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86357U - 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86357U
CN204286357U CN201420612594.7U CN201420612594U CN204286357U CN 204286357 U CN204286357 U CN 204286357U CN 201420612594 U CN201420612594 U CN 201420612594U CN 204286357 U CN204286357 U CN 204286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ball
industrial robot
laser range
range finder
ccd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125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学
孙坚
沈斌
孙晓斌
赵凯
柳顺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UALITY TECHNOLOG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INSTITUT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UALITY TECHNOLOG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INSTITUT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UALITY TECHNOLOG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INSTITUT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UALITY TECHNOLOG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206125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86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86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863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其测量装置:两个移动支架的垂直安装于90o角轨道的两侧,不可移动支架垂直安装于90o角轨道的顶端,两台CCD相机分别安装在移动支架上,三台激光测距仪分别放置于不可移动支架上;其执行器:呈正四面体,内装有垂直向下的固定杆,执行器通过锥底面与工业机器人法兰盘相连接,三个外表面分别铺设平行光源,九个靶球,其中七个安装于执行器上作为CCD相机待测点,二个安装于CCD相机上作为激光测距仪测量点;工业机器人放在测量装置的视觉场内。激光测距仪用于检测相机的位置,为视觉场提供坐标值。通过数据线将相机、激光测距仪采集的数据导入上位机中进行处理,检测工业机器人位姿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位姿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国标GB/T 12642 规定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包含位姿精确度和位姿重复性、多方向位姿准确度变动、距离准确度和距离重复性、位置稳定时间、位置超调量、位姿特性漂移、互换性。并且在其中的多项指标需要各测量负载100%、50%、30%、10%时的值。目前比较成熟的检测工业机器人位姿的方法主要有激光跟踪仪法、三坐标机测量法、视觉成像法等。激光跟踪仪如莱卡AT901搭配特殊附件能够大范围精确检测位姿特性,但是其存在价格高昂、存在检测死角等问题。三坐标机测量法又分便携式检测与固定式检测两种,便携式检测如ROMER 绝对臂测量机能够较好地完成测量工作,但是其价格较高、精度只能达到50微米不满足高精度测量的要求,固定式三坐标机测量精度高可以满足精度要求,但是存在效率低、不能进行现场测量等问题。视觉成像法如WLS qFLASH紧凑型白光拍照式测量系统能够进行立体成像,但是也存在价格高、精度不高等问题。总之,现在的检测方法普遍存在仪器价格高、各自存在局限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检测设备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实现较大范围内可变负载值的精密测量,通过数据线将相机和激光测距仪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提高了测量的效率与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测量装置和装在工业机器人末端的执行器组成;其中:
测量装置:能实现平移的第一移动支架和第二移动支架的一端垂直安装于90o角轨道的两侧,不可移动支架垂直安装于于90o角轨道的顶端,第一台CCD相机和第二台CCD相机分别安装在第一移动支架、第二移动支架上,三台激光测距仪安装在不可移动支架上,第一激光测距仪对准90o角轨道的底面,第二激光测距仪对准在第一台CCD相机的第一靶球S1,第一靶球S1为与激光测距仪8相配套的反射装置,第三激光测距仪9对准在第二台CCD相机5的第二靶球S2,第二靶球S2为与激光测距仪9相配套的反射装置。
