通配单元
CN201319463Y (zh) 万能转换电源插座
CN207542842U (zh) 一种新型多接头充电器
CN102882064A (zh) 一种自锁式电连接器
CN207398552U (zh) 一种模块化智能充电数据线
CN105914538A (zh) 一种魔方插排
CN101388513A (zh) 万能转换电源插座
CN105024220A (zh) 一种直插式电连接器及使用方法
CN205264784U (zh) 电池组件以及移动电源
CN212322861U (zh) 一种安全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