执行器11:呈正四面体,其锥底面为A,三个外表面分别为B、C、D,正四面体的三个外表面交点的顶部内,装有垂直向下的固定杆E,固定杆E能与不同重量的重物F、G、H、J相配合,执行器11通过锥底面A与工业机器人10法兰盘相连接,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分别设有一个靶球,即第三靶球S3、第四靶球S4、第五靶球S5和第六靶球S6,外表面B、C、D中心点均设有一个靶球,即第七靶球S7、第八靶球S8和第九靶球S9,第三靶球S3、第四靶球S4、第五靶球S5、第六靶球S6、第七靶球S7、第八靶球S8、第九靶球S9均为待测球体,三个外表面B、C、D分别铺设平行光源;工业机器人10放置在测量装置的视觉场内。
所述不同重量的重物F、G、H、J为球形体、锥体或正方体。
所述锥底面A面与执行器11底边为铰链连接。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x、y、z得知视觉场的坐标信息,将x、y、z的数据值与CCD相机拍摄的图像信息通过数据线传送到PC机端,在PC机上选取合适的面进行位姿测算,以平面的四个靶球位置确定平面姿态进而确定末端法兰盘姿态,以锥顶靶球位置确定末端法兰盘位置,从而高效、精确的进行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执行器可实现不同负载值时的测量,并且执行器的三面设计确保了测量位姿无死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工业机器人执行器俯视图。
图3是工业机器人执行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工业机器人执行器加载重物示意图。
图中:1、90o角轨道,2、第一可移动支架,3、第二可移动支架,4、不可移动支架,5、第一台CCD相机,6、第二台CCD相机,7、第一激光测距仪,8、第二激光测距仪,9、第三激光测距仪,10、工业机器人,11、执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测量装置和装在工业机器人10末端的执行器11组成;其中:
如图1所示,测量装置:能实现平移的第一移动支架2和第二移动支架3的一端垂直安装于90o角轨道1的两侧,不可移动支架4垂直安装于于90o角轨道1的顶端,第一台CCD相机5和第二台CCD相机6分别安装在第一移动支架2、第二移动支架3上,三台激光测距仪7、8、9安装在不可移动支架4上(三台激光测距仪相对位置固定,第二激光测距仪8和第三激光测距仪9高度相同,第一激光测距仪7高度可以不同),第一激光测距仪7对准90o角轨道1的底面,第二激光测距仪8对准在第一台CCD相机5的第一靶球S1,第一靶球S1为与激光测距仪8相配套的反射装置,第三激光测距仪9对准在第二台CCD相机5的第二靶球S2,第二靶球S2为与激光测距仪9相配套的反射装置。
如图2、图3、图4所示,执行器:呈正四面体,其锥底面为A,三个外表面分别为B、C、D,正四面体的三个外表面交点的顶部内,装有垂直向下的固定杆E,固定杆E能与不同重量的重物F、G、H、J相配合,执行器通过锥底面A与工业机器人法兰盘相连接,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分别设有一个靶球,即第三靶球S3、第四靶球S4、第五靶球S5和第六靶球S6,外表面B、C、D中心点均设有一个靶球,即第七靶球S7、第八靶球S8和第九靶球S9,第三靶球S3、第四靶球S4、第五靶球S5、第六靶球S6、第七靶球S7、第八靶球S8、第九靶球S9均为待测球体,三个外表面B、C、D分别铺设平行光源;工业机器人放置在测量装置的视觉场内。所述锥底面A面与执行器底边为铰链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不同重量的重物F、G、H、J为球形体、锥体或正方体等规则形体,只要是其体心与重心重合的重物均可,重物F的重量值为待测工业机器人额定负载值的10%,重物G的重量值为待测工业机器人额定负载值的30%,重物H的重量值为待测工业机器人额定负载值的50%,重物J的重量值为待测工业机器人额定负载值的100%。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1)测量工业机器人负载值为额定负载10%时的位姿:
步骤1)打开执行器11底面A,将重物F与执行器11内部的固定杆E相配合,闭合执行器11底面A,通过锥底面A将执行器11与工业机器人10末端法兰盘相连接,将工业机器人10移动到某一指定位姿,
步骤2)调整第一可移动支架2、第二可移动支架3与第一台CCD相机5、第二台CCD相机6的位置,使执行器11进入CCD相机视场内,调整第二激光测距仪8的高度,当第二激光测距仪8捕捉第一台CCD相机5上第一靶球S1的反射信号时,第二激光测距仪8与第一台CCD相机5距离最短,第一激光测距仪7测量并记录第一台CCD相机5的高度,第二激光测距仪8测量并记录第一台CCD相机5到不可移动支架4的水平距离,再次调整第三激测距仪9的高度,当第三激测距仪9捕捉第二台CCD相机6上第二靶球S2的反射信号时,第三激光测距仪9与第二台CCD相机6距离最短,第一激光测距仪7测量并记录第二台CCD相机6的高度,第三激光测距仪9测量并记录第二台CCD相机6到不可移动支架4的水平距离,将二台CCD相机拍摄的图像数据与三台激光测距仪测量的二台CCD相机的位置数据通过数据线将数据资料上传至上位机中,首先在上位机中计算出相机的空间坐标,再次在CCD相机采集的图像中选取执行器的三个外表面B、C、D中图形最大的一面,如B面,提取该面上四个靶球S4、S5、S6、S7的位置,并以这四个靶球S4、S5、S6、S7位置确定平面并与底面形成平面角,此平面角换算得到末端法兰盘姿态角,以靶球S6的位置作为执行器的位置,换算得到工业机器人10末端法兰盘位置,由此,可以确定工业机器人10末端姿态。
2)测量工业机器人负载值为额定负载30%时的位姿精度:
步骤1)打开执行器11底面A,将重物G与执行器11内部固定杆E相配合,闭合执行器11底面A,通过锥底面A将执行器11与工业机器人10末端法兰盘相连接,设定工业机器人10移动到指定位姿。
步骤2)调整第一可移动支架2、第二可移动支架3与第一台CCD相机5、第二台CCD相机6的位置,使执行器11进入CCD相机视场内,调整第二激光测距仪8的高度当第二激光测距仪8捕捉第一台CCD相机5上第二靶球S1的反射信号时,第二激光测距仪8与第一台CCD相机5距离最短,第一激光测距仪7测量并记录第一台CCD相机5的高度,第二激光测距仪8测量并记录第一台CCD相机5到不可移动支架4的水平距离,再次调整第三激光测距仪的高度当第三激测距仪9捕捉第二台CCD相机6上第二靶球S2的反射信号时,第三激光测距仪9与第二台CCD相机6距离最短,第一激光测距仪7测量并记录第二台CCD相机6的高度,第三激光测距仪9测量并记录第二台CCD相机6到不可移动支架4的水平距离,将二台CCD相机拍摄的图像数据与三台激光测距仪测量的二台CCD相机的位置数据通过数据线将数据资料上传至上位机中,首先在上位机中计算出相机的空间坐标,再次在CCD相机采集的图像中选取执行器的三个外表面B、C、D中图形最大的一面,如B面,提取该面上四个靶球S4、S5、S6、S7的位置,并以这四个靶球S4、S5、S6、S7位置确定平面并与底面形成平面角,此平面角换算得到末端法兰盘姿态角,以靶球S6的位置作为执行器的位置,换算得到工业机器人10末端法兰盘位置,由此,可以确定工业机器人10末端姿态。
步骤3)通过步骤2)测的的位姿与步骤1)中工业机器人指定工业机器人位姿比较,可换算出测量装置坐标与工业机器人给定坐标的差值,进行工业机器人标定补偿
步骤4)给定工业机器人另一指定位姿,重复步骤2),测量得到的的机器人位姿与步骤3)中指定的工业机器人位姿比较,所得结果为工业机器人负载值为额定负载30%时的位姿精度。

Claims (3)

1.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测量装置和装在工业机器人(10)末端的执行器(11)组成;其中:
测量装置:能实现平移的第一移动支架(2)和第二移动支架(3)的一端垂直安装于90o角轨道(1)的两侧,不可移动支架(4)垂直安装于于90o角轨道(1)的顶端,第一台CCD相机(5)和第二台CCD相机(6)分别安装在第一移动支架(2)、第二移动支架(3)上,三台激光测距仪(7、8、9)安装在不可移动支架(4)上,第一激光测距仪(7)对准90o角轨道(1)的底面,第二激光测距仪(8)对准在第一台CCD相机(5)的第一靶球S1,第一靶球S1为与激光测距仪(8)相配套的反射装置,第三激光测距仪(9)对准在第二台CCD相机(5)的第二靶球S2,第二靶球S2为与激光测距仪(9)相配套的反射装置;
执行器(11):呈正四面体,其锥底面为A,三个外表面分别为B、C、D,正四面体的三个外表面交点的顶部内,装有垂直向下的固定杆E,固定杆E能与不同重量的重物F、G、H、J相配合,执行器(11)通过锥底面A与工业机器人(10)法兰盘相连接,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分别设有一个靶球,即第三靶球S3、第四靶球S4、第五靶球S5和第六靶球S6,外表面B、C、D中心点均设有一个靶球,即第七靶球S7、第八靶球S8和第九靶球S9,第三靶球S3、第四靶球S4、第五靶球S5、第六靶球S6、第七靶球S7、第八靶球S8、第九靶球S9均为待测球体,三个外表面B、C、D分别铺设平行光源;工业机器人(10)放置在测量装置的视觉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重量的重物F、G、H、J为球形体、锥体或正方体。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底面A面与执行器(11)底边为铰链连接。
CN201420612594.7U 2014-10-22 2014-10-22 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6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2594.7U CN204286357U (zh) 2014-10-22 2014-10-22 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2594.7U CN204286357U (zh) 2014-10-22 2014-10-22 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86357U true CN204286357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69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1259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6357U (zh) 2014-10-22 2014-10-22 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8635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0025A (zh) * 2014-10-22 2015-02-04 中国计量学院 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
CN105538313A (zh) * 2016-03-14 2016-05-04 陈杨 一种工业机器人激光轨迹检测装置
CN105865341A (zh) * 2016-05-28 2016-08-17 上海大学 工业机器人空间位姿重复定位精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11409104A (zh) * 2020-03-27 2020-07-14 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位姿特性中位姿特性漂移的测量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0025A (zh) * 2014-10-22 2015-02-04 中国计量学院 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
CN104330025B (zh) * 2014-10-22 2016-12-07 中国计量学院 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
CN105538313A (zh) * 2016-03-14 2016-05-04 陈杨 一种工业机器人激光轨迹检测装置
CN105538313B (zh) * 2016-03-14 2018-02-0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工业机器人激光轨迹检测装置
CN105865341A (zh) * 2016-05-28 2016-08-17 上海大学 工业机器人空间位姿重复定位精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05865341B (zh) * 2016-05-28 2018-07-13 上海大学 工业机器人空间位姿重复定位精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11409104A (zh) * 2020-03-27 2020-07-14 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位姿特性中位姿特性漂移的测量方法
CN111409104B (zh) * 2020-03-27 2022-11-04 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位姿特性中位姿特性漂移的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0025B (zh) 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
CN204286357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检测装置
CN107144241B (zh) 一种基于景深补偿的双目视觉高精度测量方法
CN105547635B (zh) 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非接触式结构动力响应测量方法
CN107607059B (zh) 一种一键式3d轮廓测量设备及其测量计算方法
CN105043278B (zh) 一种非接触式多点测量圆孔内径的方法
CN102798359B (zh) 非接触式倾角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3929068U (zh) 一种广视场光学系统
CN102712091A (zh) 嵌入型臂式应变传感器
CN208419904U (zh) 一种孔径测量装置以及测量设备
CN105583825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轨迹检测装置
TWM530737U (zh) 機器人校正系統
TW201803706A (zh) 機器人校正系統與方法
CN101539397A (zh) 物体三维姿态的精密光学测量方法
CN202393362U (zh) 一种长轴直线度检测系统
CN102980550B (zh) 一种测量大尺寸机械零件平面度的高精度检测仪及方法
CN105021144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
CN103499355A (zh) 一种激光投线仪校准系统
CN200975891Y (zh) 影像测量仪
CN103383240A (zh) 机器视觉二维检测平台装置
CN102944190A (zh) 一种测量大尺寸机械零件圆度的高精度检测仪及方法
CN112697074B (zh) 动态待测物角度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105180827A (zh) 一种检测起重机主梁上拱曲线的装置
CN106323335B (zh) 一种可重构室内移动机器人导航性能测评仪及其测评方法
CN104089593A (zh) 一种可测量极坐标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2